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精华10
注册时间2017-12-1
威望1859
金钱9014
贡献6163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威望- 1859 点
贡献- 6163 次
金钱- 9014 枚
|
谈谈首句入韵并评潭州改诗
格律诗首句是既可入韵也可不入韵的,虽然都合法,但老朽的观点是:首句入韵比不入韵好,能入韵尽量入韵。道理很简单,押韵的目的是使读音听起来更谐和,读音谐和才是最高目标,如果首句入韵,则读音的谐和性就会大增,而首句不入韵,则这种读音谐和性就会大减。比如李白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因首句入韵,所以听起来很谐和悦耳,如果改成首句不入韵:朝辞白帝彩云里,千里江陵一日还。则听起来其谐和悦耳性就大为降低。也许有人会说王维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句也不入韵,但听起来却仍很谐和悦耳。其实“后”字虽不入韵,但其韵母是ou,与“秋”的韵母ou是相同的,所以听起来仍很谐和悦耳。也就是说,首句不入韵,但采用撞韵的方式,也可使读音谐和悦耳。总之,读音谐和悦耳是第一位的,首句入韵比不入韵好,能入韵一定要入韵,即便犯三平尾也在所不惜,因为出句从宽对句从严,出句犯三平尾的严重性远低于对句犯三平尾。而即便是首句不入韵,也可通过撞韵的方式来提高首联的读音谐和悦耳性。
老朽《江边》一诗首联为:当年最爱涪江边,江水悠悠清且涟。就是为了保证读音的谐和悦耳而坚持首句入韵,并不惜犯三平尾,而且“涪江”是固定名词,就更不必忌讳三平尾了。杜甫诗“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林塘是固定名词,所以杜甫也并不忌讳这个三平尾,而且此三平尾发生在对句,从严重性上说还远高于老朽出句的三平尾。潭州不懂上述道理,对老朽此联提出修改意见:“此句改成:当年最爱涪江水,江水悠悠清且涟。则佳,上句江水收,下句江水起,古有此法。”对潭州此论,老朽当然是一笑置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