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7|回复: 26

烟雨楼20期律诗班管理组律诗第四讲作业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218

帖子

1671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
贡献
179
金钱
660
发表于 2020-8-24 22: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讲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3.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4、选做题:为《声律启蒙》六鱼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

0

主题

100

帖子

580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6
贡献
156
金钱
212
发表于 2020-8-25 12: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桂英 于 2020-8-25 14:27 编辑

A组-03优雅
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
也就是说除去一些特定的情况,律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该平的时候可以用仄,该仄的时候也可以用平;而第二、四、六字则必须依照格式,该平不能用仄,该仄不能用平。
在依照这个口诀对基本律句进行变化时,要注意避免四种情况,就是:(1)三仄尾,(2)三平尾,(3)孤平,(四)特拗句。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1)三平尾:“三平尾”也称“三平脚”。三平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这种病句出现在五言的仄仄仄平平,七言的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上。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第二句就是三平尾
2)三仄尾:三仄尾也称“三仄脚”、"三仄调"。三仄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仄声。这种句子出现在五言的平平平仄仄,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上。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出句就是三仄尾
3)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出句是孤平。
3.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特拗句,指律诗的特定拗句:如五律出句为“平平仄平仄”、七律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4、选做题:为《声律启蒙》六鱼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
其一
皓月照窗今夜有,花香绕舍此时无。
水抚琴弦吟橘实,月移花影上窗虚。
酒后青莲常作赋,灯前子美总观书。
衔泥燕子穿朱户,隔叶莺儿啭绿窗。
清水溪边驰宝马,小桥竹外过香车。
伯乐有才能识马,浩然访友每骑驴。
牧子山间常戈雁,野翁溪畔正求鱼。
大气分金奇鲍叔,多才奉碧蔺相如。
博学善文,掷地金声孙绰赋,
深情独径,回文锦字窦滔 书。
不晓贤臣,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
久寻明主,既逢周后,姜公舍渭水之鱼。

其二
初始春时来种稻,最终秋日满盈居。
俊马初奔常迅疾,乌龟欲跑每迂徐。
野妇村中围短褐,佳人楼里着华裾。
六朝往事如流水,三国先人似古书。
千年往事眠天禄,万古长河梦石渠。
殿试应題千字策,乡愁必写八行书。
学子若师名有若,良臣完碧字相如。
春暮花残无戏蝶,秋初藻密有潜鱼。
正值深秋,落叶舞风高复下,
难忘香夏,小荷浮水卷还舒。
传颂千年,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
流传今日,恐彰己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其三加字
天上宫殿住祥麟,山中梧桐栖彩凤
迎客诸条摆尾鱼,畏人多个缩头鳖。
室內老师教历史,花中稚子看图书。
冬月农家闲耒耜,春时田陇动犁锄。
欲灌旱田寻畎浍,为看好友到郊墟。
公子腰间犀角带,佳人手上象牙梳。
莫说归乡无駟马,何妨学父坐安车。
窥信青衣能报赦,懂人皇耳可传书。
寻机欲刺,庭畔有人持短剑,
借故婉言,门前无客曳长裾。
狂风大作,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
流水轻歌,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点评

三平尾,三仄尾,特拗句,孤平,了解的很透彻,点赞  发表于 2020-8-30 22:33
看来优雅老师深读了讲义,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解很透彻。 声律启蒙加字游戏我不太懂,还是等快乐老师给你详细的评阅吧。  发表于 2020-8-30 2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

帖子

12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8
贡献
285
金钱
489
发表于 2020-8-25 19: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期烟雨楼A组作业:
A20开心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答:‘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
也就是说除去一些特定的情况,在律诗句一.三.五位置可以不拘平仄,而二.四.六音节点上的字必须遵守平仄要求。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1)三平尾:“三平尾”也称“三平脚”。三平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律诗的韵句上。
五言句: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2)三仄尾:三仄尾也称“三仄脚”,三仄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仄声。这种句子一般在律诗的非韵句才会出现三仄尾,也就是律诗的三、五、七句。
五言句:平平平仄仄
七言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3)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3.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特拗句,指律诗的特定拗句:如:五律出句为“平平仄平仄”、
        七律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传语风光共流转
        仄仄平平仄平仄(杜甫诗句)

点评

的点评吧  发表于 2020-8-30 22:37
烟雨楼老师深读了讲义,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解很透彻。三平尾,三仄尾,特拗句,孤平,了解的很透彻。声律启蒙还是请快乐老师详...  发表于 2020-8-30 2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9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7
贡献
184
金钱
415
发表于 2020-8-25 2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雨楼杜小瓜 于 2020-8-28 14:33 编辑

第四讲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口诀,意思是说:第一、第二、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限,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这是针对七律(含七绝)来说的。如果是五律诗,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中的“一三五”不论是不全面的。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不一定分明。
也就是说,除去一些特定的情况,律诗每句的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限,可平可仄,而第二、四、六字则必须依照格式,该平时不能用仄,该仄时不能用平。
我们在依照这个口诀对基本律句进行变化时,一定要避免四种情况:三仄尾、三平尾、孤平和特拗句。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三仄尾:也称“三仄脚”“三仄调”。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仄声。这种句子出现在五言的平平平仄仄,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上。如:
(1)人歌小岁酒 平平仄仄仄 (卢照邻《元日述怀》)
(2)陆游《夜泊水村》颔联“老子犹堪绝大漠,诸群何至泣新亭”,出句:仄仄平平仄仄仄 为三仄脚。(七言诗三仄脚的较少。)
三仄尾是律诗的小忌。唐人韵书里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虽然是三仄尾,却在三声中变化,发音并不单调。但如果句尾是三个去声、三个上声、三个短促的入声,则会令诗句失去平仄相间的音乐美。

三平尾:也称“三平脚”。三平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这种病句出现在五言的仄仄仄平平、七言的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上。当我们选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绝不能将仄声换成平声。
如:唐人于武陵《南游》诗中,首联:穷秋几日雨,处处生苍苔。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前分句为三仄脚,后分句为三平脚。
因为三平尾破坏了诗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被视为诗之大忌。

孤平:韵句中除韵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时,也要注意避免。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中,第一次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就犯了孤平。因为除韵脚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在七言句型“仄仄平平仄仄平”中,如果第三个字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因孤平的概念由来牵强,加上它毕竟是不和谐的音律,所以,我们创作时要尽量避免。
如:杜甫诗《覃山人隐居》诗首联: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名。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第一分句即病犯孤平。
律诗需要注意孤平的句式是:
五言律句变化式:中平中仄平
七言律句变化式:中仄中平中仄平

3、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特拗句,是指律诗的特定拗句。如五律出句为”平平仄平仄”、七律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型用得实在太多,几乎和常规句型一样常见。所以,只好不把它算成拗句,而当成一种特殊的律句。

例:《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前分句为特拗句)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前分句为特拗句)
但五律不可为“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基于在律诗中,按照马蹄韵的规则,两字为一个音节,一般认为特拗句中,五言句第一字,七言句第三字就必须用平声字。



4、选做题:为《声律启蒙》六鱼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

《声律启蒙》六鱼
其一
绝无心化石,空有泪沾衣。
未能定真实,渐觉堕空虚。
曹操横槊作赋,关羽挑灯观书。
远客空敲朱户,深闺独坐绿窗。
月下行人骑宝马,湖边游女坐香车。
世上仍存伯乐马,雪中不见浩然驴。
俗士系绳弋雁,痴人缘木求鱼。
结交择善,仁义分金齐鲍叔;
践诺存诚,死生奉壁蔺相如。
辞章优美,铿锵有力,掷地金声孙绰赋;
言语凄婉,巧妙明心,回文锦字窦涛书。
未遇殷宗,胥靡忍辱志存,被困傅岩之筑;
既逢周后,太公除妖声起,甘舍渭水之渔。

其二
禅心皆有始,世味却无终。
卷波迅疾,落日轻徐。
陋巷箪瓢栖短褐,高车驷马坐华裾。
六朝遗恨随流水,三国旧愁逐远风。
前贤学问趋天禄,高士才名动石渠。
把卷每陈千字策,挥毫常落八行书。
眼前卧石相如富,身后堆金有若无,
零落苍苔,小径花残无戏蝶;
润滋梅雨,曲池藻密有潜鱼。
萧萧秋至,落叶舞风高复下;
荡荡雨来,小荷浮水卷还舒。
圣贤雅量,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
君子清名,恐彰己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其三
朝阳鸣彩凤,瑞世出祥麟。
瓮中能捉鳖,湖口可叉鱼。
多闻推内史,清望仰中书。
晓霜凝耒耜,初日照犁锄。
凿山通畎浍,流水入郊墟。
御赐贤臣犀角带,王传使者象牙梳。
归客着鞭驱驷马,故人挥手坐安车。
隐身出没,青衣能报赦;
识路去来,黄耳解传书。
易水萧萧,庭畔有人持短剑,
瑶阶寂寂,门前无客曳长裾。
雨打风吹,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
泉鸣竹净,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点评

老师深读了讲义,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解很透彻。三平尾,三仄尾,特拗句,孤平,了解的很透彻。声律启蒙还是请快乐老师详的点评吧  发表于 2020-8-30 2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97

帖子

1726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8
贡献
385
金钱
648
发表于 2020-8-26 13: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滴 于 2020-8-26 13:57 编辑

C01-水珠 第四讲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答:关于135不论,246分明
五言律句变化式:
a、平仄仄平(1不能不论,否则孤平)        
b、平平仄仄(3不能不论,否则三仄尾)
b、平平仄仄(4可以不分明,这是特拗句)
c、仄仄平平(3不能不论,否则三平尾)
d、仄仄平平仄

七言律句变化式: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平(5不能不论,否则三平尾)
c、仄仄平仄仄平(3不能不论,否则孤平)      
d、仄仄平平仄仄(5不能不论,否则三仄尾)
d、仄仄平平仄仄(6可以不分明,这是特拗句)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1)三平尾: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这种病句出现在五言的仄仄仄平平,七言的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上。
穷秋几日雨,处处生苍苔第二句是三平尾

2)三仄尾: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仄声。这种句子出现在五言的平平平仄仄,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上。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出句是三仄尾

3)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出句是孤平。

3.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答:特拗句,指律诗的特定拗句:如五律出句为“平平仄平仄”、七律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例如:杜甫的诗《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size=18.6667px]遥怜小儿女,[size=18.6667px]是特拗句)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size=18.6667px]何时倚虚幌[size=18.6667px],特拗句)


4、选做题:为《声律启蒙》六鱼加字




点评

老师深读了讲义,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解很透彻。三平尾,三仄尾,特拗句,孤平,了解的很透彻。声律启蒙还是请快乐老师详的点评...  发表于 2020-8-30 2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5

帖子

1495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385
金钱
555
发表于 2020-8-27 15: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D14~落雪无声第四讲作业:

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答: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指七律(包括七绝)的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但是,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意思是说除去一些特定的情况,律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该平的时候可以用仄,该仄的时候也可以用平;而第二、四、六字则必须依照格式,该平不能用仄,该仄不能用平。

二.  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l)三平尾:
“三平尾”也称“三平脚”。三平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因三平结尾破坏了诗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则被视为诗之大忌了,这在今天的我们写作格律诗的时候,是不能违犯的。
例:1
 穷秋几日雨,处处生苍苔。
南游(唐·于武陵)第一句的“生苍苔"就是三平尾:
例2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散关晨度(唐·王勃)中的第二句"真气来"也是三平尾

(2)三仄尾:
也称“三仄脚”、"三仄调"。三仄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仄声。平仄为: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但古人对三仄尾要求不太严格,可忌也可以不忌。但是句尾接连三个低沉的去声、高亢的上声、短促的入声,会使诗句失去平仄相间的音乐美,也必须忌。

如:五言诗的
城中十万户  平平仄仄仄
相看两不厌  平平仄仄仄  
(十万户和两不厌  即为三仄尾)
七言诗的“朝罢须裁五色诏  平仄平平仄仄仄”中的"五色诏"也是三仄尾。

(3)孤平:
即:韵句中除韵字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都犯孤平,孤平应该尽量避免。
例:
醉多适不愁 (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仄平仄仄平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仄仄仄平仄仄平

三、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特拗句:
指律诗的特定拗句:如五律出句为“平平仄平仄”、七律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的诗《月夜》中的"今夜鄜州月 和 遥怜小儿女  就是特拗句。

4、选做题:为《声律启蒙》六鱼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

点评

详细的点评吧。  发表于 2020-8-30 22:40
雪落无声老师深读了讲义,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解很透彻。三平尾,三仄尾,特拗句,孤平,了解的很透彻。声律启蒙还是请快乐老师...  发表于 2020-8-30 22: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8

帖子

5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0
贡献
134
金钱
217
发表于 2020-8-28 10: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有点风骚 于 2020-9-7 22:42 编辑

律诗第四讲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五言,七言律诗每句中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论,二,四,六字平仄分明,不允许替换。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三平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例句,穷秋几日
雨,处处生苍苔。生苍苔,平平平
三仄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仄声。例句,城中十万户  平平仄仄仄 (杜甫《水槛遣心》)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例,醉多适不愁 ,仄平仄仄平(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3.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指律诗的特定拗句:如五律出句为“平平仄平仄”、七律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例如:杜甫的诗《月夜》中的三分句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覃山人隐居】杜甫
南极老人自有星,
平平仄平仄仄平
北山移文谁勒铭。第一分句六鱼E01有点风骚
梅窗红韵有
柳舍绿风无
真实
假虚
作赋
写书
晨入绿窗
夕经朱户,
骑宝马
坐香车。
君求伯乐马,
友让浩然驴,
风弋雁
雪求鱼。
君子无私分金齐鲍叔,
智臣为公奉璧蔺相如。
清风惟赞掷地金声孙绰赋,
绿竹俱称回文锦字窦滔书。
因未遇殷宗,
胥靡才困傅岩之筑;
故既逢周后,
太公志舍渭水之渔。


冰雪终
春风始,
步疾
身徐,
黄短褐
紫华裾。
知六朝
晓三国,
校书天禄
藏籍石渠。
临轩千字策,
浩然八行书,
情有若
义相如。
秋雨花残无戏蝶,
春风藻密有潜鱼。
一墙之隔,落叶舞风高复下,
两院中间,小荷浮水卷还舒。
爱见人长久,共服宣尼休假盖
恐彰已吝惜,谁知阮裕竟焚车


真麒麟
假玉凤,
老鳖
小鱼,
三内史
两中书。
晨犁锄
晚耒耜,
风吹畎浍
雨落郊墟。
官家犀角带,
闺阁象牙梳,
驱驷马
驾安车。
室内青衣能报赦,
门前黄耳解传书。
庭畔有人持一短剑,
门前无客曳三长裾。
波浪拍船舷,骇舟人之水宿;
峰峦绕舍榭,乐隐者之山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

帖子

46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3
贡献
126
金钱
171
发表于 2020-8-29 21: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副班长雨-第4讲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3.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4、选做题:为《声律启蒙》六鱼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答: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说除去一些特定的情况,律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而第二、四、六字则必须依照格式,该平不能用仄,该仄不能用平。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对基本律句变化时,要注意避免四种情况;1.三仄尾,2.三平屋,3.孤平,4.特拗句。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答:①三平尾,是指诗句未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字。也称三平脚
例:《南游》唐.于武陵
穷秋几日雨,处处生苍苔。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②三仄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仄声字。
例:元日述怀(唐 卢照邻)押真韵中的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③孤平:韵句中除韵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即孤平。写律诗应注意避免。
杜甫的《寄赠王十将军承俊 》
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

3.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特拗句,指律诗的特定拗句:如五律出句为“平平仄平仄”、七律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列如:例如:杜甫的诗《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点评

雨班长深读了讲义,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解很透彻。三平尾,三仄尾,特拗句,孤平,了解的很透彻。  发表于 2020-8-30 2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

帖子

46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3
贡献
126
金钱
171
发表于 2020-8-29 2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E02丽洁冰雪第4讲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答:‘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说 ,一般情况下在律诗中,诗句的一.三.五音节位置上可以不拘平仄,而二.四.六音节点上的字必须遵守平仄要求。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1)三平尾:三平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律诗的韵句上。
五言句: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2)三仄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仄声。这种句子一般在律诗的非韵句才会出现三仄尾,也就是律诗的三、五、七句。
五言句:平平平仄仄
七言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3)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3.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特拗句,指律诗的特定拗句:如五律出句为“平平仄平仄”、七律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点评

自评,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解很透彻。三平尾,三仄尾,特拗句,孤平,这几个问题回答的还是比较正确的哈  发表于 2020-8-31 2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

帖子

1597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8
贡献
366
金钱
617
发表于 2020-8-30 15: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班第四讲作业:飞扬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答:一三五不论这个说法是不全面的,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也是必须要论的,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否则就会出现三平,三仄或者孤平和特拗句,除去一些特定的情况,律诗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二四六字必须要该平就得平该仄必须仄。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答:三平尾也称三平脚,是指律诗中诗句末尾三个字都是平声,这种病句出现在五言的仄仄仄平平和七言的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上
例如:穷秋几月雨,处处生苍苔。生苍苔就是三平尾。
三仄尾也称三仄调,是指律诗中末尾三个字都是仄音声,出现在五言的平平平仄仄和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上。
例如:无论去与往,但是梦中人。去与往是三个仄声。
孤平《诗词格律》中王力先生说: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和律绝)的大忌,五言中平平仄仄平这样的句型,第一字必须使用平声,如果用了仄音字就是犯了孤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字也叫孤平。
例如:醉多适不愁仄平仄仄平
            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第二句全是仄声。
3.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答:是指律诗中特定的拗句。
五律出句为平平仄平仄,七言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例如:遥怜小儿女,为解忆长安。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特拗句一般多出现于七言律诗中。
一般五律不可为:仄平仄平仄,七律不可为:仄仄平仄平仄。
4、选做题:为《声律启蒙》六鱼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

点评

飞扬老师深读了讲义,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解很透彻。三平尾,三仄尾,特拗句,孤平,了解的很透彻。点赞  发表于 2020-8-30 2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1504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
贡献
358
金钱
574
发表于 2020-8-30 18: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二十期诗班第四讲作业:
学员:B01-无名草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答:以灵活掌握,一般的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一句之中,第一、第三、第五个字可以平仄不拘,而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因为是节奏点之所在,则必须严守原格律平仄的规定,要做到“分明”。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对七律 (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只是一般的原则,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简单明了。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如果考虑到“孤平”、“三连平”、“拗句”等情形,规律就会被打破。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答:(一)孤平就是一句诗中,除了韵脚之外,在两仄之间只有一个平声字。在五言诗中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如果第一字用了仄声字,就成了“仄平仄仄平”。这种情况就叫犯了“孤平”。当然,前人留下孤平句的诗也很多。


如:李白《塞下曲六首(其六)》:“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二)三平尾或三仄尾:诗句的末三字称为三字尾。三字尾的平仄安排关系到这句诗的声律是否和谐。所以一般要求三字尾须避免三平或三仄。


三字尾的标准格式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等四种。第一、第二种格式在变格时,就会成为“仄平仄”和“平仄平”;第三、第四种格式如果变格就成“仄仄仄”和“平平平”,成为三仄尾和三平尾。在前人的作品中,三平尾和三仄尾的现象也是有例子的。


如:祖咏《终南望馀雪》:“积雪浮云端”。“浮云端”为三平尾。


如:杜甫《奉汉中王手札》:“悲秋宋玉宅”。“宋玉宅”为三仄尾。


3.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答:特拗句,也叫准律句。是千百年来诗人们在创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一种约定成俗的规定。也就是在“平平平仄仄”的句子中,把第三和第四个字对换,变为“平平仄平仄”的形式。一些理论家认为前面两字,必须是“平平”,但在古人作品中,“仄平仄平仄”的句子也有不少,如: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尾联“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格律为“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点评

无名草老师深读了讲义,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解很透彻。三平尾,三仄尾,特拗句,孤平,了解的很透彻。点赞  发表于 2020-8-30 2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446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律绝二十期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0
贡献
122
金钱
162
发表于 2020-8-31 07: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笑看落花儿 于 2020-8-31 07:57 编辑

诗班笑看落花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答:‘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说 ,一般情况下在律诗中,诗句的一.三.五音节位置上可以不拘平仄,而二.四.六音节点上的字必须遵守平仄要求。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1)三平尾:三平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律诗的韵句上。
五言句: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2)三仄尾: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仄声。这种句子一般在律诗的非韵句才会出现三仄尾,也就是律诗的三、五、七句。
五言句:平平平仄仄
七言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3)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3.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特拗句,指律诗的特定拗句:如五律出句为“平平仄平仄”、七律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点评

笑看落花老师深读了讲义,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解很透彻。三平尾,三仄尾,特拗句,孤平,了解的很透彻。点赞  发表于 2020-8-31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218

帖子

1671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
贡献
179
金钱
660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09: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熠熠生辉 于 2020-8-31 12:01 编辑

第四讲作业:烱烱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怎么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
(1)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 分明i。"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 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 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2)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 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 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 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 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3)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 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 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4)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 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 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 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 "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所谓的犯三忌是在五言的最后三个字和七言的前三个字这才犯忌,
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是基本格律,没有错误

2.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律诗的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在古诗联中,“孤平或孤仄”、“三平尾或三仄尾”的现象都是存在的,只是相对而言,“孤仄”、“三仄尾”的现象比“孤平”、“三平尾”的现象可能多一些(具体数字和比例待考,呵呵)。
(1)所谓三仄尾,是指五言律诗中“平平平仄仄”变成“平平仄仄仄”(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变成仄仄平平仄仄仄)。
比如:药医不死病,(“医”字孤平,“不死病”是三仄尾) 佛度有缘人。
(2)三平尾是指七言律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中,第五字应仄而平;五言律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应仄而平,造成收尾三字均为平声的情况.
如:白云千载空悠悠(“空悠悠”三平尾)
(3)王力认为的孤平是这样的,在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是仄的话,就是“孤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如:野火烧不尽,(孤平)

3.什么是特拗句?试举例说明。
特拗句,指律诗的特定拗句:如五律出句为"平平仄平仄"、七律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如: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

4、选做题:为《声律启蒙》六鱼加字,并在群里相互点评,每个人至少点评两位同学的练习。

点评

烱烱老师深读了讲义,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解很透彻。三平尾,三仄尾,特拗句,孤平,了解的很透彻。点赞  发表于 2020-8-31 2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14: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