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2|回复: 16

三羊的教条主义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7-26 15: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7 00:14 编辑

清何世璂(音其)燃灯记闻》(清 王士禛授 清何世璂录)记载王渔洋(王士祯)说过
“律句只要辨一三五。俗云‘一三五不论’,怪诞之极!决其终身必无通理。”

----
律句要辨一三五。”:要辨别一句诗是否是律句,只要看一三五字即可。显然这句话记载是不完整的。要辨别一句诗是否是律句,不能只看一三五字的平仄,但必须要看。显然王渔洋这里是强调一三五字的平仄要论之意。只是记录者没有记录全面。

    这句话如同王渔洋在“律诗定体”中的另一句话“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拗用平。)”“必”和“只”都是记录者过度强调用词,其实属于用词不当。作为小拗的出句多数可以对句救,但也允许不救。所以并不是“必须”如何如何,不留余地。不救,并不违律。

“俗云‘一三五不论’,怪诞之极!决其终身必无通理。”
----这句的语气类似愤懑。其实其义甚明,是批评这句口诀不全面,容易产生误导之意。但谓其“怪诞”用词不当。多数律句(七言)第一三五字平仄是可以不论的,只有可能产生“孤平”“三平尾”“三仄尾”或允许产生“特拗句”时才论。这也谈不上“怪诞”。
   以上说明王渔洋之言论可能多为其门生代笔写成未经作者(王士祯)亲阅也~
  
   明代和尚释真空的《新编篇韵贯珠集  类聚杂法歌诀 第八》载有这样一段话:
    “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歌诀,说明是儿童学诗入门读物,肯定不太严谨。但其普及作用是明显有用的。只有学习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接触到拗救一类的问题。四库全书总编纪昀批评其义多不通有其道理,但对一个民间和尚也不宜过多指责。但如三羊那样把这句歌诀当作“法律”而且还不准有“但书”显然就是犯了刻板的教条主义了!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6 15: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6 15:49 编辑

三羊更甚的教条主义是他创造的“二五大唐律”。明明是元兢解释八病之一“蜂腰”的一句话,竟然被三羊解释成唐---明三朝代的近体诗格律,这种出奇的逻辑也没谁了~~~
     有趣的是:为了证明唐宋诗符合“元兢的二五律”(二五字不同四声)三羊发明了“三羊注音法”-----二五字的四声注音随心所欲,保证不同!如将:“日”【入】根据需要标为【去】,其他字亦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6 15: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7-26 15:40 编辑

三羊刻板教条的第三个表现就是以试律诗为标准找格律,而且不允许说试律诗中有古体诗(古风),说沈宋之前的科考中要求的“文律”就是近体诗的“格律”,简单思维类同笑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6 15: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理论工作者可无往而不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6 16: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何世基“燃灯记闻”记载王渔洋(王士祯)说过
“律句只要辨一三五。俗云‘一三五不论’,怪诞之极!决其终身必无通理。”

----
律句要辨一三五。”:要辨别一句诗是否是律句,只要看一三五字即可。显然这句话记载是不完整的。要辨别一句诗是否是律句,不能只看一三五字的平仄,但必须要看。显然王渔洋这里是强调一三五字的平仄要论之意。只是记录者没有记录全面。
==================================

你针叶林是如何知道,何世基【没有记录全面】的呢?你有证据还是张口就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6 16: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6 15:46
如此理论工作者可无往而不胜~~~~~

针叶林,你根本不知道,托名造假《律诗定体》的门生和弟子,聪明反被聪明误,原本扛着【捍师学】的大旗,反倒栽赃陷害王抹黑了一代师宗王渔洋,犹如川普污名化,《律诗定体》的反作用,就是抹黑了王渔洋!

点评

何世璂是王士祯的学生(学诗),他的“燃灯记闻”只是记录了王的一些论诗的语录。你说他的学生抹黑王渔洋是胡说八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7 0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6 16: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6 15:39
三羊刻板教条的第三个表现就是以试律诗为标准找格律,而且不允许说试律诗中有古体诗(古风),说沈宋之前的 ...

“俗云‘一三五不论’,怪诞之极!决其终身必无通理。”
假定,王渔洋是这样说的话,的确是反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
恰恰相反的是,这句话的前面还有【律句只要辨一三五】八字宪法!
你这就是断章取义、明目张胆的歪曲一代师宗王渔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6 16: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俗云‘一三五不论’,怪诞之极!决其终身必无通理。”
----这句的语气类似愤懑。其实其义甚明,是批评这句口诀不全面,容易产生误导之意。但谓其“怪诞”用词不当。多数律句(七言)第一三五字平仄是可以不论的,只有可能产生“孤平”“三平尾”“三仄尾”或允许产生“特拗句”时才论。这也谈不上“怪诞”。
   以上说明王渔洋之言论可能多为其门生代笔写成未经作者(王士祯)亲阅也~
======================================
《律诗定体》是王渔洋死后的造假,王渔洋【亲阅】在九泉之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6 16: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俗云‘一三五不论’,怪诞之极!决其终身必无通理。”
----这句的语气类似愤懑。其实其义甚明,是批评这句口诀不全面,容易产生误导之意。但谓其“怪诞”用词不当。多数律句(七言)第一三五字平仄是可以不论的,只有可能产生“孤平”“三平尾”“三仄尾”或允许产生“特拗句”时才论。这也谈不上“怪诞”。
   以上说明王渔洋之言论可能多为其门生代笔写成未经作者(王士祯)亲阅也~
======================================
《律诗定体》是王渔洋死后的造假,王渔洋【亲阅】在九泉之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7-26 17: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士祯与赵执信也只不过是两名学者而已。
现代学者谬论百出者不乏其人,古代难道就没有?

所以也不能把此二人的论述当真理。

如观不质疑拗救,但质疑三救四拗及孤平仅限于对句的仄平句式。


点评

王士祯与赵执信也只不过是两名学者而已。 现代学者谬论百出者不乏其人,古代难道就没有? 所以也不能把此二人的论述当真理。 ************ 客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6 19: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7-26 19: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7-26 17:12
王士祯与赵执信也只不过是两名学者而已。
现代学者谬论百出者不乏其人,古代难道就没有?

王士祯与赵执信也只不过是两名学者而已。
现代学者谬论百出者不乏其人,古代难道就没有?

所以也不能把此二人的论述当真理。
************
客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7-26 19: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刺羊,论据详。羊拔针,莫伤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6 19: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7-26 19:11
针刺羊,论据详。羊拔针,莫伤心。

你不知道针叶林在造假吗?
是否看人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01: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7-26 16:43
针叶林,你根本不知道,托名造假《律诗定体》的门生和弟子,聪明反被聪明误,原本扛着【捍师学】的大旗, ...

何世璂是王士祯的学生(学诗),他的“燃灯记闻”只是记录了王的一些论诗的语录。你说他的学生抹黑王渔洋是胡说八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7 08: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7 01:31
何世璂是王士祯的学生(学诗),他的“燃灯记闻”只是记录了王的一些论诗的语录。你说他的学生抹黑王渔洋 ...

托名王渔洋的《律诗定体》,是何世璂的造假吗?
再说三羊何时说过【何世璂抹黑王渔洋】?
你的说话,怎么好似张口就来的胡搅蛮缠呢?
你的斑竹,趁早申请辞职散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7-27 08: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7-27 01:31
何世璂是王士祯的学生(学诗),他的“燃灯记闻”只是记录了王的一些论诗的语录。你说他的学生抹黑王渔洋 ...

大凡造谣者都是放屁,针叶林你信不信,反正三羊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10: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世璂(1666~1729),字澹庵,又字坦园,号铁山,桓台陈庄人。10岁入塾,日诵千言。19岁中举,授官黄州学正。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任翰林院检讨。后出任山西省副主考官,雍正改元,升山西道监察御史。在主考江西乡试时,阅卷公正,雍正皇帝赠其“公明廉至”四个大字。后升贵州巡抚。后,诏入京任刑部侍郎,又转吏部侍郎,兼管刑部事务,晚年任直隶总督。1729年病逝。 死后追赠为礼部尚书。何一生喜诗文,曾得王渔洋口授。著有《淡志堂文集》《淡志堂诗集》《燃灯记闻》《渔洋诗法》等。道光年间纂有《何端简公集》12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4 07: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