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52|回复: 30

冬韵含风字诗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9-9-1 19: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9-9-1 21:22 编辑

冬韵含风字诗
查含风字的从唐至近现代七言律诗共计得706首,其中三首风在诗题,故冬韵七言律诗中含风字的诗实703首。
703首中,风字无一首处于偶句脚,处于第一句单句脚共60首.其中:
唐:3/36=8.3%
宋:48/200=24%
辽金元:3/62=4.8%
明:4/292=1.36%
清:1/113=0.9%
近代:1/34=3%
唐至近现代:60/703=8.5%
.......
唐3/36
1
东林寄别修睦上人(唐·齐己)    
行心乞得见秋风,双履难留去住踪。红叶正多离社客,白云无限向嵩峰。
囊中自欠诗千首,身外谁知事几重。此别不能为后约,年华相似逼衰容。
2
竹(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3
寄杨赞图学士(唐·黄滔)     
东堂第一领春风,时怪关西小骥慵。华表柱头还有鹤,华歆名下别无龙。
君恩凤阁含毫数,诗景珠宫列肆供。今日江南驻舟处,莫言归计为云峰。
...
宋191
1
立春(宋·方岳)    
花柳胚胎午夜风,一尊聊与破红封。醉馀安用淄渑口,妙处元无泾渭胸。
纸帐不知寒浩荡,银幡自爱雪髼松。小楼认得春来处,晴霭苍茫南北峰。
2
和胡观光黄元授二首 其二(宋·王庭圭)    
卧听萧寺五更风,错打当年饭后钟。不愿绨袍怜范叔,独缘蔬馔识茅容。
黄旗接武来招盗,皂盖行春且劝农。如此偷安欲持久,荒谋诞计恐无庸
3
汴上遇孙楚材(宋·韦骧)    
春阴蔽日多飘风,二月凛冽犹穷冬。驭夫凌兢踏泥冻,旅况索莫填心胸。
淑人邂逅获交马,语言浃洽欣相从。夜投孤驿共清饮,安得复诉琉璃钟。
4
上寿大宴二首 其二(宋·任希夷)    
霜晴宝殿转春风,潋滟金卮酒色浓。百戏丛中呈雾豹,万花深处仰云龙。
笙簧对御呈三弄,鼓吹成行叠几重。衰落谬令陪翰苑,小臣何以寓形容。
5
酬王平甫(宋·刘攽)    
黯澹流云索莫风,晓瞻双阙望苍龙。秋还鹰隼非无意,凉入枫槐不变容。
寓直鬓毛悲骑省,雠书编简待陈农。黄花黄叶催时节,倩问谁家酒最醲。
6
谢滕尉送梅(宋·吕本中)    
破帷冷落不禁风,疾病深藏称懒慵。忽有梅花来陋巷,喜闻春信出初冬。
未须趁雪争先睹,尚恐冲寒不满容。会约君家好兄弟,他年尊酒便相从。
7
又和秀野二首 其一(宋·朱熹)
愁阴一夜转和风,晓看花枝露彩浓。觅句休教长闭户,出门聊得试扶筇。
物华始信如诗好,春色方知似酒浓。多谢邻翁笑相迓,为言晴暖更过从。
8
挽节使少保 其一(宋·许应龙)
一节忠勤绍祖风,貂蝉七叶擅华宗。版曹羡利巍迁秩,强敌知名特敛容。
荐士半跻青琐闼,为民数奏皂囊封。龙旂虎节今何在,纪绩还须仗蔡邕。
9
性之以团茶赠行并遗新诗因次其韵(宋·吴则礼)
年年御焙试春风,白玉宫人拆绛封。畴昔饥肠知脱粟,即今老眼见翔龙。
笑持俊逸无双句,去上东南第一峰。却倚柁楼搔短发,回头青阙五云浓。
10
桐川道中(宋·吴潜)
伊轧篮舆拂面风,桃花倚路笑相逢。莺莺交啭春榆密,燕燕于飞烟树浓。
日午暂休攲客枕,年饥忽喜听村舂。乡音到耳知家近,尚及锄犁伴老农。
11
博州骆太保(宋·宋祁)
关榆秋舞折胶风,坐啸边陴忆九重。宴榭绿醅春沸蚁,连营清角暮吟龙。
幕中镂管閒陈檄,塞下兜零罢汉烽。计日民谣諠魏阙,褒功仙劄武泥封。
12
雪后赴徐氏燕集(宋·李处权)    
已雪犹阴更逆风,斜川略彴断行踪。瑶台贝阙三千丈,玉树琼林一万重。
学子经时无载酒,邻僧过午未鸣钟。华筵此地成宾主,孔翠屏深琥珀浓。
13
秀士诗(宋·李正民)    
一叶扁舟一席风,梦回已听景阳钟。夺袍有意趋文阵,鼓箧无言拙笔锋。
好把犁锄傍东郭,难陪衿佩集西雍。只缘未富三冬学,饮墨何须见愠容。
14
魏子介然甲戌中春不远数百里访予寂寞之滨予方厄穷适此久旱市无鱼肉园乏佳蔬介然处之宴然眷眷不忍舍去予与介然别久介然气貌议论益超然孟夏既望慨然请辞欲归筑室读未见之书科举之文不足学走笔作长句送行且勉使力学志其远且大者仍用喜雨诗韵(宋·李光)   
爱君凛凛有英风,刮目相看为改容。榻解久悬延孺子,楼登百尺卧元龙。
货因缕积成良贾,学务深耕鄙惰农。已约三冬重过我,尽携书史日相从。
15
吴元中书言近不作诗以所著豳七月诗义见示因成三篇赠之 其三(宋·李纲)    
儒生乐事信同风,端抱前言当鼓钟。公正说诗笺七月,我方学易纬群龙。
艰难盛事原衣食,忧患馀生问吉凶。去圣寥寥千载后,何时挥麈得从容。
16
和符君俞卜邻(宋·杨万里)    
朱崖柳色欲春风,庾岭梅花尚雪容。念子南归骑瘦马,只今谁解好真龙。
吾乡端是山水窟,何日来同丘壑胸。白鹭青原不妨拣,诛茅结屋看何从。
17
赵殿丞知河南县(宋·杨亿)    
鼎邑闾阎有古风,清谈为治自从容。官联殿省通朝籍,路过津桥入县封。
柳荫天街时案辔,云生少室好支筇。龙门旧有题名处,石壁苍苔駮几重。
18
次韵答子由(宋·苏轼)    
平生弱羽寄冲风,此去归飞识所从。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山僧有味宁知子,泷吏无言只笑侬。尚有读书清净业,未容春睡敌千钟。
19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二篇答之前篇自赋后篇次韵 其一(宋·苏辙)    
惭愧江淮南北风,扁舟千里得相从。黄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万重。
自笑一生浑类此,可怜万事不由侬。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
20
程待制迈父求挽词 其二(宋·苏籀)    
太古衣冠绮季风,厖眉鹤骨似霜松。一枰瓜葛为嬉笑,奕叶芝兰真睦雍。
珍具乞言端有属,搢绅歌咏庆惟钟。归全五福殊无憾,密印行将一品封。
21
依韵和罗畸学录(宋·陆佃)    
一番惊雷一番风,巨鱼看得化为龙。销残白日书千卷,付与浮云禄万钟。
珠玉贯穿成把握,星辰罗络在心胸。怪来佳句清人骨,正值溪寒雪满峰。
22
春日田园杂兴(宋·陈文增)    
熙熙垄亩扇和风,簇簇人烟野意浓。培溉桑麻沿汲路,经行荠麦省耕农。
饮牛涧暖山摇影,接果枝青藓拆封。酒熟花香村欲社,芒鞋藤杖尽从容。
23
皇孙寿诗二首 其二(宋·陈造)    
曾簉蓬莱挹德风,日亲儒保罄寅恭。学穷奥阃包贤圣,人仰英明肖祖宗。
綵服近天仍乐孺,帝觞拜赐更从容。应刘寿语年年事,九万香笺未阙供。
24
初夏(宋·郑刚中)    
春物阑珊逐晓风,芰荷攲角草茸茸。野梅结子疏枝重,老竹生孙翠影浓。
煮酒情怀还是客,异乡歌笑且相从。醺然就枕皆佳处,醉梦何妨度晓钟。
25
再呈慎思诸公兼以言怀(宋·柳子文)    
侵寻节物过秋风,何处钧天燕鼓钟。九日菊花聊一醉,五湖佳士偶相逢。
挑灯款语时供笑,借纸联诗且漫从。待得出闱应放意,百杯追逐兴方浓。
26
答木缊之用前韵见寄(宋·洪适)    
魁星秀句挟东风,便觉阳春变盛冬。愧我供军侪绛灌,羡君汲古到羲农。
北邻再讲衣裳会,京口今为冠盖冲。已具扁舟勇归去,粲花清论度难逢。
27
曾耆英自太和携所录谢民师观妙诗文副以长句见惠次韵酬答(宋·赵蕃)    
别时黄落问山风,见日清霜鸣哑钟。二谢有诗皆可诵,七言兼与见传宗。
举幡故异司隶救,右袒徒闻吕氏从。君独凄凉能过我,逢迎敢作谬为恭。
28
梅花六首 其二(宋·赵蕃)    
劲草端能抗疾风,岁寒乃识后凋松。是知植物多尤异,更有梅花巧耐冬。
青女素娥能莫逆,巽二滕六漫豪凶。嗟予自幸非枨欲,健语聊须发隗胸。
29
送苏教授赴阙(宋·唐庚)
三年泮水振洙风,俯接诸生屡改容。岭雾因时难隐豹,岩云有便得从龙。
久钦才调无双手,今喜声名达九重。拂袖汉阳休更问,丈夫事业出心胸。
30
会蓬莱阁(宋·秦观)    
冠裳盖座洒清风,轩外时闻韵箨龙。人面春生红玉液,银盘烟覆紫驼峰。
天涵秋色山山共,树搅乡思叶叶重。便欲买船江北去,为怀明德更从容。
31
次韵公辟会蓬莱阁(宋·秦观)    
林声摵摵动秋风,共蹑丹梯上卧龙。路隔西陵三两水,门临南镇一千峰。
湖吞碧落诗争发,塔涌青冥画几重。非是登高能赋客,可怜猿鹤自相容。
32
柬邵中立(宋·萧立之)    
金鲫池边伤晚风,莲花峰下倚长松。水程半月孤蓬雨,客饭浑家野寺钟。
心事岁寒诗眷属,鬓根秋色老形容。片云影里湖湘隔,莫爱新吟寄短封。
33
再寄及之 其二(宋·黄裳)    
别后新寒有劲风,不亲谈笑转乖慵。一行塞雁来多日,万里乡书得几封。
閒忆兰陵还自笑,愿游苕水更相从。与君疏阔谁堪爱,阅古堂前树树松。
34
谢人示诗集(宋·黄裳)    
骚雅先生得古风,恨无吟侣忽相逢。欲陪大巧搜春景,已贾长毫插笔锋。
花下比声歌帝力,醉中联句颂花容。斐然小子多诗癖,时遣青衣寄一封。
35
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 其二(宋·曾巩)    
爱国忧民有古风,米盐亲省尚嫌慵。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
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
36
督堰至岷下借馆南浦张叔全家临别惠以润石香几一峰挺拔于白云杳霭间殊有远意小诗谢之(宋·程公许)   
飞幰轻舆御暖风,款门何事日憧憧。芳荣满槛丹青丽,秾秀当轩紫翠重。
石几拜嘉才径尺,云天无际挺孤峰。更烦指似麻坛路,万壑千岩借一筇。
37
二月三日游风穴白云寺呈通判二首 其一(宋·葛胜仲)    
世传三穴起长风,此理诚难识所从。觉性未能参七祖,禅扃聊欲访千峰。
桃溪溯日红霞烂,麦陇酣春翠浪浓。簿领回回清兴少,乍寻岩壑愧尘容。
38
秋岩自山中见约(宋·董嗣杲)    
九江驿里见春风,几度怀清隔晓钟。思白有人伤柳色,依刘无地感萍踪。
半生力学羞长剑,两载心期信短筇。九叠屏高有标致,远公相约则吾从。
39
闻富郑公少时随侍至此读书景德寺后人为作祠堂因跋余旧诗后以自嘲 其一(宋·韩驹)    
藤床瓦枕快清风,破闷文书亦漫供。乡信未传霜后雁,羁怀生怯晚来钟。
淹留已办三年计,流落应无万户封。犹有壁间诗句在,他时谁肯写尘容。
40
闻富郑公少时随侍至此读书景德寺后人为作祠堂因跋余旧诗后以自嘲 其二(宋·韩驹)    
海气昏昏又啸风,一杯扶病要时供。三年闭户儿童怪,千古闲情我辈钟。
若得黄甘应手种,更求青李莫函封。疏顽自笑将安适,寄谢江山好见容。
41
连日大雨秋已如许(宋·韩淲)
连朝秋雨起秋风,梦觉吴山第一峰。离合乱云思过雁,去来斜月听吟蛩。
寂寥髣髴天容澹,摇落相看野色浓。寄语骚人模写取,登临佳处更从容。
42
十一月一日早起(宋·虞俦)    
怅望淮山落木风,楚天云雾更重重。粤从西路来东路,倏见三冬过一冬。
貂敝人谁怜季子,楼高吾岂下元龙。求田问舍今良策,自觉归欤兴颇浓。
43
次韵慎思贻无咎文潜诵诗(宋·蔡肇)    
卧听高斋落叶风,清诗交咏想晨钟。故人厚意论千载,正始遗音仅一逢。
胶漆初期在俄顷,云龙莫恨不相从。芸房深锁秋香冷,郁郁葱葱佳气浓。
44
和慎思同舍问及故山景物用钟字韵诗以答(宋·蔡肇)    
白鹿真人欻御风,青杉手种大如钟。还丹未化神应护,道骨相期子合逢。
万里且看腾踏去,一樽聊喜笑言从。攒峰列壑休南望,晓榻秋阴分外浓。
45
周将军庙观岳侯石像二首 其二(宋·薛季宣)
军声良苦听南风,说礼敦诗也不容。斗蚁达聪良是病,战蜗流血可同宗。
亲疏间入联镳话,真假言从蹑足封。趣诏河阳长已矣,隆中悲切起人龙。
46
次韵遂宁府宴贡士即席赋 其一(宋·魏了翁)    
过尽一春花信风,鱼天鼓浪送蒙冲。凤翰有目争先睹,牛角无人叹不逢。
选试谩称新汉使,作成端属旧春宗。鹿鸣剩作中和曲,嶉送飞黄出蚁封。
47
次韵遂宁府宴贡士即席赋 其二(宋·魏了翁)    
谁把浮华变古风,颓波衮衮日奔冲。人情容易随流去,此道分明触处逢。
学似董晁犹有累,文过元白愧无宗。诸君自此皆升矣,更向根基厚自封。
48
送友人之武林(宋末元初·于石)    
钱唐江上一帆风,为我重寻旧日踪。十里湖山空战舰,千年宫阙咽僧钟。
潮生潮落东西浙,云去云来南北峰。往事茫茫何处问,残烟衰草泣寒蛩。
...
辽金元3/62
1
鄂馆书怀(元·陈益稷)
萧然孤馆起凄风,半壁青灯照病容。滴碎秋心窗外雨,敲残晓梦枕边钟。
衡阳雁断三千路,巫峡猿啼十二峰。不尽关山回首处,暮云叠叠水重重。
2
春晚怀吕龙山(元·耶律铸)
洞箫吹断柳花风,恨别苍苔满径踪。幽梦已凭春领略,凝愁唯藉酒弥缝。
千山落叶沈残角,万壑归云入暮钟。近说鬓毛浑白尽,可堪空忆旧音容。
3
送僧归庐山(元·萨都剌)    
扬子江头木叶风,上人归兴白云重。净瓶满贮蓬莱水,客舫遥听精舍钟。
到家自笑门前鹤,洗钵不惊潭底龙。珍重匡庐山畔路,逢人应问旧栽松。
。。。
明4/292
1
题太白像(明·文徵明)    
宫袍错落洒春风,玉雪淋漓殢酒容。残夜屋梁栖落月,碧天秋水洗芙蓉。
麒麟岂是人间物,眉宇今从画里逢。一语不酬千载诺,匡庐山下有云松。
2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 其十二 玉珠泉(明·卢宁)    
银河一派泻松风,飞瀑倾泷日激舂。寒洁细嘘和露屑,轻圆难定落盘踪。
甘分袅竹饶春席,泽净平畴慰旱农。浅浅磻溪宁滀得,终归沧海媚骊龙。
3
送总督闵都宪擢南曹司寇(明·林廷选)    
筹边楼上坐春风,忽睹登仙别意浓。在昔伏波称马洛,于今司寇擢夔龙。
锦衣昼领高堂趣,黄菊秋呈老圃容。经济有怀论不尽,金陵云树绕千重。
4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 其四(明·金幼孜)    
太平海宇被皇风,御辇时巡出九重。献纳极惭才力薄,遭逢更荷圣恩浓。
未忘退直联车骑,犹忆同朝听早钟。回首帝京天咫尺,钟山云气尽成龙。
...
清1/113
客邸思归(清·熊良巩)
静听木叶下西风,灯影昏昏照病容。滴碎愁心秋夜雨,敲残客梦寺楼钟。
衡阳雁断三千里,巫峡猿啼十二峰。我久欲归归未得,云山叠叠水重重。
...
近现代1/34
初入冯幕感赋(近现代·杨赓笙)    
大将军有古人风,礼士尊贤意最浓。真相敢符齐景马,虚声愧属叶公龙。
从戎久薄弹长铗,问客何能扣哑钟。此日执鞭兼执笔,为公草檄镇顽凶。

头像被屏蔽

64

主题

766

帖子

26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9
贡献
737
金钱
903
发表于 2019-9-1 19: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19-9-1 20:1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冬通,在音韵上有问题吗?没有,古人分两韵,自有他们道理,我们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骄阳似火 发表于 2019-9-1 19:30
老先生是否要证明东冬通押?

二、关于押韵的问题/王力【诗律余话】
古体诗可以通韵,近体诗原则上不可以通韵。谢榛的《四溟诗话》云:“九佳韵窄而险,虽五言造句已难,况七言近体?”可见近体即使用窄而险的韵,也是不容许出韵的。元稹《遣悲怀》三首,第一首全用佳韵字,第二首全用灰韵字,分用甚明。李商隐用韵,比起盛唐诗人们来,算是比较自由的了,但是他在近体诗中,对于险韵如江韵,仍旧让它独用。例如水斋》押“邦”、“江”、“窗”、“缸”、“双”,《因书》押“江”、“窗缸”、“釭”,《巴江柳》押“江”、“窗”。
谢榛《四溟诗话》说:“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这里谢氏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实,可惜讲得不够全面。先说,起句借韵不但七言诗有,五言诗
也有。再说,不但宋人多有之,晚唐已经成为风尚,初唐与盛唐也有少数起句借韵的律绝。试看沈德潜的《唐诗别裁》其中就有大量的起句借韵的例子:五律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押“中”、“浓”、“钟”、“峰”、“松”;许浑《游维山新
兴寺》押“村”、“曛”、“闻”、“云”、“军”;五绝金昌绪《春
怨》押“儿”、“啼”“西”;李贺《马诗》押“江”、“风”、“雄”;
七律李颀《送李回》押“农”、“雄”、“宫”、“中”、“东”;李
商隐《井络》押“中”、“峰”、“松”、“龙”、“踪”;李咸用《题
王处士山居》押“寒”、“年”、“船”、“烟”、“仙”;章碣《春
别》押“山”、“残”、“看”、“漫”、“寒”;郑谷《少华甘霹寺
押“邻”、“闻”、“云”、“分”、“群”;韩偓《安贫》押“书”
图”、“卢”、“须”、“竽”;韦庄《柳谷道中作却寄》押“纷嫦、“村”、“门”、“孙”;沈彬《入寒》押“痕”、“文”、“君”、
、“”;七绝张籍《开封》押“风”、“重”、“封”;白居
易(白云泉》押“泉”、“闲”、间”;杜秋娘《金缕曲》押“衣”、
时”、“枝”;武昌妓《续韦蟾句》押“离”、“归”、“飞”。《四
溟诗话》引张说《送萧都督》,诗中押“江”、“宗”、“逢”、
咚冬”、“重”,以为“此律诗用古韵也”。其实也是起句借韵,
因为江韵与冬韵正是邻韵,可以相借。起句借韵的情况并不能说明古人用韵很宽;相反地,它正足以说明古人用韵很平,因为只有起句可以借韵,而且只限于借用邻韵。起句为什么可以借韵呢?这因为起句本来可以不用韵。王勃《滕王阁序》
说:“一言均赋,四韵俱成。”他的《滕王阁诗》共用了六个韵脚而说是四韵,就是因为没有把起句的韵算在里边。总之起句借韵不能算是通韵。
这并不是说,通韵的情况就绝对没有了。已经有人注意到,李商隐往往以东冬通用,萧肴通用。前者如少年押“功“封”、“中”、“丛”、“蓬”(“封”是冬韵字);《无题》押“重,缝”、“通”、“红”、“风”(“重”、“缝”是冬韵字);后者如《茂陵》押“梢”、“郊”、“翘”、“娇”、“萧”(“梢”、“郊”是肴韵字)。
冯浩《玉溪生诗详注》在《茂陵》一诗中引《戊签》云:“首
二句误出韵”,而自加按语云:“按唐人不拘。”其实两种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李商隐有意识地押通韵,我们不能说他是误
出韵;唐人近体诗一般都不通韵,李商隐自己也是尽可能不通韵,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唐人不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 21: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1 20:43
二、关于押韵的问题/王力【诗律余话】
古体诗可以通韵,近体诗原则上不可以通韵。谢榛的《四溟诗话》云: ...

你的60首,应为66首!

点评

未数。是根据一特殊功能自动统计的,或许有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1 2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1: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9-1 21:04
你的60首,应为66首!

未数。是根据一特殊功能自动统计的,或许有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 21: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1 21:10
未数。是根据一特殊功能自动统计的,或许有错。

东林寄别修睦上人(唐·齐己)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行心乞得见秋风,双履难留去住踪。红叶正多离社客,白云无限向嵩峰。
囊中自欠诗千首,身外谁知事几重。此别不能为后约,年华相似逼衰容。
竹(唐·郑谷)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寄杨赞图学士(唐·黄滔)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东堂第一领春风,时怪关西小骥慵。华表柱头还有鹤,华歆名下别无龙。
君恩凤阁含毫数,诗景珠宫列肆供。今日江南驻舟处,莫言归计为云峰。
立春(宋·方岳)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花柳胚胎午夜风,一尊聊与破红封。醉馀安用淄渑口,妙处元无泾渭胸。
纸帐不知寒浩荡,银幡自爱雪髼松。小楼认得春来处,晴霭苍茫南北峰。
和胡观光黄元授二首 其二(宋·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卧听萧寺五更风,错打当年饭后钟。不愿绨袍怜范叔,独缘蔬馔识茅容。
黄旗接武来招盗,皂盖行春且劝农。如此偷安欲持久,荒谋诞计恐无庸。
访故人(宋·邓肃)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扁舟载月随夜风,晓到溪源访老农。水骨借风鸣活活,涧毛被雨绿茸茸。
竹萌已削琼瑶白,村酒仍沽琥珀浓。醉倒田间无一事,九衢车马自冲冲。
汴上遇孙楚材(宋·韦骧)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春阴蔽日多飘风,二月凛冽犹穷冬。驭夫凌兢踏泥冻,旅况索莫填心胸。
淑人邂逅获交马,语言浃洽欣相从。夜投孤驿共清饮,安得复诉琉璃钟。
上寿大宴二首 其二(宋·任希夷)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霜晴宝殿转春风,潋滟金卮酒色浓。百戏丛中呈雾豹,万花深处仰云龙。
笙簧对御呈三弄,鼓吹成行叠几重。衰落谬令陪翰苑,小臣何以寓形容。
酬王平甫(宋·刘攽)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黯澹流云索莫风,晓瞻双阙望苍龙。秋还鹰隼非无意,凉入枫槐不变容。
寓直鬓毛悲骑省,雠书编简待陈农。黄花黄叶催时节,倩问谁家酒最醲。
谢滕尉送梅(宋·吕本中)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破帷冷落不禁风,疾病深藏称懒慵。忽有梅花来陋巷,喜闻春信出初冬。
未须趁雪争先睹,尚恐冲寒不满容。会约君家好兄弟,他年尊酒便相从。
又和秀野二首 其一(宋·朱熹)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愁阴一夜转和风,晓看花枝露彩浓。觅句休教长闭户,出门聊得试扶筇。
物华始信如诗好,春色方知似酒浓。多谢邻翁笑相迓,为言晴暖更过从。
挽节使少保 其一(宋·许应龙)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一节忠勤绍祖风,貂蝉七叶擅华宗。版曹羡利巍迁秩,强敌知名特敛容。
荐士半跻青琐闼,为民数奏皂囊封。龙旂虎节今何在,纪绩还须仗蔡邕。
性之以团茶赠行并遗新诗因次其韵(宋·吴则礼)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年年御焙试春风,白玉宫人拆绛封。畴昔饥肠知脱粟,即今老眼见翔龙。
笑持俊逸无双句,去上东南第一峰。却倚柁楼搔短发,回头青阙五云浓。
桐川道中(宋·吴潜)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伊轧篮舆拂面风,桃花倚路笑相逢。莺莺交啭春榆密,燕燕于飞烟树浓。
日午暂休攲客枕,年饥忽喜听村舂。乡音到耳知家近,尚及锄犁伴老农。
博州骆太保(宋·宋祁)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关榆秋舞折胶风,坐啸边陴忆九重。宴榭绿醅春沸蚁,连营清角暮吟龙。
幕中镂管閒陈檄,塞下兜零罢汉烽。计日民谣諠魏阙,褒功仙劄武泥封。
次韵酬郑唐老见寄(宋·张镃)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黄叶归根静不风,回塘雪后正浟溶。山林有分吾当去,簪绂方兴子未慵。
点检寒荣梅又动,思量暖事李将秾。桥南水北来还往,露布诗篇不必封。
雪后赴徐氏燕集(宋·李处权)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已雪犹阴更逆风,斜川略彴断行踪。瑶台贝阙三千丈,玉树琼林一万重。
学子经时无载酒,邻僧过午未鸣钟。华筵此地成宾主,孔翠屏深琥珀浓。
秀士诗(宋·李正民)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一叶扁舟一席风,梦回已听景阳钟。夺袍有意趋文阵,鼓箧无言拙笔锋。
好把犁锄傍东郭,难陪衿佩集西雍。只缘未富三冬学,饮墨何须见愠容。
魏子介然甲戌中春(宋·李光)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爱君凛凛有英风,刮目相看为改容。榻解久悬延孺子,楼登百尺卧元龙。
货因缕积成良贾,学务深耕鄙惰农。已约三冬重过我,尽携书史日相从。
吴元中其三(宋·李纲)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儒生乐事信同风,端抱前言当鼓钟。公正说诗笺七月,我方学易纬群龙。
艰难盛事原衣食,忧患馀生问吉凶。去圣寥寥千载后,何时挥麈得从容。
和符君俞卜邻(宋·杨万里)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朱崖柳色欲春风,庾岭梅花尚雪容。念子南归骑瘦马,只今谁解好真龙。
吾乡端是山水窟,何日来同丘壑胸。白鹭青原不妨拣,诛茅结屋看何从。
赵殿丞知河南县(宋·杨亿)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鼎邑闾阎有古风,清谈为治自从容。官联殿省通朝籍,路过津桥入县封。
柳荫天街时案辔,云生少室好支筇。龙门旧有题名处,石壁苍苔駮几重。
次韵答子由(宋·苏轼)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平生弱羽寄冲风,此去归飞识所从。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山僧有味宁知子,泷吏无言只笑侬。尚有读书清净业,未容春睡敌千钟。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 其一(宋·苏辙)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惭愧江淮南北风,扁舟千里得相从。黄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万重。
自笑一生浑类此,可怜万事不由侬。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
程待制迈父求挽词 其二(宋·苏籀)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太古衣冠绮季风,厖眉鹤骨似霜松。一枰瓜葛为嬉笑,奕叶芝兰真睦雍。
珍具乞言端有属,搢绅歌咏庆惟钟。归全五福殊无憾,密印行将一品封。
依韵和罗畸学录(宋·陆佃)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一番惊雷一番风,巨鱼看得化为龙。销残白日书千卷,付与浮云禄万钟。
珠玉贯穿成把握,星辰罗络在心胸。怪来佳句清人骨,正值溪寒雪满峰。
春日田园杂兴(宋·陈文增)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熙熙垄亩扇和风,簇簇人烟野意浓。培溉桑麻沿汲路,经行荠麦省耕农。
饮牛涧暖山摇影,接果枝青藓拆封。酒熟花香村欲社,芒鞋藤杖尽从容。
皇孙寿诗二首 其二(宋·陈造)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曾簉蓬莱挹德风,日亲儒保罄寅恭。学穷奥阃包贤圣,人仰英明肖祖宗。
綵服近天仍乐孺,帝觞拜赐更从容。应刘寿语年年事,九万香笺未阙供。
初夏(宋·郑刚中)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春物阑珊逐晓风,芰荷攲角草茸茸。野梅结子疏枝重,老竹生孙翠影浓。
煮酒情怀还是客,异乡歌笑且相从。醺然就枕皆佳处,醉梦何妨度晓钟。
再呈慎思诸公兼以言怀(宋·柳子文)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侵寻节物过秋风,何处钧天燕鼓钟。九日菊花聊一醉,五湖佳士偶相逢。
挑灯款语时供笑,借纸联诗且漫从。待得出闱应放意,百杯追逐兴方浓。
答木缊之用前韵见寄(宋·洪适)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魁星秀句挟东风,便觉阳春变盛冬。愧我供军侪绛灌,羡君汲古到羲农。
北邻再讲衣裳会,京口今为冠盖冲。已具扁舟勇归去,粲花清论度难逢。
曾耆英自太和(宋·赵蕃)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别时黄落问山风,见日清霜鸣哑钟。二谢有诗皆可诵,七言兼与见传宗。
举幡故异司隶救,右袒徒闻吕氏从。君独凄凉能过我,逢迎敢作谬为恭。
梅花六首 其二(宋·赵蕃)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劲草端能抗疾风,岁寒乃识后凋松。是知植物多尤异,更有梅花巧耐冬。
青女素娥能莫逆,巽二滕六漫豪凶。嗟予自幸非枨欲,健语聊须发隗胸。
送苏教授赴阙(宋·唐庚)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三年泮水振洙风,俯接诸生屡改容。岭雾因时难隐豹,岩云有便得从龙。
久钦才调无双手,今喜声名达九重。拂袖汉阳休更问,丈夫事业出心胸。
会蓬莱阁(宋·秦观)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冠裳盖座洒清风,轩外时闻韵箨龙。人面春生红玉液,银盘烟覆紫驼峰。
天涵秋色山山共,树搅乡思叶叶重。便欲买船江北去,为怀明德更从容。
次韵公辟会蓬莱阁(宋·秦观)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林声摵摵动秋风,共蹑丹梯上卧龙。路隔西陵三两水,门临南镇一千峰。
湖吞碧落诗争发,塔涌青冥画几重。非是登高能赋客,可怜猿鹤自相容。
柬邵中立(宋·萧立之)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金鲫池边伤晚风,莲花峰下倚长松。水程半月孤蓬雨,客饭浑家野寺钟。
心事岁寒诗眷属,鬓根秋色老形容。片云影里湖湘隔,莫爱新吟寄短封。
再寄及之 其二(宋·黄裳)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别后新寒有劲风,不亲谈笑转乖慵。一行塞雁来多日,万里乡书得几封。
閒忆兰陵还自笑,愿游苕水更相从。与君疏阔谁堪爱,阅古堂前树树松。
谢人示诗集(宋·黄裳)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骚雅先生得古风,恨无吟侣忽相逢。欲陪大巧搜春景,已贾长毫插笔锋。
花下比声歌帝力,醉中联句颂花容。斐然小子多诗癖,时遣青衣寄一封。
寄邹广道 其二(宋·彭汝砺)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夙昔闻君有古风,里闾邂逅一相逢。金兰密契虽深结,风月高吟未款从。
宝玉如能庇嘉谷,微蒿终待倚长松。江头若有东归雁,时寄声音慰病容。
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 其二(宋·曾巩)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爱国忧民有古风,米盐亲省尚嫌慵。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
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
督堰至岷下(宋·程公许)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飞幰轻舆御暖风,款门何事日憧憧。芳荣满槛丹青丽,秾秀当轩紫翠重。
石几拜嘉才径尺,云天无际挺孤峰。更烦指似麻坛路,万壑千岩借一筇。
二月三日游风穴白云寺呈通判二首 其一(宋·葛胜仲)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世传三穴起长风,此理诚难识所从。觉性未能参七祖,禅扃聊欲访千峰。
桃溪溯日红霞烂,麦陇酣春翠浪浓。簿领回回清兴少,乍寻岩壑愧尘容。
秋岩自山中见约(宋·董嗣杲)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九江驿里见春风,几度怀清隔晓钟。思白有人伤柳色,依刘无地感萍踪。
半生力学羞长剑,两载心期信短筇。九叠屏高有标致,远公相约则吾从。
九里松(宋·董嗣杲)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开元刺史擅清风,九里亲栽夹道松。屋顶自生涛浪势,根头谁觅茯苓踪。
行春桥掩云千态,一字门封翠几重。人讶金填吴说笔,不知此笔遇高宗。
闻富郑公其一(宋·韩驹)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藤床瓦枕快清风,破闷文书亦漫供。乡信未传霜后雁,羁怀生怯晚来钟。
淹留已办三年计,流落应无万户封。犹有壁间诗句在,他时谁肯写尘容。
闻富郑公其二(宋·韩驹)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海气昏昏又啸风,一杯扶病要时供。三年闭户儿童怪,千古闲情我辈钟。
若得黄甘应手种,更求青李莫函封。疏顽自笑将安适,寄谢江山好见容。
连日大雨秋已如许(宋·韩淲)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连朝秋雨起秋风,梦觉吴山第一峰。离合乱云思过雁,去来斜月听吟蛩。
寂寥髣髴天容澹,摇落相看野色浓。寄语骚人模写取,登临佳处更从容。
十一月一日早起(宋·虞俦)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怅望淮山落木风,楚天云雾更重重。粤从西路来东路,倏见三冬过一冬。
貂敝人谁怜季子,楼高吾岂下元龙。求田问舍今良策,自觉归欤兴颇浓。
次韵慎思贻无咎文潜诵诗(宋·蔡肇)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卧听高斋落叶风,清诗交咏想晨钟。故人厚意论千载,正始遗音仅一逢。
胶漆初期在俄顷,云龙莫恨不相从。芸房深锁秋香冷,郁郁葱葱佳气浓。
和慎思同舍问及故山景物用钟字韵诗以答(宋·蔡肇)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白鹿真人欻御风,青杉手种大如钟。还丹未化神应护,道骨相期子合逢。
万里且看腾踏去,一樽聊喜笑言从。攒峰列壑休南望,晓榻秋阴分外浓。
后秋风(宋·薛师董)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去年病后咏秋风,今日秋风病里逢。好句不曾书落叶,孤灯长自守鸣蛩。
故人音问天来远,茅舍光阴睡正浓。江上白鸥忙胜我,衔鱼引子与潮冲。
周将军庙观岳侯石像二首 其二(宋·薛季宣)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军声良苦听南风,说礼敦诗也不容。斗蚁达聪良是病,战蜗流血可同宗。
亲疏间入联镳话,真假言从蹑足封。趣诏河阳长已矣,隆中悲切起人龙。
蓼花(宋·薛季宣)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不矜秀色傲春风,笑倚斜阳露气浓。秋草凄凉风索索,江天寂静水溶溶。
岸移晴绮飘仙袂,叶起丹霞照玉容。可奈少香香似可,为传滋味入醺醲。
次韵遂宁府宴贡士即席赋 其一(宋·魏了翁)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过尽一春花信风,鱼天鼓浪送蒙冲。凤翰有目争先睹,牛角无人叹不逢。
选试谩称新汉使,作成端属旧春宗。鹿鸣剩作中和曲,嶉送飞黄出蚁封。
次韵遂宁府宴贡士即席赋 其二(宋·魏了翁)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谁把浮华变古风,颓波衮衮日奔冲。人情容易随流去,此道分明触处逢。
学似董晁犹有累,文过元白愧无宗。诸君自此皆升矣,更向根基厚自封。
送友人之武林(宋末元初·于石)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钱唐江上一帆风,为我重寻旧日踪。十里湖山空战舰,千年宫阙咽僧钟。
潮生潮落东西浙,云去云来南北峰。往事茫茫何处问,残烟衰草泣寒蛩。
鄂馆书怀(元·陈益稷)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萧然孤馆起凄风,半壁青灯照病容。滴碎秋心窗外雨,敲残晓梦枕边钟。
衡阳雁断三千路,巫峡猿啼十二峰。不尽关山回首处,暮云叠叠水重重。
春晚怀吕龙山(元·耶律铸)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洞箫吹断柳花风,恨别苍苔满径踪。幽梦已凭春领略,凝愁唯藉酒弥缝。
千山落叶沈残角,万壑归云入暮钟。近说鬓毛浑白尽,可堪空忆旧音容。
送僧归庐山(元·萨都剌)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扬子江头木叶风,上人归兴白云重。净瓶满贮蓬莱水,客舫遥听精舍钟。
到家自笑门前鹤,洗钵不惊潭底龙。珍重匡庐山畔路,逢人应问旧栽松。
题太白像(明·文徵明)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宫袍错落洒春风,玉雪淋漓殢酒容。残夜屋梁栖落月,碧天秋水洗芙蓉。
麒麟岂是人间物,眉宇今从画里逢。一语不酬千载诺,匡庐山下有云松。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 其十二 玉珠泉(明·卢宁)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银河一派泻松风,飞瀑倾泷日激舂。寒洁细嘘和露屑,轻圆难定落盘踪。
甘分袅竹饶春席,泽净平畴慰旱农。浅浅磻溪宁滀得,终归沧海媚骊龙。
送总督闵都宪擢南曹司寇(明·林廷选)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筹边楼上坐春风,忽睹登仙别意浓。在昔伏波称马洛,于今司寇擢夔龙。
锦衣昼领高堂趣,黄菊秋呈老圃容。经济有怀论不尽,金陵云树绕千重。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其四(明·金幼孜)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太平海宇被皇风,御辇时巡出九重。献纳极惭才力薄,遭逢更荷圣恩浓。
未忘退直联车骑,犹忆同朝听早钟。回首帝京天咫尺,钟山云气尽成龙。
客邸思归(清·熊良巩)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静听木叶下西风,灯影昏昏照病容。滴碎愁心秋夜雨,敲残客梦寺楼钟。
衡阳雁断三千里,巫峡猿啼十二峰。我久欲归归未得,云山叠叠水重重。
初入冯幕感赋(近现代·杨赓笙)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显示自动注释
大将军有古人风,礼士尊贤意最浓。真相敢符齐景马,虚声愧属叶公龙。
从戎久薄弹长铗,问客何能扣哑钟。此日执鞭兼执笔,为公草檄镇顽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1: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漏收了宋诗6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 21: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9-9-1 21:44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1 20:43
二、关于押韵的问题/王力【诗律余话】
古体诗可以通韵,近体诗原则上不可以通韵。谢榛的《四溟诗话》云: ...

    严羽《沧浪诗话》说:“有辘轳韵者,双出引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王世桢《五代诗话》第八卷引《缃素杂记》说:“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近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余按《倦游杂录》载唐介为台官,廷疏宰相之失。仁庙怒,谪英州别驾。朝中士大夫以送行者颇众,独李师中待制一篇为人传诵。诗曰:“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此正所谓进退韵格也。按《韵略》:‘难’字第二十五,‘山’字第二十七,‘寒’字又在第二十五,而‘还’又在第二十七进一退,诚合体格,岂率尔为之哉?近阅《冷斋夜话》,载当时唐李对答,乃以此诗为落韵诗。盖渠不知郑谷所定诗歌有进退之说,而妄云云也。”吴乔《围炉诗话》卷一说:“平水韵视唐韵虽似宽,而葫芦等诸法俱废,则实狭矣。”按葫芦韵指排律而言,排律共用六个韵,前两个韵脚用甲韵,后四个用乙韵。辘轳韵与进退韵皆指律诗言,双出双入指的是前两个韵脚用甲韵,后两个用乙韵;一进一退指甲乙两韵交互相押。上述李师中的诗就是寒删两韵交互相押的例子。

    但是,这些理念是荒谬的。郑谷几个人不可能定出一种今体诗格来。试看郑谷自己就没有实现,以致《缃素杂记》的作者只好另找李师中的诗为例。所谓葫芦格、辘轳格、进退格,只是巧立名目,让诗人们押韵时有较多的自由。但是,他又作茧自缚,加上一句“失此则谬矣”。依照这种说法,起句借韵的诗以及像上述李商隐的通韵诗反而是“谬”的,真是荒唐之至!即使郑谷有此主张,也不堪奉为典要。诗人们不宗高岑李杜,而崇拜一个郑鹧鸪,那也未免太陋了。《五代诗话》(郑方坤补)引毛奇龄《韵学要指》说:“八庚之清,与九青不分,故清部中偏旁多从青、从令,而今‘屏’、荧’、‘声’诸字,则清青二部均有之。宋韵以删重之令,删青部‘声’字,而唐诗往往多见,此断宜增入者。今但举唐诗声韵,如李白短律:‘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五月南风起,梅花落敬亭。’杜甫《客旧馆》五律:‘重来梨叶赤,依旧竹林青。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李建勋《留题爱敬寺》五律:‘空为百官首,但爱千峰青。斜阳惜归去,万壑鸟啼声。’喻凫《酬王擅见寄》五律:‘夜月照巫峽,秋风吹洞庭。竟晚苍山咏,乔枝有鹤声。’裴硎《题石室七律》:‘文翁石室有仪刑,庠序千秋播德声。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山犹霭旧时青。’类可验。”这实际上也是通韵,而“声”是审母三等字,依语音系统是不可能入青韵的。
============================以上摘自王力《试律余论》====
李峤的蒙学教材《百廿咏》,可谓今体诗的范本或标本。
假定,今体诗的押韵,只允许押本韵,不允许押邻韵,
李峤的《百廿咏》,岂不是伤天害理的误人子弟!
鹿(唐·李峤)
涿鹿闻中冀,秦原辟帝畿。◆畿【五微平声】
柰花开旧苑,萍叶蔼前诗。◆诗【四支平声】
道士乘仙日,先生折角时。◆时【四支平声】
方怀丈夫志,抗首别心期。◆期【四支平声】
剑(唐·李峤)
我有昆吾剑,求趋夫子庭。◆庭【九青平声】
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星【九青平声】
锷上芙蓉动,匣中霜雪明。◆明【八庚平声】
倚天持报国,画地取雄名。◆名【八庚平声】




更何况还有邻韵通押科举试律诗

盛唐·王季友的试律诗《青出蓝》
芳蓝滋匹帛,人力半天经。◆经【九青平声】
浸润加新气,光辉胜本清。◆清【八庚平声】
还同冰出水,不共草为萤。◆萤【九青平声】
翻覆衣襟上,偏知造化灵。◆灵【九青平声】

中唐·白居易的试律诗《宣州试窗中列远岫》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通【一东平声】
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胧【一东平声】
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峰。◆峰【二冬平声】
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风【一东平声】
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中【一东平声】
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同【一东平声】

中唐·徐 敞的试律诗《圆灵水镜》
浮光上东洛,杨彩满圆灵。◆灵【九青平声】
明灭沦江水,盈虚逐砌蓂。◆蓂【九青平声】
不分沙岸白,偏照海山清。◆清【八庚平声】
练色临窗牖,蟾光霭户庭。◆庭【九青平声】
成轮疑璧影,初魄类弓形。◆形【九青平声】
远近凝清质,娟娟出众星。◆星【九青平声】

中唐·蒋防的试律诗《秋月悬清辉》
秋月沿霄汉,亭亭委素辉。◆辉【五微平声】
山明桂花发,池满夜珠归。◆归【五微平声】
入牖人偏揽,临枝鹊正飞。◆飞【五微平声】
影连平野净,轮度晓云微。◆微【五微平声】
晶晃浮轻露,裴回映薄帷。◆帷【四支平声】
此时千里道,延望独依依。◆依【五微平声】

中唐·侯冽的试律诗《金谷园花发怀古》
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园【十三元】
红芳徒笑日,秾艳尚迎轩。◆轩【十三元】
雨湿轻光软,风摇碎影翻。◆翻【十三元】
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纨。◆纨【十四寒】
愁态莺吟涩,啼容露缀繁。◆繁【十三元】
慇勤问前事,桃李竟无言。◆言【十三元】

晚唐·郑蕡的试律诗《天骥呈材》
毛骨合天经。平仄仄平平。◆经【九青平声】
拳竒歩骤轻。平平仄仄平。◆轻【八庚平声】
曽邀于阗驾。新出贰师营。◆营【八庚平声】
喷勒金铃响。追风汗血生。◆生【八庚平声】
酒亭留去迹。呉坂认嘶声。◆声【八庚平声】
力可通衢试。材堪圣代呈。◆呈【八庚平声】
王良如顾盼。垂耳欲长鸣。◆鸣【八庚平声】

晚唐·公乘亿的试律诗《秋菊有佳色》
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佳【九佳平声】
翠攒千片叶,金剪一枝花。◆花【六麻平声】
蕊逐蜂须乱,英随蝶翅斜。◆斜【六麻平声】
带香飘绿绮,和酒上乌纱。◆纱【六麻平声】
散漫摇霜彩,娇妍漏日华。◆华【六麻平声】
芳菲彭泽见,更称在谁家。◆家【六麻平声】

点评

我未引这-段,因非正格(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1 2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1: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9-1 21:37
严羽《沧浪诗话》说:“有辘轳韵者,双出引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王世桢《五代诗话》第八卷引《缃 ...

我未引这-段,因非正格(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1 22: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9-9-1 22:04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1 21:44
我未引这-段,因非正格(体)

剑(唐·李峤)
我有昆吾剑,求趋夫子庭。◆庭【九青平声】
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星【九青平声】
锷上芙蓉动,匣中霜雪明。◆明【八庚平声】
倚天持报国,画地取雄名。◆名【八庚平声】
再入城宿张氏庄早起进退格(宋·杨万里)
梦觉月如昼,误惊天欲明。◆明【八庚】
起吹松叶烬,自点臼花灯。◆灯【十蒸】
山轿已十里,谯门才四更。◆更【八庚】
脚根岂无火,须上也成冰。◆冰【十蒸】

点评

一属辘轳格 一属进退格 皆押韵之变格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2 0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07: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9-1 22:02
剑(唐·李峤)
我有昆吾剑,求趋夫子庭。◆庭【九青平声】
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星【九青平声】

一属辘轳格
一属进退格
皆押韵之变格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2 15: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2 07:36
一属辘轳格
一属进退格
皆押韵之变格也。

三羊不同意【变格】之说!

点评

不变格则应一韵到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2 15: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15: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9-2 15:18
三羊不同意【变格】之说!

不变格则应一韵到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2 17: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2 15:51
不变格则应一韵到底。

你是这个意思啊!
三羊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2 17: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2 15:51
不变格则应一韵到底。

你是这个意思啊!
三羊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2 17: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2 15:51
不变格则应一韵到底。

你是这个意思啊!
三羊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2 17: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2 15:51
不变格则应一韵到底。

你是这个意思啊!
三羊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2 17: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2 15:51
不变格则应一韵到底。

你是这个意思啊!
三羊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2 17: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2 15:51
不变格则应一韵到底。

你是这个意思啊!
三羊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2 17: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2 15:51
不变格则应一韵到底。

你是这个意思啊!
三羊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2 17: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2 15:51
不变格则应一韵到底。

你是这个意思啊!
三羊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61
贡献
20280
金钱
23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9-3 06: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 封 逢  峰  不是一个道理吗?只能说古人自有不同说法而已。现在还有些方言区不说feng,
而是说成fong 的呢。我是主张新韵的,但又主张兼容。如ong韵应与含b,p,m,f,作声母的eng韵,即和beng,peng,meng,feng ,互通。因为这四个声母,普通话中没有ong韵母的字,不会混淆。不像其他声母如d,t,n,l .等既可有eng韵母的字,又有与ong韵母组成的字。(如等同,疼痛,能弄,冷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3 07: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2 07:36
一属辘轳格
一属进退格
皆押韵之变格也。

孤雁出群,也是变格!
邻韵通押,都是变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3 07: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2 15:51
不变格则应一韵到底。

明朝·谢榛(1495—1575)《四溟诗话》:【孤雁出群】

  黄山谷曰:“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鱼虫,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则诗委地矣。”予所谓“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与此意同。七言绝句,盛唐诸公用韵最严,大历以下,稍有旁出者。作者当以盛唐为法。盛唐人突然而起,以韵为主,意到辞工,不假雕饰;或命意得句,以韵发端,浑成无迹,此所以为盛唐也。宋人专重转合,刻意精炼,或难於起句,借用傍韵,牵强成章,此所以为宋也。
  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宁用仄字,勿借平字,若子美“先帝贵妃俱寂寞”、“诸葛大名垂宇宙”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9-3 07: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9-3 07:09
孤雁出群,也是变格!
邻韵通押,都是变格!

胡说八道,变格和变体是不同的。同用与通押也是不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3 07: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9-9-3 08:03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9-9-3 07:22
胡说八道,变格和变体是不同的。同用与通押也是不同的。

你是胡搅蛮缠!首句邻韵,难道成了本韵不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9-3 0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9-3 07:59
你是胡搅蛮缠!首句邻韵,难道成了本韵不成?

变格是针对正格而言的,变格后仍视为狭义律诗。

变体是违律,连广义律诗都算不上。

两者有本质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3 08: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9-9-3 08:08
变格是针对正格而言的,变格后仍视为狭义律诗。

变体是违律,连广义律诗都算不上。

自以为是的杜撰试律!
本韵与邻韵,自古押韵的两条腿。你如观为何偏爱单腿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77

帖子

10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5
贡献
234
金钱
382
发表于 2019-9-3 09: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留馨室 于 2019-9-3 09:45 编辑

我不相信古人写诗时是考虑什么变体,变格,通韵,通押等名堂的。以前的人写诗也只是觉得通顺谐和就写了。因为后人订好了框子,偏巧有些诗不在框子里边,只得弄出一些名堂自圆其说罢了。后面跟风的人则可能依样葫芦,照章办事,那是另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6 05: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