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46
注册时间2014-11-8
威望4963
金钱16568
贡献8625
金牌会员
 
威望- 4963 点
贡献- 8625 次
金钱- 16568 枚
|
发表于 2019-8-26 09: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19-8-26 10:06 编辑
逍遥仙 发表于 2019-8-25 09:01
林泉你不是[难得糊涂]吗?弄那么明白干啥! 苗寨/阿哥/三棒/鼓, 土家/幺妹/一歌/喉。 本诗的平仄情况标示如下。未发现任何格律上的问题。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兴隆大道簇群楼,贡水喷泉曲韵悠。 中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中平仄仄平。 苗寨阿哥三棒鼓,土家幺妹一歌喉。 平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桥廊粉黛蛮腰秀,岸畔顽童红鲤瞅。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倒瀑冲天映城廓,宣恩美奐竞风流。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謝謝版主賜教。
拜讀雅作,受益匪淺。
雖鹽粒沒少吃,但是,明白的事不是很多,慚愧。
芻議:
苗寨阿哥三棒鼓, 土家幺妹一歌喉。 頷聯的節奏點: 似乎 既不是2221: 苗寨/阿哥/三棒/鼓, 土家/幺妹/一歌/喉。
也不是2212: 苗寨/阿哥/三/棒鼓, 土家/幺妹/一/歌喉。 從網絡得知: 三棒鼓 (土家族曲种) 三棒鼓是传统曲艺曲种之一。
三棒鼓是广泛流传于重庆酉阳、湖南湘西龙山县永顺县以及张家界和湖北沔阳、天门一带和鄂西南恩施州等武陵山区一带的一种曲艺走唱形式。 [1]
三棒鼓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里已记载了三棒鼓在万历年间的演出情况。清末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渐广。为谋生计,沔阳、天门一带的人们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到中欧,到东南亚,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他们被称之谓“中国的吉卜赛人”。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并随艺人流传到英、法、意、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数十个国家。
三棒鼓击鼓的技巧有单跨花、砍四门、绞花、织布、单鼓花、双鼓花、麻雀钻竹木,“白蛇吐飞剑,“乌龙搅水”,“金钱吊葫芦”等。 [2]
2011年5月23日,三棒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據此認為:
頷聯的節奏點辨析,似乎應是223:
苗寨/阿哥/三棒鼓, 土家/幺妹/一歌喉。 請版主賜教: 1.三棒鼓 是“土家族曲种”? 還是“苗寨阿哥”的拿手節目? 2. 若“三棒鼓是传统曲艺曲种之一”一說成立, 那麼,“一歌喉”作何解? “一歌喉”與“三棒鼓”對仗與否? 《三棒鼓》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9%E6%A3%92%E9%BC%93/16811?fr=aladdin 版主認為: “本诗......未发现任何格律上的问题” 請教: 桥廊粉黛蛮腰秀, 岸畔顽童红鲤瞅。 請教: 頸聯下比的韻腳: “瞅”/讀音如何標註? 平仄如何辨析? 查字典得知: ● 瞅 chǒu ㄔㄡˇ 若此釋義成立,
似乎“下平十一尤”中沒有“目”字旁的“瞅chǒu ”字,
卻能在“下平十一尤”中查到“耳”字旁的“䎿qiú ”字。
請詞長賜教:
詞長是從哪裡查到“目”字旁的“瞅chǒu ”字屬於“下平十一尤”?
或許詞長認為“瞅”字還有別的讀音?
是多音字?平仄兩讀?
《漢典》釋義
䎿 《康熙字典》
又【廣韻】卽由切,音秋。義同。
https://zdic.net/hans/%E4%8E%BF 芻議或有謬誤,敬請版主批評指正。 謝謝版主給了小老頭學習的機會。 致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