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4|回复: 8

杨雪窗:填词必须掌握的四种特殊对仗形式

[复制链接]

842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紫荆风致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687
贡献
35074
金钱
390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0-19 14: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汤能三(革三) 于 2020-5-24 11:40 编辑


填词必须掌握的四种特殊对仗形式[color=var(--weui-LINK)][url=]搜韵[/url] [color=rgba(0, 0, 0, 0.298039)]昨天
编者按
本文节选自杨雪窗老师的公开课[color=var(--weui-LINK)]《如何学好词的对仗》。本文仅为完整课程的1/4,完整课程内容可点击文末链接学习。

词中绝大多数的对仗,与诗中对仗差不多,无非字数多少不同而已。像《浣溪沙》下片前两句,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像七律的对仗;《临江仙》上片最后两句,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种像五律的对仗。当然,词的对仗句,其审美特质及气息、味道,自然要符合词的审美特点,与诗的味道不同。

此外,还有三字句的对仗,像《江南春》开头两句,寇准的“波渺渺,柳依依”;四字句的对仗,像《踏莎行》上片开头两句,秦观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六字句的对仗,像《西江月》上片开头两句,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等。近体律绝没有这种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的对仗,但是这种原理和类型是一样的。

但是词中对仗,也有一些类型,与诗之对仗不同。


1.扇面对。

   扇面对是隔句对仗,如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因此也叫隔句对。诗中也有扇面对,但是近体的五、七律往往没有,一般存在于古风和排律中。像杜甫的五古《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间有这么四句: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暖客貂鼠裘”与“劝客驼蹄羹”对仗,“悲管逐清瑟”与“霜橙压香橘”对仗,是典型的扇面对。

杜甫的很多五言排律,大量使用扇面对,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像这首《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中间有这么四句:

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

移官蓬阁后,谷贵没潜夫。

这首诗是悲叹两位逝去的朋友郑司户和苏少监。从内容安排上来说,“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是写被贬台州而死的郑虔;“移官蓬阁后,谷贵没潜夫”是写饿死长安的苏源明。而从对仗上来说,“得罪台州去”对“移官蓬阁后”,“时危弃硕儒”对“谷贵没潜夫”,是隔句形成对仗,属于典型的扇面对。

但从整体来说,诗中使用扇面对是不太多的,尤其古风极少。但是词中扇面对是很常见的。因为有些词牌要求必须使用扇面对,我们在使用这些词牌填词的时候,就不得不按要求来写。像《沁园春》,以辛弃疾的为例,上阕有这么几句:

喜草堂经岁,重来社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

除去领起字“喜”,后面的句子即是扇面对。“草堂经岁”对“斜川好景”,“重来社老”对“不负渊明”,隔句形成对仗。

下阕有这么几句:

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

除去领起字“解”,后面的句子即是扇面对。“频教花鸟”对“更催云水”,“前歌后舞”对“暮送朝迎”,隔句形成对仗。——《沁园春》上下阕,这两处按照要求必须用扇面对。

再像《风流子》,以周邦彦的为例,上阕有这么几句:

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欲说又休”对“未歌先咽”,“虑乖芳信”对“愁近清觞”,隔句形成对仗。词中,这种要求用扇面对的词牌有不少,大家在创作的时候,一是要仔细阅读词谱上的所有内容及说明,二是要多读古人同词牌的作品,进行比照、参考。


2.领字对仗。

“领字对仗”即是有领字领起后面的对仗。其实像刚刚提到的《沁园春》,即是属于领字对仗。不过这种比较特殊,领字领起的是扇面对。我们来看看一般的领字对仗:

有的领字是一个字,后面两句形成对仗,像张炎的《解连环·孤雁》,有这么两句:

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除去领起字“正”,后面的“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形成对仗。像辛弃疾的《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有这么几句: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后两句是“领字对仗”,除去领起字“在”,“龙蛇影外”与“风雨声中”形成对仗。——这种对仗在诗中往往是没有的。

有的领字是两个字,后面两句形成对仗,像秦观的《八六子》,有这么两句: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除去领起字“那堪”,后面的“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形成对仗。

有的领字是三个字,后面两句形成对仗,像张翥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听沈野云吹箫醉后有赋》,有这么两句:

何须数、琵琶汉女,锦瑟湘灵。

除去领起字“何须数”,后面的“琵琶汉女,锦瑟湘灵”形成对仗。


3.鼎足对。

人们常用“鼎足”来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所谓“鼎足对”,就是指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仗。这种对仗在宋词和元曲中比较常见,尤其元曲以通俗泼辣为特色,运用鼎足对,往往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词中最典型的是《行香子》,上下阕的末三句。以秦观的为例,上阕末尾写道: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除去领起字“有”,后面三句“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是典型的鼎足对。下阕末尾写道: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除去领起字“正”,后面三句“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形成鼎足对,有三足鼎立的感觉。


4.前一句与后一句的前半部分对仗。

这种与“领字对仗”有些相反。“领字对仗”,是除去前面的领起字,后面形成对仗。这第四种对仗,则是除去后面的几个字,前面的形成对仗。

像吴文英的《绛都春》,有这么两句:

旧色旧香,闲雨闲云情终浅。

我们除去后一句最后三字“情终浅”,前面的“旧色旧香,闲雨闲云”即是工稳的对仗句。

姜夔的《长亭怨慢》,上阕有这么两句: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除去后一句最后三字“向何许”,前面的“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即是工稳的对仗句。


因此,填词不仅要留意对仗,还有各种形式的讲究。而且词之对仗,其语言气息、味道与诗之差异很大。像翁宏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放进五律里不显眼,晏几道放进词里,就能大放异彩。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写进七律里就不显眼,放进词里就脍炙人口。这些幽微绵邈的对仗句,更合乎词的审美。


读词谱除了看格律押韵要求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按谱填词只要符合词谱上平仄押韵要求就可以了吗?

……
============================================================================

“学诗词要多读多思考”为何会令人反感?[color=var(--weui-LINK)][url=]搜韵[/url] [color=rgba(0, 0, 0, 0.298039)]昨天

点击蓝字,关注搜韵

前段时间,我们收到了这样一个用户留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以看出,这位诗友对 “学写诗词要先多读诗词”这种说法比较反感。造成这种反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很多人会觉得通过阅读所来带的提升“见效慢”。读这么多,不实际操作一下,怎么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

二、读的都是古人的作品,离自己的生活太远,没有代入感。还是先写作,边写边改更能学到东西。


但这两个想法其实都是错误的。如果一直都是抱有这种想法,那是绝对无法学会诗词写作。

阅读在学习诗词写作的过程中到底有多重要?我们以学习填词为例,分析一下其中的重要性。



一、学填词如果不先读词就直接开始写,可能连基本格式都会搞错。

填词不仅仅是按照词谱上的平仄押韵要求填字就可以了。有很多更细致的要求,如果不通过阅读,是很难发现的。

比方说《沁园春》这个词牌,上下片最后两句,一句是五个字,一句是四个字。但这两句的句式是有特殊要求的,要以一领字领起以下两个四言句,领字宜用去声字,而且,很多词家为了句式整齐,两个四言句会写成对仗句。例如: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齑盐里,似扬雄寂寞,韩愈龙钟。


但是,有很多人由于缺乏阅读,写这两句的时候不注意句式,随意乱写。我们可以看一些反例:


衷心愿,五岳三山土,世代祥传。

重庆到,洪崖洞口闹,火料真香。


上面这两个例子,不仅句式错误,语言也十分粗糙拙劣,毫无美感可言。不要小看这种细节问题。连领字都不知道,说明作者的词学常识极度匮乏,遑论更高级的写作技法?



二、精读古人的作品,能够为我们的写作提供指导。

我们先来看看一首当代人的习作:


阮郎归•春雪

璇花漫漫日微茫,迢迢江水长。琼枝玉树冻冰霜,柳烟弄淡黄。

春已至,鹊鸣廊,寒酥满翠篁。一枝疏影寿阳妆,清寥度暗香。


这首词看起来词汇还可以,最起码没有特别俚俗的词,但实际上依旧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首先,题目是春雪,即在入春之后才下的雪。春雪必然是与冬天的雪有所区别。但是我们看这首词,完全不能看出春雪的特点,作者只是一句写雪景,一句写春景,雪景和春景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这种写法完全无法切题。

其次,作者对景物的刻画也是比较粗疏,并不十分具体。如第一句的“璇花漫漫日微茫”,缺乏细节,这种句子实际上非常空洞。

那么要怎样才能把“春雪”这个题目写好呢?其实古人早已在他们的作品中告诉我们了。

我们来看古人一首同题作品:


东风第一枝 咏春雪(宋·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粗读这首词,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写作的启示。

一是如何扣题。兰、草,都是春天才会有的物象,作者巧妙地描写了春雪沁入兰心、粘上草叶的场景,紧扣时令。由于天气已经逐渐转暖,春天的雪肯定不会是冬天那种鹅毛大雪,所以作者用“巧”、“偷”二字,突出了春雪“轻盈”的特点。离题是写作的大忌,如何扣题是每个写作者都必须学习的技能。

二是通过细节描写,更能让作品更加形象生动。不仅是首句的“巧沁兰心,偷黏草甲”,后面的“谩凝碧瓦难留”、“料故园、不卷重帘”、“柳回白眼、“杏开素面”、”“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等等,都是细节描写,从多个角度来描写春雪,文字非常清新细腻,富有美感。

何况这首词中还有许多精微细节有待发掘学习。


我们只有通过精研古人的作品,提炼出有用的技法,并且进行模仿,才能让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很多诗友觉得阅读没用,根本的原因在于阅读的方法出现了错误。现在有些人一提到阅读,就喜欢说“品”、“悟”,甚至说出“诗词只能品而不能读”这种谬论。“品”、“悟”都是非常虚无缥缈的概念,根本无法落到实处。

对于想学习诗词写作的人来说,精读是一个永远也无法绕开的步骤。解读诗词并不是什么玄学,也不需要什么天赋,而是需要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post_newreply


842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紫荆风致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687
贡献
35074
金钱
390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22: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1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律诗绝句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31
贡献
11216
金钱
14053
发表于 2020-10-21 22: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辛苦了,谢谢分享。遥握问好,敬香茶。预祝您重阳节开心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律诗绝句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31
贡献
11216
金钱
14053
发表于 2020-11-6 23: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学习,于中受益匪浅。谢谢老师分享。敬香茶!

点评

敬香茶!敬香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6 2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紫荆风致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687
贡献
35074
金钱
390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23: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荆山一笑生 发表于 2020-11-6 23:48
在学习,于中受益匪浅。谢谢老师分享。敬香茶!

敬香茶!敬香茶!

点评

老师客气了。谢香茶,祝秋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7 0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律诗绝句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31
贡献
11216
金钱
14053
发表于 2020-11-7 00: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汤革三 发表于 2020-11-6 23:50
敬香茶!敬香茶!

老师客气了。谢香茶,祝秋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6

主题

7852

帖子

4万

积分

栏目顾问

紫荆风致首席督导

Rank: 5Rank: 5

威望
4100
贡献
10891
金钱
1572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1-11 23: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乃诗友们学习的好教材!

点评

4.前一句与后一句的前半部分对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12 0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紫荆风致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687
贡献
35074
金钱
390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2 00: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先生 发表于 2020-11-11 23:20
此乃诗友们学习的好教材!

4.前一句与后一句的前半部分对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16: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