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30|回复: 35

晚唐·诗依齐梁体格《霓裳羽衣曲》,不是古风是律诗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1 11: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唐·诗依齐梁体格《霓裳羽衣曲》,不是古风是律诗

    三羊查找诗题中包含【齐梁】二字的诗,《全唐诗》共计26首。诗题中原本不包含【齐梁】二字的,而王昌龄加入【齐梁】二字的诗共有4首。
    大凡:1、永明体,所指的是【声律】而言;2、齐梁体,所指的是【风格】而言。

一、王昌龄《诗格》里标注【齐梁调诗】的,【律诗】4首:
1
张谓《题故人别业》诗曰:(五言)
平子归田处,园林接汝濆。落花开户入,啼鸟隔窗闻。
池净流春水,山明敛霁云。昼游仍不厌,乘月夜寻君。
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入,平仄仄平平。
平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去,通仄仄平平。
2
何逊《伤徐主簿·1》诗曰:(五言)
世上逸群士,人间彻总贤。毕池论赏诧,蒋径笃周旋。
仄去仄平上,平通仄仄平。仄平通仄去,通仄仄平平。
3
何逊《伤徐主簿·2》诗曰:(五言)
一旦辞东序,千秋送北邙。客箫虽有乐,邻笛遂还伤。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入,平仄仄平平。
4
何逊《伤徐主簿·3》诗曰:(五言)
提琴就阮籍,载酒觅扬雄。直荷行罩水,斜柳细牵风。
平平仄仄入,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上,平仄仄平平。【折腰·1】

二《全唐诗》里标注【齐梁体】的15首:【律诗】8首(只录五言,不录全):
1
卷200_54(夜过盘石,效齐梁体)岑参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
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平平仄仄入,仄仄仄平平。平上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去,平仄仄平平。平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2
卷577_50(边笳曲(一作齐梁体))温庭筠
朔管迎秋动,雕阴雁来早。上郡隐黄云,天山吹白草。
嘶马悲寒碛,朝阳照霜堡。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平上。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上。
平上平平入,平平仄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去平平上。【折腰·2】
3
卷577_64(咏嚬(一作齐梁体))温庭筠
毛羽敛愁翠,黛娇攒艳春。恨容偏落泪,低态定思人。
枕上梦随月,扇边歌绕尘。玉钩鸾不住,波浅石磷磷。
平上仄平去,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去,平仄仄平平。
仄上仄平入,通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去,平仄仄平平。
4
卷577_68(太子西池二首·1(一作齐梁体))温庭筠
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懒逐妆成晓,春融梦觉迟。
鬓轻全作影,嚬浅未成眉。莫信张公子,窗间断暗期。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入平平上,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上,?仄仄平平。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
5
卷577_68(太子西池二首·2(一作齐梁体))温庭筠
花红兰紫茎,愁草雨新晴。柳占三春色,莺偷百鸟声。
日长嫌辇重,风暖觉衣轻。薄暮香尘起,长杨落照明。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去仄平入,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去,平仄仄通平。仄去平平上,通平仄仄平。
6
卷577_53(侠客行(一作齐梁体))温庭筠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入。仄去仄平上,平平仄平入。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入。【折腰·3】
7
卷593_37(霁后作(齐梁体))曹邺
新霁辨草木,晚塘明衣衿。乳燕不归宿,双双飞向林。
微照露花影,轻云浮麦阴。无人可招隐,尽日登山吟。
平去仄仄入,仄平平通?。仄去通平入,平平平仄平。
平去仄平上,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上,仄仄平平平。【折腰·4】
8
卷827_9(闲居拟齐梁四首·2)贯休
果熟无低枝,芳香入屏帷。故人久不来,萱草何离离。
苦吟斋貌减,更被杉风吹。独赖湖上翁,时为烹露葵。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去,平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仄,通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上,平平平仄平。【折腰·5】

晚唐·诗依齐梁体格《霓裳羽衣曲》,不是古风是律诗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嵗。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曵。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谁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平平仄平平。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入。仄仄平平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去。
平平仄仄上。平入平平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去。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7-21 14:58: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昌龄《诗格》里标注【齐梁调诗】的,【律诗】4首:
1
张谓《题故人别业》诗曰:(五言)
平子归田处,园林接汝濆。落花开户入,啼鸟隔窗闻。
池净流春水,山明敛霁云。昼游仍不厌,乘月夜寻君。
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入,平仄仄平平。
平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去,通仄仄平平。

这首是律诗,题目齐梁调应指风格而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7-21 15:0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依齐梁体格《霓裳羽衣曲》,不是古风是律诗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嵗。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曵。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谁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平平仄平平。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入。仄仄平平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去。
平平仄仄上。平入平平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去。

这个平仄不粘,不是律诗,是不讲粘对的齐梁体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5: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21 15:32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7-21 15:00
唐·诗依齐梁体格《霓裳羽衣曲》,不是古风是律诗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嵗。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曵。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谁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平平仄平平。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入。仄仄平平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去。
平平仄仄上。平入平平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去。
这个平仄不粘,不是律诗,是不讲粘对的齐梁体诗
王昌龄《诗格》同为标注【齐梁调诗】的,为何有的是律诗,有的是齐梁体?
一、王昌龄《诗格》里标注【齐梁调诗】的,【律诗】4首:
1
张谓《题故人别业》诗曰:(五言)
平子归田处,园林接汝濆。落花开户入,啼鸟隔窗闻。
池净流春水,山明敛霁云。昼游仍不厌,乘月夜寻君。
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入,平仄仄平平。
平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去,通仄仄平平。
2
何逊《伤徐主簿·1》诗曰:(五言)
世上逸群士,人间彻总贤。毕池论赏诧,蒋径笃周旋。
仄去仄平上,平通仄仄平。仄平通仄去,通仄仄平平。
3
何逊《伤徐主簿·2》诗曰:(五言)
一旦辞东序,千秋送北邙。客箫虽有乐,邻笛遂还伤。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入,平仄仄平平。
4
何逊《伤徐主簿·3》诗曰:(五言)
提琴就阮籍,载酒觅扬雄。直荷行罩水,斜柳细牵风。
平平仄仄入,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上,平仄仄平平。【折腰·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1 15: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根本不懂什么叫律诗什么叫古风,只知道二五大唐律(按羊式注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5: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7-21 15:00
唐·诗依齐梁体格《霓裳羽衣曲》,不是古风是律诗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嵗。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 ...

【诗人玉屑-诗体下】

1.总论
诗第二字侧入,谓之正格,如“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之类。第二字平入,谓之偏格,如“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之类。唐名辈诗多用正格。如杜甫诗,用偏格者十无二三。

2.七言变体
律诗之作,用字平侧,世固有定体,众共守之。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如老杜诗云:“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此七言律诗之变体也。

3.绝句变体
韦苏州云:“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老杜云:“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车。”此绝句,律诗之变体也。同上

4.第三句失粘
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粘,落平侧,亦别是一体。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如老杜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严武云:“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着鵕鸃冠。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兴发会能驰骏马,终须重到使君滩。”韦应物云:“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此三诗起头用侧声,故第三句亦用侧声。同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5: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5:40
三羊根本不懂什么叫律诗什么叫古风,只知道二五大唐律(按羊式注音法)! ...

不懂不丢人,丢人的是:既是不懂,又要装懂,又不学习
苕溪渔隐曰:
律诗之作,用字平侧,世固有定体,众共守之。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
如老杜诗云: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七言律诗之变体也。

韦苏州云: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
老杜云: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绝句律诗之变体也。

东坡尝用此变体作诗云:
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无钱种菜为家业,有病安心是药方。
才疏正类孔文举,痴绝还同顾长康,万里归来空泣血,七年供奉殿西廊。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又有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粘,落平侧,亦别是一体。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

如老杜云: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严武云: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鵕鸃冠,
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兴发会能驰骏马,终须重到使君滩。

韦应物云: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丹不系与心同。
三诗起头用侧声,故第三句亦用侧声

老杜云: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雷声忽送千山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韦应物云:
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玉墀。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
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飘不可期。此日相逢非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二诗起头用平声,故第三句亦用平声
凡此皆律诗之变体,学者不可不知。

点评

丢人的是:既是不懂,又要装懂,又不学习! ------你就是这样。你不仅拒绝正确(见王即反),而且不会学习,不懂古文,观点奇特----用羊眼看世界,所以你的观点独立特行,只好谓之“羊论”。比如你能从“蜂腰病”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1 1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1 16: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21 15:58
不懂不丢人,丢人的是:既是不懂,又要装懂,又不学习!
苕溪渔隐曰:
律诗之作,用字平侧,世固有定体, ...

丢人的是:既是不懂,又要装懂,又不学习!
------你就是这样。你不仅拒绝正确(见王即反),而且不会学习,不懂古文,观点奇特----用羊眼看世界,所以你的观点独立特行,只好谓之“羊论”。比如你能从“蜂腰病”发展成“二五大唐律”,说明你功夫之深!
    如本帖所谓“今人不用”的一些说法当“变体”,还有什么意义?为失粘的诗找些莫名其妙的理由算什么理论?三羊不过是找来与人们共识的格律理论捣乱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6: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21 17:03 编辑

《苕溪渔隐丛话》折腰变体律诗声调谱:

1
老杜诗的律诗变体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折腰律诗】
仄仄通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通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通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苏东坡的律诗变体
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无钱种菜为家业,有病安心是药方。
才疏正类孔文举,痴绝还同顾长康,万里归来空泣血,七年供奉殿西廊。【折腰律诗】
通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通平。平平仄仄通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通通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通平,仄仄平平通仄仄,仄平通仄仄平平。
3
老杜诗的律诗变体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折腰律诗】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通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通平平。
平平仄仄通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通。仄仄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4
严武诗的律诗变体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鵕鸃冠,
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兴发会能驰骏马,终须重到使君滩。【折腰律诗】
通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通仄??通。
仄通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通。通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通仄仄平平。
5
韦应物的律诗变体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丹不系与心同。【折腰律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通。
平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通仄仄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6
老杜诗的律诗变体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雷声忽送千山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折腰律诗】
仄平仄仄平仄通,??通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通平。
平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通仄通平。平仄通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7
韦应物的律诗变体
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玉墀。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
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飘不可期。此日相逢非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折腰律诗】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通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通仄平。仄仄通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1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1 16:39 编辑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唐·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首联和颔联失粘,算什么“折腰”“变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6: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21 16:3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6:10
丢人的是:既是不懂,又要装懂,又不学习!
------你就是这样。你不仅拒绝正确(见王即反),而且不会学习,不懂古文,观点奇特----用羊眼看世界,所以你的观点独立特行,只好谓之“羊论”。比如你能从“蜂腰病”发展成“二五大唐律”,说明你功夫之深!
    如本帖所谓“今人不用”的一些说法当“变体”,还有什么意义?为失粘的诗找些莫名其妙的理由算什么理论?三羊不过是找来与人们共识的格律理论捣乱而已!
大中华诗词论坛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405530-1-1.html

唐佚名蜂腰法的说法: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魏文帝蜂腰病的说法:
蜂腰病,谓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是犯。


宋·曹彦约诗曰:
先生清德彻寒泉,应俗周旋更折旋。
游宦向来徒溷耳,盛名今得孰多焉。
诗严尚作蜂腰格,志大宁忧马腹鞭。
却似周公勤小物,乱挥珠玉掷忘年。

元·吴莱诗曰:
壮岁何心老一儒,东游饱食有江鲈。
诗宗鹤膝蜂腰体,礼象龙头豕腹图。
三士操琴知尔达,八公遗药忍吾臞。
吴中胜处多朋故,话尽寒宵燎叶炉。

点评

弄巧凑对而已,有什么实质内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1 16: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6: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21 16:4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6:10丢人的是:既是不懂,又要装懂,又不学习!
------你就是这样。你不仅拒绝正确(见王即反),而且不会学习,不懂古文,观点奇特----用羊眼看世界,所以你的观点独立特行,只好谓之“羊论”。比如你能从“蜂腰病”发展成“二五大唐律”,说明你功夫之深!
    如本帖所谓“今人不用”的一些说法当“变体”,还有什么意义?为失粘的诗找些莫名其妙的理由算什么理论?三羊不过是找来与人们共识的格律理论捣乱而已!
在下三羊的主贴,讨论的是唐诗,而不是今人诗!
为失粘的诗找些莫名其妙的理由算什么理论】?你针叶林应该扪心自问【这算什么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1 16: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21 16:38
大中华诗词论坛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405530-1-1.html

唐佚名蜂腰法的说法:

弄巧凑对而已,有什么实质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6: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21 16:5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6:42
弄巧凑对而已,有什么实质内容?

三羊引用的可贵资料,可以帮你释疑!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宋元两代律诗2首

俗云知识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宋·曹彦约诗曰:
先生清德彻寒泉,应俗周旋更折旋。游宦向来徒溷耳,盛名今得孰多焉。
诗严尚作蜂腰格,志大宁忧马腹鞭。却似周公勤小物,乱挥珠玉掷忘年。
平平平仄仄平平,通仄平通通仄通。平仄仄平平仄仄,通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通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通平。

元·吴莱诗曰:
壮岁何心老一儒,东游饱食有江鲈。诗宗鹤膝蜂腰体,礼象龙头豕腹图。
三士操琴知尔达,八公遗药忍吾臞。吴中胜处多朋故,话尽寒宵燎叶炉。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通平平仄仄,仄平通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1 17: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蜂腰格//马腹鞭。

鹤膝蜂腰体//龙头豕腹图。

-----羊来解释一下这动物世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7: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7:03
蜂腰格//马腹鞭。

鹤膝蜂腰体//龙头豕腹图。

针叶林,面对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三羊来说:

你最最合适的职务,是灌水版的首席斑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7: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7:03
蜂腰格//马腹鞭。

鹤膝蜂腰体//龙头豕腹图。

杀鸡何用解牛刀,这么简单的问题!
只要你弄明白了【蜂腰格】和【鹤膝蜂腰体】,你的自学自然功成名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7: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6:38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唐·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你认为应该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8: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21 18:2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6:38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唐·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首联和颔联失粘,算什么“折腰”“变体”?

百度百科《折腰体》
https://baike.baidu.com/item/%
E6%8A%98%E8%85%B0%E4%BD%93/272769?fr=aladdin

五律之折腰者,如:
1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首联·颔联】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陈子昂《晚次乐乡县》
2
不信最清旷,及来秋已空。
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首联·颔联】
业在有山处,道归无事中。【颔联·颈联】
酌尽一杯酒,老夫颜亦红。【颈联·尾联】
——唐求《题郑家隐居》
前者平起,只是首联与颔联间失粘,其余各句都合乎律诗要求;后者仄起,每联之间均失粘,且每联都用与李白“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同类的拗句,格调极为高古。

七律之折腰者,如:
1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首联·颔联】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至今疑。
——杜甫《咏怀古迹》
2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尊酒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颔联·颈联】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颈联·尾联】
——杜甫《所思》
3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颈联·尾联】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三首均仄起,但第一例是首联与颔联失粘;第三首失粘处在颈联与尾联之间,“怅望千秋一洒泪”与“朝罢须裁五色诏”,均在第五字用仄声,而第六字未以平声相救,与“惟有相思似春色”小有不同,第二例则在四五句与六七句间两次折腰,中间四句声律都略同于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其中“一柱观头眠几回”用孤平拗救,读来音调更为宕折激楚。

点评

失粘,进化不全,永明体残余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1 1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1 18: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21 18:07
百度百科《折腰体》
https://baike.baidu.com/item/%
E6%8A%98%E8%85%B0%E4%BD%93/272769?fr=aladdin

失粘,进化不全,永明体残余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8: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8:17
失粘,进化不全,永明体残余而已~

说【失粘、折腰】,都可以!
说【失律】,绝对的不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8: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8:17
失粘,进化不全,永明体残余而已~

晚唐·诗依齐梁体格《霓裳羽衣曲》,不是古风是律诗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嵗。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曵。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谁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平平仄平平。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入。仄仄平平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去。
平平仄仄上。平入平平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去。



点评

典型的仄韵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1 1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1 19: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21 18:25
晚唐·诗依齐梁体格《霓裳羽衣曲》,不是古风是律诗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嵗。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

典型的仄韵古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9: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9:00
典型的仄韵古风!

平息了【折腰】,又甩出【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9: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9:00
典型的仄韵古风!

唐朝科举试律,同年同月同试题,一人律诗,一人古风!
先不说令人喷饭,你针叶林自己难道不感到令人可笑吗?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冬日可爱诗》
陈 讽:
寒日临清昼。寥天一望时。未消埋迳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照。流隂信不追。余辉如可就。廻烛幸无私。
庾元亮: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踈照逾逺。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寛。覉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傥知期。良愿自兹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9: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21 19:2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9:00
典型的仄韵古风!

唐朝科举的试律。多为【题中用韵】。
依照你针叶林的逻辑,唐朝科举试律的文体,岂不成了,不是律诗是古风!
无知是最大的残忍,这正是:无知无畏胆量大!
在下三羊,感到脸红!

点评

押韵字不同决定了诗的体材,所以判断标准也不同。押日这首是古风无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1 2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1 21: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1 21:38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0-7-21 19:27
唐朝科举的试律。多为【题中用韵】。
依照你针叶林的逻辑,唐朝科举试律的文体,岂不成了,不是律诗是古风 ...


押韵字不同决定了诗的体材,所以判断标准也不同。押日这首是古风无疑~

冬日可爱、霓裳羽衣曲诸诗证明了唐科举并非只考近体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06: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21:24
押韵字不同决定了诗的体材,所以判断标准也不同。押日这首是古风无疑~

冬日可爱、霓裳羽衣曲诸诗证明了 ...

针叶林,你这才是明目张胆的反对攻击国学大师王教授!
国学大师王力教授在《汉语诗律学》中,认定的仄韵五言近体诗
  4.11近体诗以平韵为正例,仄韵非常罕见。仄韵律诗很像古风;我们要辨认它们是不是律诗,仍应该以其是否用律句的平仄为标准。下面是一些仄韵律诗的例子:
  1.五律
湘中纪行十首(录一)刘长卿
  浮石濑
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
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清晖朝复暮,如待扁舟赏。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上。仄平仄仄入,仄仄平平上。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上。平平平仄入,平仄平平上。【三羊标注声调】
(十首之中,有五首是平韵五律,其余五首自应认为仄韵五律。平仄亦合于律诗。)

海阳十咏(录一)刘禹锡
  蒙池
潆渟幽壁下,深净如无力。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
地灵草木瘦,人远烟霞逼。往往疑列仙,围棋在岩侧。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入。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入。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入。【三羊标注声调】
(十首之中,也有五首平韵,五首仄韵,与刘长卿的《湘中纪行》情形相同。)

  6·18末了,我们将谈一谈仄韵近体诗的平仄,近体诗用仄韵,本非正例(见上文第七节);偶然用仄韵时,只把每联的对句改为a式或b式(不用AB)就是了,依盛唐人的规矩,在五律仄韵诗里,各联出句的末字须平仄相间,上文第四节所举刘长卿和刘禹锡的仄韵五律,都是合于这个规矩的,现在再举两个例子:
孟浩然《江上别流人》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刘长卿《秋云岭》
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
云起遥蔽亏,江回频向背。不知今远近,到处犹相对。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去。平平仄平上,仄上平平去。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去。通平平仄上,仄上平平去。【三羊标注声调】
===============================================

国学大师王力在《古代汉语》中,认定的仄韵五言近体诗
  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本单元文选中王维《杂诗》、柳宗元《江雪》是押仄声韵的。两首诗都是绝句。现在再举杜甫的《丁香》为例: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齐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这是一首五律,押的是去声艳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06: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22 06:48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1 16:10
丢人的是:既是不懂,又要装懂,又不学习!
------你就是这样。你不仅拒绝正确(见王即反),而且不会学 ...

国学大师王教授论失粘

王力教授,既没说失粘是律诗的大忌,又没说失粘不是律诗!

10·4(甲)五律。
盛唐·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嗷嗷夜猿鸣。
(首联对句与颔联出句失粘。)
盛唐·陈子昂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首联对句和颔联出句失粘,颈联对句与尾联出句失粘)

10·6(丙)七律
盛唐·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BA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aB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bA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bA
(颈联与尾联失粘。)
盛唐·王维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AB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bA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bA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bA
(颔联与劲联失粘,劲联与尾联失粘。)
盛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AB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AB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AB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bA
(首联与颔联失粘,颔联与颈联失粘。)
初唐·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AB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aB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bA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bA
(首联和颔联失粘,颈联与尾联失粘。)
盛唐·宋之问
离宫秘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AB
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秋。aB
鸟向歌筵来度曲,云依帐殿结为楼。bA
微臣昔忝方明御,今日还陪八骏游。aB
首联与颔联失粘
盛唐·乔琳
三蜀澄清郡政闲,登楼携酌日跻攀。BA
顿觉胸怀无俗事,回看掌握是人寰。bA
滩声曲折涪州水,云影低衔富乐山。aB
行雁南飞似乡信,忽然西笑向秦关。bA
(首联与颔联失粘。)
盛唐·李嘉祐
梁宋人稀鸟自啼,登舻一望倍含凄。BA
白骨半随河水去,黄云犹傍郡城低。bA
平陂战地花空落,旧苑春田草未齐。aB
明主频移虎符守,几时行县向黔黎。bA
(首联与颔联失粘。)
盛唐·杜甫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BA
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aB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aB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bA
(颔联与颈联失粘。)
盛唐·杜甫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BA
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aB
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aB
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bA
(颔联与颈联失粘。)

10·8依上面所举的例子看来,五律失粘较少,七律和七绝失粘较多,初唐诗人往往不顾失粘,象陈子昂宋之问杜审言等,都有失粘的例子,盛唐如王维和杜甫,失粘的诗句也不少,(但杜甫有些古风式的律诗,有意地造成拗粘,不在此例)大约粘的形式,在律诗形成的时候虽已有这种倾向,却还未成为必须遵守的规律,中唐以后,粘的规律渐严,但是,失粘不象失对那样容易觉察到,所以仍不免偶然违犯。

点评

见启功:律诗的条件: 1,句中句间的平仄都有特定的规格; 2,平声韵脚。除有时首句入韵外,单数句仄脚不入韵,双数句平脚入韵; 3,每首八句为基本形式, 4,首尾两联对偶与否可随意,中二联对偶。 符合其条件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2 07: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2 07: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22 06:46
国学大师王教授论失粘

王力教授,既没说失粘是律诗的大忌,又没说失粘不是律诗!

见启功:律诗的条件:
1,句中句间的平仄都有特定的规格;
2,平声韵脚。除有时首句入韵外,单数句仄脚不入韵,双数句平脚入韵;
3,每首八句为基本形式,
4,首尾两联对偶与否可随意,中二联对偶。
   符合其条件但押仄韵者很少,虽然有人称为仄韵律诗,但仍应算是古体诗。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P.6)
------启功先生总结的简明扼要。王力先生讲的很全面,但还是给一些人提供了可以钻的空子。所以应以启功论述为准,免得一些别有用心者制造混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4 07: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