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4|回复: 5

2015年2月12日复习作业

[复制链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2-7 22: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阅读韦庄的名篇《秦妇吟》,并说出这篇名作是什么体裁,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和思想。

9

主题

460

帖子

2766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9
贡献
660
金钱
1168
发表于 2015-2-11 16: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55

帖子

1788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5
贡献
475
金钱
668
发表于 2015-2-12 16: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123 于 2015-2-12 20:21 编辑

请阅读韦庄的名篇《秦妇吟》,并说出这篇名作是什么体裁,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和思想。

《秦妇吟》是唐末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长篇叙事诗。这是一首乐府诗。后人把《秦妇吟》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此诗在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两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为中国古代叙事诗树立了一座丰碑。
文学体裁:乐府诗  (七言)
主要内容: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军攻入长安,僖宗出逃成都,韦庄因应试正留在城中,目赌长安城内的变乱,兵中弟妹一度相失,又多日卧病;离开长安的第二年,中和三年(883年)在东都洛阳,他将当时耳闻目见的种种乱离情形,通过一位从长安逃难出来的女子——即秦妇的“自述”,写成长篇叙事诗《秦妇吟》。
   诗中叙述的女郎是在长安被困三年,直到黄巢败逃后才脱身东行,漂泊到洛阳来的。这就是韦庄本人的遭遇,他正是在长安沦陷三年,而于癸卯三月离长安到洛阳的。因此,这首诗用女郎自述的口气,这个女郎就代表了韦庄本人。
   大致分为以下五个段落:
  第一段:叙述诗人与一位从长安东奔洛阳的妇人(即秦妇)于途中相遇,为全诗引子;
  
  第二段:诗人把这个女郎安排为一位长安贵人家里的侍女,以她的所闻所见为主线展开叙述。从她家主人看见皇帝已逃难出城,敌人的白旗已经遍地都是,冲进城来了。开始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黄巢部队入长安城,城中慌乱的景象,人民都互相呼唤着东躲西藏。
  从皇城里起火,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写妇女所受的兵灾战祸。家家流血,处处冤声,伎女小孩,都被抛弃。四邻妇女受难殒命的情况。东邻美女是被掳掠去的,西邻、南邻少女是被杀死的,北邻少妇是被火烧死等惨状,血泪控诉战乱之灾祸。
   第三段:写她虽没有被杀,但被军人胁迫,被迫嫁给黄巢部下的军人之后,所看到的怵目惊心的吃人的肝脏罪恶。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写长安城中人民所知的唐军与黄巢军战争情况。一场空喜后,陷入了更悲惨的境地。黄巢的餐桌上供应的惟有割下来的人肉。人民一批一批地饿死,埋葬在沟壑里,所以坟多而人少了。禁卫军的营门外靠着饿死僵尸,营里也满是死人。整个长安都城,冷冷清清的一无所有,八街九市,过去的繁华的地方,现在已长出了麦苗。惨不忍睹。
   第四段:写此女子走出长安后的一路所见所闻。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
   第五段:写女子想再往东走,不知到何处是好。听说去开封的路断了;又听说彭城在内乱。郊野、河边,全是死尸。恰好有人从金陵(南京)来,说江南的风景大不相同。自从黄巢军队进犯中原以后,江南倒很太平,四郊没有战事。那边的主帅象有神力似的镇压盗贼,惠爱百姓如同子女一样。那边城池坚固,攻打不下;各处缴纳到军营中来的赋税多得很。当四海八方都乱得如洪水滔滔的时候,独有江南一块土地却平坦如砥。我是个京城里的人,现在却逃难在异乡;因为渴望安全,反而羡慕做江南的鬼。
   对刚刚平定的江南寄予一线希望,为全诗结尾。
《秦妇吟》反映了作者同情战乱中人民所惨遭的不幸,渴望和平的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30

帖子

3027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01
贡献
714
金钱
1181
发表于 2015-2-12 20:5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阅读韦庄的名篇《秦妇吟》,并说出这篇名作是什么体裁,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和思想。
回复:
《秦妇吟》是唐末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是一首乐府诗体裁。反映的是
唐代政治现实的最后一首史诗。 《秦妇吟》的思想性虽然属于反动的一类,但这是作者阶级意识的客观反映。作者的态度只是反映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43

帖子

2705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8
贡献
688
金钱
1018
发表于 2015-2-12 21: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2月12日复习作业
请阅读韦庄的名篇《秦妇吟》,并说出这篇名作是什么体裁,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和思想。
1、体裁:
    《秦妇吟》是中国长篇叙事诗,是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这是一首乐府诗。《秦妇吟》与汉代的《孔雀东南飞》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乐府三绝”。此诗在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两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为中国古代叙事诗树立了一座丰碑。
《秦妇吟》是韦庄的代表作,为七言古诗,属唐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全诗二百三十八句,一千六百六十六字。
2、主要内容和思想:
    在这篇堪称他平生之力作的史诗中,作者虚拟了一位身陷兵中复又逃离的长安妇女“秦妇”对邂逅的路人陈述其亲身经历,从而展现了那一大动荡的艰难时世之各个方面。总之,《秦妇吟》既是一篇诗体小说,当然具有纪实性质。全诗共分五大段:
首段叙述诗人与一位从长安东奔洛阳的妇人(即秦妇)于途中相遇,为全诗引子;
二段为秦妇追忆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前后的情事;
三段写秦妇在围城义军中三载怵目惊心的各种见闻;
四段写秦妇东奔途中所见所闻所感;
末段通过道听途说,对刚刚平定的江南寄予一线希望,为全诗结尾。
诗歌叙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流畅,在当时就极享盛名,后来由于“写故国乱离之惨状,适触新朝宫闱之隐情。所以讳莫如深,志希免祸,以生平之结构,古今之至文,而竟垂戒子孙,禁其传佈者……”,导致全诗久失传,一直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才重新发现于敦煌石室。   
韦庄是封建贵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对黄巢的农民起义,当然持反对态度。他在这首一千三百六十九字的叙事诗中,描写了黄巢占领长安时,由于部队纪律不严,人民遭受掳掠和奸淫的情况;但同时也谴责了关外许多节度使的拥兵自保,不肯出兵勤王。从全诗的倾向性看来,韦庄是两边都否定的。但主要的一面,还是在谴斥黄巢起义军,所以他称之为“贼”。从个人的成败来看,黄巢是个失败的农民革命领袖,如果从他所领导的革命的效果来看,这一场革命毕竟加速了李唐政权的崩溃。从这一意义来认识《秦妇吟》,它是反映唐代政治现实的最后一首史诗。           
长篇叙事诗,在中国诗坛上历来就不多,《孔雀东南飞》以后,名篇屈指可数。作为唐代篇幅最长的叙事诗,《秦妇吟》应当有它的文学史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138

帖子

7901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15
贡献
1874
金钱
3044
发表于 2015-2-14 15: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2.12作业
    请阅读韦庄的名篇《秦妇吟》,并说出这篇名作是什么体裁,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和思想。
    解答:韦庄的《秦妇吟》,体裁是七言古诗。通过一离乱逃难女人之口,反映唐末社会动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揭露唐朝统治者及其官僚阶级不顾人民死活的阶级本质。表现诗人反对战乱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