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北戴河

猜猜哪几首诗不是人写的?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1-19 20: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1-19 17:40
有报道说机器人下象棋,一流高手都下不赢它。

象棋之招术之高低取决于软件设计者。早期电恼,不敌高手。现均为高手设计,但高手敌不过电脑,皆因电恼瞬间考虑多步多种方案,高手当然不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1-19 20: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1-19 20:55
“忧郎着衣单”,说明囊中羞涩,不然的话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衣服,用得着发愁受冷受冻吗?况且去得又是南 ...

你这是现代人思维。古代表现此句意之诗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1-19 21: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望行人 唐·张籍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
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
独倚青楼暮,烟深鸟雀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1-19 21: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袍中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1-19 21: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0-11-19 21:14 编辑

冬季到来雪茫茫

寒衣做好送情郎

血肉筑出长城长

侬愿做当年小孟姜
四季歌(马路天使插曲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1-19 21: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季里来雪化飘,孟姜女千里来送寒衣,途中受尽千般苦,但愿夫妻要两相依。
孟姜女四季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1-19 21: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1-19 21:12
去南端,在时下来说是去经济繁荣的地区。

即指深圳等新开发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1-19 21: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1-19 21:35
沿海发达地区吧。

南端非指沿海,主要指广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1-19 23: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南漂的解释,主要指广东,深圳,及上海。泛指南方。此诗因韵故,写作南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4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55
贡献
2893
金钱
4490
发表于 2020-11-20 09: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器人门内写。

点评

你假他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1-20 1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4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55
贡献
2893
金钱
4490
发表于 2020-11-20 09: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11-19 20:11
这首诗情景交融,是一首好诗。我凭什么判定它为作诗机所为了。
1.格律太谨严了。全诗除第一字拗外,其它全 ...

潭老分析严谨,俺是评直觉。
这首诗仿古造景造词造情,百无聊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20-11-20 11:56: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作诗机编出来的天生就不是诗,人要分辩出来还真的有难度,作机诗更胜孟依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20-11-20 12:0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多许多 于 2020-11-20 12:03 编辑

忽然想到,问:作诗机能作老干体?议:如果作诗机不能编老干体吗?我们今后就写老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0-11-20 17: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假他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1

主题

419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75
贡献
5531
金钱
10120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4 16: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崔颢《黄鹤楼》千人无人敢仿,鲁迅一气之下仿一首,开篇就惊艳

小猪猪乐圣关注
2020-11-08 19:24大图模式

一千多年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崔颢登上黄鹤楼,挥笔写下五十六个字。估计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五十六个字会让他从此一诗成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大图模式

诗写得很牛,据说曾让李白搁笔。此诗问世前,黄鹤楼是一座赛诗楼,无数名家都留下了墨宝;此诗问世后,敢在黄鹤楼题诗的人少了许多。而崔颢这首诗,也成为千年来极少有人敢仿的七律。直到1933年,鲁迅一气之下仿写了一首。

众所周知,鲁迅的脾气是不小的,气头上写的诗文也不少。当年被传得了脑炎,一气之下,写了首《报载患脑炎戏作》,令人拍案叫绝。这一次,他生气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北平的万千学生们。

大图模式
广告重庆朝天门旅游,刚和朋友从重庆回来,分享一下我们的重庆旅游经验,^^费用-行程-美食-景点-住宿全攻略

1932年,东北被占,华北岌岌可危,当局准备撤出北平。北平的大量文物被分批运往南京等地。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却不让大学生逃难。这种只重文物不重人的做法,让鲁迅十分愤怒,鲁迅写下这首七律:

《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 [近代] 鲁迅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大图模式

诗的第一联开篇就惊艳了。“阔人”指的是当局的官员们,他们带走了文物,不正是“骑文化” 而去了吗?一个“骑”字,充满了讽刺意味。他们走了,北平也就成了空空如也的“文化城”了。

七律的次联,一直是最考验文人笔力的。鲁迅这一联不但工整,而且最后“冷清清”三个字,也颇有杜甫《登高》中“不仅长江滚滚来”的意蕴。这前四句都在模仿崔颢的《黄鹤楼》,却仿出了新的高度,令人眼前一亮。

大图模式
广告朝天门,到重庆旅游如何省钱?行程如何规划?教你节约不必开支玩更多景点.^^一起玩转重庆,漫步重庆,泛舟夜游两岸~风景,美...

颈联“专车队队前门站”,写得是专列在前门火车站运送文物的繁忙景象,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准备逃跑的“达官贵人”们忙乱的丑态。可是他们却下令不准求学的年轻人逃难,似乎和这些冰冷的文物相比,北平求学的年轻人,倒反而成了“晦气重重”的人。

尾联用“日薄榆关”对“烟花场上”,对仗工整,一语双关,可谓讽刺之锋芒,几欲崩裂字面。所谓“日薄榆关”,既是仿“日暮乡关”,写夕阳西下,照在榆关。而更深层次的意思,则是说侵略者都打到眼前了。所谓“烟花场上”,仿的是“烟波江上”,明写达官贵人的醉生梦死的欢场,暗写战争的硝烟,在这些达官贵人看来,不过就是楼头的烟花。

大图模式

全诗的最后三个字,犹如一把匕首,“不用惊”,将讽刺的利刃,直插作恶者的胸膛。对于那些只在乎文物的达官贵人,其实哪里是关心什么文化,不过是因为这些东西随时可以变卖成金钱罢了。他们对于眼前的侵略者,对于苦难中的大众,对于空空荡荡的北平城,都根本“不用惊”。

鲁迅这首诗,今天读来依旧有一种雄浑的气势和傲岸的凛然正义之气,值得一读再读。这样的诗,这样的鲁迅,令人赞叹,先生不愧是“民族的脊梁”。先生这诗,大家觉得如何?欢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08: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