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9-2-20
威望18
金钱49
贡献20
注册会员

威望- 18 点
贡献- 20 次
金钱- 49 枚
|
独木关传说
独木关前独木桥,曾经跃马两军骁。
当年拚战多酣烈,日后留传得胜谣。
君报国、血涂刀,征平外敌大唐朝。
忠贞将士名千古,且把中华盛世昭。
相传很早以前,在析木西大河的古河道上,原有独木桥一?并在河东1公里的地方,即今日之析木城址,曾设过"独木关"建有土筑城池.而由河西进入独木关时,独木桥是必经之路. 关,是古时的要寨,出入的要道.因为这里是从京城到鸭绿江边的要道,设关尤为重要.后来独木关改为析木城,还有一段历史的故事:那是在公元645年,唐侦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率二十万大军亲征安市城,也就是今八里镇的营城子.高勾丽曾派15万大军来援安市城之战,大兵从鸭绿江畔到达了安市城东南的八里扎下大营.唐太宗为了切断高勾丽15万援兵的后路,令长孙无忌率精兵一万一千人,从安市城,也就是今八里镇的营城子北山出狭谷,冲击敌后.长孙无忌,按唐太宗旨意,率兵飞奔敌后,穿过重重山峦,来到了析木西大河西岸,列开了阵势.长孙无忌见河上有座独木桥,唯恐高勾丽军借桥逃遁,则下令把这座独木桥拆断,人们为了怀念唐王李世民征东的战绩,即把"独木关",改为析木城. | 漫长的历史,象漫长的河流一样,不停地前进着.而今在独木桥的旧址已经建起了一座载重13吨的钢筋水泥大桥.它上部结构为五梁式少筋微弯板二型梁组合装配式钢筋混泥土结构.净跨15米,8孔,梁长为16.76米,墩中距16.8米;下部结构为冲孔灌柱桩基础,每墩双柱,桩径为0.9米,支撑桩嵌入岩盘1.35米,基桩在相对高程7.8米处,与明桩相接,桩柱直径为0.7米.墩顶标高11.25米,桥台系用双柱埋置式.全部预制件共1592件,其中工程梁40块,中部微弯板192块,边悬板96块,人行道板961块,棚栏柱112根,扶手192根,造价40.7万元,1970年10月1日建成通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