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9-9 13:49 编辑
近体诗句的根本是满足二四平仄即可,这不是你说的吗?救或不救,难不成孤平合律?三仄脚合律?三平尾合律?对式律合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也合律?唐人说了孤平合律?三仄脚合律?三平尾合律?对式律合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也合律?
你咋就不内容之须要选择性地作些孤平、三平尾、二四六也分明的对式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之作品呢?自个不内容之须要选择性地作些孤平、三平尾、二四六也分明的对式律、三、五、七句的平脚之作品,鼓吹别人作?
回忆与娄总工程师共事的日子
曾聚总工那小楼,同席共望几春秋。 克坚岂厌心神累,成事不惜倦体尤。 老骥欣然车驾远,忠臣频顾大家忧。 耄耋来忆当年况,一样悲欢上眉头。 ----------------------------------------------------- 试改: 曾与娄工聚小楼,畅谈共议几春秋。 克坚不厌心神累,成事当珍事业酬。 老骥欣然车驾远,忠臣频顾大家忧。 而今耄耋他年忆,一样悲欢眉上头。
老童子偶尔作了首七言,你试改就只为显示一下你懂满足二四平仄即可?唐人也有对句大拗的,如坐阁独成闷,行塘阅清辉,哪么,你改一样悲欢上眉头为一样悲欢眉上头还有什么意义呢?岂不二四六不分明也是对的?唐人是不可能站起来跟你说话证明你说的就是对的了,不还有诗例在么,唐人诗例说了算嘛,何必去改?又何必说近体诗句的根本是满足二四平仄即可,其他为自由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