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72|回复: 43

聊开一贴,拟辩一下【对仗】说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0-11-3 10: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典诗词 于 2020-11-3 11:51 编辑

网上,只要谈论古典诗词及其相关的话题,【对仗】说,几乎成了一些大师大神大咖的专属道具。

俺姑且站在质疑的一方,今天,咱们就来说道说道。

既然您们怎么坚持【对仗】说,就先来说一说:什么是对仗?有什么从产生发展的历史?从什么时候成为近体格律诗的创作规则?为什么又会跑到词那边儿去呢?……

既然宣扬【对仗】说,自己总要先回答出来这些的问题,是不?有理有据有逻辑,才能说服他人,对罢。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0: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典诗词 于 2020-11-3 11:52 编辑

动不动的整天介儿都在高谈阔论:人家杜甫的诗,如何如何的【对仗】?如何如何的【不对仗】?

这【对仗】说,不是唬人的道具,是什么呢?!人家1200多年前就已经逝去了的,现在总是不可能站出来,来为自己进行辩护的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0: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典诗词 于 2020-11-3 11:53 编辑

诗逸不拘凡对属,易穷皆达圣玄微。赠丘衙推 唐·张蠙

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惟观对属能。漫成五章 其一 唐·李商隐

更得清新否,遥知对属忙。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唐·杜甫

《孤愤吟四十韵(效子美对属体)》 宋·高斯得

草堂深处百无妨,却为高岑对属忙。答史正之① 金末元初·李俊民

…………


看明白?人家那时候,作诗文叫【对属】或【属对】


调笑风流剧,论文属对全。酬窦校书二十韵(次本韵) 唐·元稹

森罗万木合,属对百花全。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并启) 唐·元稹


著意学吟须刻苦,立谈属对已清新。赠管氏三昆仲罗汉保(泉祖)大闾(源祖)官孙(泳祖) 宋末元初·方回


自鄙冥搜拙,徒令属对忙。寄题顾仲瑛玉山诗一百韵 元·张翥

《闻南都新开池馆之胜漫摘坦侄二属对成诗二章 其一》 明·程敏政

逡巡行酒有神矩,属对吟联尽好语。杨童子歌 明末清初·毛奇龄

…………


【对属】《漢語大詞典》:对属(對屬)  拼音:duì shǔ
犹撰句。指诗文中两句缀成对偶。 唐 杜甫 《寄高使君岑长史》诗:“更得清新否?遥知对属忙。”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律度对属,无不精絶。”

【属对】《漢語大詞典》:属对(屬對)  拼音:shǔ duì
谓诗文对仗。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 魏 建安 后汔 江 左,诗律屡变,至 沈约 、 庾信 ,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剑鹤联句》:“《剑鹤联句》皆属对森严,造语雅健。” 清 刘大櫆 《〈张讷堂诗集〉序》:“ 訥堂 则方总角,与其诸弟从塾师受书,已能属对精切,余心窃异之。”

------请注意:《漢語大詞典》【属对】,这里说的【谓诗文对仗】,这是后人的解释。而且只是当时编撰《漢語大詞典》中该词条的学者或个人或一些人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属】词条,提到了【对偶】;【属对】词条,提到了【对仗】。

什么是【对偶】?

《漢語大詞典》:对偶(對偶)  拼音:duì ǒu
亦作“ 对耦 ”。

(1).犹对手。《晋书·周顗传》:“ 顗 在朝中时,能饮酒一石,及过 江 ,虽日醉,每称无对偶。”

(2).指夫妇双方身份、地位相配。《左传·昭公二年》“非伉儷也” 唐 孔颖达 疏:“ 少姜 是妾,非敌身对耦之人也。”

(3).泛指配偶。《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紫燕黄鶯,緑柳丛中寻对偶。”

(4).修辞格之一。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属文者对耦。”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含风鸭緑鳞鳞起,弄日鹅黄褭褭垂。’读之初不觉有对偶。” 清 赵翼 《瓯北诗话·七言律》:“然 汉 魏 以来,尚多散行,不尚对偶,自 谢灵运 辈始以对属为工,已为律诗开端。”

这是第4条释义,是咱们需要的内容。请注意一下时间:北齐。

相关人物:颜之推(531年—约597年),字介,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0: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以上调查。确定这些信息:对偶的概念,比 对属和属对,要早。而且,明确的说【对偶】是【修辞格之一】。

与之相关,包括【对属】词条,解释的【犹撰句。指诗文中两句缀成对偶】,是可以作为与【对仗】比较的。

【属对】词条的解释【谓诗文对仗】是含糊不清的,所以【属对】词条,是不合适参与比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1: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此贴文的主角儿【对仗】,该出场了。

【对仗】《漢語大詞典》:对仗(對仗)  拼音:duì zhàng

(1).谓当廷奏事。古时皇帝坐朝听政,必设仪仗,百官当廷言事,无所隐秘,故称。《旧唐书·萧至忠传》:“旧制,大臣有被御史对仗劾弹者,即俯僂趋出,立於朝堂待罪。” 宋 王溥 《唐会要·百官奏事》:“百官及奏事,皆合对仗公言,比日以来,多仗下独奏。宜申明旧制,告语令知,如缘曹司细务及有秘密不可对仗奏者,听仗下奏。”

(2).左右分设、相对而立的仗卫。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引 万柘坡 《金鳌玉蝀桥》诗:“晓来浓翠东西映,也算蛾眉对仗班。”


(3).指旧体诗文的词句相对偶。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对仗固须工整,而亦有一联中本句自为对偶者。” 蔡元培 《国文之将来》:“旧式的五七言律诗与骈文,音调铿锵,合乎调适的原则;对仗工整,合乎均齐的原则,在美术上不能说毫无价值。” 王力 《龙虫并雕斋文集·语言与文字》:“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


(4).交战。《太平天囯资料·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北伐回禀》:“有妖数千在 归德 城边东门,分作三路,忽然而来对仗。”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二回:“巧值 王囊仙 韦七綹鬚 ,至 南笼 与 清 军对仗,两路夹攻,把 勒保 围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4则释义,咱们需要的是第3则。还是 先分析时间和人物。

沈德潜(1673年12月24日—1769年10月6日),字碻(què)士,号归愚,江苏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大臣、诗人、著名学者。作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祖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王力 (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1900年8月10日—1986年5月3日),字了一,广西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1: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说【对仗】作为第3则表述的意思,作为与诗文相关的理论观点,【对仗】说,暂且说是从沈德清【清早期】这里开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1: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 先生的《龙虫并雕斋文集·语言与文字》:“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

说的这些词语属于现代汉语范畴。古典诗词是属于古代汉语范畴(即便是现代人创作古典诗词也侧重于古代汉语多一些的)。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是有差异的。王力老先生这段话说这些,是叫【词类】,也是现代汉语的东西。古代汉语里,讲的不是这个的,只讲【类】、【属】、【虚】、【实】……这样的概念。

现代很多人把【词类】,理解为【词性】,也是不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1: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典诗词 于 2020-11-3 18:34 编辑

王力老先生老先生是语言学家,古汉语那也是极深厚的。他这段话,被引用,只是没有提到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一个有明显差异的问题: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里的词类活用是极其常见的。古典诗词这儿,更是不需赘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1: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诗和词,产生和形成的时间,都是比较早的。对仗说,产生的时间是很晚的。用后来的理论,去对照讨论议论前人的诗词,这有点【秦琼战关公】的意思。

通过以上一路的调查分析,俺个人的观点是:倾向【对偶】说的。

只是格律诗里已经形成了【对仗】说的气候,这也没办法。只是,将【对仗】说,引用到【词】里,真的更是很可笑的。

格律诗和词,是不同的文体形式。体制、样式、用韵……都是有很大的差异。这好比,【对仗是辣椒,是调味品】,张三吃了神清气爽;李四吃了却会肚疼难受。卖辣椒的人,一个劲儿以张三为例,来大力宣传他的辣椒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多好多好,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1-4 09: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偶也叫对仗,两个名词的原意没有什么不同。到了唐近体诗以后,人们才把讲平仄的对偶句称为讲对仗,非平仄的对偶句称为对偶。(见国学纵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09: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希杰 教授,1940年10月13日生,江苏淮安人。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希杰老师编写的高校教材《汉语修辞学》,只讲了【对偶】,没有讲【对仗】,而且也是有与格律诗联系起来讲的内容。试想一下:是人家不知道有【对仗】说?还是怎么回事?

若是说这是属于【现代汉语的范畴】,那么王力老先生讲的【“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这些不也是属于【现代汉语的范畴】吗?

【对偶】说,是古代(比对仗说要早很多)就有的。现代汉语也使用了这个概念。而【对仗】说,就很尴尬的。早,早不过【对偶、对属、属对】。现在,现在就是【现代汉语】也似乎不大认同他。

偏偏,网络上只要谈论古典诗词及其相关的话题,【对仗】说,一直就是【大热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0: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1-4 09:43
对偶也叫对仗,两个名词的原意没有什么不同。到了唐近体诗以后,人们才把讲平仄的对偶句称为讲对仗,非平仄 ...

既然【讲平仄的对偶句称为讲对仗】,那么,王力老先生讲的【“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作何解释?

平仄是什么?平仄是字调,是汉字的声调。是以前古代汉语讲的【平上去入】,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声调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

【对偶也叫对仗】,这个说法,前面俺作的调查资料,前面也贴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0: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典诗词 于 2020-11-4 10:14 编辑

先生这段话【对偶也叫对仗,两个名词的原意没有什么不同。到了唐近体诗以后,人们才把讲平仄的对偶句称为讲对仗,非平仄的对偶句称为对偶。(见国学纵横)】

【对偶也叫对仗】,这话本来就是模糊的。【张三也叫李四】,可以吗?

先生这段话,后一大部分却努力将【对偶与对仗】加以区别,那么观照【对偶也叫对仗】这句,似乎只是努力想说明:【张三是张三;李四是李四】这样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0: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老先生讲的【“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

这明显是将【词类】作为检验是不是对仗的基础条件的。和先生说的【讲平仄的对偶句称为讲对仗】强调的【平仄声调】的说法,是不一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0: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颗树 发表于 2020-11-4 10:21
老师  这就没说清楚,分明是张冠李戴。

看完,辩论全部内容,再说话,不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0: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开篇头一句话:

网上,只要谈论古典诗词及其相关的话题,【对仗】说,几乎成了一些大师大神大咖的专属道具。

难道不是这样的?!动不动,评论古人前人或者今人的作品:这个地方不对仗?哪个地方没对仗?这个地方对仗了?哪个地方也对仗了?…………

【对仗】说,完全成了这些大师大神大咖表演的道具,不提一提【对仗】说,不足以显示自己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造诣和功力似的。

真的让他们一步一步条理分明按照逻辑讲出来呢?却尽是:前言不搭后语、漏洞百出、左支右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1-4 10: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偶就是对仗!近体诗的对偶句特别要求对偶词义加平仄相对!这特别人们就习惯叫对仗,以区别于对偶!我有专论于国学纵横,请你去那里辩驳,不要只纠缠于两名词的起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1: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词条,在《漢語大詞典》里,有引沈德潜《述说诗晬语》的话: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对仗固须工整,而亦有一联中本句自为对偶者。”

好的,俺再引述其中的两则:

《上卷》一○三 中联以虚实对、流水对为上。即徵实联,亦宜各换意境。略无变换,古人所轻。即如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何尝不是佳句,然王元美以其写景一例少之。至〔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宋人已议之矣。

《上卷》一○四 三四语多流走,亦竟有散行者;然必有不得不散之势乃佳。苟艰于属对,率尔放笔, 是借散势以文其陋也。又有通体俱散者,李太白夜泊牛渚、孟浩然晚泊浔阳、释皎然 寻陆鸿渐等章,兴到成诗,人力无与,匪垂典则,偶存标格而已。外是:八句平对, 五六散行,前半扇对之式,皆极诗中变态。

《下卷》五 放翁七言律,队仗工整,使事熨贴,当时无与比埒。然朱竹垞摘其雷同之句,多至四 十馀联。缘放翁年八十馀,〔六十年间万首诗。〕后,又添四千馀首,诗篇太多,不 暇持择也。初不以此遂轻放翁,然亦足为贪多者镜矣。八句中上下时不承接,应是先 得佳句,续成首尾,故神远气厚之作,十不得其二三。

【苟艰于属对,率尔放笔】,这里有【属对】,而不是【对仗】的。【放翁七言律,队仗工整】,这里是【队仗】,注意:【队、仗】两为个单音节词。

《漢語大詞典》的引述,是断章取义。以下是原文:

《下卷》五十六 对仗固须工整,而亦有一联中本句自为对偶者。五言如王摩诘〔赭圻将赤岸,击汰复 扬舲。〕,七言如杜必简〔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杜子美〔桃花细逐 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之类,方板中求活时或用之。

沈德潜的论述都没有离开【对偶】这个概念。这难道还不能说明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1: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1-4 10:45
对偶就是对仗!近体诗的对偶句特别要求对偶词义加平仄相对!这特别人们就习惯叫对仗,以区别于对偶!我有专 ...


既然先生说:【对偶就是对仗!】,为何还:【区别于对偶!】呢?!

先说【张三是张三】,然后再说,【张三区别于张三】,???

多谢先生相邀,俺还不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1: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典诗词 于 2020-11-4 11:22 编辑

【对仗】说,根本就是来历不明的说法。现代人,网上大谈特论格律诗【对仗】,根本就是盲目从众心理,主要还是因为一些大师大神大咖的吹捧。

现代是网路大数据资源共享的时代,相关的问题,历代那么多的【诗论】【诗话】书籍,都可以找来考据到的。

不是,这一些些人,红口白牙说什么,就是什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1: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

《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 魏 建安 后汔 江 左,诗律屡变,至 沈约 、 庾信 ,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剑鹤联句》:“《剑鹤联句》皆属对森严,造语雅健。”

清 刘大櫆 《〈张讷堂诗集〉序》:“ 訥堂 则方总角,与其诸弟从塾师受书,已能属对精切,余心窃异之。”

格律诗讲的是【属对】。这是有历史的传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1-4 11: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20-11-4 10:07
既然【讲平仄的对偶句称为讲对仗】,那么,王力老先生讲的【“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 ...

平仄是什么?平仄是字调,是汉字的声调。是以前古代汉语讲的【平上去入】,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声调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
吟者露马脚了吧?----是不敢去国学吧?平仄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的什么事?对仗对偶产生的时代又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什么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2: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1-4 11:57
平仄是什么?平仄是字调,是汉字的声调。是以前古代汉语讲的【平上去入】,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声调的【阴平 ...

【声调、字调】,普通话汉语拼音也是讲【字调】,这和您说的【平仄】是有联系的。

老先生,认错人了。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此贴文:【对仗】说,是怎么回事?

老先生的论述以及引据,根本就站不脚。而且,也没有逻辑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2: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的什么事?对仗对偶产生的时代又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什么事?

------老先生此话,真的让人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4: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颗树 发表于 2020-11-4 14:13
两位老师讨论的 平仄,只是面上的事。要有深刻的认识,需通任督二脉,也就是 诗 易,

通了诗 易,一通百 ...

看完看明白看清楚全部内容,再说话。这样毫无厘头的插话,非是参与辩论的正常作为。


不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1-4 16: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缀辑;撰写
屈平属草稿未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衡少善属文。——《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属文(撰写文章。属句;属章;属笔);属辞(撰写诗文。属咏);属书(著作);属对(诗文对仗);属缀(著作);属稿(起草文稿);属诗(作诗)

属对:作对子也。
唐以前不论平仄,谓之对偶
近体论平仄,其合平仄的对偶句称之对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7: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11-4 16:28

缀辑;撰写
屈平属草稿未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看完全部,再讨论。重复的部分,不想再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7: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文,论点、论据以及个人观点,均已贴出。需要参与讨论的师友学友,请看完全部内容,再参与讨论。重复的部分,本人不想再重复。

特此声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5 0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