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程溪钓叟

浅说拗救的一脉相承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9 08: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9-8 21:46
宋代就有拗救的论述,并非自创,而是以唐诗为例: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拗句格》:“《禁臠》云:‘ 鲁直  ...

宋代就有拗救的论述,并非自创,而是以唐诗为例: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拗句格》:“《禁臠》云:‘ 鲁直 有换字对句法,如曰“只今满座且尊酒,后夜此堂空月明”……前此未有此体,自 鲁直 变之。’《苕溪渔隐》曰:‘此体出 老杜 ,如“宠光蕙叶与多碧,点缀桃花舒小红”者是也。今俗语谓之拗句格。’僕谓此体非出 老杜 ,与 杜 同时如 王摩詰 亦多是句,如云‘雨中草色緑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曰‘劝君更尽一桮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疑亦久矣。 张説 诗曰:‘山接夏空险,臺留春日迟’,此亦拗句格也。” 宋 吴可 《藏海诗话》:“ 苏州 常熟县 破头山 有 唐 常建 诗刻,乃是‘一径遇幽处’。盖 唐 人作拗句。上句既拗,下句亦拗,所以对‘禪房花木深’。”
----------------
宋人此论看似有理,其实是本末倒置。“山接夏空险,臺留春日迟”,上三仄夏,下三平春,是内容之须要,近体诗句的根本是满足二四平仄即可,其他为自由空间。唐人诗此种场合也有大量“不救”的,他其实是在选择性地举例,并非必然!

点评

谁说拗救是必然的?除了科举试贴诗,没有必须的,讲究的才去拗救,目的是达到声势稳顺。杜甫说“老来渐于诗律细”,难道是说老了才知道二四平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9 12:04
这还真是莫明其妙,什么近体诗句的根本是满足二四平仄即可,孤平合律?三仄脚合律?三平尾合律?对式律合律?你咋不内容之须要选择性地作些孤平、三平尾、二四六也分明的对式律之作品呢?自己选择性地用拗救却反说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9 11:52
金老说到点子上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9 0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9-9 09: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9 08:14
宋代就有拗救的论述,并非自创,而是以唐诗为例: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拗句格》:“《禁臠》云:‘ 鲁 ...

金老说到点子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1: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9-9 12:26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9 08:14
宋代就有拗救的论述,并非自创,而是以唐诗为例: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拗句格》:“《禁臠》云:‘ 鲁 ...

这还真是莫明其妙,什么近体诗句的根本是满足二四平仄即可,孤平合律?三仄脚合律?三平尾合律?对式律合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也合律【押平韵】?你咋不内容之须要选择性地作些孤平、三平尾、二四六也分明的对式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之作品呢?自己选择性地用拗救却反说古人选择性地举例
自己选择性地用拗救倒也罢了,还选择性地评论,北山此跟帖明明白白地告诉了你,宋代就有了拗救的相关论述,王渔洋的拗救理论并不是如你所说的凭空而来

点评

孤平合律?三仄脚合律?三平尾合律?对式律合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也合律?------合不合律,唐人自己说了算!难道王渔洋去一救,就合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9 1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9-9 12:0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9 08:14
宋代就有拗救的论述,并非自创,而是以唐诗为例: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拗句格》:“《禁臠》云:‘ 鲁 ...

谁说拗救是必然的?除了科举试贴诗,没有必须的,讲究的才去拗救,目的是达到声势稳顺。杜甫说“老来渐于诗律细”,难道是说老了才知道二四平仄律?

点评

杜甫说“老来渐于诗律细”,----这是老杜从不讲拗救转为必讲拗救了?根据在哪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9 1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9 12: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9-9 12:04
谁说拗救是必然的?除了科举试贴诗,没有必须的,讲究的才去拗救,目的是达到声势稳顺。杜甫说“老来渐于 ...

杜甫说“老来渐于诗律细”,----这是老杜从不讲拗救转为必讲拗救了?根据在哪里?

点评

你认为杜甫老来渐于诗律细,细在那里?仅仅是二四六分明算不算细?用得着老来才琢磨明白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9 15: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9 12: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9 11:52
这还真是莫明其妙,什么近体诗句的根本是满足二四平仄即可,孤平合律?三仄脚合律?三平尾合律?对式律合 ...

孤平合律?三仄脚合律?三平尾合律?对式律合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也合律?------合不合律,唐人自己说了算!难道王渔洋去一救,就合律了???

点评

近体诗句的根本是满足二四平仄即可,这不是你说的吗?救或不救,难不成孤平合律?三仄脚合律?三平尾合律?对式律合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也合律?唐人说了孤平合律?三仄脚合律?三平尾合律?对式律合律?三、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9 13: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3: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9-9 13:49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9 12:46
孤平合律?三仄脚合律?三平尾合律?对式律合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也合律?------合不合律,唐人自己说 ...

近体诗句的根本是满足二四平仄即可,这不是你说的吗?救或不救,难不成孤平合律?三仄脚合律?三平尾合律?对式律合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也合律?唐人说了孤平合律?三仄脚合律?三平尾合律?对式律合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也合律?
你咋就不内容之须要选择性地作些孤平、三平尾、二四六也分明的对式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之作品呢?自个不内容之须要选择性地作些孤平、三平尾、二四六也分明的对式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之作品,鼓吹别人作?
回忆与娄总工程师共事的日子

曾聚总工那小楼,同席共望几春秋。
克坚岂厌心神累,成事不惜倦体尤。
老骥欣然车驾远,忠臣频顾大家忧。
耄耋来忆当年况,一样悲欢上眉头。
-----------------------------------------------------
试改:
曾与娄工聚小楼,畅谈共议几春秋。
克坚不厌心神累,成事当珍事业酬。
老骥欣然车驾远,忠臣频顾大家忧。
而今耄耋他年忆,一样悲欢眉上头。

老童子偶尔作了首七言,你试改就只为显示一下你懂满足二四平仄即可?唐人也有对句大拗的,如坐阁独成闷,行塘阅清辉,哪么,你改一样悲欢上眉头为一样悲欢眉上头还有什么意义呢?岂不二四六不分明也是对的?唐人是不可能站起来跟你说话证明你说的就是对的了,不还有诗例在么,唐人诗例说了算嘛,何必去改?又何必说近体诗句的根本是满足二四平仄即可,其他为自由空间

点评

老童子,同乡熟人,因方言口音,以入为平了,改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9 14: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9 14: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9-9 14:16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9 13:13
近体诗句的根本是满足二四平仄即可,这不是你说的吗?救或不救,难不成孤平合律?三仄脚合律?三平尾合律 ...

      老童子,我的同乡熟人,因方言口音,以入为平了,改之。
曾聚总工那小楼,同共望几春秋。
克坚岂厌心神累,成事不倦体尤。
老骥欣然车驾远,忠臣频顾大家忧。
来忆当年况,一样悲欢上眉头。


      并非根据王渔洋的拗救理论而改!

点评

改什么呀,岂不二四六不分明也是对的更好?内容之须要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9 14: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4: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9 14:11
老童子,同乡熟人,因方言口音,以入为平了,改之。

改什么呀,岂不二四六不分明也是对的更好?内容之须要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4: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9-9 15:12 编辑

内容之须【需】要可以说是不以词害意、以律害意的另一个版本,诗例是不难找的,28楼就提供了一些,理论也不缺,譬如著名的香菱学诗就是。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节选】

这不,曹雪芹不是借黛玉的口道出了诗道之至理么?“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你还学近体格律干嘛?


连近体格律都不需要了,还需要讲什么平仄么?还需要什么二四分明么?还要拗救理论干嘛?内容之须【需】要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岂不更自由自在?当代这不还有梨花体么,什么约束都没有,岂不更妙哉?君又何不一学而挤在近体这条独木桥上干嘛?内容之须【需】要就决定了一切,放之四海而皆准。

宋人也好,王渔洋也好,王力也罢,都是吃饱了撑的,没事说啥拗救干吗?这不纯粹是给金筑子老先生添堵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9-9 15:5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9 12:42
杜甫说“老来渐于诗律细”,----这是老杜从不讲拗救转为必讲拗救了?根据在哪里? ...

你认为杜甫老来渐于诗律细,细在那里?仅仅是二四六分明算不算细?用得着老来才琢磨明白吗?

点评

近体诗格律从永明体过渡到唐五律又发展到唐七律,唐人所遵循的是二四平仄粘对律。其句子另有两个硬性规定:平平仄仄平或平平平仄平或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至于为什么,有待研究。一句话,存在就是合理的,历代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9 17: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9 17: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9-9 17:45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9-9 15:58
你认为杜甫老来渐于诗律细,细在那里?仅仅是二四六分明算不算细?用得着老来才琢磨明白吗? ...

近体诗格律从永明体过渡到唐五律又发展到唐七律,唐人所遵循的是二四平仄粘对律。其句子另有两个硬性规定:平平仄仄平或平平平仄平或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至于为什么,有待研究。一句话,存在就是合理的,历代就如此传承下来了。至于老杜个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细到什么程度,别人是否也细,我没有研究过!但我可以说,老杜的“老来渐于诗律细”,是细到王渔洋的拗救标准,那简直是荒诞绝伦!

点评

说你打着红旗反红旗是半点都没冤你,王渔洋的律诗定体才开始有‘’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的孤平之说吧?唐人又没啥孤平不孤平之说,你还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08:38
何谓‘’细到王渔洋的拗救标准,那简直是荒诞绝伦‘’了? 说明你根本就不懂拗救,拗救恰好就是教人不必死抠标准律句而灵活运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08:23
诗律细者,细细的研究诗律,并没有说是研究拗救。过分引申者,走入歧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9 19: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9-9 19: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9 17:43
近体诗格律从永明体过渡到唐五律又发展到唐七律,唐人所遵循的是二四平仄粘对律。其句子另有两个硬性规定 ...

诗律细者,细细的研究诗律,并没有说是研究拗救。过分引申者,走入歧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8: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9 17:43
近体诗格律从永明体过渡到唐五律又发展到唐七律,唐人所遵循的是二四平仄粘对律。其句子另有两个硬性规定 ...

何谓‘’细到王渔洋的拗救标准,那简直是荒诞绝伦‘’了?
说明你根本就不懂拗救,拗救恰好就是教人不必死抠标准律句而灵活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9 17:43
近体诗格律从永明体过渡到唐五律又发展到唐七律,唐人所遵循的是二四平仄粘对律。其句子另有两个硬性规定 ...

说你打着红旗反红旗是半点都没冤你,王渔洋的律诗定体才开始有‘’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的孤平之说吧?唐人又没啥孤平不孤平之说,你还不是照样按王渔洋的学说避起什么孤平来了么?

2345截图20200910083024.png

点评

王渔洋的律诗定体才开始有‘’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 -------------------- 唐人是照王渔洋的定才始有五律的?才始会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0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10 08: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9-10 08:52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10 08:38
说你打着红旗反红旗是半点都没冤你,王渔洋的律诗定体才开始有‘’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 ...

王渔洋的律诗定体才开始有‘’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
--------------------
唐人是照王渔洋的定体才开始有五律的?才开始会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的?!这种句式,包括平平仄平仄,六朝人就规天定了,关清人王渔洋的屁事?

点评

唐人当然不是照王渔洋的定体才开始有五律的,可你照王渔洋的定体避什么孤平?唐人就有了孤平说?六朝人就有了孤平说?王渔洋的孤平又关你屁事?唐诗就不乏孤平句,避甚孤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0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9: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9-10 09:15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10 08:46
王渔洋的律诗定体才开始有‘’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 ...

唐人当然不是照王渔洋的定体才开始有五律的,可你照王渔洋的定体避什么孤平?唐人就有了孤平说?六朝人就有了孤平说?王渔洋的孤平又关你屁事?唐诗就不乏孤平句,避甚孤平?既然你都说了王渔洋的拗救理论是谬论,自个却大用特用其谬论岂不更荒谬?

点评

你不要弄反了!唐人句子的规定,是唐人自己遵守的。违者少数,但不是代表。唐人决不是因为有清人王渔洋的“不可令单”的本句自救才这样规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0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10 09: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9-10 09:24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10 09:04
唐人当然不是照王渔洋的定体才开始有五律的,可你照王渔洋的定体避什么孤平?唐人就有了孤平说?六朝人就 ...

你不要弄反了!唐人句子的规定,是唐人自己遵守的。违者少数,但不是代表。唐人决不是因为有清人王渔洋的“不可令单”的本句自救才这样规定的!今人写诗,有一个共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忌孤平、忌尾三仄尾三平,如此而已!

点评

是你不要弄反了吧?唐人有什么句子的规定?谁规定的?唐人自己又遵守了什么规定?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三仄脚、三平尾句不照样存在么?唐人当然决不是因为有清人王渔洋的“不可令单”的本句自救才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09: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9: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9-10 10:01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10 09:16
你不要弄反了!唐人句子的规定,是唐人自己遵守的。违者少数,但不是代表。唐人决不是因为有清人王渔洋的 ...

是你不要弄反了吧?唐人有什么句子的规定?谁规定的?唐人自己又遵守了什么规定?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三仄脚、三平尾句不照样存在么?唐人当然决不是因为有清人王渔洋的“不可令单”的本句自救才这样规定的,恰好的是清人王渔洋的“不可令单”才开始有了明确的孤平论述,你却按王渔洋的孤平论述避什么孤平?这不明摆着你的创作跟你的理论唱反调么?

今人写诗,有一个共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忌孤平、忌尾三仄尾三平,如此而已!???


你既然说到了今人写诗,今人写诗还有一个共识,出宽对严,拗而后救即不为病,清人于今人来说岂非前人?唐人于清人来说又岂非前人?今人就可按前人的实践、理论弄个什么共识,难道清人就不可按前人的实践整个理论?什么逻辑?难不成所谓的今人共识就不是根据前人的实践、理论总结出来的?天上掉下来的?




点评

谁都可以弄它的新论,谁都可以不认可这个新论?你伤心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10 10: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10 09:33
是你不要弄反了吧?唐人有什么句子的规定?谁规定的?唐人自己又遵守了什么规定?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

谁都可以弄它的新论,谁都可以不认可这个新论,你伤心什么?

点评

我伤什么心?搞笑 爱认不认拗救理论是你的自由,不过,你既然说了王渔洋的拗救理论是谬论却又按‘谬论’避起什么孤平来了?喜欢自己打自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1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0: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9-10 10:14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10 10:02
谁都可以弄它的新论,谁都可以不认可这个新论?你伤心什么?

我伤什么心?搞笑

爱认不认拗救理论是你的自由,不过,今人所谓的忌孤平就是根据前人的实践、理论整理出来的,其中就有王渔洋,你既然说了王渔洋的拗救理论是谬论却又为什么按‘谬论’避起什么孤平来了?喜欢自己打自己???

点评

我说过,你听不懂么?我照唐人的规矩写诗,不是照王渔洋的拗救写诗,如此而已!历史上有王渔洋和无王渔洋,唐近体诗同样传承至今!从清人至现代,写诗者千万,不知王渔洋论的人多得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1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10 10: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10 10:06
我伤什么心?搞笑

爱认不认拗救理论是你的自由,不过,你既然说了王渔洋的拗救理论是谬论却又按‘谬论’ ...

我说过,你听不懂么?我照唐人的规矩写诗,不是照王渔洋的拗救写诗,如此而已!历史上有王渔洋和无王渔洋,唐近体诗同样传承至今!从清人至现代,写诗者千万,不知王渔洋论的人多得很!

点评

是你听不懂么?唐人的规矩的规定了忌孤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1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0: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10 10:14
我说过,你听不懂么?我照唐人的规矩写诗,不是照王渔洋的拗救写诗,如此而已!历史上有王渔洋和无王渔洋 ...

是你听不懂么?唐人的规矩的规定了忌孤平?

点评

当然!唐诗犯孤平者极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1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10 10: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10 10:16
是你听不懂么?唐人的规矩的规定了忌孤平?

当然!唐诗犯孤平者极少!

点评

谁规定的?怎么说的?还当然 还知道唐诗犯孤平者极少,这不结了,王渔洋的理论不就不是谬论了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0: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10 10:18
当然!唐诗犯孤平者极少!

谁规定的?怎么说的?还当然

还知道唐诗犯孤平者极少,这不结了,王渔洋的理论不就不是谬论了么

点评

那么,王渔洋不就说了等于没说?这还用他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1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10 10: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8 22:03
方回的《瀛奎律髓》也认为拗句格、拗体出自于老杜,葛晓音在论杜甫七律“变格”的原理和意义一文中认为老 ...

方回的《瀛奎律髓》也认为拗句格、拗体出自于老杜,葛晓音在论杜甫七律“变格”的原理和意义一文中认为老杜喜欢拗是随其格调而变的。
---------------
你最好把方回论诠释得详细点;为什么只拗不救的句子更多!

点评

还要诠释什么呢?《瀛奎律髓》可以自个去摆渡,小拗可不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1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0: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10 10:29
方回的《瀛奎律髓》也认为拗句格、拗体出自于老杜,葛晓音在论杜甫七律“变格”的原理和意义一文中认为老 ...

还要诠释什么呢?《瀛奎律髓》可以自个去摆渡,小拗可不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10 10: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10 10:21
谁规定的?怎么说的?还当然

还知道唐诗犯孤平者极少,这不结了,王渔洋的理论不就不是谬论了么

那么,王渔洋不就说了等于没说?这还用他说?

点评

王渔洋不说你哪来的懂孤平又哪来的所谓今人共识?孤平天上掉下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1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0: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10 10:32
那么,王渔洋不就说了等于没说?这还用他说?

王渔洋不说你哪来的懂孤平又哪来的所谓今人共识?孤平天上掉下来的?

点评

耍无赖是你的本行!没有王渔洋世人就不会写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1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10 10: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10 10:34
王渔洋不说你哪来的懂孤平又哪来的所谓今人共识?孤平天上掉下来的?

耍无赖是你的本行!没有王渔洋世人就不会写诗了!

点评

谁在耍无赖呀,没有王渔洋的孤平论说哪来的所谓今人共识的忌孤平,没有王渔洋的孤平论说你连个孤平的毛都摸不着,还懂个鸟忌孤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0 1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5 18: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