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43
注册时间2020-7-20
威望867
金钱19082
贡献17583
论坛元老
 
威望- 867 点
贡献- 17583 次
金钱- 19082 枚

|
本帖最后由 九天鹤翔 于 2023-9-8 19:56 编辑
浅析杜甫《宿府》
《宿府》唐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浅评:
浅析这首作品,只是从写作技巧上来学习杜老的熟练技手法,能使初学者得到一些启示。
看,平水韵读平声。幕府,军署。永夜,整夜。入声字有宿、绝、十、息、一(作这样说明,有助于初学者理解)。
中天,半空之中。荏苒,碾转。风尘荏苒,是说兵荒马乱。自语,犹指角声在自言自语。伶俜 ,困苦貌,是指自安史之乱以来作者经历了十年的困苦生活。山东大学萧涤非教授认为颔联二句为上五下二句法(见萧涤非《杜甫诗选注》p220),也有的人认为是四一二句法,笔者倾向于前者,因此读时应在“悲”和“好”两字处读断。这里使用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亮听角声、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可谓“景中有情,万古奇警”。“风尘荏苒音书绝”,漂泊无定收不到故乡的任何音信。同“永夜”句作对比,撼人魂魄;“关塞”句又紧承“中天”句,无可奈何。就是说,颈联的第一句与颔联的第一句以比对的形式来突出战争带给民间的困苦;同理,颈联第二句与颔联第二句相应,来表现由于行路难,哪里有心情欣赏好看的月色。在写作技巧上是值得我们后人借鉴的。
十年飘泊辗转,“艰难困苦繁双鬓”如今也只能勉强“强移栖息一枝安”,在一枝树上暂且栖安,杜甫在成都节度使严武处担任参谋是为了生机,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严武一直在接济杜甫。严武去世后,杜甫全家的生活陷入空前的潦倒之中。
此作写他辗转流离之苦闷。诗人当时境遇凄凉,因而诗风表现十分沉郁。他在另一首七律《狂夫》的颈联也曾写到“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可见当时生活是十分困苦的。
首联节奏一致,但第二句第二字用了一个动词“宿”字,使节奏在有形之中发生了无形的变化(个人认为,首联除过使用对仗外,出句和对句节奏上应有变化)。再看对仗两联,尽管每句第二字分别用了 夜 天 尘 塞 四个名词,由于两联节奏变化较大,且四组名词中,前两个是偏正结构,后两个是联合结构,因之读起来并没有一般四平头具有的拖沓泥滞和重复之感。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类似这样的所谓四平头,可见诗圣的笔下功夫非同一般。我们写作中,对仗两联还应注意名词中具有实在意义的名词和方位名词两者之间的差别,在声律的表现上它们是有区别的,两联间一般名词与方位名词交替使用,不失为一个好的使节奏无形变化的好方法。
尾联“强移栖息一枝安”照应首联“独宿”,这里“强”读上声,勉强的意思。所谓“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故曰“强移”。
冒昧点评大作,不敬之处请诗友见谅。
(作者九天鹤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