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五期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7-3-26
威望355
金钱1142
贡献775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五期版主
  
威望- 355 点
贡献- 775 次
金钱- 1142 枚
|
发表于 2020-7-24 19: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六期7月17—22日班级练习
芄兰组出题:
以所给图片题七绝一首。用渔阳十二法任意一法(须标注清楚),题目自拟,用平水韵(韵部不限)。
楼下点评楼上的
1.七绝*水墨江南(渔洋第九法)
文/滋蘭樹蕙
烟雨磻溪水鸭游,石桥蒲柳系扁舟。
不知社燕南归去,又是仙家几度秋。
松月吟简评:起承描述了江南烟雨图。符合题目符合图。转结,发表议论,燕子如果走了,秋天会是啥样的?符合法九。
疑点:燕子南归,北方的燕子秋天的时候去南方,好像燕子飞到湖南就不飞了,是不是?衡阳雁: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孤鸿评:小诗与题目不符,诗题为《水墨江南》,起句却说磻溪,实为一南一北。承句的“蒲柳”是有什么含义呢?转合思维跳跃太快,跨度有些大。还需斟酌。
2.七绝•春雨(法三)
文/松月吟
初春小雨绿油油,潜入清河一道流。
试问随波何所去?桃溪深处异香幽。
墨儿简评:问好月吟!小诗第三句设问,第四句答之,符合渔洋三法。个人感觉起句绿油油形容雨有点欠妥,其他皆不错,学习了。
孤鸿评:小诗不足之处,春雨淋在青草上才能“绿油油”单用它来形容春雨却是行不通的。稍改一下:初春小雨贵如油,却潜清河一道流。
试问随波何所去?桃溪深处异香幽。
3.七绝•守望(渔洋十二法)
文/墨儿
紫燕双双飞柳岸,伊人寂寂立桥头。
客船江上频来去,不见萧郎入眼眸。
小桥试评:小诗前两句对偶工整,符合渔洋十二法。起承转合衔接顺畅,学习了!
孤鸿评:小诗情真意切,我仿佛就是那独立桥头的那个人,有了她那复杂的情感。
4.七绝·题图 烟雨江南
文/小桥溪水
烟雨蒙蒙三月天,桃花碧水燕双翩。
玫瑰伞下玫瑰梦,试问能将一世牵?
荆山玉试评,小诗前二句优美清新,构画出美丽的江南水乡画,第三句让美更上层楼,美丽的人美丽的人,从景美升向人美,又从人美升向情美,从画面美升到了情感的浪漫。太美了,学习了。
孤鸿评:小诗没有标明采用渔阳第几法。“燕双翩”有点不太好。结句与前三句失去关联。
5.七绝,题图
文/荆山玉
燕子双双杨柳岸,小桥流水是人家。
红衣竹伞为谁立,遥见归帆绽泪花。
四月简评:小诗格律无误,诗脉流畅,总体尚可,唯词、句还待锤练,按作业要求没标几法。
秋月简评:已经进入复习阶段,还没有脱离惯性遣词,不好。即名题图,角度,时间,方式,都要注意。绽泪花,看得见吗,猜的吧,想当然,今天以后不再可以。
6.七绝·春思
文/四月天
一
烟雨霏霏柳色新,衔泥双燕往来频。
可怜今日桥头上,不见当年那个人。(法八)
口心雨学习中:
春归人未归,寂寞之情溢于言表。尾句用否定句作结,符合八法。
起承句,都是近景,都是视觉,如能转变一下,高低远近,视觉听觉,是不是会更有画面感呢?
“今日”一词,给人感觉,只是今日。如果仅仅是今日的痴痴等待,程度不够深。应该是从秋守到春,从朝守到暮,日日思念,日日失望。改成“日日”如何?
个见,勿怪。
二
蒙蒙细雨柳丝长,来往衔泥燕子忙
犹忆当年小桥上,并肩携手看斜阳。(法四)
口心雨学习中:
前两句说的是现在,第三句回忆,符合四法。
为何每首都用叠词,绝句字少,惜字如金哪。
细雨和柳丝长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景色和第一首没有大的变化,还是以视觉为主。
转到过去,日日相依的情景,更体现此刻的寂寞孤独。不错。
并肩携手,意重,可换一词。
长忙阳,三个韵字都是阳,可以阴阳交替,韵律会更美。
个见,勿怪。
三
丝丝春雨弄轻柔,已惯村中独自留。
不敢桥头看双燕,思君城里盖高楼。(法一)
口心雨学习中:
第三句否定词转,符合一法。
雨中,奠定了情感基调。
承句入情有点早,可以继续描写景。
不敢看,是因为君不在,燕成双,人孤单。
只是和承句有些矛盾,既然已惯,应该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又为何不敢看?
合句太直白,没有余味,可再想想。
个见,勿怪。
秋月简评:三首,/玫瑰。三首,/凋谢
四月天,应该努力了。宁多勿滥。三首思路几近相同,且大众化,没有新意。大群说过了,能够吸睛的,唯第三首承转。起结句仍不可取,勾连不足。
7,七绝·又见春归(法三)
文/口心雨
紫燕呢喃柳色依,一池家鸭戏朝晖。
谁人独坐溪桥上,数尽残花舟未归。
夏初雨试评:问好雨雨!小诗起承春意盎然,衬托转合中红衣女子的孤独。转句设问,符合渔阳三法。学习了。只是图中人都打着伞☔,说明下雨天,朝晖再酌。图中我理解是初春,所以残花似有不妥。评错勿怪/抱拳
小北评:初雨雨说的对,皆伞雨天,残花/春归不协。晖字可能刚好想到此字用来凑韵,俺也深有体会的。。
另外,转结句还是侧重于题图写所见,但是与题目春归稍偏了些。
8.七绝·桥头春景(渔阳七法)
文/夏初雨
和风细雨笼轻烟,燕柳花溪三月天。
红伞桥头徊立久,相思涨绿一年年。
雨蒙蒙试评:小诗语句清新,诗脉流畅,符合渔洋七法。转句徊立 二字似乎有点拗口。
小北评:徊立,应该是避"独立久"三仄尾,用"谁立久?"也可以呀。我觉得"一年年"较一般吧。
9 七绝.江南春 (十一法)
文/雨蒙蒙
燕剪桥头柳叶葳,涟漪起处雨霏霏。
江南多少迷蒙意,尽在离人眼里挥。
小桥试评:小诗起承写景春意浓浓,转合写情升华主题,情景交融,整首诗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学习了。
志和复评:
同意小桥点评。涟漪起处雨霏霏不错,雨霏霏不只在涟漪处。转句,江南可以考虑江村。
10·七绝·题图
文/小桥溪水
一
古镇青溪岁月翻,斜风细雨燕归轩。
伊人伞下丝丝泪,不见当年那个袁。
二
古镇青溪岁月牵,斜风细雨燕飞还。
伊人伞下丝丝泪,不见当初那少年。
试评:起承转合,符合章法,诗意简单也明确。细雨绵绵正如思绪一般,思念未归的那个梦里少年。美中不足,诗家语不浓
志和复评:
小诗要给个具体题目,清秀的脸,可惜鼻子往上看不到。
“二”比“一”顺,说明小桥也注意到改动的那几个点了。伊人,那少年都是谁啊?期待续集。
11.七绝.题图
文/刀客
低飞紫燕觅家园,细雨霏霏滴伞沿。
娇女凝眸桥畔立,归期不识泪痕绵。
彭玉评:小诗格律正确,把一个桥头盼归的人写活了,非常有画面感,学习了。
红曲复评:点评部分到位!作品整体构制尚可,起承句子还可以再润润色,转合不够精炼导致立意有些模糊,归期指谁,娇女在思乡还是思郎?泪痕绵有凑韵之嫌!另外,题图两个不可以作为诗题,起码写明题什么图。
12.七绝•盼归
文/彭玉
东风拂柳燕双双,细雨蒙蒙飘碧窗。
孤影桥头长伫立,何时归棹现清江。
贝白试评:
问好同学,诗作格律无疑。四句关联无痕,转合句联想否定,也不知道她或他在等谁或在那干嘛,但为的题作,所观察的各种结论都是有所不同的,赞一个
红曲复评:点评部分到位!这首作品整体结构尚可,先景后情!但是句子不够凝炼,选材不够上心,例如,飘碧窗,转句写的桥头,这里整碧窗是什么情况,对本诗起什么作用。例如长伫立,伫立本身就是长时间站立。诗题是盼归,起承也没有围绕盼来铺垫及渲染,合句诗味也不够,尤其现清江句子很硬了。
13.七绝 题图
文/贝白
烟雨蒙眬东岸村,桥中红绿往来频。
暮将溪柳燕还转,唯见芳栏伫一人。
滋蘭樹蕙试评:小诗格工律正,孤雁出群,铺排有序,学习啦。但没按题目要求标注渔洋第几法;我等愚钝,没明白“暮将溪柳燕还转”之意;再是“往来频”与“伫一人”是否矛盾?得罪,以老师复评为准。
红曲复评:点评部分到位!作品只能模糊模糊猜个意思,可能是思乡或思人。这首问题不少,首先题目不明确,题图二字怎么可以为题,只需问君一问,题的什么图。其次立意横糊,句子不够精炼。布局也有问题,例如承句“桥中红绿往来频”,没猜错的话红绿指男女吧,既是往来频,何故合句写道唯见,唯见芳栏伫一人。再如暮将溪柳,暮将啥意思,自创倒装嘛,可以柳溪日暮呀,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