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林长信 于 2019-11-17 11:43 编辑
诗歌是一种【表达】-犹如路牌。
>
《或有趟空跑》+诗路31.
林长信/2018-7-30#18B5
-相见或如不见.
(1) 她没回答留言、留信、 也几次没接听手机 可能她没记住今午的月会,老了 连我差点也忘了今天是月头的星期日 (2) 出门已嫌稍晚大概要迟到 但我还是上车--车程1.5小时 到点,未必能赶在她作义工的下班以前 但有见没见都可叫两老人的心头落实//
(隔行押韵) 诗思:[有]与没有,于老人是差异无多;我已释出心意,她则应以心领。故乘兴而来返,其见面把晤与否乃[空]实无分。 《自说自画像58》什麽年齡就會做那個年齡的事,主要來自體能的負荷如此,也是自我心力的安適。 诗路31.&=由于唐兴的[格律诗]传承千五百多年,历朝用之,诗人藉以表达其时代之性情。 只要无碍表达诗人的时代心思情感,个人也乐意写格律诗;但因90后会见格律而止步,故个人为尊重“读者导向”,便自然于格律诗较少习作。而由于写格律诗的步韵/和诗之作,就个人而言是属于[命题诗]一类的,更何况其中用字与用韵是借用自原作者的,故个人通常写完就过,当作酬唱/切磋,便不好放在个人的习作诗作内。 &=写诗的习作仅供用作过路时的“指标牌”,经过就好忘了路牌。而能藉此得以进一步地与诗友切磋交流,才是写诗后的快事。 由于个人学习李杜、白居易、苏东坡、秦观、陆游,[写诗]可以抒发世人之情怀,以求共鸣、同声相契;所以素无写诗给自己藏诸名山之志。 我本俗人,只能喜欢并混迹凡俗。迄今我还没写过给自己看的诗,个人习作诗歌的时候是一直有读者盯在颈后看着;连在大学的诗歌考场,也有中文系的监考教授在场内场外看着诗歌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