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86|回复: 42

[诗词理论] 再谈关于押韵应该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语音的自然和谐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09: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谈关于押韵应该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语音的自然和谐
因为我一直论述今日写诗押韵不应再依过时了的“平水韵”韵部,曾连续遭到“新韵平仄者”、“平水押韵者”的两面夹攻,指责我既反对“平水”,又反对“新韵”(平仄),到底是要主张什么?这些两面夹攻骁将们不知所谓韵者本出语音的天然和谐,他们把押韵简单到只要有一本书上的字标明甲和乙在一个韵部,就把其拉来相配入诗,全不管这两个字在当今任何人读来都是不押韵的,例如“平水韵”的“来与回”、“门与言”、“佳与排”、“纱与车”……;也全不管这两个字在当今任何人读来都是押韵的,却要硬性把它们分开,如“平水韵”的“东与冬”、“寒与山”、“元与年”、“真与文”……。他们网上点评,他们诗赛点将,一部“平水韵”就是他们的全部学问!
须知人们的语音随时代的进程是有所变化的。“平水韵”的押韵情况反映的是六朝时代(公元420年)的江东语音,唐人继承,至今已1600多年。到了宋、金时代(公元1100),这六朝江东语音押韵就已与时代语音严重脱离!当时产生于北方的曲、南方的词,其用韵就是那时的没有官方干涉的真实的语音反映。《中原音韵》、《词林正韵》真实地记录了这一现象。
然而诗为什么不能与时音俱进呢?这与官方对诗的垄断有关。官方总想有一部一成不变的韵书去检验文人;文人也想有一部一成不变的韵书去迎合官方。于是,“平水韵”就充当了这块敲门砖。不解的是,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抱住这块敲门砖不放。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2-7 09: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2-7 09: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舊之爭久而未決,金老的觀點要讓人們接受,恐怕還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点评

回到老家了?问好。我的观点如果是大多人的观点,我就没必要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0:21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0: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5-2-7 09:38
新舊之爭久而未決,金老的觀點要讓人們接受,恐怕還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回到老家了?问好。我的观点如果是大多人的观点,我就没必要说了。

点评

一個觀點,從醞釀到成熟再到位大家所接受,需要時間,更要堅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0:53
到家了,3號早上八點在廣州走的,4號早上七點半到鎮江的,謝謝金老關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2-7 10: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7 10:21
回到老家了?问好。我的观点如果是大多人的观点,我就没必要说了。

到家了,3號早上八點在廣州走的,4號早上七點半到鎮江的,謝謝金老關心。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2-7 10: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7 10:21
回到老家了?问好。我的观点如果是大多人的观点,我就没必要说了。

一個觀點,從醞釀到成熟再到位大家所接受,需要時間,更要堅守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11: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俺又一言中的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2:06
又来了!反驳你,你又装可怜,自己是一棵小草!不驳你,你又代表诗友,自己是才是诸葛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11: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清亡,平水韵一同倒台,国语就是以北京话方言定音的,从此五四精英们押国语100年了,你这平水韵还有用么?谁说押方言就没好诗?不要一说就把唐诗宋词的辉煌与平水韵扯到一起!平水韵只在元、清两朝汉人没有话语权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11: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5-2-7 11:33 编辑

不学平水韵如何欣赏又怎样传承唐宋元明清浩瀚而璀璨的珠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11: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5-2-7 11:43 编辑

平水韵时期是史诗长河中的一段主流,能埋没吗?别想当然了,那么大学问弄啥子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2: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7 11:04
瞧您老人家这语气,诗友们都成阿斗了,就您一个诸葛亮,您唠叨那点事儿谁不知道啊?
平水韵的 ...

又来了!反驳你,你又装可怜,自己是一棵小草!不驳你,你又代表诗友,自己是才是诸葛亮。

点评

误读,谁装可怜?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4: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12: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7 11:04
瞧您老人家这语气,诗友们都成阿斗了,就您一个诸葛亮,您唠叨那点事儿谁不知道啊?
平水韵的 ...

俺又一言中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2: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7 11:22
以您的观点各自随意用方言韵,不用韵书,南腔北调都自由,会比平水韵弊端更大更乱,怎样“再谈关于押韵应该 ...

清亡,平水韵一同倒台,国语就是以北京话方言定音的,从此五四精英们押国语100年了,你这平水韵还有用么?谁说押方言就没好诗?不要一说就把唐诗宋词的辉煌与平水韵扯到一起!平水韵只在元、清两朝汉人没有话语权的时候才起到了一点作用!

点评

以您的观点各自随意用方言韵,不用韵书,南腔北调都自由,会比平水韵弊端更大更乱,怎样“再谈关于押韵应该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语音的自然和谐”呢?又自相矛盾.这是原话,谁说押方言就没好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2:48
“平水韵”的押韵情况反映的是六朝时代(公元420年)的江东语音,唐人继承,至今已1600多年。” 这是您原文的文字,又自相矛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2:33
又信口开河,清亡,诗词在,平水韵至今在传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12: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7 12:16
清亡,平水韵一同倒台,国语就是以北京话方言定音的,从此五四精英们押国语100年了,你这平水韵还有用么 ...

又信口开河,清亡,诗词在,平水韵至今在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12: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5-2-7 12:35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7 12:16
清亡,平水韵一同倒台,国语就是以北京话方言定音的,从此五四精英们押国语100年了,你这平水韵还有用么 ...

“平水韵的押韵情况反映的是六朝时代(公元420年)的江东语音,唐人继承,至今已1600多年。”  这是您上面自己的文字,又自相矛盾

点评

这是自相矛盾么?平水韵反映的押韵距今已经有1600年,这是历史呀?平水韵反映的文字距今还有3000年呢!这跟现在还应不应该用这个韵部有必然的关系么?今天人们说的话还是1600年前的语音?照你的逻辑,唐韵就不该存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4: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12: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7 12:16
清亡,平水韵一同倒台,国语就是以北京话方言定音的,从此五四精英们押国语100年了,你这平水韵还有用么 ...

以您的观点各自随意用方言韵,不用韵书,南腔北调都自由,会比平水韵弊端更大更乱,怎样“再谈关于押韵应该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语音的自然和谐”呢?又自相矛盾.这是原话,谁说押方言就没好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14: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7 12:01
又来了!反驳你,你又装可怜,自己是一棵小草!不驳你,你又代表诗友,自己是才是诸葛亮。 ...

误读,谁装可怜?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4: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7 12:33
“平水韵的押韵情况反映的是六朝时代(公元420年)的江东语音,唐人继承,至今已1600多年。”  这是您上面 ...

这是自相矛盾么?平水韵反映的押韵距今已经有1600年,这是历史呀?平水韵反映的文字距今还有3000年呢!这跟现在还应不应该用这个韵部有必然的关系么?今天人们说的话还是1600年前的语音?照你的逻辑,唐韵就不该存在,应该用先秦韵;先秦韵就不该存在,应该用杭育韵!

点评

别乱讲了,没有前辈能有后生吗?语音的发展也是连续性的,割断历史,数典忘祖的事情您也做?即便将来普通话推广完成了,平水韵也永远存在于古典诗词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4: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14: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5-2-7 14:35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7 14:05
这是自相矛盾么?平水韵反映的押韵距今已经有1600年,这是历史呀?平水韵反映的文字距今还有3000年呢!这 ...

别乱讲了,没有前辈能有后生吗?语音的发展也是连续性的,割断历史,数典忘祖的事情您也做?即便将来普通话推广完成了,平水韵也永远存在并且传承于古典诗词中。

点评

终于承认语音的发展是连续性的了!那么,平水韵的发展又表在哪里?平水韵除了退出历史舞台,它还能连续甚么?如果它连续了,它还叫平水韵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7: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7: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7 14:24
别乱讲了,没有前辈能有后生吗?语音的发展也是连续性的,割断历史,数典忘祖的事情您也做?即便将来普通 ...

终于承认语音的发展是连续性的了!那么,平水韵的发展又表在哪里?平水韵除了退出历史舞台,它还能连续甚么?如果它连续了,它还叫平水韵么?

点评

本来挺尊敬您的,怎么这般糊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2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333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8
贡献
3952
金钱
5329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5-2-7 17: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新韵一回都没有用过,一直依照平水。押平水韵我也尽可能地选现代音读起来押韵的字。当然,只是尽量,有时候为了意思,有些韵字也不得不用了。

点评

平水韵期间那多好诗词能消亡吗?新韵是发展趋势能否人吗?都方言了岂不更乱??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铁青在第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及中华诗词学会济阳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21:33
点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21:02
我还有点不懂飞雪的意思:新韵目前叫“新韵平仄”,即必须用它的声调入诗,好比“一”你不得用作仄声。我是反对的。至于用新韵的韵部押韵,我是拥护的。至于平水韵,我是反对它的韵部的。因为这个韵部强行把若干个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1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8: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门吹雪 发表于 2015-2-7 17:54
我新韵一回都没有用过,一直依照平水。押平水韵我也尽可能地选现代音读起来押韵的字。当然,只是尽量,有时 ...

我还有点不懂飞雪的意思:新韵目前叫“新韵平仄”,即必须用它的声调入诗,好比“一”你不得用作仄声。我是反对的。至于用新韵的韵部押韵,我是拥护的。至于平水韵,我是反对它的韵部的。因为这个韵部强行把若干个韵部分开,如一东二冬;又强行把若干个韵字拉在一起押韵,如开回纱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8: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讨论归讨论,使用归使用,现在写诗用韵进入到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只要你的诗有人看就行了,管它用什么韵。去参赛,先拿点钱来用用也不是坏事,谁也不和钱有仇。可是,现在有一些人毫无根据地说“新韵平仄”“平水韵部”是“国家”规定的,他代表国家、诗友,反对有人质疑这个“新韵平仄”“平水韵部”,有如当年的“中央文革”!

点评

混乱的思维,一点都不幽默,原因在于您的方言韵没被认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2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2-7 2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7 12:01
又来了!反驳你,你又装可怜,自己是一棵小草!不驳你,你又代表诗友,自己是才是诸葛亮。 ...

点评

平水韵期间那多好诗词能消亡吗?新韵是发展趋势能否人吗?都方言了岂不更乱??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铁青在第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及中华诗词学会济阳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21:29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20: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7 18:20
当然,讨论归讨论,使用归使用,现在写诗用韵进入到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只要你的诗有人看就行了,管它用 ...

混乱的思维,一点都不幽默,原因在于您的方言韵没被认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20: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7 17:03
终于承认语音的发展是连续性的了!那么,平水韵的发展又表在哪里?平水韵除了退出历史舞台,它还能连续甚 ...

本来挺尊敬您的,怎么这般糊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21: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门吹雪 发表于 2015-2-7 17:54
我新韵一回都没有用过,一直依照平水。押平水韵我也尽可能地选现代音读起来押韵的字。当然,只是尽量,有时 ...

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21: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没想到,一直以来敬为师长的居然是一瓶浆糊。

点评

你知道俺一直用平水韵但不反对别人用新韵的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2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2-7 21: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7 21:11
真没想到,一直以来敬为师长的居然是一瓶浆糊。

你知道俺一直用平水韵但不反对别人用新韵的阿。

点评

俺忽然想向您真诚致歉,曾经因为您禁言我在【唐风宋韵】引用的“有关文章”而与您严词论理,现在回忆真是无地自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21:42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0
贡献
73843
金钱
9213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7 2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5-2-7 21:48 编辑

平水韵期间那多好诗词能消亡吗?新韵是发展趋势能否认吗?都方言了岂不更乱??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铁青在第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及中华诗词学会济阳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以普通话作基础,实行声韵改革。这是从语言发展现状出发,获得最中华新韵大诗词的效果,这是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必要措施。《中华诗词》杂志去年公布了两种声韵改革简表,一边试行,一边听取意见,准备经过认真研究,综合为一种试行简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5: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