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2|回复: 3

古风楹联十七期寒梅组毕业论文贴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78

帖子

131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七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4
贡献
314
金钱
499
发表于 2020-4-7 22: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偶然。 于 2020-4-8 20:36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七期寒梅组毕业论文贴


关于毕业论文简单提几点要求:

1、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要求语意流畅,尽可能有深度。
2、可以围绕自身学习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来写作,也可以讲述学习过程中难忘的事等;
3、需在毕业论文中出现自己的作品;
4、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后果自负;
5、不得代笔写作,需是自己原创。

毕业论文完成后交给各组审核老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了再发论坛;不能通过的论文需要重新修改,直到通过为止。
毕业论文截止时间:2020年4月21日。


本组负责审核老师: 微笑,洛神

0

主题

249

帖子

12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6
贡献
345
金钱
443
发表于 2020-6-2 17: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联有感—闽生
小子有心郎,勤耕几亩诗田,且种他梅兰竹菊【闽生】
文风无价宝,能养三分品性,何妨那苦辣酸甜【闽生】
就从这一高级成联练习,写自己学联有感入手吧。
回想起自己学习对联的旅程,说来还是蛮特别的,第一次自己去接触对联,竟然是因为我上班太无聊,然后2013年7月3日的某个时刻,脑子里不知道怎么就蹦出对联二字,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种种。
至于如何加入古风,也是机缘巧合,在一个对我来说很有意义的群里面,有一天,啸月吟风老师转发了古风十七期的招生广告,或许说就是缘分吧,于是我就来了古风学习。
说真的,古风的教学是系统的,不是我之前自己学习那么样子的,到这里还是学到蛮多的知道,特别是流水对方面的,析联、对句、出句、成联等等方面的应用自己都是有所提高的,特别是评阅这一工作,是我个人觉得进步最大的地方,要去评阅别人的东西,每一次评阅的时候都会要求自己对需要用到的知识去无形的复习,进一步的理解,进而提高,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过程,所以非常感谢古风提供学习的机会与评阅的机会。
其次,我虽然不否定自己的进步,但是说要好的作品我好像也没有,对于在古风十七期的学习期间我更深的感触,可能不仅仅是学习的进步,而是一年里面的种种给我有几方面的感触。
1. 时间:这时代的人可能很多人都是忙碌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很多人都说忙,记得有一句话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会有的,其实很多时间我背诗,想联都是在自己洗澡、上洗手间、等红绿灯等等一些时间里面进行的,所以说忙永远不是借口,不管是在你学联的路上,或者你现实的世界中。学联除了进步外,是不是也会让我们更懂得利用时间。
2. 毅力:一年中有太多人离开了,原因肯定都是有的,或许因为学习对联不是必需的,所以很多人离开了,于是我在思考,当你将不是必需的事情进行到底,你的毅力方面得到的锻炼是不是会更多呢?当你遇到对联中的困难、当你遇到现实中的繁琐、当你遇到人生中的不顺,等等,你的学习能否继续,你的心态能否保持,你的勇气能否最强,学习对联,本身也是在学习一些精神,那些也许比对联上面的提高更加可贵。
3. 信心:因为我们联样不是像正常学习一样,按年龄到了就开始读书学习,所以就出现了水平的不一致,这时候一些底子比较差的同学,就明显的出现信心不足,整天就自怨自艾的,这有什么用的呢?其实不是很简单吗?学习好的不就是我们的榜样而已吗?再说学习不就是本来不会才来学习的吗?不是要让我们从不会变会,从差变好,进而让我们树立信心的吗?
4. 目的:同样的,既然来学习,你总有目的,那么你的目的是否明确呢?其实不是很简单吗?让自己能做出第三个板凳,让自己比昨天更好而已吗?何必整天去羡慕别人一天能挣一百块钱,而忽略自己一天从能挣一块钱到挣五块钱呢?别人的终归别人的,自己的进步才是自己的,所有千万别因为别人的耀眼而忽略自己的进步,学习永远保持快乐,你才能真正的进步。
5. 勇气:为啥说到勇气呢,因为古风有一个特别的岗位,评阅,包括到中级的时候会要求互评,这个时候很多人不会敢去评,总是想这想那的,其实我觉得给我进步最大的就是当评阅的期间,你用心去评阅了,你真的会发现在评阅过程中你就会把自己学的知识无数次的循环使用,不会的就逼着自己看讲义,讲的不足的就逼着自己去学习,讲的不完全的就逼着自己去系统话,在面对懦弱的时候,勇气是最好的药。
以上,就是我在古风期间感受比较多,比较深的,就此。
   古风是一个让人认可的地方,希望以后还会有古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

帖子

3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6
贡献
103
金钱
140
发表于 2020-6-2 17: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十七期寒梅13-忘尘毕业论文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十七期学业已经结束。期盼的同时,更多的却是留恋,留恋与学友一起学习的快乐时光。这一年我收获了友情,收获了对楹联的认知,从平仄不懂到了解对句方法,虽然仍然不太会对,但掌握了对句的基本方法。我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谈下这一年来的学习情况:
       一、对意境流水对的理解
       我们古风注重流水对,对于大多数人学联都是从对字开始的,然后是对词,对句,最后才是对联。那什么是对联呢?对联就是即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这就话说着容易,能对好也实在是难,需要让别人看得懂,还要好看。而意境流水对是所有对联中的一枝独秀。
‌        意境联,就是意思和环境相结合的一种联句形式,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所要表达的意,借助某种合适的物像,不需要直白的说出来,这就是意境联的具体表现形式。流水对就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
‌        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二、对句步骤和方法:
    1、读句:
   首先把出句多读几遍,体会出句者的联意,找出句中的 关联点及应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以及是否用典。尤其是要弄清各词组的词性。
    2、构思:
    流水句有八种关系,要看用哪种关系承接对句,因承接的方法很多,如:并 列,连贯,转折,递进等等,想好了用哪种手法对句后就开始找关 联词,选择和出句意境相谐的物象和词语。
    3、对句:
   准备好了合适的物象和词语,开始组织对句,根据出句 的格律按排对句的格律,组成对句。对句应用的修辞技巧应和出句 相同,如出句应用了拟人手法,对句也应应用拟人手法。
    4、检查:
   把出对句多读几遍,看出对句承接是否自然,意境是否相谐,有无意隔或景隔等。格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符合联通则要 求,如果都符合,就OK了。
    三、出句的步骤和方法:
   1、积累知识:
   出联是对作者各方面知识的全面考验,如知识丰富 的人出的句就意韵丰满,意境高远,象我等孤陋寡闻,学识浅薄的 人出的句就会平谈无味。所以出句比对句难,对句有个比较,有个点你可以依托,而出句却是给别人以依托点,所以到现在我也出不出好句,也不敢出句。想出好句必要多读书,有积累才能拿出货来 。所以出句的第一步是积累知识。
    2、构思:
   有了积累,就是具备了材料,有了材料还要选材,构思 就是怎么样把已具备的材料组成作品,就象做菜一样,如果我们想吃西红柿鸡蛋就可选择西红柿和鸡蛋,做成西红柿鸡蛋汤或西红柿炒鸡蛋,这要看各人的喜好 。当然要想做成好吃的菜肴,光有材料还不够好,那会寡淡无味, 如果再加上各种调料口味就会鲜美起来。冰冷的字词怎么样才能把它变得鲜活起来,也象人一样有感情,这就要用到各种学到的修辞手法,而修辞手法就是各种调料,调料用得好,使菜肴更加鲜美。
   联的意境是否高远是否意味无穷,就在于我们的构思是否巧妙。出的联意境好,别人对句时也好对出好的意境,因你给别人提供的起点就高,所以别人站在你的肩膀上自然也就高了。
   3、出句:
   有了知识的积累和好的构思,就可以出句了,把选择好卵意象词语按照联律有效地组合起来,就成了我们的出句。出句不能意满,要给对句之人留有对的空间,说实在的,到现在我也不知 道具体什么叫意满,只是自己出句后,自己看能不能对出来,如果能对出的话大概就不是意满吧?我的体会就是,出句是半句话,对 句是半句话,就是不能把出句出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句,你把意思都说完了,别人说什么?
   4、检查:
   无论是出句和对句,都要仔细地检查,一要检查格律,二要检查是否符合联通则要求,如有无合掌,三平三仄尾等。上面几项都完成了,我想一个出句就算OK了。
    四、作品呈现
出句:一壶老酒同谁醉【联友】
对句:半夜相思唯月知【忘尘】

出句:唱尽心头万众怨【联友】
对句:难平笔底千般愁【忘尘】

出句:窗前明月应如昨【联友】
对句:往日情怀不似初【忘尘】

出句:且向春山寻绝句【联友】
对句:好教妙笔写华章【忘尘】

出句:山水一壶邀客醉【联友】
对句:诗词几首待君来【忘尘】

出句:桥头未见当年影【联友】
对句:此刻难寻那段情【忘尘】

出句:落花抱恨堆成冢【东风】
对句:流水无情冷似秋【忘尘】

出句:三生石上情缘定【联友】
对句:五色云中红线牵【忘尘】

对句:尘世孽缘难了断【联友】
出句:浮生若梦不分明【忘尘】

出句:世间若有忘情水【联友】
对句:天下再无失意人【忘尘】

用“燕归来”为意出对句
出句:旧巢又见归来燕【忘尘】
对句:此地难寻离去人【忘尘】

以“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出句
出句:枝上黄莺惊妾梦【忘尘】

以“桥”为物象出句,要求一冷一暖,七言仄收,有意境,无联病。
久立桥头寻旧梦【忘尘】
与君携手小桥下【忘尘】
横笛桥头吹落雪【忘尘】
溪桥别后音书断【忘尘】

美酒千杯难解意【忘尘】
寒江覆雪归无计【忘尘】
寒江覆雪阻归客【忘尘】
覆雪寒江无一物【忘尘】
隔帘听雪归无计【忘尘】

以学联感悟为意成联一副。
要求:情感真实,单边不少于7字。
学联有感  忘尘
初学楹联,平仄不知糊乱对;
深研流水,古今难解惹愁生。

入古风,了解千年古韵;
研流水,可抒一世情怀。

       以上是我学习的粗浅感悟,感谢东风校长为大家提供古风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热爱对联的朋友聚到一起,感谢各位恩师们的无私付出,感谢寒梅组的每一位同甘共苦的学友,认识你们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7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93
金钱
286
发表于 2020-6-8 21: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学联之路
古风学院楹联学校十七期学员  明月入怀
--前言
来到古风学习,实属偶然。此前,未参加过任何网校的任何学习,有空就在聊天群,嘻嘻哈哈,海聊胡吹。直到有一天,突然有一个叫白衣的群员扔出一个句子征对,抱着凑热闹的态度,试对一个(具体句子记不得了),不少人叫好,我心想句意蛮好的呀,挺应景的,但白衣说平仄不对。然后白衣问我,有个对联网校正在招生,你去不去?我就想看看对联有啥规矩,就这样,在古风联校十七期的招生群报了名【PS:这个白衣,就是十七绿菊组的那位。白衣同学,原谅我的不厚道,把你供出来了,哈哈】,也由此开始了我的学联之旅。
--初级班
说实话,此前我真的是连平仄都不懂,更别说入声字、词性、结构、节奏、词性活用等等。下面摘几段当初的作业以资证明:
例1:
古风联班十七期第一讲作业:
寒梅12-明月入怀
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1)两句(或两段)话;(2)字数相同;(3)意思相对或相联;(4)有意境。
例2:
古风楹联十七期第四讲作业:
寒梅12-明月入怀
一:找出你喜欢的一联,分析说明对联的六要素。
答:
精神/到处/文章/老
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问/深时/意气/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
2.词性相当:
“学问”对“精神”,名词对名词;“深时”对“到处”,表示程度的偏正词组;“意气”对“文章”,名词对名词;“平”对“老”,形容词对形容词。
……
5.平仄相谐:
上联格律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格律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律正格,马蹄韵正格。
6.内容相关:
上联的联意:写文章讲究精气神,如果作者的精神充实、思想成熟,文章就写得老到;
下联的联意:为人讲究心平气和,不意气用事,如果人的学问修为深厚,那么他就能有效控制情绪,意气平和。上下联意内容相关。
以下是老师的点评:
滢滢  同学好,2、词性相当的回答可以逐字分析更加清晰。
滢滢  6、内容相关的回答没有抓到重点,偏了。联的上下两句都是表达写文章的,他们的关联点没有脱离文章。
滢滢  5、平仄相谐,是指246位置平仄相谐,上下联246位置平仄相反。你的回答错误。

例3:
古风楹联十七期初级班七讲作业: 结合本讲内容析联,并对句:
寒梅12-明月入怀
……
3: 出句:春到案头诗着绿【兰心】
析联:春光明媚,连案头新诗都仿佛沾染了一抹绿色。暖色调。
出句:春到案头诗着绿【兰心】
对句:花飞砚底墨生香【明月入怀】
以下是老师的点评:
月影清心啊
对句3近了,没宕开  发表于 2019-8-17 10:24
滢滢
同学好!1、个见析联不是很到位。对联前四再炼。2、对句第五字词性不工。

还有其它作业老师的点评:
月影清心啊
出句1.对句3对字了  发表于 2019-8-29 12:13
遇见美丽@
第一个对句不顺,第二个对句后三结构有误,  发表于 2019-8-27 22:28
常青树
第1题两个对句后三需修改!  发表于 2019-9-6 08:07
由这些例子可见,初入古风时,我就是对联“小白”一枚,“菜鸟”一个。通过初级十讲课程的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对联的“六要素”、“八禁忌”、流水对的八大逻辑关系、析联等对联基础知识,也算是初窥门径,拿到出句,也敢对上两个了。然后,初级升中级考试,还拿了个补考组的最高分,着实沾沾自喜了两天。
--中级班
基础知识学习结束,中级班就是学习对句、出句、对联长短句赏析,还有同学之间作业、练习互评。
初级班时,因为学习、接触的都是新知识,新鲜哪、没见过呀,感觉劲头十足,期间忽视了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及灵活掌握运用,常常局限于对字、对词,对于句子的通顺、句意的关联、对句意境的拔高等方面不会综合把握,导致中级班的学习非常痛苦,还常跟同学抱怨说中级班没学到东西。现在翻看当时的作业练习,颇觉幼稚和汗颜,试举几例:
例1:
古风楹联十七期中级班第一讲作业:析联对句:
寒梅12-明月入怀
1、        汲水桃溪春在手【再嫁东风】
析联:在桃花溪掬一捧春水,犹如把整个春天都捧在手掌心里。暖色调。
汲水桃溪春在手【再嫁东风】
叼花波影鲤抬头【明月入怀】
[老师点评]遇见美丽@
点评可以,第一个句子第一个对句换了主语。  发表于 2019-10-19 07:46
PS:偷换主语这么高难度的技术活,我居然不知不觉中就干成了,这就是对字对词的结果!
例2:
中级第二讲寒梅组作业:
寒梅12-明月入怀
对句:要求语境和谐,应景贴切。
(1)此身惯作飘萍客【再嫁东风】
   片瓦全无到处家【明月入怀】
(2)此身惯作飘萍客【再嫁东风】
何处不逢折柳人【明月入怀】
[老师点评]遇见美丽@
第一个句子第一个对句整体大结构不相称。  发表于 2019-10-25 12:06
[老师点评]遇见美丽@
第一个句子第二个对句可以  发表于 2019-10-25 12:04
看看,整体大结构不相称的事我也照样干的出来!不过,总算有一个被肯定的,算是进步吧。
例3:
怕惊蕊落轻吟句【再嫁东风】
可恨风吹又颤枝【明月入怀】
[老师点评]古风梅香小渚
对句2承接很好,惜春之意明了!也很连贯,不错!
例4:
古风楹联 十七期 第十讲 作业:
寒梅12-明月入怀
1、用“燕归来”为意出一七言上联,并尝试对出下联。要求必须先出上联,再对下联,认真打磨。
又见堂前飞紫燕【明月入怀】
才知眼下是新春【明月入怀】
[老师点评]烟雨濛濛
第一题,出对句流水哗哗,流转不错。只是意稍平,用词可再酌  发表于 2019-12-20 21:29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对个人而言,中级班的学习虽然痛苦,但只要坚持、努力就有进步,也正是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陪伴,才使我有了些微的长进,也更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由于前述的原因,中升高考试时,只得了个“勉强过关”。
--高级班
中级班过关后,就是高级班的成联学习了。这期间,也经历了类似中级班学习的“由弱到强”(当然不是真的强)过程。
再看以前的作业:
例1:
高级班第一讲作业
寒梅12-明月入怀
以“抗击新冠肺炎”为题成联一副,单边不少于七言,要求融情于联。
抗击新冠肺炎
/明月入怀
庚子初春,本万家团聚,恨有疫情沦武汉;
军民奋起,今各地驰援,幸多壮士佑中华。
[老师点评]古风梅香小渚
上比应该着眼于病毒危害的程度点起,个见哈,语言精炼有待提高!  发表于 2020-2-22 21:37
PS:不管好不好,自从盘古开天地,这可是我的成联第一篇,处女作。
例2:
古风楹联十七期高级班第二讲作业:
以“春”为题成联,单边不少于11字。要求,立意要高,情景交融,借景抒怀。
寒梅12-明月入怀
题春
/明月入怀
一元伊始,重见他日煦风和,山青水秀;
万物复苏,最喜那桃红柳绿,鸟语花香。
[老师点评]一枚桃红
上下比太近了。  发表于 2020-2-28 16:43
例3:
十七期高级第四讲作业:
以你熟悉的景点成联一副,要求:不少于两分句。
小区后山小公园/明月入怀
地仅半畦,四时景色它全有;
身居闹市,满耳喧嚣此独无。
[老师点评]一枚桃红
以小见大,这个作业完成不错。上比是风景,下比是地理位置,最喜欢结句。  发表于 2020-3-16 08:52
由于不善总结和偷懒的缘故,平常的一些对句没有收集整理,以致于以往的一些练习作过就丢,只落得极少部分,拿出来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1.
每得好书如获宝【联友】
未穷其义不吹灯【明月入怀】PS:感谢远山同学提醒收藏
2.
若是春光能久驻【联友】
何愁燕子不常来【明月入怀】
3.
人生必有高低段【联友】
谁个能无委屈时【明月入怀】
4.
春风裁出青青柳【联友】
细雨催开灼灼花【明月入怀】
5.
不因安逸疏诗笔【联友】
愿以文章励后人【明月入怀】
6.
十里春风空在眼【联友】
一壶浊酒独浇愁 【明月入怀】
--结语
以上只是一个流水账,算不得论文,只能算是我在十七期学习的一个回顾。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沉淀,个人也有一些学联的心得和体会,由于时间仓促未能系统整理,以后将抽时间整理出来与学弟学妹们分享。
感谢东风校长,创建了古风这样的平台;感谢所有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同学们的相互帮助、陪伴,使我启蒙并领略到对联别样的精彩,从而乐此不疲。
十七期的学习已告一段落,但我的对联之路才刚刚开始,相信我的这份兴趣和热情会一直保持下去。正如我在十七的成联练习所写:
学联有感  /明月入怀
对句常无绪,纵几番刮肚搜肠,只落得七拚八凑;
学联须有恒,虽不必闻鸡起舞,又怎能一曝十寒。
最后:我的对联之路始于古风,今后也将以古风人自居,并以古风人为傲。他日若在对联上能有小成,亦必当回报古风之栽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15: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