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0|回复: 3

无处不在的老干体遗风。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19 15: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处不在的老干体遗风。

   
现在的诗坛上可以说大多数诗人都不赞成老干体。可是,很多反对老干体的诗人又自觉和不自觉地陷入了老干体的遗风中。就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大民间节日为例吧,有哪一个诗人到时不诌上几句?年年都是那个千篇一律的内容,不是老干体又能写什么呢?如果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都四大节日每年一首,那他们的个人节日诗至少也能写上二十年,每人至少存诗八十首。如果唐宋诗人都写,那整个唐宋诗应该增加多少首?而我们现在能找出的唐宋节日诗却不多,所以可以说,古人不写老干体。而今人却人人都在写老干体。就拿自己来说吧:网上是版主,地方上有学会,人人都写,自己也得写。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发表于 2018-6-19 21: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颇多是初学,学步时会有各种蹒跚,似不可就给扣上老干体帽子。

点评

此文没牽扯初学者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0 14: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14: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载道 发表于 2018-6-19 21:57
颇多是初学,学步时会有各种蹒跚,似不可就给扣上老干体帽子。

此文没牽扯初学者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4
贡献
2281
金钱
3452
发表于 2018-6-20 16:5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闻一多写过《宫体诗的自赎》,这是写宫体诗的转变过程,这是唐代诗歌自觉提高的过程,走向盛唐的过程,批评眼光还是大一点,高一点,历史一点,未来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3 01: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