精华0
注册时间2015-5-2
威望2486
金钱9920
贡献6411
金牌会员
 
威望- 2486 点
贡献- 6411 次
金钱- 9920 枚
 
|
邓遂夫,原名邓遂富,八校甲戌本,四修庚辰本,卖书虫囊空如洗。蜀人也,喜格律,尝为同乡苏东坡之破律辩护,为其师周汝昌袭取,其辞曰:
周汝昌说:“东坡不拘拘于格律。只要词佳,可以打破格律。此诚笑谈。认为,这是错误断句造成的误解,实际上应当是——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
了雄姿英发
此与词谱完全吻合。
他指出:“当年”,谓“年力正富”,“正当年”,非“昔年”义。
“了”,全然,“了雄姿英发”,犹言“全然一派雄姿英发之气度”。
“了”字此种正面用法,六朝唐宋之后,至明人尚偶一见之,后唯反面句如“了无意味”,“了无可辨”之类用之,正面句用法遂不为人知。
试思“初嫁”,谓容光焕发时也,“初嫁了”是何语?只一寻思,便知东坡绝无可能如此“打破格律”造句也。”
周汝昌还指出:有人误把“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断句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也把这说成:“东坡不拘拘于格律”,“只要词佳,可以打破格律”,
周汝昌认为:这是错误断句造成的误解,实际上应当是——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
我早生华发
此与词谱完全吻合。
“试思诗词节奏,自有句读停顿,戏剧曲艺,莫不皆然,岂可任意将下句之字(例如‘了’,‘我’)“唱入”上句(小乔初嫁了。多情应笑我);将上句之字“歌归”下句之事?《词学新探》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