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0|回复: 33

近体诗使用特拗句是正统标配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3 20: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4 13:32 编辑

特拗句“平平仄平仄”的广泛使用可见-----沈宋定型的近体诗句二四六并不分明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说:“如果拗的意义是‘违反常格’,则(这种句式)是否该称为拗尚有问题。因为这种形式常见到那样的程度,连应试的排律也允许用它,实在不很应该认为变例。”现在从近体定型者沈佺期宋之问的律诗中也可看出:特拗句应用是如此普遍,甚至达到百分之三十。所以可以说颠覆了律句二四六分明的口诀。
一,沈佺期五律 55 首,含特拗句诗6首(用于尾联),占11%
幸白鹿观应制 唐·沈佺期
紫凤真人府,斑龙太上家。天流芝盖下,山转桂旗斜。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唯应问王母,桃作几时花。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 唐·沈佺期
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
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
天歌应春籥,非是为春风。
杂诗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乐城白鹤寺 唐·沈佺期
碧海开龙藏,青云起雁堂。潮声迎法鼓,雨气湿天香。
树接前山暗,溪承瀑水凉。
无言谪居远,清净得空王。
少游荆湘因有是题 唐·沈佺期
岘北焚蛟浦,巴东射雉田。岁时宜楚俗,耆旧在襄川。
忆昨经过处,离今二十年。
因君访生死,相识几人全。
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 唐·沈佺期
偕老言何谬,香魂事永违。潘鱼从此隔,陈凤宛然飞。
埋镜泉中暗,藏镫地下微。
犹凭少君术,彷佛睹容辉。
二,沈佺期七律14首,含特拗句诗3首(用于尾联),占21%
龙池篇 唐·沈佺期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
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
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唐·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馀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一作孙逖诗) 唐·沈佺期
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行乐光辉寒食借,太平歌舞晚春饶。
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
坐见司空扫西第,看君侍从落花朝。
三,宋之问五律74首,含特拗句诗22首(皆用于尾联),占30%
1息夫人 唐·宋之问
可怜楚破息,肠断息夫人。仍为泉下骨,不作楚王嫔。
楚王宠莫盛,息君情更亲。
情亲怨生别,一朝俱杀身。
2夏日仙萼亭应制 唐·宋之问
高岭逼星河,乘舆此日过。野含时雨润,山杂夏云多。
睿藻光岩穴,宸襟洽薜萝。
悠然小天下,归路满笙歌。
3上阳宫侍宴应制得林字  唐·宋之问
广乐张前殿,重裘感圣心。砌蓂霜月尽,庭树雪云深。
旧渥骖宸御,慈恩忝翰林。
微臣一何幸,再得听瑶琴。
4松山岭应制 唐·宋之问
翼翼高旌转,锵锵凤辇飞。尘销清跸路,云湿从臣衣。
白羽摇丹壑,天营逼翠微。
芳声耀今古,四海警宸威。
5缑山庙 唐·宋之问
王子宾仙去,飘飖笙鹤飞。徒闻沧海变,不见白云归。
天路何其远,人间此会稀。
空歌日云暮,霜月渐微微。
6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得微字 唐·宋之问
水府沦幽壑,星轺下紫微。鸟惊司仆驭,花落侍臣衣。
芳树摇春晚,晴云绕座飞。
淮王正留客,不醉莫言归。
7冬夜寓直麟阁(一作王维诗) 唐·宋之问
直事披三省,重关闭七门。广庭怜雪净,深屋喜炉温。
月幌花虚馥,风窗竹暗喧。
东山白云意,兹夕寄琴尊。
8秋晚游普耀寺 唐·宋之问
薄暮曲江头,仁祠暂可留。山形无隐霁,野色遍呈秋。
荷覆香泉密,藤缘宝树幽。
平生厌尘事,过此忽悠悠。
9答李司户夔 唐·宋之问
远方来下客,輶轩摄使臣。弄琴宜在夜,倾酒贵逢春。
驷马留孤馆,双鱼赠故人。
明朝散云雨,遥仰德为邻。
送朔方何侍郎(一作御)唐·宋之问[/url]
闻道云中使,乘骢往复还。河兵守阳月,塞虏失阴山。
拜职尝随骠:铭功不让班。
旋闻受降日,歌舞入萧关。
送武进郑明府(一作徐坚诗) 唐·宋之问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北谢苍龙去,南随黄鹄飞。
夏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
氓谣岂云远,从此庆缁衣。
11留别之望舍弟 唐·宋之问
同气有三人,分飞在此晨。西驰巴岭徼,东去洛阳滨。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
谁怜散花萼,独赴日南春。
12晚泊湘江 唐·宋之问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
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13过蛮洞 唐·宋之问
越岭千重合,蛮溪十里斜。竹迷樵子径,萍匝钓人家。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谁怜在荒外,孤赏足云霞。
14渡吴江别王长史 唐·宋之问
倚棹望兹川,销魂独黯然。乡连江北树,云断日南天。
剑别龙初没,书成雁不传。
离舟意无限,催渡复催年。
15泛镜湖南溪 唐·宋之问
乘兴入幽栖,舟行日向低。岩花候冬发,谷鸟作春啼。
沓嶂开天小,丛篁夹路迷。
犹闻可怜处,更在若邪溪。
16宿清远峡山寺 唐·宋之问
香岫悬金刹,飞泉届石门。空山唯习静,中夜寂无喧。
说法初闻鸟,看心欲定猿。
寥寥隔尘市,何异武陵源。
17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18端州别袁侍郎 唐·宋之问
合浦途未极,端溪行暂临。泪来空泣脸,愁至不知心。
客醉山月静,猿啼江树深。
明朝共分手,之子爱千金。
19其三 
树羽迎朝日,撞钟望早霞。故人悲宿草,中使惨晨笳。
气有冲天剑,星无犯斗槎。
唯馀孔公宅,长接鲁王家。
20敬和吏部韦郎中庭前朱槿之作 唐·宋之问
日给当轮满,星郎伏奏旋。犹纡起草思,更有落花篇。
气与香衣杂,光侵画壁然。
徒闻赋君子,无以和神仙。
21登北固山 唐·宋之问
京镇周天险,东南作北关。埭横江曲路,戍入海中山。
望越心初切,思秦鬓已斑。
空怜上林雁,朝夕待春还。
22汉口宴别  唐·宋之问
水广不分天,舟移杳若仙。清江浮暖日,黄鹤弄晴烟。
积水移冠盖,遥风逐管弦。
嬉游不知极,留恨此长川。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20: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后自宋至清,历朝历代将这种“特拗”句式用于尾联,一致连绵不断。证明了近体诗句并不要求二四六分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3 21: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3 20:39
其后自宋至清,历朝历代将这种“特拗”句式用于尾联,一致连绵不断。证明了近体诗句并不要求二四六分明。 ...

【证明了近体诗句并不要求二四六分明】!
此话千真万确!只是王力没有你的如此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22: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3 22:58 编辑

         七律                                                                                  尾联

清朝诗人 作品名                                                            特拗句                 
秋心三首丙戌)                                清·龚自珍          我所思兮在何处, 胸中灵气欲成云。
喜闻恪靖伯左公至                             清·黄遵宪         天下终无白头贼, 中原群盗漫纵横。
羊城感赋六首(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清·黄遵宪         今古茫茫共谁语, 越王台下正黄昏。
早行(同治十三年至光绪三年作)      清·黄遵宪          腐儒饥寒苦相迫, 驱车自唱行行行。
人以余远归争来询问赋此志感             清·黄遵宪          旧识新交遍天下, 可如亲戚话依依。
遣闷(光绪十一年至十五年作)         清·黄遵宪          今日今时有今我, 茶烟禅榻病维摩。
酬曾重伯编修 其一                            清·黄遵宪         手撷芙蓉策虬驷, 出门惘惘更寻谁?
上黄鹤楼(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三年作)清·黄遵宪         洒尽新亭楚囚泪, 烟波风景总生愁。
再述 其一(光绪二十六年作)            清·黄遵宪         忍听王孙路旁泣, 延秋月黑乱啼乌
中秋夜月(光绪二十六年作)             清·黄遵宪         剩取山河月中影,不成沧海不成田。
六用前韵① 其一                                清·黄遵宪        汾水秋风太行雨,几人南望感勤王。
李肃毅侯挽诗四首 其一                      清·黄遵宪        人哭感恩我知己,廿年已慨霸才难。
赠袁枚                                              清·郑燮           不买明珠买明镜,爱他光怪是先秦。
过瑞洪 其二                                      清·蒋士铨         空剩儿时两行泪,重来兼恸失慈帏。
詶九弟四首 其一                                清·曾国藩         家食等閒不经意,如今飘泊在天涯
净业寺                                             清·纳兰性德     下马长堤一吟望,梵钟杂送海潮音。
杂感 其一                                         清·张问陶         极目尘寰几知己,中原落日一回头。
即事(壬寅)                                    清·张问陶         忽过维摩散花室,老僧扶病相逢迎。
戊午二月题其九                                 清·张问陶         祇为英雄惜成败,论兵安肯恕庸人。
开封旅馆壁间韵                                 清·张问陶         明日长帆渡河去,更谁和我壁间诗。
元日(乙巳)                                    清·张问陶         饮罢屠苏不成醉,南云回首独依依。
乙巳八月出都感事                              清·张问陶         持较泥鸿更漂泊,香南雪北任迷茫。
送家鹤坪太守之任河南                       清·张问陶         自忆莼鲈理归棹,天涯计日望登车。
忆家居                                             清·张问陶         右手持杯为三叹,顿教篱菊不成秋。
定州至正定道中怀古                          清·张问陶         为问滹沱怒何事,送残风景自年年。
煎茶坪题壁 其二                               清·张问陶          何处钟鱼响林未,欲从灵界问仙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3 23: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3 20:39
其后自宋至清,历朝历代将这种“特拗”句式用于尾联,一致连绵不断。证明了近体诗句并不要求二四六分明。 ...

【所以可以说颠覆了律句二四六分明的口诀】?
二四六分明,是明朝真空大道至简完美无缺的律句理论,沈宋如何【颠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7-24 08:5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镜秘府论》诗章中用声法式五言句,大多数句式都是四个标准律句,外加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构成,此外有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三种二四不交替句式。但少了仄仄平平平一种句式,不知是否存在讹误。
    所以二四分明,外加特拗句,自唐到清代到王力,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仄仄平仄平句式可能是消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4 10: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24 10:41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7-24 08:56
《文镜秘府论》诗章中用声法式五言句,大多数句式都是四个标准律句,外加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构成,此外有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三种二四不交替句式。但少了仄仄平平平一种句式,不知是否存在讹误。
    所以二四分明,外加特拗句,自唐到清代到王力,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仄仄平仄平句式可能是消失了。

恭喜北山说对了国学大师王力教授,认定的11首仄韵五言近体诗
大中华诗词论坛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412798-1-1.html
在王力认定的11首仄韵五言近体诗中,不合真空二四平仄律的失律句,包含两个大类4小类:
第一大类:二四同声仄脚句:
1、〇平〇平仄。——19句
2、〇仄〇仄仄。——3句
第二大类:二四同声平脚句:
3、〇平〇平平。——1句
4、〇仄〇仄平。——3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7-24 11:3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藩属国是怎么形成的?就是因为鞭长莫及,才暂时封个王招安,有很强的独立性,随时可以造反。

特拗句就是藩属国,它是与狭义近体格律相违的,寓意十分不好,要及时地取缔。

格律是礼制的组成部分。你们眼里还有皇帝吗?还有圣贤吗?还有三皇五帝吗?还有老祖宗吗?关键就看你们对这些“小事”的态度。

细节决定着成败,决定着江山社稷的安危。




点评

特拗句就是藩属国,它是与狭义近体格律相违的,寓意十分不好,要及时地取缔。(如观) ----如观这观点十分奇怪。特拗句怎么是“藩属国”?它是正统的标准律诗构件之一。本楼已经说明近体诗定型人五律使用率占标准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4 12: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2: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7-24 11:30
藩属国是怎么形成的?就是因为鞭长莫及,才暂时封个王招安,有很强的独立性,随时可以造反。

特拗句就是藩 ...


特拗句就是藩属国,它是与狭义近体格律相违的,寓意十分不好,要及时地取缔。(如观)
----如观这观点十分奇怪。特拗句怎么是“藩属国”?它是正统的标准律诗构件之一。本楼已经说明近体诗定型人宋之问五律使用率占标准五律的30%。潭州雨梦又列举了清朝皇帝乾隆大量的使用特拗句诗例。在此我再列一些你所谓的律诗正朔李世民的使用特拗的五律诗例:

其九   唐 李世民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仪鸾殿早秋 唐·李世民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咏风 唐·李世民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唐·李世民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秋日翠微宫 唐·李世民
秋光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秋日二首 其一 唐·李世民
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
冬宵各为四韵 唐·李世民
彤宫静龙漏,绮阁宴公侯。珠帘烛燄动,绣柱月光浮。
云起将歌发,风停与管遒。琐除任多士,端扆竟何忧。
赋得花庭雾 唐·李世民
兰气已熏宫,新橤半妆丛。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还当杂行雨,髣髴隐遥空。
赋帘 唐·李世民 五言律诗
参差垂玉阙,舒卷映兰宫。珠光摇素月,竹影乱清风。
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惟当杂罗绮,相与媚房栊。
咏乌代陈师道 唐·李世民
凌晨丽城去,薄暮上林栖。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
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2: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口诀对于儿童学诗有一定的启蒙作用,但稍加琢磨就知道,这口诀从根本上就是错的。不仅一三五不能不论,二四六也不须分明。历代皇帝到所有大臣和诗人也无一人宣扬过这口诀。乾隆和李世民的诗也证明了皇帝也不肯定这口诀。所以,这句口诀应该从根本上否定!

点评

你也被三羊的邪见侵蚀了。 狭义近体诗:对,粘,替,缺一不可。 粘主二,替主四,六,是谓二四六分明。 你是副首版,导向作用很重要,不要辜负诗友们对你的期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4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2: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4 13:30 编辑

皇帝的诗
夏日 宋·赵佶(宋徽宗)
七言律诗
清和节后绿枝稠,寂寞黄梅雨乍收。畏日正长凝碧汉,薰风微度到丹楼。
池荷成盖闲相倚,径草铺裀色更柔。永昼摇纨避繁溽,杯盘时欲对清流。
七夕宴悬圃二首 其一 唐·李治(唐高宗)
五言律诗
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峦。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
璜亏夜月落,靥碎晓星残。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
                        其二     
五言律诗
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亏星凋夜靥,残月落朝璜。
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李隆基(唐玄宗)共21首五律含特拗诗5首(占24%)。
)五言律诗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轩游宫十五夜 唐·李隆基
五言律诗
行迈离秦国,巡方赴洛师。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
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歌钟对明月,不减旧游时。
诗送玄静先生归广陵 唐·李隆基
五言律诗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师。欣同八景会,更叶九丹时。
鸾鹤遥烟境,江山渺别思。当迁洞庭日,留念上京期。
诗送玄静先生暂还广陵 唐·李隆基
五言律诗
杨许开真箓,夫君密契传。九星连紫盖,双景合丹田。
玉简龟台职,金坛洞府仙。犹期禦风便,朝夕候泠然。
送日本使 唐·李隆基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
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病中感怀 唐·李煜
五言律诗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秋莺 唐·李煜
七言律诗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 唐·李煜
七言律诗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7-24 12: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4 12:34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口诀对于儿童学诗有一定的启蒙作用,但稍加琢磨就知道,这口诀从根本上就是 ...

你也被三羊的邪见侵蚀了。

狭义近体诗:对,粘,替,缺一不可。

粘主二,替主四,六,是谓二四六分明。

你是副首版,导向作用很重要,不要辜负诗友们对你的期望。

点评

什么“侵蚀”?你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近体诗的实际!你看看从皇帝到所有诗人,谁排除过特拗句?真是莫名其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4 1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2: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7-24 12:52
你也被三羊的邪见侵蚀了。

狭义近体诗:对,粘,替,缺一不可。

什么“侵蚀”?你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近体诗的实际!你看看从皇帝到所有诗人,谁排除过特拗句?真是莫名其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4 13: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7-24 11:30
藩属国是怎么形成的?就是因为鞭长莫及,才暂时封个王招安,有很强的独立性,随时可以造反。

特拗句就是藩 ...

说的有道理!
不管拗救邪说如何狡辩,平平仄平仄,决然不等于平平平仄仄!
高等数学不等式: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点评

拗救我只不认同三救四拗,其它的我都认同。 犯了错还是鼓励救赎的,这种行为应该没问题。 但是三救四拗违反因果律,是错误的。 另外就是特拗句,不可允许长期存在下去。 藩属国的设立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4 14:05
近体诗使用特拗句是正统标配 ,从历代皇帝到所有诗人无人排斥。你再狂吠也没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4 13: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3: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24 13:25
说的有道理!
不管拗救邪说如何狡辩,平平仄平仄,决然不等于平平平仄仄!
高等数学不等式:

近体诗使用特拗句是正统标配 ,从历代皇帝到所有诗人无人排斥。你再狂吠也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7-24 14: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24 13:25
说的有道理!
不管拗救邪说如何狡辩,平平仄平仄,决然不等于平平平仄仄!
高等数学不等式:

拗救我只不认同三救四拗,其它的我都认同。

犯了错还是鼓励救赎的,这种行为应该没问题。

但是三救四拗违反因果律,是错误的。

另外就是特拗句,不可允许长期存在下去。

藩属国的设立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大一统的。

格律既是礼制的体现,也是政治的体现,不可忽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4: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沈佺期、宋之问等用自己的诗阐明了近体诗的格律,故他们的诗就是样本,就是专利,就是正统。凡符合他们的专利者就应长期传承下去,不会因某个个人的观点而改变。以沈宋诗为本------这就是正本清源。

点评

正统难道就没有变化吗? 从周召到孔孟到程朱,儒家学说也是在变化之中。除了核心是允许变化的。 特“拗”句,一个“拗”字就已经定了性,不顺从、违逆也。 只是当时使用的人多,法不责众。今人不可再继承下去,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4 1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4 18: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24 18:16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4 13:34
近体诗使用特拗句是正统标配 ,从历代皇帝到所有诗人无人排斥。你再狂吠也没用~~~~ ...

唐朝科举的声律,是元兢25四声律。也即:
五言律句,二五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〇平〇平仄。
〇仄〇仄仄。(25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仄〇仄平。
〇平〇平平。(25同平不是病)

你再狂吠也没用】,你见过清朝科举试律,有以上这类句子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4 18: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4 14:39
沈佺期、宋之问等用自己的诗阐明了近体诗的格律,故他们的诗就是样本,就是专利,就是正统。凡符合他们的专 ...

【沈佺期、宋之问等用自己的诗阐明了近体诗的格律】,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4 18: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7-24 14:05
拗救我只不认同三救四拗,其它的我都认同。

犯了错还是鼓励救赎的,这种行为应该没问题。

你也是一个半拉子革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4 18: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4 14:39
沈佺期、宋之问等用自己的诗阐明了近体诗的格律,故他们的诗就是样本,就是专利,就是正统。凡符合他们的专 ...

王昌龄有声律理论!
沈宋2人什么也没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7-24 19: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4 14:39
沈佺期、宋之问等用自己的诗阐明了近体诗的格律,故他们的诗就是样本,就是专利,就是正统。凡符合他们的专 ...

正统难道就没有变化吗?

从周召到孔孟到程朱,儒家学说也是在变化之中。除了核心是允许变化的。

特“拗”句,一个“拗”字就已经定了性,不顺从、违逆也。

只是当时使用的人多,法不责众。今人不可再继承下去,当摈弃。


点评

“拗”字仅仅是为了说明这类句型的声律特点,并非说它是不常用的偏格句型。没有哪种拗句有30%高频的使用率。所以叫这种常用句型叫“特殊形式”。从唐初到现在,这种句型的使用频率没有降低,今后也应长期使用下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4 22: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4 19: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4 12:55
什么“侵蚀”?你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近体诗的实际!你看看从皇帝到所有诗人,谁排除过特拗句?真是莫 ...

清朝科举试律,排除特拗句,已经见到平平仄平仄,必定斩立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4 19: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4 14:39
沈佺期、宋之问等用自己的诗阐明了近体诗的格律,故他们的诗就是样本,就是专利,就是正统。凡符合他们的专 ...

三羊早就考证过沈宋诗!
符合【25四声律】的百分比:(147- 2)÷147=145÷147=99%
暗合【24平仄律】的百分比:(147-51)÷147= 96÷147=6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22: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7-24 19:00
正统难道就没有变化吗?

从周召到孔孟到程朱,儒家学说也是在变化之中。除了核心是允许变化的。

“拗”字仅仅是为了说明这类句型的声律特点,并非说它是不常用的偏格句型。没有哪种拗句有30%高频的使用率。所以叫这种常用句型叫“特殊形式”。从唐初到现在,这种句型的使用频率没有降低,今后也应长期使用下去,这才叫中华文化精华的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4 23: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4 22:36
“拗”字仅仅是为了说明这类句型的声律特点,并非说它是不常用的偏格句型。没有哪种拗句有30%高频的使用 ...

清朝的科举试律,为何不继承唐朝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5 01: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7-25 01:5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4 14:39
沈佺期、宋之问等用自己的诗阐明了近体诗的格律,故他们的诗就是样本,就是专利,就是正统。凡符合他们的专利者就应长期传承下去,不会因某个个人的观点而改变。以沈宋诗为本------这就是正本清源。
王力出尔反尔,难道你针叶林效颦王力出尔反尔吗?

卷95_4【临高台】沈佺期
高台临广陌,车马纷相续。回首思旧乡,云山乱心曲。
远望河流缓,周看原野绿。向夕林鸟还,忧来飞景促。
平平平仄入,平上平通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去平平上,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卷95_9【别侍御严凝】沈佺期
七泽云梦林,三湘洞庭水。自古传剽俗,有时逋恶子。
令君出使车,行迈方靡靡。静言芟枳棘,慎勿伤兰芷。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上平平入,仄平平仄仄。
通平仄仄平,通去平仄上。仄平平仄入,仄仄平平仄。

点评

就像你对词里的“律句”的理解,你根本看不懂王力的论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5 0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09: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25 01:49
王力出尔反尔,难道你针叶林效颦王力出尔反尔吗?

卷95_4【临高台】沈佺期

就像你对词里的“律句”的理解,你根本看不懂王力的论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5 10: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5 09:44
就像你对词里的“律句”的理解,你根本看不懂王力的论述~~~~

28楼的沈宋诗,怎么不敢说话了?

点评

他们也有古风,何止两首?你感到很奇怪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5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23: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