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5|回复: 1

历史解密:随国就是曾国,曾国的开国君主是谁?(资料)

[复制链接]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3
贡献
22217
金钱
2914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1-3 16: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国,一个不见传世文献记载先秦时期的诸侯国。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出土,使曾国的历史掀开了一角,次年,随州城郊季氏梁一座春秋墓中出土的青铜戈进一步表明了曾国的存在。而2011年以来,随州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地、文峰塔东周曾侯墓地以及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相继发掘出土,使困扰史学界“曾随之谜”得以破解——曾即是随。
这从2013年随州文峰塔墓地中出土了一件曾侯舆(月與)编钟铭文中记载了战国时期吴王伐楚,楚昭王逃到“曾”国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左传》中有详细记载,不同的是《左传》中保护楚昭王是“随”国,曾侯舆编钟用的是“曾”国,这就证实了,曾国就是历史上的随国。
目前所知的曾国文明遗址,包括湖北随州擂鼓墩古墓群、义地岗古墓群、安居遗址、叶家山墓地和京山苏家垄墓群、枣阳郭家庙墓地,构成了一个以随州为中心、方圆约600平方千米的大遗址群,勾勒了曾国700余年(约公元前1030年至公元前320年)发展的历史脉络。
通过对出土的青铜器铭文研读,发现曾侯有10多位,年代最早的为曾侯谏,最晚的为曾侯丙,另有曾侯犺、曾侯絴白、曾伯陭、曾侯昃、曾侯舆、曾侯戉、曾侯乙等,时间跨度从西周早期到战国中期,其中西周早期的曾国国君(曾侯谏、曾侯犺)墓在随州叶家山,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曾国国君(曾侯絴白、曾伯陭)墓在枣阳东南的郭家庙,而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的曾国国君(曾侯舆、曾侯乙)墓在随州城区附近。进而表明,曾国的政治中心应经过几次迁徙-----西周早期在随州东北部,其时在随州西部至枣阳东部一带为鄂国统辖(随州羊子山墓地就是西周早期鄂国国君墓地),当时曾国的统治范围不大。而西周晚期,随着鄂国因反叛被周夷王灭国后,为了填补该区域的权力“真空”,周王很可能将鄂国的辖区分封给了曾国,曾国为便于统治,将统治中心迁到了枣阳郭家庙附近。而春秋早期,随着楚国的崛起,曾国又被迫将统治中心东迁到了随州城区附近。
根据西周早期随州叶家山曾国国君墓葬出土的青铜器铭文“犺作剌(烈)考南公宝尊彝”以及随州文峰塔曾侯舆墓铭文:“唯王正月吉日甲午,曾侯與曰:伯适上帝(一说为諤、庸),左右文武;挞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庀淮夷,临有江夏。”可知曾国的始封国君为南宫适(括)。南宫适(生卒年不详),字伯达,居于微(在今陕西周至)。商末西伯侯姬昌招贤纳士,南宫适归附,成为“文王四友”之一(另三人为太颠、闳夭、散宜生)。及至周武王灭商时,又成为重要谋臣和大将,后裂土受封,其分封的任务是警戒淮夷和监视江夏(今湖北武汉)一带,并到南方(今湖北随州)营建城池,曾国历史从此开启。至于南公适被封后,是否去了南方史无明载?
约在周康王时,朝廷册封南公括之孙盂为曾侯?因为在《大盂鼎》中,盂为“□伯”作器,而盂的父亲“□伯”未及称“公”而早卒,故康王不册封南公括之子,而是册封其孙盂。据《尚书·周书·顾命》:“翌日乙丑王崩,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一说为仲桓、南宫毛二人),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於南门之外。”仲桓南宫毛应是南宫括另一支。换言之,南公家族的一支(南仲)出仕王室为卿士,而另一只(南公)则续封回汉东为列侯。结合叶家山出土了一件“犺乍剌(烈)考南公宝尊彝”的铜簋铭文可知,“南公”为曾侯犺(犭立)的父辈(“考”为对逝去父辈的称谓)。并依据同一墓地出土的“曾侯作父乙”方鼎可知南公盂日名为乙。虽犺(犭立)分封为曾侯,但盂并未就封(盂可能与曾侯犺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叔侄关系)。据西周《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为康王时贵族盂所作的祭器。传为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器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记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盂之事。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可知。因为之前(约在成康之际)已有曾侯谏(曾侯谏墓要早于曾侯犺墓,可能二者是兄终弟及的关系。但没有证据证明叶家山西周时期的曾侯必然属于南宫括一支),后由于种种原因,或许曾侯谏一支已无继位为侯者,因而改封犺为曾侯,来到今随州之曾国继位。
值得一提的是,曾侯舆编钟铭文:“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庀(比)淮夷,临有江夏。”其中“汭”字是指夏汭,即汉水入长江处。这表明南公之始封或许并不在随州,有可能在西阳(今湖北黄冈一带)。因《左传》称淮水之曲曰淮汭,汉水之曲曰夏汭,滑水之曲曰滑汭、渭汭、雒汭之故。
知识链接
一.曾侯與编钟铭文
唯王五月,吉日甲午,曾侯與曰:伯适上帝(一说为諤、庸),左右文武,挞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庀淮夷,临有江夏。周室之既卑,吾用燮謞(就)楚。吴恃有众庶,行乱西征南伐,乃加于楚。荆(楚)邦既殄(扁刂),而天命将虞(误)。有严曾侯,业业厥声。亲敷武功,楚命是请。复定楚王,曾侯之灵。于穆曾侯,壮武畏忌,恭寅齐盟,伐武之表,怀燮四旁(方)。余申固楚成,改复曾疆。擇予吉金,自作宗彝。和(龢)钟鸣皇,用孝以享于予皇祖,以祈眉寿,大命之長,其纯德降余,万世是尚。
唯王十月,吉日庚午,曾侯與曰:余稷之玄孙,穆(?)誩(?)敦敏(?),畏天之命,定徇曾土,恭寅齐盟,吾以祈眉寿,……临观元灌,嘉树华英。[吾]以及大夫,宴乐爰飨,进士备御,肅肅锵锵,余永用畯長,难老黃考,珥终无疆。
二.大盂鼎铭文
唯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王若曰:盂,丕显玟王,受天有大命,在珷(wǔ)王,嗣玟作邦开纪,匿匍有四方,畯(jùn)政纪民,在雩御事,虘(cuó)酒无敢。甛(tián)有葵□(juàn),祀无敢酻(zùi),故天异临子,法保先王,王少有四方。我闻殷述命,唯殷边侯甸,雩依征内,避率肄于酒,故丧追祀。汝妹辰有大服,余唯即朕小学,每勿克,余乃避寡。今我隹即井阑于玟王,政德若玟王,令上三政。今余隹命盂绍荣敬,雍德巠敏,朝夕入谰(谏),享奔走。畏天威王曰示命:汝盂进乃嗣祖南公。王曰:盂乃绍夹死射戎,敏誎(cù)罰讼;夙夕绍我,寡烝四方,雩我其过;相先王,受民受疆土;赐汝鬯(chàng)一卣(yǒu),冂(jiōng)衣、舄(xì)、辇、马;赐汝祖南公伐用遹(yù),赐汝帮伺四百人鬲,使驭至巧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赐尾伺王臣十又三百人鬲,千又五十夫,徼(jiǎo)国遣捕纪土。王曰:盂,若敬乃政,勿辞朕命。盂用取王仦(chào)用,作祖南公宝鼎隹王廿又三祀。
译文:九月王在宗周册命盂。王这样说:“伟大英明的文王承受了上天佑助的重大使命。到了武王,继承文王建立了周国。排除了那个奸恶,普遍地保有了四方土地,长久地治理着百姓。办事的人在举行饮酒礼的仪式上,没人敢喝醉,在举行柴、烝一类的祭祀上也不敢醉酒。所以天帝以慈爱之心给以庇护,大力保佑先王,广有天下。我听说殷朝丧失了上天所赐予的大命,是因为殷朝从远方诸侯到朝廷内的大小官员,都经常酗酒,所以丧失了天下。你年幼时就继承了先辈的显要职位,我曾让你就读于我的贵胄小学,你不能背离我,而要辅佐我。现在我要效法文王的政令和德行,犹如文王一样任命两三个执政大臣来任命你,你要恭敬地协调纲纪,勤勉地早晚入谏,进行祭祀,奔走于王事,敬畏上天的威严。”王说:“命你盂,一定要效法你的先祖南公。”王说:“盂,你要辅助我主管军队,勤勉而及时地处理赏罚狱讼案件,从早到晚都应辅佐我治理四方,协助我遵行先王的制度治民治疆土。赏赐给你一卣香酒、头巾、蔽膝、木底鞋、车、马;赐给你先祖南公的旗帜,用以巡狩,赐给你邦国的官员四名,人众自驭手至庶人六百五十九人;赐给你异族的王臣十三名,夷众一千零五十人,要尽量让这些人在他们所耕作的土地上努力劳动。”王说:”盂,你要恭谨地对待你的职事,不得违抗我的命令。“盂颂扬王的美德,制作了纪念先祖南公的宝鼎,时在康王在位第二十三年。

165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3
贡献
22217
金钱
2914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6: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左传多遍,一直以为随国与曾国是春秋时的两个小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20: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