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0
2万
8万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首席版主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8-17 07:43 山人也真武断!万树的《词律》、戈载的《词林正韵》都在《中原音韵》之后,都不可靠,言下之意,后两者的“ ...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1万
7万
论坛元老
刚刚 发表于 2018-8-17 07:47 书不在乎先后,主要是例子的时代。你还是收集例子来说话吧,其他的可以不管 ...
211
4791
金牌会员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8-17 07:58 万树的《词律》全本都是词例!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8-17 09:08 词林正韵和词律都看过,没看到你所说的,但这些东东刻本不少,刚刚是因你之语而有此帖,还是您提供证据吧 ...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8-17 09:39 上图为词律,中间一行下“梅花一半”,一旁注:作平。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8-17 09:46 以入作平不是大问题,宋张炎就曾有以入代平的说法,作上、作去的呢 细看一下这些作平的反切已经是变音了, ...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8-17 10:03 自己看去!我的确现已年老。但这些基本知识还是还未年老的时候看的!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8-17 09:37 我来提供刻印本:
刚刚 发表于 2018-8-17 12:55 第一图是词谱的可平可仄处(相当于135不论),与入声无关。 第二图有字为证,但无例还是不行的 ...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8-17 14:51 第一图是词谱的可平可仄处(相当于135不论),与入声无关。----我真为你害羞!是说这个入声字“一”作平读 ...
刚刚 发表于 2018-8-17 15:15 第二图是词林正韵,这不能算数。我要的是宋人的例子
刚刚 发表于 2018-8-17 15:26 百度:官话各方言入声消失的进程并不一致,总体来说,是先归并,再变成喉塞音[ʔ],后喉塞音脱落,最后并入 ...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8-17 15:41 闲话:我不研究回文这玩意,但我有一本《历代回文诗词曲三百首》。不研究的东西也作为闲书读读的。 ...
刚刚 发表于 2018-8-17 15:19 第一图张炎的例子,张炎是南宋人(1248-约1320),虽可以算。但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因此他主要生活在元朝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勤勉版主勋章
敬业首版勋章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1 04: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