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5|回复: 6

古风楹联十八期竹林组毕业论文帖

[复制链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36
发表于 2020-11-15 16: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荷凝露 于 2020-11-15 22:08 编辑

古风楹联十八期竹林组毕业论文贴

关于毕业论文简单提几点要求:
1、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要求语意流畅,尽可能有深度。
2、可以围绕自身学习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来写作,也可以讲述学习过程中难忘的事等;
3、需在毕业论文中出现自己的作品;
4、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后果自负;
5、不得代笔写作,需是自己原创。

大家的毕业论文将在十九期分享。
毕业论文完成后交给各组审核老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了再发论坛;
不能通过的论文需要重新修改,直到通过为止。

毕业论文截止时间:2021年1月1日

老师审核结束时间:2021年1月10日

本组负责审核老师:沧海一粟 望望 君心  小爱 小草





















0

主题

99

帖子

7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6
贡献
195
金钱
291
发表于 2020-12-30 14: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毕业论文/自由如风

进入古风学联,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认识了很多老师和联友。

当上第一节课时,联的起源就深深吸引了我。它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桃符,一种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而作为对联雏形的对偶句,则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鼎盛时期是明清两代,这时期出现了很多楹联大家:如解缙,唐寅,徐渭等等。

那么什么是对联呢?简单的说,对联就是即对又联的两句话。它是一种文学的表达形式,是一门艺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而且这文字必须有深刻的内涵。

记得有一次成联练习,是关于(水)的成联。当时我脑海一现,因为曾经写过一首小诗,是关于溪的。溪和水差不多,所以一副对联出来了。
  水    自由如风
迂回曲折终归海;
远近纵横不掉头。

这副联虽然不怎么样,但使我明白了一个问题。对联,都是生活的来源。没有生活来源,你不了解它。肯定是写不出来的。这就让我们明白,平时要善于观察生活,并且要多读书。只有肚里有了墨水,对联应该是不难的。

进入高级班,我放松了学习,使我拉下了很多东西。这使我惭愧的很。对不起各位老师。他们辛辛苦苦的给我们找资料,点评作业。在这里,我向老师们说声对不起。

临近毕业了,我有点舍不得。最后祝老师们永远健康,永远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22

帖子

304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五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55
贡献
775
金钱
1142
发表于 2020-12-31 13: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若尘 于 2020-12-31 13:57 编辑

古风学院联十八期竹林组11-雨若尘

    《古风学联有感》
     对于联的初识,源于童年在奶奶家住,每临近春节,就会有年长的爷爷伯伯们凑在一起写对联,一群小孩子围着看热闹,现在回忆也是温馨无限,那时候对联是家家必贴品,是农村过年一种不可缺少的情结,仪式感。
     再接触对联已经是多年以后,网上一起玩的一个小伙伴,颇有些才气,喜欢弄一些对联诗词给我们看,开始看人玩,看别人讨论,后来慢慢模仿,渐渐搞懂了些许门道,明白了入声字,平仄关系,当然句子对的也是天马行空,“个性化”的狠,纯粹对着玩,但却在接触的过程中慢慢喜欢上了对联,短短七个字,说尽人间万象,便想更进一步学习。偶然遇到古风招生就来报名学习,来到古风,首先感谢校长大大为我们创造这么一个学习的环境,感恩各位老师认真辛苦的辅导,自认悟性不高,在学习中让各位老师费心了!感谢您每一次的耐心评阅与指导!
下面说一些我学习中对知识点的积累。
     基础知识个人认为不太难,但却非常重要。所有的基础知识无非就是围绕着出句对句的方法应用和错误规避,所以与其枯燥的死记硬背知识点不如多在实践中运用来得实在,记得也快还锻炼了句子。

一、对联的六个要素
格律对联基本六要素为:
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相等。
词性相当:基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结构相称:具体来说,就是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并列对并列。
节奏相应:上下联平仄两两交替,节奏点一致。
平仄相谐:上下联平仄相反,同联平仄交替。
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要有关联点,不能上联各说各的。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小小对联上下十四字,却有着许多的章法规则,并不是拿一些唯美字眼堆在一起就OK的,若不是深入学习,又如何会了解?现在人走在时代最前沿,各方面都超越了过去多少倍,但唯独在诗词方面相对古人而言,现代人反而落后了许多,我们一直在模仿的路上,却从未超越过,不禁对古人的智慧佩服不已。

二、关于流水对。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结,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有些流水对用连词串接,或根本是一句话分两半说。

老师例句:
出句1:一砚乡愁萦笔底【再嫁东风】
对句1:经年别绪在心头【梦曦】
一砚乡愁萦笔底的原因是经年别绪在心头,上流下结。
     以前在外面群里也听说过对联有很多对法,如正对,反对,无情对,流水对,大杂烩,因为不懂也分不清。入古风学习后才真正接触流水对。个人理解流水对的要点在于流转自然、衔接紧密,流转把握好了并不容易。

三、关于物像,意像,意境的特点与关系。
     物象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意象是指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境是指艺术境界,属于主观范畴的。意属于客观范畴与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三者共同为表达主题服务。
例:小月窥檐勾旧梦
    小月是物象,勾旧梦是意境。通过物象小月来融入主观情感,勾起了旧梦。一个主观,一个客观情景交融,构成一个意境

四、关于对句
     拿到一个出句后,先仔细读读出句,只有读懂出句,才能对句。一般的步骤为:
立意:联句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或者是联句所能体现的审美情趣,对句要与出句和谐。
选材:选取能够表现主题的物象。
构句:抓住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用与出句相称的形式组织句子。
炼字:对句中的个别字进行仔细推敲,筛选最恰切精当的字的过程,是对句子进行雕琢的过程理解出句。
出句:透纸伤痕频触目【再嫁东风】
对句:敲窗夜雨不怜人【蓝朵朵】
物像:上联:纸,目。下联:窗,雨
关联点:伤痕=夜雨,触目=怜人
赏析:
一纸伤痕满目愁,孤灯只影坐西楼。
敲窗夜雨添萧瑟,谁惜离人又到秋。

如何理解出句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找准出句节奏。
     节奏是联对仗的关键,节奏不对称,就不能实现对仗的工整。在应对时,只有把握对了节奏,才能正确了解句意。

2、把握出句风格
     不同风格的出句,其表达的意境和心里状态是不同的,有人将联的风格分为雄奇、婉转、工丽、典雅、自然、质朴、真切、浪漫、趣味、新异等十种,很有道理。

3、体会出句意境。
体会意境,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体会出句者出句时的心理活动,把握出句都想要表达的内心语言和情感。这里要注意的是,出句中是否有时间的限定和场所的限定。也就是说,出句者是在怎样的时空环境中表达这种情感的。只有这样,才能内容相关。
下面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试对句子:
出句:怎奈桃花空自老【联友】
对句:不知人面为谁忙【若尘】
出句:几杵疏钟惊客梦【相忘】
对句:一些往事绕心头【若尘】
出句:桥头不见吹箫客【联友】
对句:月下空留失意人【若尘】
出句:似有乡音轻唤我【醉梦】
对句:原来夜雨自敲窗【若尘】
出句:谁怜世上多情客【百云】
对句:难遇闺中那个人【若尘】
出句:宁可席中无酒肉【相忘】
对句:焉能腹内少诗书【若尘】

五、关于出句:
出句时要先立意,谋篇。要知道自己想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造景、组词、炼字、炼意。因为对联一句只有七个字,每一个字都得有一个字表达的意思,还得相互有关联,还需要不是灵动,更要给对句留有想象空间,所以出句也不是那么容易出好的。学会修辞,让出句有动感,出句造景要符合逻辑,前四的景一定要为后三的意服务,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景喻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不得有失替失对隔景隔意等病句。下面是我的几个出句例子:
执笔春风描画卷【若尘】
半日光阴皆付酒【若尘】
那曲离歌听不得【若尘】
暮雨留人重唤酒【若尘】

六、关于成联:
    对于成联在来古风之前少有接触,所以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有好的理解和把握,勉强凑几个练习也是强差人意。

题苏堤春晓 若尘
烟笼六桥,太守筑堤谋福祉;
名留千载,康熙赐字记功勋。

题滕王阁  雨若尘
皇家圣地,西山南浦,几多墨客留香处。
江渚高楼,孤鹭落霞,一曲牡丹惊梦时。

七、关于酬唱
     酬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有机会完整体验了一次,在学联路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也非常有幸遇到一位好的老师,虽然很遗憾离开了古风,但对我们酬唱是比我们自己都要用心,真的是不厌其烦,倾力相助,衷心感谢!
在酬唱前期也是非常艰难,每天两个出句对句就把我们搞的手忙脚乱,天不亮就醒来搞句子,到半夜还没弄好。前期和瞳瞳合作也在磨合之中,时有一些小状况发生,但好在我们都很快适应并坚持下来,瞳瞳工作非常忙,一个月的酬唱时间能坚持下来真的是辛苦了!
    我们酬唱结束后作品不一定有多好,技术也不一定提高了许多,但却记录了一段大家一起认真努力的难忘时光,这种过程很享受,很快乐。感恩老师,感恩小伙伴瞳瞳。
贴几个惆怅的对句:
出句:一点闲愁研入墨【双瞳】
对句:几行小字寄于君【若尘】
出句:策杖云山寻逸趣【双瞳】
对句:听松三径步斜阳【若尘】
出句:曲径盘山云斩断【双瞳】
对句:飞泉落地石分开【若尘】
出句:向晚孤舟横野渡【双瞳】
对句:惊秋过雁唳斜阳【若尘】

    说了这么多,总之在这近一年的学习中从收获很多,所有苦乐都很难忘,感谢古风每一位老师。愿古风学院越办越好,桃李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6

帖子

17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2
贡献
448
金钱
640
发表于 2020-12-31 20: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剪水双瞳 于 2021-1-1 17:56 编辑

                我的学联之旅
                               ――剪水双瞳

       算不上论文,聊作学联的一个回忆吧!一年的时光就这样匆匆的过去了,而学联路上的点点艰辛与快乐,竟清晰如昨。

【缘    起】

       说起学联的缘由,纯属偶然。小时因受博学的父亲影响,爱上了唐诗宋词。一日兴之所至,竟生了写“诗”的念头,于是网上购得诸如《诗词格律》等书,日夜苦思,却不得其门而入,正彷徨无计之时,遇一良师,告曰:若学诗,必先学律;若学律,需先学联,并推荐来古风。于是对对联一无所知的我,便开始了艰难的学联之旅。这一学可谓一波三折。
       初入古风,严谨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我一改对想象中的网校的认知。尤其读到东风校长等诸位老师的那些优美的对联的时候,竟让我大大的震惊,这些从未入过我眼的小小对联,竟如此之美啊!跟随着那些集行云流水之妙的句子,亦能感受纤云四卷,素月当空之静谧:感受独客停桡,拔剑四顾之茫然:感受登高畅怀,不让古贤之豪迈,每每读来,自觉齿颊留香,不忍释卷。
        学联之前,自认一直活的天马行空,不喜拘束。谁料一入联班,竟能收起自己的跌宕不羁,每日沉迷在码字的诱惑中,再无闲心触及旁杂之事,颇招好友们微词。
       虽有一点微薄的古文基础,但对联知识几乎一无所知,所以最初那段日子,整日手足无措,惶惑不安,幸喜古风从基础的字词,结构开始练起。
        一如任何新领域一样,学校有校规,班级有班规,而对联居然也有联规。《联律通则》连看一星期,大致了解了对联的基本概念,知道了对联的六要素:字数,词性,结构,节奏,平仄,内容,渐渐清晰明朗起来。

【对 词】

        回想最初那看似简单的词组练习,常常让我这小小白大伤脑筋。一个词组摆在那儿,简直无所适从,幸而老师们想尽各种办法开拓我们的思路。印象最深的便是刀客老师的几招秘籍,诸如《就地搜寻法》 ,《肢体接触法》等等,加之学会运用了《搜韵》这个重要工具,一下子令人脑洞大开,最初的练习也顺利开启开心模式。
        时值疫情居家那段日子,对词组便成了每日最大的乐趣,一词多对,每每找到一个自认为中意的好词,都禁不住欢声雀跃,常引家人侧目。
       正觉渐入佳境之际,谁料一场变故,几乎让学联之路中断――母亲因急病住院,需做手术抢救。。。。两个多月下来,我用狂瘦十四斤的代价换得母亲平安出院,却因不能及时听讲解,作练习,导致词组结构学的一塌糊涂,虽有小憾,却也无悔!亏得老师同学鼓励和支持,没有放弃学习,在此感谢君心老师和已经离开的紫儿组长。

【对   句】

         随着学习的加深,对句便成了每日练习的重点,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幸而得遇闽生师,笑红尘师,君心师,小草师,远山师,千山孤影师等一大批老师无私的帮助和悉心的教导,这些亲切而熟悉的名字,伴着点点滴滴的关怀,将永远铭记于心!
     老师们一再强调,一个句子拿在手里,首先要学会断句,而后再进行对词,接着再去校正平仄,炼字,最后锤炼意境。
     流水对,讲究“语意相关”,这却是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如何才能做到语意相关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句练习后,从最初的模仿到自己真正的立意,我们逐渐养成了找关联点的习惯。对联是有关联点的,它是出句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同一事物,同一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氛围,或者说是一种气质。
        找出句中的关键字,也就是说上联的某一个字,决定了下联的关系,决定了整联的内容和意境,找出上联事物的重要特征,抓住其特点,用这个特点做关联点。
       找出句中最重要的修辞手法,出句如果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那么对句就要围绕这个关联点进行修辞对应。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展,以延展出的事物做关联点,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犹如峰回路转,让你感到此联深远的意境。
        拿到一个句子,还要学会判断出句的色调,每个句子都是有自己独有的颜色的,它是暖色的,冷色的,还是中性色的,只有准确的判断出来,才能使整联在情感上和谐一致。
         下面分享几个平时练习的句子,小小白出手难免青涩,万勿见笑!

春来小舍时闻燕【相忘】
风动珠帘偶乱心【双瞳】

浮名一纸难拘我【七米】
闲趣满怀不缚心【双瞳】

拟做春游呼旧友【东风】
好吟秋赋诉流年【双瞳】

每向秋山谋瘦句【东风】
好书小字慰乡愁【双瞳】

与水为邻诗不腐【积木】
和梅做友骨尤坚【双瞳】

莺于梦底清清唱【东风】
月上枝头静静听【双瞳】


【析     联】

         拿到一个句子,首先要学会析联,而析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读上联的意和情感,读懂出句的字面和字外的意思,这样才能应对出合拍的下联,不至于造成各种隔和合掌的问题。
         古风的两大特点,一是意境流水,二是长短句的赏析。随着疫情结束,学习进入了赏析阶段,而工作也随之忙碌起来,每日忙于加班加点的弥补损失,严重影响了学习。赏析作业,许多未能及时练习,至今仍无暇补救!
         而长短句的赏析,是在此基础之上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其形式类似于词牌中的小令,但不需要严格的按照词林正韵来写,这就是一个练笔的过程,长短句的赏析的核心就是:契合句意和情感,使语言更加流畅,朗朗上口,可以锤炼诗家语的表达能力,绝句亦可。
          勉强分享几个作业,因未得赏析真味,难免有应付之嫌,惭愧!

1.
空阶一夜听蕉雨【柒米】
红烛无声泪故人【相忘】
【双瞳赏析】
西窗夜半敲寒雨,蕉叶泣声声;
起来阶前空伫立,凄凉不忍听。

家山远,路千重,羁人客旅中。
红烛似解离情苦,垂泪到天明。

2.
出句:透纸伤痕频触目【再嫁东风】
对句:敲窗夜雨不怜人【蓝朵朵】
【双瞳赏析】
千缕相思留到今,透纸伤痕刻骨深。
借问痴情谁似我?敲窗夜雨不应人。


【出    句】

       出句和对句,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一副对联的两个方面。出句不受别人的约束,反而是要约束别人。所以,出句不必受“字句对等”“平仄对立”、“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奏对拍”和“意联”的限制。
         出句立意要发乎内心:诗言志,联也一样,都是寄托作者情感的表现工具。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而同一景物,或同一事件,都会因作者的历练、心境不同而给作者不同的感受,或喜或悲。把自己在此时、此地、此景、此事中的真实感受,作为立意的出发点,立意便有了真实的基础。出句的立意越真实,越能打动对句人。

尝春爱品头刀韭【双瞳】

昨夜春风轻叩牖【双瞳】

小钓山溪云作饵【双瞳】

生涯多在书山隐【双瞳】

欲采桃花镶妙句【双瞳】

夜起砧声肠听断【双瞳】

竹翠檐前青欲滴【双瞳】

耕读一生承祖训【双瞳】      

【化     句】

      随着出句练习增多,思路开始受限。一位老师讲过,那些临屏出句的,大部分就是借大家对句中的一个字,一个词,迅速联想到诗,然后迅速立意出句,甚至一个意,他都能联想到一句诗,一句词,进行化用,一句名人名言,一个成语,甚至一句俗话,都是他们立意出句的根源。于是,又找到了一些新的思路,利用自己点点诗词的底子,开始学着从古诗中化句。

柴门无事云封掩【双瞳】
----化自“斜阳寂历柴门闭”

闲酌花间同蝶醉【双瞳】
----化自李白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求知无畏程门雪【双瞳】
-----化自成语《程门立雪》

久邻虚竹觉花俗【双瞳】
-----化自“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飞花辞树牵愁绪【双瞳】
-----化自“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群蛙献策言农事【双瞳】
----化自“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成   联】

          进入高级课程,最诱人,也最让人惆怅的成联终于来了。对联的本质特点就是对仗,不管是一句还是多句,都要求上下句子对仗,这对于我们这些七个字尚未弄明白的初学者来说,真的是极大的考验。
          不仅对仗,成联的平仄,句式,立意等等,都是一些全新的概念。对于初学成联的人,立意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所以立意一定要跟上自己的表达,但往往想的很好,下笔就感觉力不从心。
         开始老师一再告诫,立意不要求太过出新,能够把一些不太出奇的立意表达完整,就很不容易了。同时,立意要符合所写题目的类型:名胜联,人物联,贺联,赠联等等,立意都不尽相同,要学会分析各自的立意如何侧重。而且成联与对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的意需要一个整体性,不能上下联隔离开来,尤其不能有脱节的现象出现,成联讲究上下承接,以及利益上的高度统一。
       写完多读几遍,这是老师们一再强调的,而成联想要提高,方法只有多看多写,这一点毋庸置疑,本人自认为成联连皮毛还没有摸到,留待日后加强学习吧!

1.
桃花潭/剪水双瞳
昔千尺深潭,万家酒店,曾见临轩呼酒客;
今桃花依旧,帆影宛然,犹闻隔岸踏歌声。

2.
月/剪水双瞳
满损无期,玉镜不随人意转;
孤高有致,清辉长共我心幽。

3.
扬州瘦西湖/剪水双瞳
凭箫动古今,廿四古桥存玉影;
以瘦名天下,几多风物赖扬州。

【酬    唱】

        酬唱,是对学联的一个挺严峻的考验,虽说是一个对句的游戏,但却要每天不间断地坚持一个月。酬唱伊始,艰难至极。自己虽然积攒了些许句子,但大都拿不出手,全部都得重对。尤其知道是要发到网上受众人瞩目,心里压力重重。期间几次生退却之心,幸亏伙伴若尘的坚定和鼓励,才让我一路坚持下来。
        整整一个月,敢说这是到古风最认真的一段日子。期间,我们也曾像两只小刺猬一样互相摩擦,到后来,逐渐成了贴心的好伙伴。酬唱的最后一天,当把最后一个句子发到网上,自己忍不住热泪长流。。。。收获满满之际,感恩闽师,感恩猫师,感恩尘尘,还有在背后默默支持和鼓励的那些老师和同学们!
分享几句,以作难忘的纪念。

断鸿声里江舟远【若尘】
落日晖中别绪深【双瞳】

春烟润笔涂山色【若尘】
紫燕调琴拨柳弦【双瞳】

痴情空是添心病【若尘】
承诺莫非乃戏言【双瞳】

野径寻香蝶引路【若尘】
平桥听曲水鸣琴【双瞳】

【感   恩】

         走笔至此,太多的不舍也充斥了整个的内心。感恩篇,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需要感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为免遗漏,决定不再一一提名致谢,仅在此深躹一躬,聊表寸心,致敬古风所有敬爱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感恩古风,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一个学习平台,感恩从识得大名便崇拜至今的再嫁东风校长,感恩十八期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感恩所有同学们一路的陪伴和帮助。
         路漫漫其修远兮,老师们曾经说过,毕业之后才是学联真正的开始。一个人的认知必然是从自己的过往中总结出来的,而所有的进步也都是建立在昨天失败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不怕摔倒,这动人的两行字,值得我们去为之痴狂,为之倾倒,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
        至此,再次感恩,感恩遇见,感恩文字,感恩机缘,更感恩自己一路虽跌跌撞撞,却没有放弃的坚持!
        有联,有友,有爱,有梦,所有的成长都值得以为记,以为念。。。。

                               剪水双瞳  2020年12月3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1

帖子

11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8
贡献
319
金钱
437
发表于 2021-1-1 17: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鱼儿: 于 2021-1-2 21:36 编辑

竹林21~小鱼儿
《小鱼儿学联之旅》
大家好,毕业要求写论文,我这对联水平能力有限,实在写不出论文,就把自己学联的过程和感悟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时光飞逝,从年初入群到现在,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一年学联的过程中有欢乐,有感动,有进步,但收获更多的却是与诸位师友的一段段友谊,这必将留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挥之不去,追随永远。
一 初识对联
与卿初识是在一个文学群。一个友友偶然转来的出句,众友皆对,对仗和谐,朗朗上口。自己也照猫画虎,试对一个。嘿嘿!当时还不懂平仄相谐,在其他的学友的帮助下,第一次知道了啥是平仄相谐。就这样在群里呆了一年多,对于对联的基础知识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 进入古风
与卿进一步了解是在古风。很有幸来到古风这个大家庭,能够系统的学习。在这里,自己有了一定的提升,从对句,到出句,乃至成联。现在就把自己的尚未成熟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一下:
对句阶段
对句阶段主要是练习对联的六要素以及对联九忌。
六要素: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九忌:  一忌合掌;二忌隔;三忌失替失对; 四忌乱脚(指必须仄起平收) ; 五忌不规则重字;  六忌孤平;七忌尾三平 ;八忌头重脚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现将自己的部分对句展示如下:
1.
舍寒不掩书香味【相忘】
笔拙犹藏一点真【鱼儿】

2.
孤舟犁碎中秋月【相忘】
箫曲吹寒客子心【鱼儿】

3.
早起莺儿啼暖树【再嫁东风】
初醒红日上晴窗【鱼儿】

出句阶段
出句阶段除了需要注意对联的六要素以及平仄以外,也要注意前后的关联,以及回扣。现将自己的部分出句展示如下:
1.
一帘淅沥滋春笔【鱼儿】
2.
青嶂春江垂钓客【鱼儿】
3.
浮云载我相思意【鱼儿】
成联阶段
入古风之前,从未接触成联,通过五讲成联的学习,也只是对成联有了初步的认识,大概的了解,至于作品,很丑的,嘿嘿,但是却也传达了鱼儿的真情厚意,也是我的心里所想。现将部分作品展示如下:
1.
自题  小鱼儿
俗尘不恋千般好;
心底犹存一味真。
2.
赠君心师  小鱼儿
君心皎洁如明月,
文笔清纯似藕花。
3.
题花生 小鱼儿
任黄土掩埋,麻衣遮盖,未改卿心洁白。
纵风吹雨打,斗转星移,长留本味清甘。

三 古风学联总结
开心的日子总是过去的那么快,不知不觉自己就到了毕业季。自己深深的知道,毕业也是真正的开始。或许在我的余生里,都会有卿陪伴左右:开心处挥毫入句,无奈时落泪行文。嘿嘿。
特别感谢18期全体老师,是你们默默无私的奉献,造就了18期的小白菜,使之得以滋养,茁壮成长;特别感谢18期的所有小白菜,是你们勤勤勉勉,孜孜以求的精神,传染了我,使我忙中仍品推敲趣。最后以一副成联成联做结。
古风学联有感 小鱼儿
幸入古风,遇良师益友,朝夕相陪真意在;
畅游联海,品妙语佳章,古今遍阅匠心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6
贡献
148
金钱
214
发表于 2021-1-6 1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十八期毕业论文
文/点点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到毕业是时间了。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学,即使学过的知识觉得还是没熟练掌握。以后我会把这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反复温习,力求做到更好,不辜负老师们的辛勤教育与辅导。
我的学联之路
    在我对对联的概念还是朦胧不清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对联,她能够既简单又快捷的表达心中的情感,还富有诗意。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加入到古风十八期楹联班学习,经过老师耐心的讲解和辅导,从一个初知平仄的门外汉,到如今能在学联的过程中小有收获,都离不开老师的辛苦付出,在此,向尊敬的老师们说声:老师您辛苦了!诚谢您们对我的关怀与指导。下面我就谈谈我在学习对联时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初识对联
    经过一段的学习,我慢慢的对对联的概念和词性以及联律的知识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对联是浓缩的精华,汇聚了语言的精华与人的修养与智慧结晶。当我明白这些知识后,再看以前的很多春联等,就有了辨别对错的能力。
比如:
神州大地风光好;
华夏江河景色新。
    今天我才知道这个联是合掌了,两句的意思基本一样。尽管它符合马蹄律,也只能是一幅报废的春联。
    另外还有隔景隔意,失对,失粘,失替的联句都能分辨出来。
一、浅谈析联
   析联可以划分两个层次
1、字面上在含义;
2、内涵所要表达的情感。
    字面上的含义也就是文字表面所粗浅表达的意思;内涵就是联句里所包含的更深一层的境界和情感。初学对句,首要的就是要学会析联,只有明白出句的意思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去对句。
例1:
出句:相约春风来我院【联友】
    首先我们要对出句进行解析,这句的意思是要让春风常驻我家,是对美好春天的向往,那我们就可以根据出句的意思顺承下来,
对句:频呼紫燕到枝头【点点】
这样这幅对联的画面感就显得很有诗意了。
例2:
出句:不知楼上千年月【联友】
    首先我会对出句进行解析,其实这是一个以问句的形式的出句,那我就会顺延着出句的意思,进行回答即可,并可以做出流水对句。
对句:可解人间万古情【点点】
也可以是:可遣人间千古愁【点点】
一字之差,意思就会有所不同。
二、浅谈对句
(一)、虚实对法
我们在平时的对句中,有虚实相对的方法。
能直观感受到的人、物,都是实。那些虚无缥缈的,只在思想中的东西,就是虚。
通过学习我知道常见的虚实对法有五种,分别是实对实、虚对实、实对虚、虚对虚,半虚半实。
1.以实对实
最常见的是以景对景。只要找到合适的物像,意思自然就表达出来了。
例如:
风送花香飘枕畔【点点】
月移竹影入轩窗【点点】
夏夜里躺在床上,清风吹拂花香绕枕,想到心中思念的人,看窗上月移竹影,如此便相思了。这样一幅图画跃然眼前。
2.以实对虚
例如:
一腔心事无人懂【点点】
满院落花尽日飘【点点】
把感情物象化了,显得生动了。
3.以虚对实
例如:
冰垂绝壁清幽处【联友】
意起春云浩渺间【点点】
看到岩壁上的垂冰,意识随之升腾,感受到冬春交替的潜在画面。
4.以虚对虚
上下联都是抒情的,这种对法在格言和说理联中较为常见。
例如:
身外风云生又灭【联友】
人间岁月往和来【点点】
5.半虚半实对
长亭风送客【联友】
古道雪欺人【点点】
长风,古道都是确实存在的,而风送客,雪欺人,则是拟人化了,诗意十足。
(二)、对句的色调
1、冷对冷
2、暖对暖
3、以冷对暖
4、以暖对冷
5、以冷、中、暖三种色调对中性的出句。
明白了冷暖色调,就会按照冷暖的物象、景象和心情对出完美的句子。
(三)、一句多对
    一句多对,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出句进行连对,这就需要对出句的意境多方面解析,从而找出不同的角度相对。
例1:出句:又是一年春柳绿【联友】
    首先我们对出句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并对句。又一年春天来了,柳芽初涨,一个美好季节的开始。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生发:
出句:又是一年春柳绿【联友】
对句:正当千里黄莺啼【点点】
    我们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再对句,又是一年的春天来了,而在外的游子难免会升起缕缕思乡情怀。
出句:又是一年春柳绿【联友】
对句:那堪羁旅万山遥【点点】
    还可以从思君的角度出发,去营造一个相思的氛围。
出句:又是一年春柳绿【联友】
对句:那堪千里羽书迟【点点】
    所谓的一句百对,就是这个道理,就看我们的想象力发挥到何处,这也是我在古风班学习到的知识,受用不尽。
(四):成联
    最初接触成联的时候感觉很难,不知道如何起笔,但是在老师的细心教导下,慢慢的熟悉了成联的技巧。无论是看图成联还是其他方式成联,首先要确定表达的中心。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用典还是造景或是抒情,最终都是为了表达主题,所以,成联前先确定主题,再去选择表达的物像,或情或理,或景或事。另外还有事理联,春联,行业联,挽联,喜庆对联等。  
例如:
1、明月  点点
圆缺阴晴,难看尽人间故事。
悲欢离合,更写成时下新篇。
2、春景  点点
悠悠新柳下,烟桥风月凭空落;
杳杳白云间,岩壁山花任意裁。
下面是我平时练习的对联:
一帘心事趁春至【联友】
三月情怀伴兴来【点点】

当年月色又来枕【联友】
往日情怀频上心【点点】

拟做春游呼旧友【东风】
今为夜醉误行程【点点】

自有春山抒雅兴【联友】
谁同晓月赋诗情【点点】

莫道阳关成旧曲【联友】
应知流水有新声【点点】

平生只对春开眼【联友】
今日偏教柳折腰【点点】

落日衔山静【诺】
飞鸟绕枝喧【点点】

抛尽江山酬一笑【联友】
几经风雨共余生【点点】

纵笔点红桃十里【联友】
放情弹奏曲一支【点点】

怀春小杏墙头望【联友】
入夜黄莺枝上眠【点点】
    我知道我的对句还有很多不足,不过,我会把这次毕业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努力学习,使自己的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不辜负老师的辛勤辅导,为古风争光。
                               竹林08点点
                              2021年1月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3

帖子

14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5
贡献
348
金钱
576
发表于 2021-1-11 23: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过百合 于 2021-1-13 19:38 编辑

古风楹联十八期竹林组风过百合的毕业论文

浅淡流水对的逻辑关系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在古风学习了一年,在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收获不少,下面就流水对的逻辑关系这一内容,简单说下我的看法。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流水对有递进、因果、转折、假设、目的、选择、顺承、条件八大关系关系。在析联之后,首先要建立主题、考虑承接流转的方向。根据不同的上联,可以有不同的思路。

1、在上联的情形下,接下发生什么事情呢?
递进思路:下联是上联在范围上或程度上更进一步,下联是上联范围或程度的延伸。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更、更加、而且、并且、甚至、进而、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等等。

揉碎相思无一字【三脚猫】
听残玉漏又三更【风过百合】

每至春深多感慨【听琴】
不堪花落更凄凉【风过百合】

2、为什么会有上联的情形呢?
因果思路:出句与对句分别描述原因和结果,构成因果关系复句形式的流水对;两句之间顺序可倒置。
常用关联词:
“因为(因)(由于)……所以(才)(就)(于是)(因此)(因而)”。
“既、既然、可见”。“既然……那么(就、又、便、则、可见)”。

未许初心蒙世垢【柒米】
只因傲骨似清梅【风过百合】

不信浮云能困月【联友】
从来利剑可除妖【风过百合】

未肯屈身投宦海【风尘】
不如散发向天涯 【风过百合】

但觉今生缘已尽【联友】
只求来世手相牵【风过百合】

素有情怀如菊淡【联友】
才教风骨似梅清【风过百合】

3、这种情形下,会有不同结果或动作产生么?
转折思路:下联所列举的事体或者所包含的意义,朝着与上联的事体、意义相对或者相反的方向发展,下联是上联的逆行。
常用关联词:
“然”、“而”、“而且”、“顾”、“虽”、“则”、“虽然……但是……”、“尽管……但是……”、“虽说……然而……”“固然……但……”等。

恨无好句撑诗骨【兜兜】
幸有梅花慰素心【风过百合】

曾携手摘来月色【东风】
今断肠数尽残更【风过百合】

那年梅下曾执手【扫冢人】
何日窗前再剪烛【天边月】

怕惊花梦轻移步【联友】
不料黄莺忽乱啼【风过百合】

4、如果发生这种情形,会引起什么事情发生?
假设思路:出句提出一种假设条件,对句给出在这种假设条件下将会出现的可能结果。
常用关联词:若、如、倘……等。用于表结果:便、则、就、将、会等。

若有一花能解语【联友】
何须半夜去寻欢【风过百合】

若有春风盈陋室【鹏程万里】
断无琐事乱心扉【风过百合】

若是相逢终陌路【雨桐】
何妨一笑忘江湖【风过百合】

纵使重逢难拾旧【联友】
何妨一笑各为安【风过百合】

5、出现这种情形,是想做啥?
目的思路:出句和对句,一句描述目的,另一句表示为此目的而采取的行为。两句可以互换位置。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欲、为、好(让)、求(得)

斟我千杯酒【兰之露兮】
还君一世情【风过百合】

欲寄闲身随鹤去【依然】
远离俗世看云飞【风过百合】

欲采桃花镶妙句【双瞳】
好教春色驻千年【风过百合】

6、上联的情形是最终目的或结果么?
选择思路:前后两个分句,分别列出两种不同的状况或行为,从中选择取舍,或取一舍一,或二者皆选。
常用的选择关系关联词语有:“宁…,不…。”、“须…,莫…。”、“或,或…。”

宁作青山不媚骨【联友】
不教斗米漫折腰【风过百合】

7、上联的动作产生,接下来会是啥动作?
顺承思路:分句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事理上的顺序,依次描述事物、事件的发展和变化,分句之间的顺序不可倒置。
常用的关联词: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 然后……,从而…… 等。

又见双双燕【晴空飞燕】
平添缕缕愁【风过百合】

跌入深山云绊脚【联友】
归来一路月扶肩【风过百合】

8、达成上联的情形,需要做什么样的行动?
条件思路: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必然产生的结果。
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就能(便能)┅。”、“只有┅,才能(方能)┅。”

幸无俗事能拘我【风过百合】
才有闲情好赋诗【风过百合】

以上是我个人的粗浅认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所述不足之处,还请老师和同学们多多给予指正,不胜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10: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