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绝句副首版
精华0
注册时间2018-7-17
威望1613
金钱14662
贡献11717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威望- 1613 点
贡献- 11717 次
金钱- 14662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9-6-16 13: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雄关英风 于 2019-6-16 14:33 编辑
谢蛋兄提出这么多疑问。且容我慢慢道来:先说这首的起意吧,缘自论坛元老的一首诗,我在欣赏他的诗作时,说到让他请个“扫天娘娘”去扫除云霾。“扫天娘娘”的来历,我也不知。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祖母尚在世,只记得她用秸杆篾编织了一个立体的小神,有巴掌大小,四肢俱全,脑后还留了小辫,手中拿一扫把。因久雨不停,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她便诅咒老天,随后就编织了那物,让我爬上院中的大树,系到梢上,说是让“扫天娘娘”去把天空扫晴。正文啊,秋雨在各地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北方地区常有淋坏院墙和房屋之灾,有句俗语说:淹不淹,单看七月初二、三。原因就在于那时的墙与房多是由泥土垒成的,连续下雨,怎能不坏?理解第二句的“柴”时,应联系第一句的“墙”,墙都淋坏了,灶间屋漏,柴自然湿。这也许是老太太敢骂老天的主要原因。至于“插”呢,北方人大多把编织小物件称作“插”。蛋蛋兄还有哪些疑问,续后再答。如果你那也阴雨连连,不妨也请个娘娘去帮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