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2|回复: 5

错综对

[复制链接]

486

主题

632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32
贡献
6443
金钱
913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0-21 09: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孤鹤 于 2020-10-21 10:04 编辑

        交股对(蹉对、交络对、交错对、交互对、参差对、犄角对、错落对、错综对、跌对)
任何格律文学,当语法结构与声律结构不一致时,总是语法服从声律,如错综对即是。
错综对在诗中主要是解决因平仄不调而采用的补救手法。有时也并非为了平仄,是为了文理上的通顺等原因。错综对是总名,有规则的和规则较乱的,清理后能明白是对仗的,都属于错综对,按大同小异,有不同的叫法和分类,有许多有规则的则有固定的称呼,像交股对、犄角对。
名称出处与解释
错综对王力《汉语诗律学·近体诗》:“对仗,自然以相当的字相对为正例;但是,诗人偶然也用一种错综对,就是不拘位置,颠倒错综,以成对仗。”王力《汉语诗律学》阐述了一些不同形式包括“隔字”的错综对,如:“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是“朝”与“春”对,“东川”与“梓州”对。“方瞳玄发粉闱郎,绛阙齐心奉紫皇。”(钱惟演《寄灵仙观苏职方学士》)是以“玄”对“绛”,以“粉”对“紫”。由于律诗首联多数不用对仗,所以王力先生称为“隐隐约约的错综对”。
错综对,是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指凡是出句的词语与对句的词语本可相对,但不是在同一个位置而是错开的情况。
诗人所以用错综对,一是为了迁就平仄,二是为了句顺,三是为了押韵。
错综对在诗中主要是解决因平仄不调而采用的补救手法。有时也并非为了平仄,是为了文理上的通顺等原因。
其特点是上下句“错开字词参差为对”。两句相对,其中的字词,不是依次相对,而是交错相对,故又称犄角对。
交络对: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中国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的《文镜秘府论校注·二十九种对》第258页:“第十九,交络对。赋诗曰:‘出入三代,五百余载。’”“三代”与“五百”即交络对。后世的蹉对、交股对,应由交络对衍变而来。故王利器校注中云:“交络对又有交股对之名,蹉对亦即交络对也。”
《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第十九,交络对。
赋诗曰:“出入三代,五百余载。”
或曰:此中“余”属于“载”,不偶“出入”;古人但四字四义皆成对,故偏举以例也。
按:例句“出入三代,五百余载”何以成对?“三代”意对“五百载”可以;“余”不偶“出入”,若依意揣之,似又尚可,“故偏举以例也”。现保留交络对之名,多称蹉对、错综对、交股对。典型的例句是:“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为了平仄的和谐,调整了词语的位次。今联不取。
交络对,是在字面上采用宽对,而实质上用斜侧交错的方式体现工对内容的一种对偶方式。交络对,要求同一门类的词语处于两句的不同位置上,错落交杂,斜侧偏对。旧称这种对仗为交股对、蹉对,或错落对。
蹉对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如《九歌》:‘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当曰蒸蕙肴,对奠桂酒,今倒用之,谓之蹉对。”明/胡震亨《唐音癸签·法微三》:“沈存中以《九歌》之‘蕙肴蒸’、‘奠桂酒’为蹉对之祖。唐人七言起结对者,多用此法。其中联如刘长卿“离心日远如流水,回首川长共落晖”,亦蹉对类。”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宋人巧猎名色,正对外,有就对,有蹉对,有扇对。”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一:“蹉对者,如《九歌》之‘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以‘蕙肴蒸’对‘奠桂酒’是也。”
磋对属古诗对仗宽对中的一种现象,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是琢句对仗法的一种。对仗时字词位置不是依次相对,而是交错相对。所谓磋,越过之意。采用交股修辞法,刻意避开整齐、均衡、雷同的词语形式,使上下联词语别异,形式参差,错落有致,产生活泼多变的优美辞面。
蹉对、亦称跌对。盖移句中字以协平仄而交股为对也。李商隐诗“裙拖六辐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对一段,巫山对湘江、交股用之,而平仄协也。(胡才甫《诗体释例》)
交股对见于宋诗话《艺苑雌黄》引江朝宗(汇)之言,谓王荆公“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以“密”对“疏”,以“多”对“少”,正交错(按:“错”,王利器校注引文为“股”)用之,所谓“蹉对法也”(引自易闻晓《中国古代诗法纲要》第217页,齐鲁书社,2005年)。
又见于元佚名《沙中金集》举屈原《九歌》“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之例,谓为“交股对”,“又名蹉对。盖以‘蒸蕙肴’对‘奠桂酒’,而作‘蕙肴蒸’者,正其错位为对,参差为偶也。”(引文同上)。此“交股对”是以“蕙肴”与“桂酒”,“蒸”与“奠”错位参差为对。
中国楹联学会编的《联律通则导读》给交股对下的定义是:“指两对词语在上下联不同语法位置上交错互对的格式。”
胡迎建则说上句之一部分照应下句一部分,下句另一部分承上句一部分,形成特殊的修辞效果。
交股对是指两对词语在上下联同语法位置上,交错相对的修辞格式。
在相对中“有隔字的为‘交股’,无隔字的是‘错综’”。这个结论值得商榷。
犄角对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有两句中字法参差相对者,谓之‘犄角对’。如‘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杜甫),‘众水’与‘一门’对,‘涪万’与‘瞿塘’对。‘舳舻争利涉,来往任风潮’(孟浩然),‘舳舻’与‘风潮’对,‘利涉’与‘来往’对是也。”
刚刚归纳:上面介绍的错综对、交络对、蹉对、跌对、交股对、犄角对,其实是两组,错综对、交络对为一组,就用错综对为代表吧。错综对,只是研究部分对仗,是单一的词语对仗,是不等价的交换,所以上下比整体未必对仗。因此它属于字对研究的范围,不属于句对的范畴。
比如所举的例子“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是“朝”与“春”对,“东川”与“梓州”对。一一对应调整后是“朝来又得东川信,春初欲取梓州发。”整联说是对偶就很勉强句意也含糊。“方瞳玄发粉闱郎,绛阙齐心奉紫皇。”“玄”对“绛”,以“粉”对“紫”,一一对应调整后是“方瞳玄发粉闱郎,齐心绛阙紫皇奉。”句子不对仗甚至句意变。原因就是错综的位置没规律,不能交错对应,因此其他词语的搭配也跟不上,所以王力先生称为“隐隐约约的错综对”。又比如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唐/刘希夷《览镜》)○颈联。“秋”对“春”,时令对。“明”与“山”却不能对。因为不能交叉等价交换,所以只能说错综对,而不能说是交股对。
蹉对、跌对、交股对、犄角对,它们为一组,一般称蹉对与交股对,现在大家习惯用交股对。交股对属于句对,上下比是一种错位的对仗,这种错位是有规律性的交叉错位,所以称之为特殊的对仗。
比如所举的例子“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以“密”对“疏”,以“多”对“少”,一一对应调整后是“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盏疏酒茶多”,对仗仍然不错,因平仄与韵而交错。“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蕙肴”与“桂酒”,“蒸”与“奠”错位,一一对应调整后是“蕙肴蒸兮兰藉,桂酒奠兮椒浆”,对仗更加不错。“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众水”与“一门”对,“涪万”与“瞿塘”对,一一对应调整后是“众水会涪万,一门争瞿塘”,仍然对仗。“舳舻争利涉,来往任风潮”,“舳舻”与“风潮”对,“利涉”与“来往”对,一一对应调整后是“舳舻争利涉,风潮任来往”,仍然对仗。
错综对和交股对都常见于首联和尾联,都常形成半对半不对的情况,它们的区别在于單与双的不同,交股对上下比形成整齐交叉的格局,错综对是偏瘫的格局。交股对形成半对半不对的责任在于其他的词的配对,错综对形成半对半不对是它本来就是偏瘫的,回到本位后,排挤出去词难找到归处。
倒装对属于错综对。
倒装对容易与交股对混。倒装对是语法上的,交股对是上下比所对的词语次序。倒装对在一句中解决问题,交股对存在上下句中。倒装对在上下句中词语是一一对应的,交股对在上下句中词语不对应,要交叉后才能找到对应的词语。比如
上方鸣夕磐,林下一僧还。(唐/刘禹锡《宿北山禅寺兰若》)“上”、“下”二字错开,因为汉语不能说“方上”,或者“下林”,也可能首联不作对仗而这样处理。“夕磐”对“一僧”,“鸣”对“还”。全联位置交错,但不是倒装。
参差对,也不是交股对,参差对指自对中字数不对等的对仗。
交股修辞格在楹联中虽很少运用,但它可以解决因词语平仄不谐而不能相对的问题,保持了联语的意境美。交股对这一部分争议很大,只做普及性介,类于偏门。如果钻的太深容易走进死胡同,除非格律强力需要,最好少用。
形式
错综对常见在首联和尾联,因为只研究个别词语的对仗,所以在颔联和颈联中也能见到。如王维的五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出句后三字是“柴门外”,对句后三字是“听暮蝉”,“柴门”和“暮蝉”,都是前一字修饰后一字,可以相对,但从词组位置来看错开的,没有交叉对称,故属错综对。
交股对的特征就是“交”,交叉对称对等的交换。主要有两种形式:斜状互对、交叉互对,比较特殊的有同位交错的。

486

主题

632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32
贡献
6443
金钱
913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09: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1)隔位交叉互对
一句中有两个不同的字交错互对。这些互对词语所处句位相同,形成整齐交叉的格局。这是最常见的。多用在首联,因为它的特殊位置,也有可能有故意造成半对半不对的意图。
有交股句者,曹植《赠白马王彪》五言古一联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万里”对“四海”,“比邻”对“丈夫”是也。(马鲁《南苑一知集》卷一《论诗》)因为是古体,“志”“犹”对得不严。
众水会涪(fú)万,瞿(qú)塘争一门。(唐/杜甫《长江》之一)○首联。从这一联上下句词组的性质来看,上联的“众水”应与下联的“一门”相对,“涪万”应与“瞿塘”相对;但如果把“一门”与“瞿塘”的位置互易,变成“一门争瞿塘”,从对仗角度上说倒是工对了,但意义就含混不清了,所以只能照现在这样安排。这一下可用上“语法服从声律,声律服从句顺”。当然,这两句诗是此诗的起首一联,并不要求使用对仗,正好可以这样安排。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唐/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颈联。以“春”对“秋”,“日”对“夜”。“夜鸣秋”与“秋鸣夜”句意没影响”,这时“语法服从声律”,押韵需要而成交股对。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唐/刘虚《阙题》)○首联。“道”与“溪”,地理对;“春”与“云”对。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试比较归位后“道由白云尽,溪与青春长”或“云由白道尽,春与青溪长”。原句第一句是拗句,因此此联不受声律约束,这时“语法”就显得重要,“白道”莫名其妙,“青春”不如“青溪”,于是交股对了。
离心日远如流水,回首川长共落晖。(唐/刘长卿《送皇甫曾赴上都》)○颈联。“日”对“晖”,“水”对“川”。“语法服从声律”,“川”“晖”虽都平声,但押韵需要而成交股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首联。“碧”与“绿”,颜色对;“一”与“万”,数目对。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千万条垂垂下坠的柳条就像是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这四个字都是仄声,回本位也不影响句意:“碧玉妆成一树高,绿条垂下万丝绦”,大约是首联,不想让它工整吧。
舳舻争利涉,来往任风潮。(唐/孟浩然《舟中晓望》)○颔联。“舳舻”对“风潮”,以“利涉”对“来往”。“语法服从声律”,平仄与押韵需要而成交股对。
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宋/王安石《晚春》)○首联。“密”对“疏”,“多”对“少”。这两句本来就是对仗形式,不过“密”、“疏”、“多”、“少”四个字恰好两两相对,如果改动其中某个字(例如有一种说法:下句的“茶多”原来应是“茶香”),那么此联仍然对仗,不过不是交股对而已。作者用交股对求的是新颖和灵活。宋严有翼《艺苑雌黄》:“僧惠洪《冷斋夜话》载介甫(王安石)诗云:‘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多’当作‘亲’,世俗传写之误。洪之意,盖欲以‘少’对‘密’,以‘疏’对‘亲’。予作荆南教官,与江朝宗汇者同僚,偶论及此。江云:‘惠洪多妄诞,殊不晓古人诗格。此一联以‘密’字对‘疏’字,以‘多’字对‘少’字,正交股用之,所谓‘蹉对法’也。”刚刚说,何须曲折求之,求平仄协而交股对也,若“春残花少枝叶密”者则平仄不协矣,须“语法服从声律”也。
七贤杯里酒,笔下板桥心。(今人诗)“七贤”与“板桥”、“杯里”与“笔下”相对。
金乌莫待栖云岭,尤盼玉龙出海潮。(今人诗)“金乌”与“玉龙”、“莫待”与“尤盼”相对。“语法服从声律”,可在首联尾联用之,形成似对非对的效果。
芳草年年碧;黄花处处香。(潘佛章的广州黄花岗联)上联“芳”与下联“香”交错相对,上联“碧”与下联“黄”交错相对。“香花处处黄”不影响平仄,但比“黄花处处香”差多了,“语法”显得突出。
登高远望,四面云山,千家烟树;长啸临风,一川星月,万里江天。(吉林北山公园旷观亭联)“登高远望”与“长啸临风”对角线位置交叉成对,即“登高”对“临风”,“远望”对“长啸”。“语法服从声律”。
有将一组重字於两句中交互使用的,互易其位。
分兵兵既夺民食,分民民又为兵役。
以民养兵民已劳,以兵役民兵太骄。
民役于官犹可说,民役于兵不可活。(唐/无名氏《古风》)○二三四联。是二字连珠诗,也是交股对对。
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宋/蓟北处士《题水月洞》)是二字连珠对,也是交股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6

主题

632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32
贡献
6443
金钱
913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09: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2)不隔字的同位交错
多出现在首联。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唐/杜甫的《归雁》)○首联。“避”对“稀”、“霜雪”对“俦侣”。“语法服从声律”。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唐/储光羲《题虬上人房》)○首联。唐/“两”对“一”,“分”对“为”。
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中唐/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杜丞相筵中赠美人》)○首联。“语法服从声律”。对角线位置交叉成对,“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数目对;“湘江”与“巫山”,地名对;“水”对“云”,天文对。裙子像湘江水一样柔滑闪亮(因为是上好的丝绸面料),头发高高梳起,就像巫山的云一样。如果是“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一段巫山云”,在意思上是很工整的对仗,在文理上也同样通顺,但是平仄上不合,只好这样颠倒交叉相对了。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万楚《五日观妓》)○颔联。“黛”与“红”,颜色对。“眉”对“裙”。美妓的眉黛比萱草的颜色还美丽,红裙的鲜艳使得石榴花都要妒杀。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元/卢挚《节节高》)扇面对又是交股对对,本是应该“一叶扁舟”对“满江明月”的,为了在曲中月、叶押韵,故采用了倒装。
避凶神要择好日头,拜家堂要将香火修。(《窦娥冤》第一折第六曲)“好日头”应作“日头好”,与“香火修”相对,是为交股对。
渭北春天,日暮江东。(阿鲁威《折桂令》)“渭”对“江”,是交股对,同时又是地名对;“北”对“东”,是交股对,同时又是方位对;“春”对“日”,是交股对,同时又是时令对。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毛泽东《吊罗荣桓同志》)○颈联。“大鸟”与“老鹰”对称,鸟兽对。“欺”对“非”。
曾是当年觞月地;而今又作上台人。(清/刘廷禧题黄鹤楼涌月台对联)“当年”对“而今”、“曾是”对“又作”。
春谷鹿眠腾紫气;鸿鸣仄室铸贤才。(朱庆文《南陵春谷公园》联)“春谷”对“仄室”、“鹿眠”对“鸿鸣”,两个词形成交叉相对。
千载石龟寿;金钟百里鸣。(高州市曹江镇石龟头村的金中书画院中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广东楹联学会会长邹继海撰书的对联)“千载”对“百里”、“石龟”对“金钟”。
登高远望,四面云山,千家烟树;长啸临风,一川星月,万里江天。(清末民初成多禄题吉林北山公园旷观亭联)以“登高”对“临风”,“远望”对“长啸”。“登高”、“远望”和“长啸”、“临风”之间都没有隔字。
百里青山谁做主;白云千载此为家。(山西五台山菩萨顶联)上联“百里”与下联“千载”交错相对,上联“青山”与下联“白云”交错相对。
七贤杯里酒,笔下板桥心。(今人诗句)“七贤”与“板桥”、“杯里”与“笔下”交错相对。
金乌莫待栖云岭,尤盼玉龙出海潮。(对联)“金乌”与“玉龙”、“莫待”与“尤盼”交错相对。
同位交错的运用,如果易引争论,尽量少用为好。
蹉对一般不是依次相对,而是交错相对。而同位交错,是在同一位置上的词进行语素调位,与一般的对仗容易产生纠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6

主题

632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32
贡献
6443
金钱
913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09: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a.平常可以使用正常对仗的情况下,尽量不用,不要故作惊人之举。
水绿因怀芳草碧;青山犹抱杜鹃红。(对联)“水绿”与“青山”位置不同,属交股对。但完全可以“绿水”与“青山”或“水绿”与“山青”对仗,用交股对没看到一点优势,因此这样的交股对纯粹是找抽。
细雨竹敲韵,风轻荷带香。(李寿基先生题济宁人民公园景点联)“细雨”与“风轻”位置不同,属交股对。有人说:“细与轻、雨与风交错相对,增添了景色的动感及此秀色入画的细腻程度。”真有这种优势吗?估计只会引人诟病。

b.无法直接对仗,用此法可以补救时,可以一用。
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为了避免单调,即使对仗也往往被安排成错综对或半对半不对。甚至为避免形式单一而特意把本来可以对仗的句子改为不对仗。这种首联用错综对或半对半不对的情况比较多。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五律颔联。这一联出句的主语“倚杖”与对句的主语“临风”,都是以动词修饰名词,对得还工稳。但后面三字,出句是“柴门外”,对句是“听暮蝉”,如只看“柴门”和“暮蝉”,都是前一字修饰后一字,可以相对。但从词组位置的安排来看是不能相对的。因为“柴门外”是以方位词“外”作“柴门”的修饰语而置于后面;“听暮蝉”却是以动词“听”来修饰宾语“暮蝉”。如要相对,必须把“柴门”放在“外”字后面,或是把“暮蝉”移在“听”字前面方能成对。但是不论移动上句的“柴门”还是下句的“暮蝉”,不但都不合平仄和韵脚在格律上的要求,而且也不合语法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交错对的形式把应对的词语错开来补救,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读起来也很自然。
江海相逢少,东南别处长。(唐/刘禹锡《江州留别薛六柳八二员外》)○首联。上句“相逢”对下句“别处”,按正例应当是“逢”与“别”相对,但汉语不能说“逢相”,或者“处别”,所以只好把它们的位置错开。也可能首联不作对仗而这样处理。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李商隐《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颈联。以下句第七字的“鸦”,错位对上句第六字的“萤”。即,暮鸦对萤火为错综对,这是因为不能说“鸦暮”或“火萤”。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宋/王安石《金陵怀古四首(其一)》)○首联。上句的“二”字对下句的“百”字,位置错开了,因为汉语不能说“二江取”,或者“降百城”。(刚刚按  上面解释很牵强。“降百城”是可以用的,“降”,可以活用,使动用法,“让……降”。因此“取二江”对“降百城”是可以的,但“二”“百”同仄声,“城”不押韵,所以要交错用。同时也有可能首联不作对仗而这样处理。)

c,更多的是首联,可能有意不让它正规对仗。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唐/刘禹锡《始闻风》)○首联。“君”对“我”,“与”对“却”,位置不同。“与”“却”换个词是可以对的,比如“仅我回”。此因为首联,或故意不为对。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唐/杜甫《归燕》)○首联。“霜雪”对“俦侣”,“避”对“稀”。也可能首联不作对仗而这样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6

主题

632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32
贡献
6443
金钱
913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09: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3)上下语义交错的交股对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唐/杜甫《狂夫》)“风含”本来应该对应“红蕖冉冉香”,“雨浥”本来应使得“翠篠娟娟净”。老杜本来曾经写过:“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严郑公宅同咏竹》)。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宋/王安石《南浦》)“含风”,本来应该柳枝袅袅;“弄日”,本来应该水光粼粼。袅袅粼粼上下交换。
(4)交股重字对
见重字中的“交股重字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6

主题

632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32
贡献
6443
金钱
913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09: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发时没有再次检查,可能有错,发现再纠
可能找不到分析得比此更细的错综对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1: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