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月影诗社首席版主
精华643
注册时间2019-6-21
威望4948
金钱23975
贡献15708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首席版主
 
威望- 4948 点
贡献- 15708 次
金钱- 23975 枚
  
|
断矶不复怒潮侵,
对岸瓜洲叹陆沉。
迥眺海门浮玉小,
遥登蒜岭湿云深。
斜阳寒雁惊归梦,
喧市梵钟伤客心。
待渡亭边谁问渡,
孤帆渔火杳难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一句:西津渡,三国时唤“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后始称为“西津渡”。此地原紧临长江,滚滚江水自山脚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至玉山脚下超岸寺旁,遂使西津古渡现距离长江江岸已有三百多米之远。
二句:唐代诗人张祜《题金陵渡》诗:“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唐代,西津渡遥遥对岸即是古渡瓜洲,位于长江北岸,南距扬州十五公里,与镇江市隔江相望,是长江下游重要渡口与漕运要冲,为古运河的入江口,形势险要,历有“江防要塞”之称,乃兵家必争之地。据记载,清康熙末年,长江航道北移,镇江、扬州段长江开始出现南岸淤涨、北岸坍塌之情形,南岸镇江附近壅涨出大片江滩、沙洲,而北岸瓜洲则成为顶冲点,江岸开始不断坍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瓜洲全城开始塌陷。后自清末重建瓜洲镇,上世纪 20 年代,瓜洲仍然维持了数十年之久繁荣。此后,瓜洲日趋衰退,且已全部坍入江中。如今真正的古渡码头早已不见,只能在诗歌中找寻。此据载于《钟山风雨》2005年第5期,著者查晓宏《江北第一雄镇——瓜洲》一文而获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