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5
注册时间2017-8-22
威望1879
金钱5546
贡献2801
金牌会员
 
威望- 1879 点
贡献- 2801 次
金钱- 5546 枚
|
本帖最后由 临风寄语 于 2018-5-21 10:06 编辑
临坛随笔——千年老猢狲先生诗词诊所之印象
缘起 狗年新春伊始,当诗坛一干骚人雅士还沉浸在过年的觥筹交错,酒气氤氲的氛围之中,诗思尚未萌动,春情亦未勃发之际,遍览诗坛,亦如春寒料峭,沉寂萧索,吟咏唱和之声寥寥。恰在此时,一行走江湖,诨号“千年老猢狲”先生的诗词诊所在中诗律版悄然挂牌并自题广告示人,诗云: 诗词门诊老孙开,火眼金睛不必猜。点劣评佳驱五马,分尸还要上高台。并附言: 救死扶伤,软硬兼施,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此贴得九门提督首版慧眼识珠,岫山探玉,将最初俗眼冷观,法眼不入的“诗词诊所”匾牌高悬于一向以高大上、唐宋范、律格严,韵雅正而彪炳诗坛,独领风骚之中华诗词律版门楣之上。由此可见,老猢狲在律版开诊所,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坛院叩对了山门——九门。而首版对此贴在论坛中的的价值判断亦不出所料,一石投下便搅动律版一池春水。诊所甫开,门庭若市,趋之若鹜,求医问诊,寻药觅方、自求针砭把脉之诗客纷纷慕名而来,络绎不绝,其中虽有一些如我等尚未登堂,遑论入室的学诗新手,但更多的是长期浸润诗坛,自视甚高,颇具影响的诗家高手。不乏各诗坛板块的首版、副版、常管及版主。(其中有并非真心来诊所看病的,而是抛撮饵料来试探真假美猴王的。呵呵)“诗词诊所”迅即名噪诗坛、一时大火,成为律版之亮眼风景,诊所开张月余,点击关注逾两万人次,跟帖交流近六百余条。堪称我踏明月而来自临律版以来前所未见之大观。令人叹为观止。惊叹好奇之余,对此诊所坐堂候诊,望闻问切的老猢狲先生之来路和医术道行,对频繁出入往来诊所各色人等病例病理的把脉和处方药剂疗效,以及用药后的良与不良反应颇为关注,并将其在诊所内外所见所闻所感之印象据实随笔而记之。
一、千年老猢狲其人
笔者临坛日浅,对诗坛人事孤陋寡闻,对诗坛名家知之不多,在此诊所开张之前,几乎对老猢狲先生一无所知。最近根据《诗词诊所》贴中留下的草蛇灰线依迹寻之,检索相关资料,整合散见于网络的碎片信息,形成如下印象:老猢狲先生帖中自述“北大中文系毕业,教了三十多年语文,写了几千首诗、近四十部著作(近1000万字)。”个人资料说明:性格独立自由。兴趣爱好诗书画。百度其名,有对此人较为详尽的介绍:老猢狲真名孙更俊。独立文化人,自由写作者,职业艺术家。"我学"及中国新神秘主义艺术之开山者。其艺术成就涵盖文学、美术、音乐等诸多领域。代表作有: 诗词集《神人神诗》、《不归路》、《镣铐吟》;此外还有小说集、杂文集、书画集、摇滚乐专辑等,其广泛涉足的文学艺术多个领域均有建树,著述颇丰,成就斐然。
老猢狲先生1958年生于北京,据此可推知今年六十岁,正值花甲之年。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应是恢复高考后79级考入北大就读,并从此开始书画诗文创作。1986年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其后相继举办10余届,多次参加各级别联展并获奖。可见老猢狲术业专长在于绘画艺术,而诗文虽擅却并非其专攻主业,有如此造诣令人佩服。评诗论道即使有瑕疵也难掩其珠光玉色。
老猢狲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华楹联学会会员。
2008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专题片《隐者孙更俊》报道了老猢狲隐居十年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2010年老猢狲对外公开宣布为独立文化人。
至此,千年老猢狲先生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之前所疑所惑,所见所猜的零星碎片从而也连成一片了。
二、诗词诊所之盛况及边际效应
我在律版初见高悬的“诗词诊所”牌匾,眼前顿觉一亮。好奇心驱使走进诊所内一探虚实,粗览几份最初问诊的病历和新鲜出炉的诊断报告,直觉千年老猢狲并非浪得虚名,确实道行不浅。其仁心仁术,精诚致和,非卖狗皮膏药的江湖游医所能比。于是便将自己的一首习作《阳春白雪》作投石探路。旋即便有老猢狲先生之逐句点评回复——再交流——再回复,并依韵亲自示范下水之作《无题》一首,因和作与我原作立意诗旨不同,此不赘述。
有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就有敢做螃蟹让人吃的。两者都需要勇气和胆识。而九门首版把吃螃蟹的人请来并奉为上宾,自己又先做了第一只螃蟹以飨千年老猢狲。接着便有二只、三只。。。。N只。前十人及问诊之作依序有:
九门提督《题黄坑镇嵌句“叶黄梦坑金”》、安铜川版主《感悟瀑布》、寒水冽冰诗友《水调歌头.戊戌有怀》、玉山先生《雨中登黄鹤楼》《夏日怀杜甫草堂》、馨韵常管《次韵李文朝将军<丁酉贺春>》、右扶风先生《富士山下》、我踏明月而来《阳春白雪》、陈世通(既大中华律版醒世通言)《贸易战开始反击》、老百姓一个《夤夜闲吟》美德动天《嘱子往常德同其妻儿经商》、闲云野鸟《写于2017年1月8日》。。。。。。以下求医问诊者甚众,律版管理团队悉数围观跟评,或投贴试水,读者可以在《诗词诊所》主贴自行检索,此略。还应特别提到的有从中诗律版以外的大中华闻风而来的诗坛风云人物与老猢狲先生试锋论剑,以探深浅虚实。如:诗无敌大道无人留贴《重游鼋头渚》、方天画戟投《清明二首》。。。。对所有登门者,老猢狲先生均来者不拒,且以礼待之,有评无类,遇高手不卑,遇新手不亢,眼中只有诗之优劣而无人之尊卑,无既往思维定式,亦无远近亲疏。着实新人耳目。
当然,老猢狲诗词诊所在律版初开,鉴于以前亦有类似悬版的“诗家把脉”“诗词评点”“诗作砖评”之医馆,大多应者寥寥,或因医者待客不周,或因遭遇医闹踢馆,而频生龃龉甚至对骂攻讦,大都有始无终。因风险系数较高,开始便有诗坛大家表示了担心和忧虑。如律版常管迈五先生曾坦言:“这活费力不讨好。乐观其成。支持。”
此外,也有诗坛名家的戏诗花絮为正襟危坐,坐堂把脉的老猢狲先生之诗词诊所平添了几多调侃情调和观赏趣味。在此引用三首。因我个人感觉诗作并无恶意,或有褒有贬,或似贬实褒,诗戏调侃而已,老猢狲先生大可会心一笑,甚至不妨回和三首以回应,我等吃瓜看客更为乐见。呵呵。戏诗如下:
其一 武亭先生《戏题千年老猢狲开诗词诊所》
千年不死老猢狲,溯测唐朝始是根。应在云山装道骨,缘何闹市走偏门。
鸡胸纵有三分识,俗手难医七种瘟。辜负春来花色好,门牙掉落自行吞。
其二 雨箭蛙先生《来凑个热闹》
顷刻律坛卷帙纷,猢狲坐诊漫云云。十年自笑终非悟,三读还期始定文。
清影囫囵山有月,翠微匼匝水如雲。檐尘青竹何能扫?不借轻风枉克勤。
其三 大道无人先生《恭贺千年老猢狲医诗诊所开张大吉》
一把芒硝添不穷,医生落草即郎中。汤头方子开容易。大嘴葫芦见达通。
絮语应该对卿症,心诚或者有奇功。偶然失误谁追究?老脸无惭屁股红。
据老猢狲先生自陈,曾开办过三家“诗词诊所”。律版所开应为第二家。第一家似乎是在天涯论坛首开,不知其境遇反响如何,因未曾浏览过,在此不与述评。但是律版之诊所的影响及边际效应却波及到大中华论坛的两个核心板块,诗无敌和律绝版,先在诗无敌引发关注、讨论和戏侃,而后老猢狲先生应大中华楹联首版半山楼主人引荐,律绝版博文首版邀约,第三家“诗词诊所”前数日已在大中华律绝版悬匾高挂,开业问诊。观其现状,似出师不利,不如此处天时地利人和。此时正遭遇律绝版常管纸上散步和楚山红叶的挑战和质疑,大有下逐客令并令其关门之咄咄逼退之气势。孰是孰非,诗家诗友自有评判,为免生事端,笔者在此不予置评。其后事如何,且拭目以待。
三、老猢狲现象及《诗词诊所》的价值判断(续转楼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