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6|回复: 5

拜伦在“奈何桥”上的叹息:老干体攻下菊斋

[复制链接]

601

主题

420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79
贡献
5537
金钱
1013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8 16: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戴河 于 2018-1-29 09:25 编辑

[转帖]拜伦在“叹息桥”上的叹息


989 次点击
6 个回复





大书蠹 于 2018/1/27 22:40:35 发布

[size=1.35em]    拜伦的叹息既不是痛苦的叹息,也不是悲哀的叹息,更不是绝望的叹息,而是引发思考的叹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拜伦的叹息既不是痛苦的叹息,也不是悲哀的叹息,更不是绝望的叹息,而是引发思考的叹息。图/视觉中国

    文|米琴  财新文化专栏作家

    【名著的启示】拜伦的诗让威尼斯一座不起眼的小桥成为著名景点。观光客们经过此桥时都会与它合影。

    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4章一开头,诗人写道:

    I stood in Venice, on the Bridge of Sighs,

    我站在威尼斯的叹息桥上,

    A palace and a prison on each hand:

    (桥的)一端是宫殿,一端是监狱。

    I saw from out the wave her structures rise

    我看到建筑物从水波中升起,

    As from the stroke of the enchanter’s wand:

    就像魔术师挥动魔杖后变出的(奇迹)。

    …………

    “叹息桥”和威尼斯那几十座架在水街上方的拱桥类似,只不过桥的上部是密封的,朝运河的一面有两个小窗。“宫殿”指的是威尼斯公爵府(又译为“威尼斯总督府”),始建于9世纪,再造于1309年至1424年间。经历几百年繁荣强盛的威尼斯共和国是独立政治实体,11世纪起就开始由民选政府治理,不过只有贵族有选举权。辉煌气派、极尽奢华的宫殿是政府机关与法院所在地,也是共和国元首的住处。“监狱”是如兽穴般的土牢。从监狱出来走上叹息桥,透过小窗能看到远处一组美丽的古建筑浮在一片汪洋之上,背后是阳光映照的蓝天,和暗无天日的牢房相比,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那天,为我们导游公爵府的安东尼先生,形象酷似中世纪意大利男子。他在讲解那些文艺复兴时期大艺术家们创作的壁画时,言辞富有诗意,语气充满感情。安东尼还带领我们经过法院审判大厅走上叹息桥,体会死囚在桥上最后一眼看世界。他深沉地感叹道:“那可能是痛苦的叹息,悲哀的叹息,绝望的叹息……。”这让我产生一个问题:当年离乡背土的拜伦,站在这座桥上的时候,又有着怎样的叹息呢?

    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著名诗人,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委婉动人的战歌,……给地球上渴望民主与自由的人们以心灵的启迪和震撼。”[1] 昔日,鲁迅在“别求新声于异邦”时,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拜伦。鲁迅将其名译作裴伦,在《摩罗诗力说》中详细介绍了他的生平并评论了他的作品:“迨有裴伦,乃超脱古范,直抒所信,其文章无不函刚健抗拒破坏挑战之声。平和之人,能无惧乎?于是谓之撒但。……裴伦在异域所为文,有《哈洛尔特游草》之续,《堂祥》(Don Juan)之诗,及三传奇称最伟,无不张撒但而抗天帝,言人所不能言。” [2]

    鲁迅提到的《哈洛尔特游草》就是《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拜伦在24岁时发表了那首长诗的第一、二章后便一夜成名。相隔六七年之后,拜伦完成了第三章(1816)和第四章(1818)。这期间,与英国上流社会政坛思想对立的拜伦被迫离开英国,辗转于欧洲各国。第四章是在诗人流亡到意大利后写成的,主要写诗人在意大利的感受。全章共186节,前29节写的是威尼斯。

    “建筑物从水波中升起/就像魔术师挥动魔杖后变出的(奇迹)”即是指“叹息桥”窗外的景色,也是指当初奇迹般建在海湾浅滩上的整个威尼斯城。诗人接下去描述了威尼斯过去作为商业中心时如何强大富有:那时号称插翅雄师之国的威尼斯庄严地坐镇在一百个岛上,众多藩邦远远地仰望其大理石建造的宫殿。诗人形容威尼斯为皇后。她是水的统治者,庄严、骄傲、美丽。来自东方的商人把闪光的珠宝撒在她的膝上。

    诗人叹息威尼斯荣光不再,实力衰退,歌声沉寂,再听不到塔索(文艺复兴时期诗人)的回声。但他看到美依然存在,横跨运河的大桥不会腐烂,嘉年华仍在继续,圣马可广场仍然是欧洲最出色的广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著名威尼斯人物(夏洛特、摩尔人等)也不会随时间而消逝。这也就是说,威尼斯的重要文化遗产还是保留下来了;威尼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也在莎士比亚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永存。诗人还联想到大自然永远不会死,而不朽的还有人类的大脑。大脑不是泥土,永不磨灭,还能创造出更灿烂的光辉,以及更让人热爱的生存。

    诗人由威尼斯的荣光不再,联想到自己的荣光不再。他曾因所写的诗轰动了文坛,而成为英国社交界的明星,如今却被逐出故土。诗人叹息,自己的骨灰将埋在异国他乡。他感到自己永远不能回到英国了,所以希望他用英语写成的诗能让自己的同胞永远记住他。但他并不自怜自艾,也不寻求同情——“我收获的荆棘来自我自己种植的树;它们扎到了我,我流血了;我应当知道这样的种子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诗人此处所说的“种子”、“树”很可能就指的是他对贵族阶级的背叛,以及在政治上与统治阶层为敌的言行。 他曾在议会上为工人的权益争辩,在国会发表演说支持爱尔兰独立;他写诗讽刺上层社会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抗议社会上的压迫和不平等,最终招来统治阶层对他的报复。

    拜伦不仅是诗人,还是关心各国人民命运的社会活动家。此时最让他叹息的是意大利正遭受奥地利独裁者的奴役。因此在诗中,他回顾了威尼斯一千多年来抵抗外敌,坚守独立和自由的历史。“无论是时间还是专制暴君都不能毁灭你的名声”—他如此称赞威尼斯人的自由抗争精神。他对威尼斯人说:以往没有更强者能征服你们,你们的光荣历史不应被忘记。你们对塔索的热爱应当砍断把你们和专制暴君捆绑在一起的绳索。

    随后,诗人表达了他对威尼斯的深厚情感。从小,他就从奥特威、雷德克里佛、席勒、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了解到威尼斯,并爱上了这座城市。虽然现在威尼斯已荣光不在,可受难中的威尼斯,让他更感亲切。他认为现在的威尼斯仍有饱眼福和供思考之处。美丽的威尼斯曾给他带来快乐时光。世上有一些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依然不会变麻木。出于对威尼斯的情感,诗人接下去的几节诗都旨在激励威尼斯人的斗志。他描写了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上,在极高的岩石上长出的杉树,如何不惧狂风暴雨,最终生长成参天巨树,——“人的头脑也可以如此生长”。这就是说,要战胜敌人,自己的思想意志首先要变强大。诗人提示:受难者或者被毁灭,或者战胜苦难,取决于他们的灵魂倾向于沉陷还是向上攀登。

    拜伦的叹息既不是痛苦的叹息,也不是悲哀的叹息,更不是绝望的叹息,而是引发思考的叹息。思考的结果是采取行动。拜伦在意大利的六年中间,与那些为民族自由而战的爱国志士密切交往,积极参加烧炭党的革命活动,并成为该党地方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为了激励意大利人民的斗争,拜伦还创作了《塔索的悲哀》 、 《威尼斯颂》 、《但丁的预言》等诗。

    1823年,为支援希腊的民族独立战争,拜伦率领着自己组织的远征军亲赴战场。他被推举为希腊独立军一个方面军的总司令。最后,他为了希腊的独立自由而病死在战斗岗位上,年仅36岁。拜伦的短暂一生可谓辉煌壮丽,更何况,他还留下大量传世诗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注:

    [1]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百度百科》。

    [2]《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 1卷,第 58 页、67页、72页。


601

主题

420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79
贡献
5537
金钱
10132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08: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戴河 于 2018-1-29 10:56 编辑

孟依依[url=]老干式回帖快要攻陷菊斋了,到时诗词界便可千秋万代一统江湖。[/url]秦月明:代孟偶起草衣带诏
二零一八年,历史开新篇。
论坛要复兴,自媒快玩完。
上承中央旨,远绍唐宋贤。
全体齐注意,政令玆新颁。
严打老干体,灌水须加盐。
一禁跪和顶,二禁扯与攀。
欣赏学习赞,亲亲抱抱欢。
此皆违禁语,违者黑屋关。
站短发私信,斯以致拳拳。
约架请公开,群众想围观。
孟偶持杖在,唯一监督员。
一阔脸就变,执法必从严。
实现中国梦,你我俱争先。
欢庆十九大,菊斋城管宣。
2018年1月28日
注:
1.“欢”字典故,参见“欢今不在线”。
2.诏令缘起:黑眼睛矫诏,伪为孟偶密令示余,其辞曰:
重要通知:
为繁荣诗词,重振论坛,加强诗友间有效交流,贯彻中央关于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精神,自2018年2月1日起,凡诗词曲联版块全面禁止老干式回貼,特別是诸如问好,学习,欣赏,赏读,顶之类敷衍式词语绝对禁止!违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关小黑屋或封号处理!鼓励以次韵,步韵等高雅形式回帖,凡以此方式回帖者,赏菊币若干!钦此!

               菊斋管理委员会
                2018年1月28日
余不知其诈,欣然译为五言。
阿咸:俺代表菊政协坚决贯彻执行菊中央128通知并提议1,在坚决打击老干式回帖的同时彻底整顿菊斋环境,拆除重建老旧亭台楼阁公寓居室,凡路标路牌等带有导向的设施一律以标语取代。2,建议设立临时低端人口管理办公室,负责低端人口的统计和遣散工作。关于低端人口的认证标准菊政协扩大会议否决了菊政协委员傻子比亚以大本文科生以下为标准的议案,通过了以蓝翔技校等职高生为低端人口上限界定的提议。3,建议加强菊纪委建设,扩大菊纪委侦缉力量,加强反腐力度。为此,菊政协扩大会议特别强调了十三不靠版主自从将5亿菊币打入一神秘账号,涉嫌行贿在逃两年至今仍未缉捕归案现象,一致认为反腐工作是生死存亡之大事,必须紧抓不放。4,建议菊中央加强维稳力度。未雨绸缪,在坚决打击老干式回帖的新形式下,防止文人相轻现象频繁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1

主题

420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79
贡献
5537
金钱
10132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1: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拂紫衣 于 2018/1/28 19:56:13 发布
千万别被酸腐的"文人"带到阴沟里!
羡慕嫉妒恨,都可以玩得很文雅?"文人"的恶习,和传统对文字的膜拜,导致整个社会都沉浸在酸腐的自愚自乐里自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文人",总是习惯性地盯着别人的豪车大屋绫罗绸缎娇妻美妾而酸腐,却又习惯性地选择性失明于这些物质背后的风险和付出。。。酸腐弥漫爆满后,同归于尽改天换地的新气象就自然来到?

鲁迅或许准确诊断了国人的精神疾病,但药方呢?你找到了吗?
我来自火星刚到地球什么都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29 13:2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月明:代孟偶起草衣带诏
二零一八年,历史开新篇。
论坛要复兴,自媒快玩完。
上承中央旨,远绍唐宋贤。
全体齐注意,政令玆新颁。
严打老干体,灌水须加盐。
一禁跪和顶,二禁扯与攀。
欣赏学习赞,亲亲抱抱欢。
此皆违禁语,违者黑屋关。
站短发私信,斯以致拳拳。
约架请公开,群众想围观。
孟偶持杖在,唯一监督员。
一阔脸就变,执法必从严。
实现中国梦,你我俱争先。
欢庆十九大,菊斋城管宣。
2018年1月28日


……
秦月明又号秦大刀,舞起律八股叉来呼呼生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1

主题

420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79
贡献
5537
金钱
10132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4: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文艺形势影射政治,将重新成为热门,之前不那么热了,因为可以直说,左右派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近来网管加强了监视,有时一天会有几百个QQ号被封,于是一些含糊其辞的政治观点重新回到文艺作品中发挥,方方的小说《软埋》引起一阵热议以后,电影《芳华》又引起很大争议,最近又有电影《无问西东》上演,据说这个电影五年前就拍好了,才被放出来,是歌颂西南联大的,同时抹黑了想和毛主席合影的事件,写了群众运动打死人的事。可以预测利用诗词表达政治观点的作品也会重新抬头,不妨拭目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30 10: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妨拭目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