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09|回复: 79

二四交替不是律(评三羊误区之一)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20-7-16 07:3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羊从明代《贯珠集》的律诗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给唐代编造了一个“二四交替”或“二四分明”的格律,又拿唐代常见的特拗句“平平仄平仄”来反驳这个格律,借以树立他“二五异声”的大唐律。
    不错,二四平仄交替确实是唐代律句的一个主要规律,但却不是格律,唐代格律书里并没有“二四交替”这个说法,《文镜秘府论》载唐代诗章中用声法式,平平仄平仄是排第一的,可见唐代对此句的认可,除此之外大部分用声法式仍然是二四平仄交替,可见二四交替是规律,不是法律。
   《文镜秘府论》明确记载的诗律是第二字的粘对,并没有对句型平仄作规定。到明代时特拗句已不用,故拟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以教童蒙,诗人按这个口诀作律诗至少三百多年,清代王士祯作律诗定体,提出一三五不能不论,这样就有了避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的要求,事实上宋末元初方回就提到避孤平,所以一千年来诗病究竟起于何时,仍难定论,只能从诗人律诗作品作推测,出现少的诗病,一定是诗坛有通例可循的。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07: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当斑竹,何必用马甲?

点评

喵喵  发表于 2020-7-17 15: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07: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言律诗  望岳【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括通天有一门。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点评

北山不是府吏,大明儿歌不是大律格律,不要成天张飞战李逵,你列杜甫这首七律要干什么,先把你自己的事说明白,不要管别人斑竹不斑竹,心不静能作学问,你不要成了吟者第二,成天乱发谬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6 07: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07:4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16 07:38
七言律诗  望岳【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北山不是府吏,大明儿歌不是大唐格律,不要成天张飞战李逵,你列杜甫这首七律要干什么,先把你自己的事说明白,不要管别人斑竹不斑竹,心不静能作学问?你不要成了吟者第二,成天乱发谬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7-16 08: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不避孤平,见【文镜秘府论】诗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7-16 08: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平头正律势尖头
皇甫冉诗曰:(五言)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
地控吴襟带,【有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
何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08:1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光汉缙绅可能是才光汉缙绅之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08: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7-16 07:46
北山不是府吏,大明儿歌不是大唐格律,不要成天张飞战李逵,你列杜甫这首七律要干什么,先把你自己的事说 ...

让你看看是不是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08: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7-16 08:03
五言平头正律势尖头
皇甫冉诗曰:(五言)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

雨梦的举例,应该错版:卷249_14(独孤中丞筵陪饯韦君赴升州)皇甫冉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高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处处歌来暮,长江建业人。

点评

谁错版搞不清。不过从诗来看,才为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7 0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08: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7-16 07:46
北山不是府吏,大明儿歌不是大唐格律,不要成天张飞战李逵,你列杜甫这首七律要干什么,先把你自己的事说 ...

【大明儿歌不是大唐格律】?
是什么玩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08: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16 09:04 编辑

北山你说【二四交替不是律】?

合律、失律,这个【律】是什么?
唐朝科举试律的【】,是什么?



点评

一部可以执行的法律等于 律+但书。比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原则,社会法律之基本原则。但是执行中却不一定,要看具体情况。比如过失杀人,赌债,就不一定判死刑、还债。格律也然,二四六不交替不一定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6 1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08: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16 09:05 编辑

北山:

三羊何时【三羊从明代《贯珠集》的律诗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给唐代编造了一个“二四交替”或“二四分明”的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16 13: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16 08:51
北山你说【二四交替不是律】?

合律、失律,这个【律】是什么?

一部可以执行的法律等于  律+但书。比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原则,社会法律之基本原则。但是执行中却不一定,要看具体情况。比如过失杀人,赌债,就不一定判死刑、还债。格律也然,二四六不交替不一定违律。如律诗中有特拗句,有救的大拗句,都是合乎近体诗格律的。

点评

哈哈,按针板这样一说,你们还要讨论什么?律不是你和图书那样来认识的。我不参加争论,因为无价值,吐吐口水凑个热闹吧  发表于 2020-7-17 16: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13: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16 13:2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6 13:12
一部可以执行的法律等于  律+但书。比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原则,社会法律之基本原则。但是 ...
246分明,是法律;246不分明,是但书。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能撑得起是但书吗?
王力的但书说,传说胡说八道!

点评

别动不动就是人家“胡说八道”,看了就令人反感,好像你多了不起一样,要知道我们都是半担水的人,别盛气凌人了。  发表于 2020-7-17 16: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13: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16 13:3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6 13:12
一部可以执行的法律等于  律+但书。比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原则,社会法律之基本原则。但是 ...

清朝科举的试律,你斗胆也不敢使用大拗句和特拗句(拿着仕途当儿戏的针叶林除外)!
考生试律,不但落榜,还要罚科!大拗句、特拗句、孤平句等,可以无拘无束的在唐朝科举试律中使用,在清朝的科举试律中则是万万不可!
究其道理,就是:
唐朝科举的试律,执行的是元兢四声律!
清朝科举的试律,执行的是真空平仄律!


顺便提及:清朝科举试律的孤平句,是大辫子强加给真空平仄律的狗屁不通的歪理





点评

所以试律诗的格律没有代表性。你从试律诗中找格律诗方向性错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6 1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13: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6 13:12
一部可以执行的法律等于  律+但书。比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原则,社会法律之基本原则。但是 ...

【如律诗中有特拗句,有救的大拗句,都是合乎近体诗格律的】
这种说法也可以,但是【有特拗句和大拗句】的,决然不是真空平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16 13: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16 13:30
清朝科举的试律,你斗胆也不敢使用大拗句和特拗句(拿着仕途当儿戏的针叶林除外)!
考生试律,不但落榜, ...

所以试律诗的格律没有代表性。你从试律诗中找格律诗方向性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13: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6 13:45
所以试律诗的格律没有代表性。你从试律诗中找格律诗方向性错误~

试律诗的格律,没有代表性?
试律诗的格律,可以代表官学标准?
试律诗的格律,可以代表官方标准?

你的知识缺陷,大大的有!!

点评

唐文宗时考齐梁体(霓裳羽衣曲),是近体诗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6 1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16 13: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16 13:53
试律诗的格律,没有代表性?
试律诗的格律,可以代表官学标准?
试律诗的格律,可以代表官方标准?

唐文宗时考齐梁体(霓裳羽衣曲),是近体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14: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6 13:56
唐文宗时考齐梁体(霓裳羽衣曲),是近体诗吗?

李肱的《霓裳羽衣曲》:
既是近体诗,

又是科举近体诗,
还是状元科举近体诗!

点评

省试霓裳羽衣曲 李肱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这是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6 15: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16 15: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16 15:37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0-7-16 14:08
李肱的《霓裳羽衣曲》:
既是近体诗,
又是科举近体诗,

省试霓裳羽衣曲   李肱  (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这是近体诗?

王昌龄 (约690— 756
调声
  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二十字,一管亦得。六十、七十、百字诗,二十字一管,即生其意。
    ......
  
    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上去入声一声,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头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16: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6 15:12
省试霓裳羽衣曲   李肱  (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

唐朝科举试律诗:既可平韵,也可仄韵;既可换头,也可折腰。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冬日可爱诗》
《冬日可爱》状元陈 讽==========【诗】
寒日临清昼。寥天一望时。未消埋迳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照。流隂信不追。余辉如可就。廻烛幸无私。——换头体

平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冬日可爱》进士庾元亮==========【日】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踈照逾逺。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寛。覉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傥知期。良愿自兹毕。——折腰体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平入?平去仄平上?平平仄平入?
仄上平平去?仄平平平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入?
平平仄仄上?仄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去仄平入?

点评

这都不是合格的近体诗。不要说沈宋,就拿王昌龄的调声理论就已经确定了平仄粘对原则。所以拿“折腰”来搪塞违律是错误的。这也证明试律诗不一定是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6 1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17: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16 17:41 编辑

赵执信和王教授研究唐朝近体诗,不研究唐朝试律诗,疑似好钢用在了刀背上!
同样的道理,研究唐朝近体诗,不研究沈宋的应制诗,也是好钢用在了刀背上!

赵执信说:

开元、天宝之间,巨公大手颇尚不循沈宋之格。至中唐以后,诗赋试帖日严,古近体遂判不相入。然盛唐诸公诗亦无四句纯律者,今人不得借口也。

王教授说:
9.5此种特殊形式,一般人都认为“拗句”(有些人甚至仅仅承认这是“拗”,除此之外不称为“拗”)。谈“拗救”的人,自然也把它认为本句拗救:腹节上字该平而仄,是拗;腹节下字该仄而平,是救。但是,如果“拗”的意义是“违反常格”,则是否该称为“拗”尚有问题;因为这种形式常见到那样的程度,连应试的排律也允许用它(例如元稹《河鲤登龙门》:“回瞻顺流辈,谁敢望同升”),实在不很应该认为变例(叫做“特殊形式”也是不得已的)。它竟可认为b式的另一式,“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平仄”是任人择用的。不过,在另一个观点上,也可以认为“拗”;近体诗的出句和对句本该是平仄相对的,尤其是节奏点;现在出句的第四字和对句的第四字(七言则为第六字)都是平声,就该算是不合常规,也就可以叫做“拗”。如果要叫做“拗”的话,我们建议叫做“特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16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16 16:01
唐朝科举试律诗:既可平韵,也可仄韵;既可换头,也可折腰。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冬日可爱诗》

这都不是合格的近体诗。不要说沈宋,就拿王昌龄的调声理论就已经确定了平仄粘对原则。所以拿“折腰”来搪塞违律是错误的。这也证明试律诗不一定是近体诗。

点评

对  发表于 2020-7-17 1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18: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6 18:24
这都不是合格的近体诗。不要说沈宋,就拿王昌龄的调声理论就已经确定了平仄粘对原则。所以拿“折腰”来搪 ...

你说不是近体诗,你就是不懂!

点评

近体诗基本特征: 1,使用律句(含半拗)+特拗句,出句少数大拗句下句要救,不允许使用古风句; 2,押平韵,一韵到底。 3,遵守平仄粘对原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6 1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18: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6 18:24
这都不是合格的近体诗。不要说沈宋,就拿王昌龄的调声理论就已经确定了平仄粘对原则。所以拿“折腰”来搪 ...

不是近体诗,怎么可以中状元?
不是近体诗,怎么可以中进士?

点评

谁说唐朝都考近体诗?好像你参加考试一样?即使近体诗,唐时考试规则你懂多少?不要总是拿自己不大懂的东西去与人辩论。你人不错,但莫偏执  发表于 2020-7-17 16: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16 18: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16 19:11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0-7-16 18:29
你说不是近体诗,你就是不懂!


近体诗基本特征:
1,使用律句(含半拗)+特拗句,出句少数大拗句下句要救,不允许使用古风句;
2,押平韵,一韵到底。
3,遵守平仄粘对原则(五律关键看每句第二字,七律看每句二四字)。
4,中间数联对仗(全诗超过2联时)。
-----违反任一条即不是近体诗。

点评

基本上正确。但是否修改一下,使更严谨 “-----违反任一条即不是近体诗。”改为“-----违反任一条即不是规范的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7 16: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19: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6 18:57
近体诗基本特征:
1,使用律句(含半拗)+特拗句,出句少数大拗句下句要救,不允许使用古风句;
2,押平 ...

你针叶林和雨梦一样,时不时的给近体诗鼓捣点小规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19: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6 18:57
近体诗基本特征:
1,使用律句(含半拗)+特拗句,出句少数大拗句下句要救,不允许使用古风句;
2,押平 ...

怎么不是24交替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16 19: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16 18:57
近体诗基本特征:
1,使用律句(含半拗)+特拗句,出句少数大拗句下句要救,不允许使用古风句;
2,押平 ...

什么是【古风句】?
没有定义,全凭你的一张嘴!
这一点学习王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什么是【古风式的律诗】,只有王力做自己说了算!

点评

用格那丁的话说:再教真怕把这傻羊教聪明了。不教了,让这样自己找答案去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16 2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23: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