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6|回复: 27

格式相同,名称不同的:葫芦格、辘轳格、进退格。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9-4 17: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9-9-6 13:29 编辑

格式相同,名称不同的:葫芦格、辘轳格、进退格。


1
次韵杨宰葫芦格(宋·陈造)
生常信流坎,老不叹漂零。◆零【九青】
雪后菊未死,雨馀山更青。◆青【九青】
仍烦析尘语,远寄打包僧。◆僧【十蒸】
政绩随诗价,多君日日增。◆增【十蒸】
2
送李宪权江陵帅双辘轳格(宋·项安世)
表饵计已决,艰难人尽非。◆非【五微】
犹烦使者斧,往载帅臣旂。◆旂【五微】
万事本无事,一移无不移。◆移【四支】
因书汉三府,鸟尽未为迟。◆迟【四支】
3
明发生米市西林寺进退格(宋·杨万里)
贪睡能无起,挑灯强未残。◆残【十四寒】?????(三羊存疑)
舂声忙野店,月色澹柴门。◆门【十三元】
又踏黄尘路,前追红叶村。◆村【十三元】
秋衣那敢薄,病骨自难温。◆温【十三元】
4
小憩土坊镇新店进退格(宋·杨万里)
下轿逢新店,排门得小轩。◆轩【十三元】
中间一棐几,相对两蒲团。◆团【十四寒】
椽竹青留节,檐茅白带根。◆根【十三元】
明窗有遗恨,接处纸痕班。◆班【十五删】
5
过若山坊进退格(宋·杨万里)
绿涨空中幄,黄铺地上云。◆云【十二文】
风条钩过轿,雨穟没行人。◆人【十一真】
夹路桑千树,平田稻十分。◆分【十二文】
泥行殊不恶,物色逐村新。◆新【十一真】
6
自金陵得郡西归晓发梅根市舟中望九华山进退格(宋·杨万里)
山外云浓白,峰头日浅红。◆红【一东】
横拖一疋绢,直扫九芙蓉。◆蓉【二冬】
奔走来船里,提携入袖中。◆中【一东】
寄言杜陵老,不用剪吴松。◆松【二冬】
7
再入城宿张氏庄早起进退格(宋·杨万里)
梦觉月如昼,误惊天欲明。◆明【八庚】
起吹松叶烬,自点臼花灯。◆灯【十蒸】
山轿已十里,谯门才四更。◆更【八庚】
脚根岂无火,须上也成冰。◆冰【十蒸】
8
嘲淮风进退格(宋·杨万里)
絮帽貂裘莫出船,北窗最紧且深关。◆关【十五删】
颠风无赖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寒【十四寒】
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捲起浪头山。◆山【十五删】
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看【十四寒】
9
咏绩溪道中牡丹二种其二重台九心淡紫进退格(宋·杨万里)
紫玉盘盛碎紫绡,碎绡拥出九娇饶。◆饶【二萧】
却将些子郁金粉,乱点中央花片梢。◆梢【三肴】
叶叶鲜明还互照,婷婷风韵不胜妖。◆妖【二萧】
折来细雨轻寒里,正是东风拆半包。◆包【三肴】
10
万花川谷海棠盛开进退格(宋·杨万里)
四面周遭国艳丛,危亭顿在艳丛中。◆中【一东】
天开锦幄三千丈,日透红妆一万重。◆重【二冬】
积雨乍晴偏楚楚,东风小缓莫匆匆。◆匆【一东】
为花一醉非难事,且道花醲复酒醲。◆醲【二冬】
11
四月二十八日祠禄秩满喜罢感恩进退格(宋·杨万里)
随牒江湖四十年,寄名台阁两三番。◆番【十三元】
全家廪食皆天赐,晚岁祠官是地仙。◆仙【一先】
匹似分司转闲散,也无拜表及寒温。◆温【十三元】
明朝更省毛锥力,十字名衔尚请钱。◆钱【一先】
12
雪后寄谢济翁材翁联骑来访进退格(宋·杨万里)
封胡连璧雨中来,目送归鞍怅独回。◆回【十灰】
隐几读书寒入骨,开门落雪皓平阶。◆阶【九佳】
急寻火阁温双手,自唤儿郎共一杯。◆杯【十灰】
念汝野梅官柳路,地炉松叶买茅柴。◆柴【九佳】
13
九日招子上子西尝新酒进退格(宋·杨万里)
但令有酒对篱东,管得山名不是龙。◆龙【二冬】
榨里泼醅迎节里,雨中移菊自城中。◆中【一东】
多时不饮今辞醉,一笑相欢古罕逢。◆逢【二冬】
我辈明年当更健,不须子细看萸红。◆红【一东】
14
进退格寄张功父姜尧章(宋·杨万里)
尤萧范陆四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功【一东】
新拜南湖为上将,更差白石作先锋。◆锋【二冬】
可怜公等俱痴绝,不见词人到老穷。◆穷【一东】
谢遣管城侬已晚,酒泉端欲乞移封。◆封【二冬】
15
雨霁看东园桃李行溪上进退格(宋·杨万里)
药裹关心正腹烦,强排孤闷到东园。◆园【十三元】
行穿一一三三径,来往红红白白间。◆间【十五删】
绕树仰看浑不见,隔溪回望不胜繁。◆繁【十三元】
村村桃李家家柳,脚力酸时坐看山。◆山【十五删】
16
与长孺共读东坡诗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一(宋·杨万里)
急性平生不少徐,读书不喜喜观书。◆书【六鱼】
十行俱下未心醒,两目顿昏还月馀。◆馀【六鱼】
偶与儿曹翻故纸,共看诗句煮春蔬。◆蔬【六鱼】
问来却是东坡集,久别相逢味胜初。◆初【六鱼】
17
与长孺共读东坡诗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二(宋·杨万里)
枉看平生多少书,分明便是蠹书鱼。◆鱼【六鱼】
万签过眼还休去,一字经心恰似无。◆无【七虞】
急读何如徐读妙,共看更胜独看渠。◆渠【六鱼】
曲生冷笑仍相劝,惜取残零觅句须。◆须【七虞】
18
过淮阴县题韩信庙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一(宋·杨万里)
来时月黑过淮阴,归路天花舞故城。◆城【八庚】
一剑光寒千古泪,三家市出万人英。◆英【八庚】
少年跨下安无忤,老父圯边愕不平。◆平【八庚】
人物若非观岁暮,淮阴何必减宣成。◆成【八庚】
19
过淮阴县题韩信庙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二(宋·杨万里)
鸿沟祗道万夫雄,云梦何销武士功。◆功【一东】
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还负室前钟。◆钟【二冬】
古来犬毙愁无盖,此后禽空悔作弓。◆弓【一东】
兵火荒馀非旧庙,三间破屋两株松。◆松【二冬】
20
题龟山塔前一首唐律后一首进退格其一(宋·杨万里)
龟山独出压淮流,宝塔仍居最上头。◆头【十一尤】
银笔书空天作纸,玉龙拔地海成湫。◆湫【十一尤】
向来一厄遭群犬,挽以六丁兼万牛。◆牛【十一尤】
逆血腥膻化为碧,空馀风雨鬼啾啾。◆啾【十一尤】
21
题龟山塔前一首唐律后一首进退格其二(宋·杨万里)
旧岁新年来往频,孤标数面便多情。◆情【八庚】
独将白发三千丈,上到瑶台十二层。◆层【十蒸】
万里海风吹不动,半轮淮月为谁明。◆明【八庚】
东坡旧迹无寻处,试问龛中锦帽僧。◆僧【十蒸】
22
廷秀用进退韵格赋奉祠喜罢感思诗次韵(宋·周必大)
寿宫均逸跨三年,谏纸停书剩几番。◆番【十三元】
闻道君王开献纳,岂容公子散神仙。◆仙【一先】
东华行踏京尘软,南涧休贪钓石温。◆温【十三元】
三字底须论十字,券钱何似给餐钱。◆钱【一先】
23
进退格送苏金华解官东归(宋·金履祥)
勇学渊明赋归去,岂随巧宦效脂韦。◆韦【五微】
居官但饮双溪水,问圃宁无三径资。◆资【四支】
碧落竞腾雕鹗兴,秋风独忆鲙鱼肥。◆肥【五微】
吾皇侧席思贤德,会有徵书下赤墀。◆墀【四支】
24
雨中用进退格(宋·徐集孙)
秋来天气半晴阴,块坐山窗一欠伸。◆伸【十一真】
欲睡却思妨官业,怕吟惟恐动乡心。◆心【十二侵】
远书难准衣仍薄,清俸无多橐惯贫。◆贫【十一真】
个种关情畦稻熟,雨宜时降不宜霪。◆霪【十二侵】
25
次韵赵同年赠示进退格其一(宋·方岳)
半生湖海老元龙,不肯函书问子公。◆公【一东】
蓬鬓此来真潦倒,荷衣久已倦迎逢。◆逢【二冬】
春风期集几年梦,夜醉比邻一笑同。◆同【一东】
已洗从前筝笛耳,岂堪奉缶杂倕钟。◆钟【二冬】
26
次韵赵同年赠示进退格其二(宋·方岳)
鬼自揶揄刘伯龙,文穷断不怨天公。◆公【一东】
诸侯王表今安用,中圣贤人时一逢。◆逢【一东】
凡事无心从我拙,独诗有癖与君同。◆同【一东】
檐花细雨从容夜,待发华鲸铿钜钟。◆钟【二冬】
27
城上野步用辘轳体(宋·杨万里)
寒劲无遗暖,晴行失老怀。◆怀【九佳】
叶飞枫骨立,萍尽沼奁开。◆开【十灰】
路好仍回首,泥残敢放鞋。◆鞋【九佳】
登临不须尽,留眼要重来。◆来【十灰】
28
霜塞辘轳体二首其一(宋·杨万里)
滴地酒成冻,喧天鸦诉寒。◆寒【十四寒】
窗风经怒响,帘日漏温痕。◆痕【十三元】
偶尔寻梅去,其如驻屐难。◆难【十四寒】
沙鸥脚不袜,故故踏冰翻。◆翻【十三元】
39
霜塞辘轳体二首其二(宋·杨万里)
今晓难离火,平生不拥炉。◆炉【七虞】
只缘青女降,便与管城疏。◆疏【六鱼】
淡日明还暗,微暄有似无。◆无【七虞】
谁能忍寒得,苦死去看书。◆书【六鱼】
30
中秋病中不饮二首后一首用辘轳体其一(宋·杨万里)
去年两浙浙西州,今夕南溪溪上头。◆头【十一尤】
满著玻瓈一盆水,洗开玉镜十分秋。◆秋【十一尤】
病来不饮非无酒,老去追驩总是愁。◆愁【十一尤】
自笑独醒仍苦咏,枯肠雷转不禁搜。◆搜【十一尤】
31
中秋病中不饮二首后一首用辘轳体其二(宋·杨万里)
无风无雨并无云,今岁中秋尽十分。◆分【十二文】
毕竟冰轮谁为转,碾穿玉宇不生痕。◆痕【十三元】
坐看儿辈纷然饮,也遣先生半欲醺。◆醺【十二文】
自是清樽负明月,不关明月负清樽。◆樽【十三元】
32
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宋·杨万里)
良辰巧与赏心违,四者能并自古稀。◆稀【五微】
恰则今年重九日,也无黄菊两三枝。◆枝【四支】
闭门幸免吹乌帽,有酒何须望白衣。◆衣【五微】
政坐满城风雨句,平生不喜老潘诗。◆诗【四支】
33
寄题刘凝之坟山壮节亭用辘轳体(宋·杨万里)
见了庐山想此贤,此贤见了失庐山。◆山【十五删】
胸中书卷云凌乱,身外功名梦等闲。◆闲【十五删】
一点目光牛背上,五弦心在雁行间。◆间【十五删】
欲吟壮节题崖石,笔挟风霜齿颊寒。◆寒【十四寒】
34
碧落堂暮景辘轳体(宋·杨万里)
碧落堂中夕眺馀,一声哀角裂晴虚。◆虚【六鱼】
满城烟霭忽然合,隔水人家恰似无。◆无【七虞】
坐看荷山沉半脊,急归道院了残书。◆书【六鱼】
意行花底寻灯处,失脚偏嗔小史扶。◆扶【七虞】
35
谢襄阳帅杨侍郎用辘轳体(宋·杨万里)
合志同宗忆嗣清,寻盟继好感难兄。◆兄【八庚】
关西伯起今夫子,后世子云重易经。◆经【九青】
金薤银钩诒妙墨,貂裘玉札寄交情。◆情【八庚】
本朝未有杨家相,留待公归两两星。◆星【九青】
36
夏日小饮分题得菱用辘轳体(宋·杨万里)
不是齐堂觳觫生,如何双抵独峥嵘。◆嵘【八庚】
犀中忽有红尖角,天上也无甜底冰。◆冰【十蒸】
只爱衣裳桃杏浅,谁知肌骨雪霜明。◆明【八庚】
酒徒苦问渠名姓,无姓无名字子陵。◆陵【十蒸】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9-9-6 01: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病中不饮二首后一首用辘轳体其一(宋·杨万里)
去年两浙浙西州,今夕南溪溪上头。◆头【十一尤】
满著玻瓈一盆水,洗开玉镜十分秋。◆秋【十一尤】
病来不饮非无酒,老去追驩总是愁。◆愁【十一尤】
自笑独醒仍苦咏,枯肠雷转不禁搜。◆搜【十一尤】
31
中秋病中不饮二首后一首用辘轳体其二(宋·杨万里)
无风无雨并无云,今岁中秋尽十分。◆分【十二文】
毕竟冰轮谁为转,碾穿玉宇不生痕。◆痕【十三元】
坐看儿辈纷然饮,也遣先生半欲醺。◆醺【十二文】
自是清樽负明月,不关明月负清樽。◆樽【十三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9-9-6 02: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需先把诗题弄明白
与长孺共读东坡诗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一(宋·杨万里)
急性平生不少徐,读书不喜喜观书。◆书【六鱼】
十行俱下未心醒,两目顿昏还月馀。◆馀【六鱼】
偶与儿曹翻故纸,共看诗句煮春蔬。◆蔬【六鱼】
问来却是东坡集,久别相逢味胜初。◆初【六鱼】
17
与长孺共读东坡诗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二(宋·杨万里)
枉看平生多少书,分明便是蠹书鱼。◆鱼【六鱼】
万签过眼还休去,一字经心恰似无。◆无【七虞】
急读何如徐读妙,共看更胜独看渠。◆渠【六鱼】
曲生冷笑仍相劝,惜取残零觅句须。◆须【七虞】
18
过淮阴县题韩信庙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一(宋·杨万里)
来时月黑过淮阴,归路天花舞故城。◆城【八庚】
一剑光寒千古泪,三家市出万人英。◆英【八庚】
少年跨下安无忤,老父圯边愕不平。◆平【八庚】
人物若非观岁暮,淮阴何必减宣成。◆成【八庚】
19
过淮阴县题韩信庙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二(宋·杨万里)
鸿沟祗道万夫雄,云梦何销武士功。◆功【一东】
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还负室前钟。◆钟【二冬】
古来犬毙愁无盖,此后禽空悔作弓。◆弓【一东】
兵火荒馀非旧庙,三间破屋两株松。◆松【二冬】
20
题龟山塔前一首唐律后一首进退格其一(宋·杨万里)
龟山独出压淮流,宝塔仍居最上头。◆头【十一尤】
银笔书空天作纸,玉龙拔地海成湫。◆湫【十一尤】
向来一厄遭群犬,挽以六丁兼万牛。◆牛【十一尤】
逆血腥膻化为碧,空馀风雨鬼啾啾。◆啾【十一尤】
21
题龟山塔前一首唐律后一首进退格其二(宋·杨万里)
旧岁新年来往频,孤标数面便多情。◆情【八庚】
独将白发三千丈,上到瑶台十二层。◆层【十蒸】
万里海风吹不动,半轮淮月为谁明。◆明【八庚】
东坡旧迹无寻处,试问龛中锦帽僧。◆僧【十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06: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三羊,不知雨梦要说什么?

点评

与长孺共读东坡诗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一(宋·杨万里) 急性平生不少徐,读书不喜喜观书。◆书【六鱼】 十行俱下未心醒,两目顿昏还月馀。◆馀【六鱼】 偶与儿曹翻故纸,共看诗句煮春蔬。◆蔬【六鱼】 问来却是东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6 1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19-9-6 12: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3: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19-9-6 12:53
“葫芦格、辘轳格、进退格”,亦即“葫芦韵、辘轳韵、进退韵”,与“孤雁入群”等借韵(借“邻韵”)相仿处 ...

你说的道理,三羊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6

帖子

4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33
贡献
971
金钱
1913
发表于 2019-9-6 13: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森林生态 于 2019-9-6 14:40 编辑

首先这种就是在民间玩的 韵格。不能算什么正式的官方诗律规定。


清楚了这点之后,其实我也对这种韵格蛮感兴趣的。网上也有说严羽自己都坐在屋里把外面的东西整乱了。我是这样理解的:(ab互为邻韵)
葫芦格 就是aabb押韵。
进退格 就是abab押韵
轱辘格 应该像轱辘体诗一样 分几种不同的一套:押韵分别是
    baaa,  abaa,  aaba,  aaab
    
其实这里还缺了一种韵格,就是   abba押韵

点评

轱辘格 应该像轱辘体诗一样 分几种不同的一套:押韵分别是     baaa,  abaa,  aaba,  aaab 。。。。。。。 从宋人标注来看,似都归入进退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7 09:34
abba押韵抱韵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7 09: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9-9-6 13: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9-9-6 13:59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9-9-6 06:56
在下三羊,不知雨梦要说什么?

与长孺共读东坡诗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一(宋·杨万里)
急性平生不少徐,读书不喜喜观书。◆书【六鱼】
十行俱下未心醒,两目顿昏还月馀。◆馀【六鱼】
偶与儿曹翻故纸,共看诗句煮春蔬。◆蔬【六鱼】
问来却是东坡集,久别相逢味胜初。◆初【六鱼】
17
与长孺共读东坡诗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二(宋·杨万里)
枉看平生多少书,分明便是蠹书鱼。◆鱼【六鱼】
万签过眼还休去,一字经心恰似无。◆无【七虞】
急读何如徐读妙,共看更胜独看渠。◆渠【六鱼】
曲生冷笑仍相劝,惜取残零觅句须。◆须【七虞】
诗题解:
杨万里读东坡诗,做了两首律诗。第一首按唐律诗押韵正格(前用唐律)注意:第一首一韵到底!(合唐律)第二首采用进退格(非唐律诗押韵正格,即律诗变体)。交错用邻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9-6 14: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谭老兄又在研究杂体了 徐师曾《文体明辨》云:  

  按诗有杂体,一曰拗体,二曰蜂腰,……十九曰问答体,皆诗体之变也。

凡诗体之变者都属于杂体,这是古人一致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6: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9-6 13:33
首先这种就是在民间玩的 韵格。不能算什么正式的官方诗律规定。

解释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6: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6 13:55
与长孺共读东坡诗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一(宋·杨万里)
急性平生不少徐,读书不喜喜观书。◆书【六鱼】
...

只要认定【邻韵通押】,不是【出韵】就可以了。
无所谓,变体、变格的说法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6: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6 13:55
与长孺共读东坡诗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一(宋·杨万里)
急性平生不少徐,读书不喜喜观书。◆书【六鱼】
...

唐朝也有七律邻韵通押的诗例,浔阳春(唐·白居易)
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春【十一真】
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身【十一真】
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人【十一真】
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勤【十二文】
咏史(唐·白居易)
秦磨利刀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其【四支】
可怜黄绮入商洛,闲卧白云歌紫芝。◆芝【四支】
彼为菹醢机上尽,此为鸾皇天外飞。◆飞【五微】
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为【四支】
早春招张宾客(唐·白居易)
久雨初晴天气新,风烟草树尽欣欣。◆欣【十二文】
虽当冷落衰残日,还有阳和暖活身。◆身【十一真】
池色溶溶蓝染水,花光燄燄火烧春。◆春【十一真】
商山老伴相收拾,不用随他年少人。◆人【十一真】
三月三日(唐·白居易)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檐【十四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衫【十五咸】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帘【十四盐】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纤【十四盐】
赠张处士山人(唐·白居易)
萝襟蕙带竹皮巾,虽到尘中不染尘。◆尘【十一真】
每见俗人多惨澹,惟逢美酒即殷勤。◆勤【十二文】
浮云心事谁能会,老鹤风标不可亲。◆亲【十一真】
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身【十一真】
少年(唐·李商隐)
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封【二冬】
直登宣室螭头上,横过干泉豹尾中。◆中【一东】
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丛【一东】
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蓬【一东】
楚宫(唐·李商隐)
湘波如泪色漻缪,楚厉迷魂逐恨遥。◆遥【二萧】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邀【二萧】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招【二萧】
但使故乡三户在,綵丝谁惜惧长蛟。◆蛟【三肴】
茂陵(唐·李商隐)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郊【三肴】
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翘【二萧】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脩成贮阿娇。◆娇【二萧】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萧【二萧】
无题二首其一(唐·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缝【二冬】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通【一东】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红【一东】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风【一东】

点评

我说过没有吗?但不能错引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6 1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6

帖子

4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33
贡献
971
金钱
1913
发表于 2019-9-6 18: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森林生态 于 2019-9-6 18:57 编辑

通韵,我的理解是何时何地都与本韵一样通用。

韵格受限制地(是在指定的某格规则下在诗的某些末尾字方可用邻韵)取代本韵,也不是可本韵可邻韵的(该用邻韵处用了本韵就不叫这个格了,该用邻韵处就必须用邻韵,该用本韵处也必须用本韵不能用邻韵)。

其次,看杨万里写进退格诗便可知,用韵格一般在诗题上要作说明的,写出什么格以示不能通用的。

所以有个别韵格唐诗并不说明邻韵通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9: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9-6 18:52
通韵,我的理解是何时何地都与本韵一样通用。

韵格受限制地(是在指定的某格规则下在诗的某些末尾字方可用 ...

古人论押韵五则[转北山钓者摘]

1、清·吴乔《围炉诗话》:
    古人视诗甚高视韵甚轻,随意转叶而已,以诗乃吾之心声,韵以谐人口吻故也。唐人局于韵而诗自好,今人押韵不落即是诗。故古人有诗无韵,唐人有韵有诗,今人唯有韵无诗。得一题,诗思不知发何处,而先押一韵,何异置榻以待电光。

2、清·汪师韩《诗学纂闻》:
    律诗不出韵,古诗可用通韵,一定之理也。……窃观古人之作,其长篇一韵到底者,多不通韵;而转韵之诗,乃有通韵者。盖转韵用字少,故反不拘;不转韵者用字多,故因难见巧。由是推之,如江、佳、文、咸等窄韵不肯通,其东、冬、鱼、虞、删、先、庚、青等宽韵,则常通。又如阳韵无通,而有江、庚韵内数字可通;尤韵无通,而有鱼、虞韵内数字可通,亦此意也。然此亦文人之见,若论其理,但要下字确不可易。苟确矣,虽通何碍?若其勉率支凑,虽不出韵何取?

3、清·汪师韩《诗学纂闻》:
    律诗亦有通韵,自唐已然,而在东、冬、鱼、虞为尤多。如明皇《饯王废巡边》长律乃鱼韵,次联用“符”字,十联用“敷”字,符、敷皆虞韵也。苏颋《出塞》五律乃微韵,次联用“麾”字,则支韵也。……“进退格”乃是两韵相间而成,亦必韵本相通,非可任意也。

4、清·刘熙载《艺概,诗概》:
    问韵之相通与不相通,以何为凭?日:凭古。古通者,吾亦通之。毛诗》,《楚辞》,汉、魏、六朝诗,杜、韩诸大家诗,以及他古书中有韵之文,皆其准验也。辨得平声韵之相通与不相通,斯上声去声之通不通因之而定。东、冬、江通,则董、肿、讲通矣,送、宋、绛亦通矣。推之:支、微、齐,佳、灰通;则纸、尾、荠,蟹、贿通;寘、未、霁,泰、卦、队通。鱼、虞通,则语、麌通,御、遇通。真、文、元、寒、删、先通,则轸、吻、阮、旱、潸、铣通,震、问、愿、輸、谏、霰通。萧、肴、豪通,则篠、巧、皓通,啸、效、号通。歌、麻通,则哿、马通,个、裯通。庚、青蒸通,则梗、迥通,敬、径通。侵、覃、盐咸通,则寝、感、俭、賺通,沁、勘、艳、陷通。阳无通,则养亦无通,漾亦无通。尤无通,则有亦无通,有亦无通入声韵之通不通,亦于平声定之。东、冬、江通,则屋、沃、觉通。真、文、元、寒、删、先通,则质、物、月、曷、黠、屑通。庚、青、蒸通,则阻锡、职通。侵、覃、盐、咸通,则缉、合、叶、洽通。阳无通,则药亦无通。

5、民国·林庚白《丽白楼诗话》上编:
    今人用数韵,什九以坊间所刊行之《诗韵合璧》为准,于古体则韵相通,而于今体但墨守一韵,此大不通也。微论沈约所定诗韵,未足依据即令依沈韵,亦无取规行矩步,如此之甚。盖《三百篇》及汉魏、六朝唐宋人之用韵,皆与沈韵有出入。质言之,则凡词韵可通者,诗韵皆可通;古体可通者,今体皆可通。此非余一人之私言也,亦非创见也,求之于《诗经》以迄唐宋名家诗集,指不胜屈。《诗经》犹可诿之曰古体,杜工部律诗,则固家弦户诵之今体也。然以工部之自信“老去渐于诗律细”者,其《又呈吴郎》云:“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相亲。即妨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襟。”则以上下平之“真”“侵”韵相通用。又如苏东坡之《浴日亭》云:“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坐看暘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苍颜。忽惊鸟动行人起,飞千峰紫翠间。”则更以上下平之“先”“删”韵相通用。此外唐宋诸贤,以“江”“阳”或“覃”“侵”通用于今体者,尤数数见,信知余之持论为是也。盖沈约浙人,音本不正。而后人困于帖括之学,文士仕进,不得不为“试帖诗”,展转相沿,遂益不能自拔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9-9-6 19: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9-6 16:52
唐朝也有七律邻韵通押的诗例,浔阳春(唐·白居易)
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春【十一真】
白 ...

我说过没有吗?但不能错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20: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6 19:48
我说过没有吗?但不能错引用

不是你的错误,而是杨万里的错误!

点评

不知杨万里错在何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6 2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9-9-6 21: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9-9-6 20:55
不是你的错误,而是杨万里的错误!

不知杨万里错在何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6

帖子

4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33
贡献
971
金钱
1913
发表于 2019-9-6 22: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森林生态 于 2019-9-6 22:57 编辑

古风是邻韵通韵的,格律诗如果邻韵通韵,就相当于押韵用词林正韵韵谱。所以诗评家提议,就是因为那个时代更多人事实上还是按平水韵写,少数用词林正韵写的一般有说明如杨万里。个别人提倡是提倡,多数诗该怎么押韵还是怎么押韵,官方用韵也没用词林正韵。
到了现在,新韵事实上邻韵已不存在已经邻韵通押了,许多诗会诗赛也允许用词林正韵韵谱写诗。但是多数还是要求非平水韵的请标注韵谱。

所以,邻韵在唐格律诗中并不通用。可以在一些场合诗中出现应用。而当代的写诗基本上是一半人认为邻韵通用的。如金筑子。但很多诗赛以及论坛还是规定:不用新韵的格律诗邻韵通用最好要标注韵谱或注明邻韵通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23: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6 21:47
不知杨万里错在何处?

唐朝既有本韵押,也有另韵押。并非只有本韵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23: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9-9-6 23:51 编辑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9-6 22:49
古风是邻韵通韵的,格律诗如果邻韵通韵,就相当于押韵用词林正韵韵谱。所以诗评家提议,就是因为那个时代更 ...

盛唐·王季友的试律诗《青出蓝》
芳蓝滋匹帛,人力半天经。◆经【九青平声】
浸润加新气,光辉胜本清。◆清【八庚平声】
还同冰出水,不共草为萤。◆萤【九青平声】
翻覆衣襟上,偏知造化灵。◆灵【九青平声】

中唐·白居易的试律诗《宣州试窗中列远岫》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通【一东平声】
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胧【一东平声】
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峰。◆峰【二冬平声】
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风【一东平声】
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中【一东平声】
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同【一东平声】

中唐·徐 敞的试律诗《圆灵水镜》
浮光上东洛,杨彩满圆灵。◆灵【九青平声】
明灭沦江水,盈虚逐砌蓂。◆蓂【九青平声】
不分沙岸白,偏照海山清。◆清【八庚平声】
练色临窗牖,蟾光霭户庭。◆庭【九青平声】
成轮疑璧影,初魄类弓形。◆形【九青平声】
远近凝清质,娟娟出众星。◆星【九青平声】

中唐·蒋防的试律诗《秋月悬清辉》
秋月沿霄汉,亭亭委素辉。◆辉【五微平声】
山明桂花发,池满夜珠归。◆归【五微平声】
入牖人偏揽,临枝鹊正飞。◆飞【五微平声】
影连平野净,轮度晓云微。◆微【五微平声】
晶晃浮轻露,裴回映薄帷。◆帷【四支平声】
此时千里道,延望独依依。◆依【五微平声】

中唐·侯冽的试律诗《金谷园花发怀古》
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园【十三元】
红芳徒笑日,秾艳尚迎轩。◆轩【十三元】
雨湿轻光软,风摇碎影翻。◆翻【十三元】
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纨。◆纨【十四寒】
愁态莺吟涩,啼容露缀繁。◆繁【十三元】
慇勤问前事,桃李竟无言。◆言【十三元】

晚唐·郑蕡的试律诗《天骥呈材》
毛骨合天经。平仄仄平平。◆经【九青平声】
拳竒歩骤轻。平平仄仄平。◆轻【八庚平声】
曽邀于阗驾。新出贰师营。◆营【八庚平声】
喷勒金铃响。追风汗血生。◆生【八庚平声】
酒亭留去迹。呉坂认嘶声。◆声【八庚平声】
力可通衢试。材堪圣代呈。◆呈【八庚平声】
王良如顾盼。垂耳欲长鸣。◆鸣【八庚平声】

晚唐·公乘亿的试律诗《秋菊有佳色》
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佳【九佳平声】
翠攒千片叶,金剪一枝花。◆花【六麻平声】
蕊逐蜂须乱,英随蝶翅斜。◆斜【六麻平声】
带香飘绿绮,和酒上乌纱。◆纱【六麻平声】
散漫摇霜彩,娇妍漏日华。◆华【六麻平声】
芳菲彭泽见,更称在谁家。◆家【六麻平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06: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9-6 22:49
古风是邻韵通韵的,格律诗如果邻韵通韵,就相当于押韵用词林正韵韵谱。所以诗评家提议,就是因为那个时代更 ...

词林正韵也有不能不能解释的,如下:
荅僧见(唐·吕岩)
三千里外无家客,七百年来云水身。◆身【十一真】
行满蓬莱为别馆,道成瓦砾尽黄金。◆金【十二侵】
待宾榼里常存酒,化药炉中别有春。◆春【十一真】
积德求师何患少,由来天地不私亲。◆亲【十一真】
夜坐(宋·陆游)
地僻少人迹,屋低便老人。◆人【十一真】
炉红得清坐,酒绿慰孤斟。◆斟【十二侵】
吠犬惊飘叶,栖禽换暗林。◆林【十二侵】
人间固多难,感慨不须深。◆深【十二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06: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9-6 22:49
古风是邻韵通韵的,格律诗如果邻韵通韵,就相当于押韵用词林正韵韵谱。所以诗评家提议,就是因为那个时代更 ...

杨万里的注明,是因为宋朝严羽有了【辘轳格、葫芦格、进退格】等的名堂,唐朝的时候还没有这些说法,诗人如何标注说明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4

主题

766

帖子

26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9
贡献
737
金钱
903
发表于 2019-9-7 09: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9-9-7 0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9-6 13:33
首先这种就是在民间玩的 韵格。不能算什么正式的官方诗律规定。

abba押韵抱韵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9-9-7 09: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骄阳似火 发表于 2019-9-7 09:24
三羊和谭老在比赛,看谁的度娘漂亮,长的快。

百度你度一下看看。

点评

难道是先生自创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7 0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19-9-7 09: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9-6 13:33
首先这种就是在民间玩的 韵格。不能算什么正式的官方诗律规定。

轱辘格 应该像轱辘体诗一样 分几种不同的一套:押韵分别是
    baaa,  abaa,  aaba,  aaab
。。。。。。。
从宋人标注来看,似都归入进退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4

主题

766

帖子

26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9
贡献
737
金钱
903
发表于 2019-9-7 09: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09: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9-7 09:29
abba押韵抱韵格

只要知道律诗与古诗一样,都可以邻韵通押就可以了,至于叫什么格,是无所谓的。如,正格(体)变格(体);或进退格(体)、辘轳格(体)、葫芦格(体)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1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