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2-20
威望934
金钱3452
贡献2281
金牌会员
 
威望- 934 点
贡献- 2281 次
金钱- 3452 枚
|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5-26 22:33 编辑
一
前两年间,我对自己的学诗心路历程做了回顾,写了《读诗、学诗札记二十则》,把其中第十七则录于此。
王昌龄说:“若诗中无身,即诗从何有?若不书身心,何以为诗?”王国维说:“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二者相较来看,王昌龄的“书身心”(有我)是在主张抒发情感,应合了袁枚的“性灵说”;王国维的“无我”是在谈论诗的艺术,也就是他的“境界说”。王昌龄反对“无身”(无我)是在批评诗里读不到真感情,不去写自己的真阅历、真性情;王国维说的“无我”在“有我”之上,是在强调诗忌直白而贵含蓄,“一切景语皆情语”,提倡借景抒情、情境交融,而不是在诗中做直白的描述、叙事、说理、议论,如果这样子,这都不是诗或者不是好诗。
二
之前,也在学习张船山论诗诗中感悟总结一句说:不可一诗不真,不可一诗无我。帖子的题目,我是将这句话写上去的,简略了写成:不真和无我。张船山属于乾嘉诗坛以袁枚为首的性灵派,诗论主张对袁枚提出的性灵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诗是用来抒情的,诗人首先是一个活的真实的人,这里的真是描写自己的真性情、真感情、真阅历,和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不相关联。张船山在论诗诗中讲:诗中无我不如删,万卷堆床亦等闲;写出此身真阅历,强于飣餖古人书;凭空何处造情文,还仗灵光助几分;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下笔先嫌趣不真,诗人原是有情人;等等。我以为,这首先是为诗的态度问题,当存敬畏之心,不是人人都可做诗人,真性情这里有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的区别;写诗不需无病呻吟,皆由真情而来,古人有几年不写诗也还是诗人;写诗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时还有应时应景,现代物象和新词汇很自然的、合情境的、不着痕迹的写入诗词中去。当然,写诗可不是追求个性,写出真实的自己就好,难道说世界上还有第二个诗人自己吗!
三
关于王国维的境界说,我是不想再谈起,这里说到了无我,所以有需要说一下。2016年10月,在小中论坛有诗友向我询问王国维的境界说,我和诗友做了充分的讨论和答疑。2018年2月,在大中本坛,我也做了相关的论述。
我们现在的人,能写一首像样的诗就不错了,别说什么境界说。王国维的无我之境,说的直接一点,第一层意思是含蓄的寄情,情在景之中;第二层意思是把自己在诗里当成一个客体,不是主观有意的,而是自然随性的,仍有诗人情感的存在,这个境界更高。可参照王维《竹里馆》,王维在竹里馆弹琴就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相融于竹林幽篁明月的自然环境。还有,我说最后一点就是,意境和境界是两个概念,意境是意境,境界是境界,意境是艺术审美,境界是人的精神层面,是抽象的。
放棹江湖
2018年5月2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