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8|回复: 18

八病与平仄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20-10-4 07:4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明体讲八病,近体讲平仄,近体又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然而古人常将八病之蜂腰鹤膝混入近体平仄,如唐代诗僧寒山有诗:
有个王秀才,笑我詩多失。云不識蜂腰,仍不會鶴膝。
平側不解壓,凡言取次出。我笑你作詩,如盲徒詠日。

诗中说王秀才笑话寒山作诗不识蜂腰,鹤膝,不会压平仄。我们现在知道唐近体诗是要合平仄的,但是否还讲蜂腰鹤膝?寒山所说蜂腰鹤膝是比喻还是实际,则不甚明了。

宋代司马光奏折说:“至于以赋、诗、论、策试进士,及其末流,专用律赋格诗取舍过落。擿其落韵、失平侧、偏枯不对、蜂腰鹤膝,以进退天下士。”
这里司马光也将平仄,蜂腰鹤膝并举,以说明宋代初期试贴诗规则,后来查明司马光所说“失平侧”也与现在不同,指五言诗句中间二,三,四字不能同平或同仄。

日本试贴诗学自唐朝,唐朝结束后,日本科举考试仍用蜂腰病来评判五言试贴诗试卷。

从这些文献可进一步考证唐近体诗讲不讲蜂腰。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4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山所处的初唐年代应该还是讲避八病的,即便后世也不是全不论,八病仍有参考意义。
所谓大历以降,古、近遂分,研讨近体诗律当沈宋之后,大历以降,则可知此体必此体,混淆初、中唐诸诗则易混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4 10: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司马光奏折说:“至于以赋、诗、论、策试进士,及其末流,专用律赋格诗取舍过落。擿其落韵、失平侧、偏枯不对、蜂腰鹤膝,以进退天下士。”
这里司马光也将平仄,蜂腰鹤膝并举,以说明宋代初期试贴诗规则,后来查明司马光所说“失平侧”也与现在不同,指五言诗句中间二,三,四字不能同平或同仄。
--------------
宋代司马光奏折说:“至于以赋、诗、论、策试进士,及其末流,专用律赋格诗取舍过落。擿其落韵、失平侧、偏枯不对、蜂腰鹤膝,以进退天下士。”
说明宋朝的试律诗是一韵到底不允许落韵的,失平侧则贡举条式列有避中三连,此中三连有可能是从中唐的‘不调病’演变而来

第二,不调病。不调者,谓五字内除第一字、第五字,于三字用上、去、入声相次 者。平声非病限。此是巨病,古今才子多不晓。如:〔晨风惊叠树,晓月落危峰。〕 〔月〕次〔落〕,同入声。如〔雾生极野碧,日不远山红。〕〔下〕次〔远〕,同上 声。如:〔定惑关门吏,终悲寒上翁。〕〔寒〕次〔上〕,同去声。

总之,不知诗律之渐进者不足以言近体诗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4 11: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严羽对于八病是持批评态度的,直斥其‘弊法不足据’,这或是对科考试律的一种批评。

不过于近体诗律而言,本来平仄二元化了止论平仄就可以的了,但难以否认的是近体或多或少也是存在着一些四声碎用的因素的,如王力论律诗的规避‘上尾’就提倡四声递用,只是近体的四声碎用的保留程度究竟有多大是个值得研究的话题,这里或许有个原则,主论平仄,附避八病。

八病之中的蜂腰鹤膝无疑应是四声碎用的,宋代的科考仍不允许蜂腰鹤膝,可见,明四声碎用及规避八病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的

点评

钓鱼的老头,节日快乐哟。 我始终不知蜂腰和鹤膝作为诗律术语是啥意思。古人的典籍寥寥几句,后人的理解估计大多也附会牵强。不要那么多定义,简单点,举例说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4 1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9716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95
贡献
10742
金钱
13627
发表于 2020-10-4 12: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吟诗草 发表于 2020-10-4 11:36
严羽对于八病是持批评态度的,直斥其‘弊法不足据’,这或是对科考试律的一种批评。

不过于近体诗律而言, ...

钓鱼的老头,节日快乐哟。
我始终不知蜂腰和鹤膝作为诗律术语是啥意思。古人的典籍寥寥几句,后人的理解估计大多也附会牵强。不要那么多定义,简单点,举例说明。

点评

“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君与甘同平,独与饰同入,故蜂腰病也。 “拨棹金陵渚,遵流背城阙,浪蹙飞船影,山挂垂轮月。”渚、影同上,故鹤膝病也。 元兢另有说法,蜂腰病者,平声非病限,即君与甘同平于元兢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4 12:47
蜂腰鹤膝源自沈约,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所谓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指同平、同上、同去、同入,它是永明时代四声碎用,以下鹤膝也是。 鹤膝诗者,五言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4 12: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4 12: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10-4 12:06
钓鱼的老头,节日快乐哟。
我始终不知蜂腰和鹤膝作为诗律术语是啥意思。古人的典籍寥寥几句,后人的理解 ...

蜂腰鹤膝源自沈约,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所谓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指同平、同上、同去、同入,它是永明时代四声碎用,以下鹤膝也是。
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似鹤膝也,以其诗中央有病。
节日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4 12: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10-4 12:06
钓鱼的老头,节日快乐哟。
我始终不知蜂腰和鹤膝作为诗律术语是啥意思。古人的典籍寥寥几句,后人的理解 ...

“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君与甘同平,独与饰同入,故蜂腰病也。
“拨棹金陵渚,遵流背城阙,浪蹙飞船影,山挂垂轮月。”渚、影同上,故鹤膝病也。

元兢另有说法,蜂腰病者,平声非病限,即君与甘同平于元兢而言并不算蜂腰病。

点评

同声的声,不是指同样的发音,而是指平仄吗?那我的疑问更大了。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这都是标律句,二五同声,是蜂腰不成?那这病多了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4 14: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10-4 13:15: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不知蜂腰鹤膝并不奇怪,寒山当年也不知蜂腰鹤膝,被秀才笑话,不影响寒山诗名。
  我怀疑初盛唐诗人并不象元明清那样从小受格律训练,所以经常不合律,甚至科举考试时也有平仄不合律处,大概唐代考官也不甚严格。

点评

我不怎么读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4 14: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9716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95
贡献
10742
金钱
13627
发表于 2020-10-4 14: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吟诗草 发表于 2020-10-4 12:47
“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君与甘同平,独与饰同入,故蜂腰病也。
“拨棹金陵渚,遵流背城阙,浪蹙飞 ...

同声的声,不是指同样的发音,而是指平仄吗?那我的疑问更大了。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这都是标律句,二五同声,是蜂腰不成?那这病多了去了。

点评

同声的声指的是四声,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是标律句,平还好说点,止有一平,又有同平不是病,故平平仄仄平不犯蜂腰,而仄仄平平仄之仄有上、去、入三声,同上、同去、同入则一定犯蜂腰,如仄【上】平平【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4 1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9716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95
贡献
10742
金钱
13627
发表于 2020-10-4 14: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10-4 13:15
小子规不知蜂腰鹤膝并不奇怪,寒山当年也不知蜂腰鹤膝,被秀才笑话,不影响寒山诗名。
  我怀疑初盛唐诗人 ...

我不怎么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4 16: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行吟诗草 于 2020-10-4 16:38 编辑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10-4 14:48
同声的声,不是指同样的发音,而是指平仄吗?那我的疑问更大了。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这都是标律 ...

同声的声指的是四声,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是标律句,平还好说点,止有一平,又有同平不是病,故平平仄仄平不犯蜂腰,而仄仄平平仄之仄有上、去、入三声,同上、同去、同入则一定犯蜂腰,如仄【上】平平【上】、仄【去】平平【去】、仄【入】平平【入】三式均是,无论首个仄为上、去、入都如此。
故,论平仄而不论四声则无所谓蜂腰鹤膝,论四声则有蜂腰鹤膝,主、次要明确,绝不会是羊的25四声律24平仄律的一通瞎扯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点评

还这么细碎,我写诗从不考虑这个事。 照你这么说,我相信从唐到现在的近体诗中,可以找出无数个蜂腰来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4 16: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9716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95
贡献
10742
金钱
13627
发表于 2020-10-4 16: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吟诗草 发表于 2020-10-4 16:10
同声的声指的是四声,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是标律句,平还好说点,止有一平,又有同平不是病,故平平 ...

还这么细碎,我写诗从不考虑这个事。
照你这么说,我相信从唐到现在的近体诗中,可以找出无数个蜂腰来哦。

点评

日本的《作文大体》虽具近体的雏形,也可能会比较接近唐人之宽律,但四声碎用的痕迹也很明显,学《作文大体》保证让你一个头两个大,迨清又加简化,止论平仄,王力承清,所以,信王力,得永生,保你既简单又不会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4 16:53
大历以后,古、近攸分,八病大抵科考仍比较重视,寻常之作可能就没哪么多讲究了,不过,明白了八病之弊稍加注意一下还是有好处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4 1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4 16: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10-4 16:35
还这么细碎,我写诗从不考虑这个事。
照你这么说,我相信从唐到现在的近体诗中,可以找出无数个蜂腰来哦 ...

大历以后,古、近攸分,八病大抵科考仍比较重视,寻常之作可能就没哪么多讲究了,不过,明白了八病之弊稍加注意一下还是有好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4 16: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10-4 16:35
还这么细碎,我写诗从不考虑这个事。
照你这么说,我相信从唐到现在的近体诗中,可以找出无数个蜂腰来哦 ...

日本的《作文大体》虽具近体的雏形,也可能会比较接近唐人之宽律,但四声碎用的痕迹也很明显,学《作文大体》保证让你一个头两个大,迨清又加简化,止论平仄,王力承清,所以,信王力,得永生,保你既简单又不会错

点评

聪明人复杂问题简单化,蠢人简单问题复杂化。 照你这种说法,随便写,蜂腰还是比较少的。比如以五律来说,蜂腰只存在于非韵脚句中。非韵脚句只有: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这两种,第二种显然不存在蜂腰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4 1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9716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95
贡献
10742
金钱
13627
发表于 2020-10-4 18: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吟诗草 发表于 2020-10-4 16:53
日本的《作文大体》虽具近体的雏形,也可能会比较接近唐人之宽律,但四声碎用的痕迹也很明显,学《作文大 ...

聪明人复杂问题简单化,蠢人简单问题复杂化。
照你这种说法,随便写,蜂腰还是比较少的。比如以五律来说,蜂腰只存在于非韵脚句中。非韵脚句只有: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这两种,第二种显然不存在蜂腰的问题。
因此,蜂腰只存在于仄仄平平仄这一种句式中。这和孤平只存在于平平仄仄平这一种句式中一样简单。孤平只要注意不要第一个平写成仄就行。蜂腰只要注意仄仄平平仄这一句式中,第二和第五的仄,不要同上同去或同入就行。看看,我的定义多简单。

点评

学习了!多谢指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9 22:54
对头,聪明人就应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既利己又利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4 22:39
只有仄仄平平仄一种句型须避蜂腰,这大概是蜂腰病逐渐退隐的原因,鹤膝病后来还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0-4 1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10-4 18:2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10-4 18:09
聪明人复杂问题简单化,蠢人简单问题复杂化。
照你这种说法,随便写,蜂腰还是比较少的。比如以五律来 ...

只有仄仄平平仄一种句型须避蜂腰,这大概是蜂腰病逐渐退隐的原因,鹤膝病后来还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10-4 18:45: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头,上尾,鹤膝为近体继承,蜂腰则由二五异声变为二四平仄相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7

帖子

24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708
金钱
837
发表于 2020-10-4 22: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10-4 18:09
聪明人复杂问题简单化,蠢人简单问题复杂化。
照你这种说法,随便写,蜂腰还是比较少的。比如以五律来 ...

对头,聪明人就应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既利己又利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7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43
贡献
10384
金钱
118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1-9 22: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0-10-4 18:09
聪明人复杂问题简单化,蠢人简单问题复杂化。
照你这种说法,随便写,蜂腰还是比较少的。比如以五律来 ...

学习了!多谢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9: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