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0-1-27
威望51
金钱767
贡献701
高级会员

威望- 51 点
贡献- 701 次
金钱- 767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0-2-25 12: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忽然想起还有一桩悬案未了,你既然主动送上门来,那就了断一下何如?
在“平水韵不能丢弃”下,我曾这样问过帖主五四老人:“平水韵表乃是诗韵,而诗韵的本质乃是声韵。平水韵表所依托的现实语音系统乃是唐宋正音,而曾经通行天下的唐宋正音亦即洛阳读书音早已不复存在。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您说要继承也只有参照平水韵表了,请问五四老人先生,参照一张死的平水韵表,又如何继承曾经活跃于唐宋读书人舌间耳畔的现实语音系统呢?”
无私老人答曰;
“古音与现代音是有联系的,有人爱好古韵写诗词,那么这个就可以继承了。除了语音不一定相同,但是汉字的字义基本没有变化。”
“你的“又如何继承曾经活跃于唐宋读书人舌间耳畔的现实语音系统呢?”中 现实语音系统是什么意思?猜测是指当时的现实语音,那么你就按照平水表去填写不就完了吗?不就符合了吗?不就继承了吗?”
你雄关英风则插话说:
“平水韵表中,绝大部分字的读音与现代读音是一致的,发生音变以及死亡的字只是极少数,如果不承认这一点,谈何继承与创新?”
针对君之宏论,余当即追问道:
“请你说清楚:
1)平水韵表中绝大部分字的读音与现今哪地方言土语读音是一致的?
2)怎见得?
3)现今东南各个方言区的诗者都号称采用了中古平水韵,可他们彼此之间却不能有效交流甚至根本无法交流,比如上海人就听不懂温州话,这又如何解释?”
你当是没敢正面接招,而是如此虚晃一枪便跳出圈外了:
“瓜与花,你如何读?韵怎么跟方言扯一块了?推行了你追求的“新韵”,方言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么?”
如此先胡扯后开溜的我见的多了,请你回归平静,回归理性,正视那几个问题,并正面回答何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