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1
注册时间2020-7-13
威望456
金钱2063
贡献1483
金牌会员
 
威望- 456 点
贡献- 1483 次
金钱- 2063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19 18:0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总结:所以咏物必有咏物抒情,咏物寄志,才是佳品,若只是纯咏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也不如摄影照片真实,但此物无作者情志,好象无灵魂之物。(作者思想乃为灵魂)。如此咏物不足观矣!仲达之《野溪》,边咏物边抒发情怀,铺陈有敘,不失为咏物佳品。其中禾首详细佳评及仲达注释,无须赘述,可看原作众诗友佳评,老土赞赏有加。现赏其作品:
一怀情愫入流光,不恋江湖不入乡。
首联直接破题 作者)登高远眺,看到溪水在流动,(流光)。突然有:逝者如斯夫!感慨。不恋江湖不入乡:江湖这里有双重意义:溪水所归纳处:大江湖泊。由于视野关系:只看到野溪之一小部分,(未看见其归入江湖处),乡,是乡村,人们居所。因为是野溪,当然是看不到乡村。其深意:表达作者情怀:不混迹社会(江湖:不正当的社会关系),不入乡随俗。此联之比兴,太好了,足见作者文学诗词造诣功力。
自在烟霞寻野径,安然草木守幽芳。
此联对野溪的描述何等优美:野溪象野径一样,蜿蜒曲折,两旁烟霞环绕。两旁草木散发幽幽的花香,一片幽静自然美景,赏心悦目。此联不但工对,且用诗眼:寻、守。配以:径、芳。更是绝配,读之有:庄生呢?蝴蝶呢?作者是烟霞?草木?完全融合于大自然中。其意象、韵味满满的。更抒发了:草木有本性,何求美人折。之高洁情操。
雨晴山色空灵远,风动云心波影长。
雨晴山色空灵远,作者成功地化用苏轼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时空的转换更提高了作者情怀。微风吹动白云,心随云飞,树倒影水中,心生涟漪。但以此联中不难体会出作者归隐之情怀。从写景来看:颔联为写实景,颈联为虚写意境。把野溪写得淋漓尽致,妙绝好诗!
避世求贤陶令在,颍川洗耳伴高阳。
结尾用的典故都遥呼首联:不恋江湖不入乡之诗义。且把:颖川洗耳典故入诗而无痕迹。看李白诗中关于:颖川洗耳,高阳描述,陶渊明《归去来辞》,即明白作者此联意思。关于:避世求贤陶令在,是否存在语病呢?这就在于读者能否知道:诗家语言与诗家语法了。现代语法必须:主、谓、宾结构。而诗家语法不少是:谓、主宾,或主宾、谓结构。如元曲马致远《天净沙》纯罗列一堆名词为主,而不失为名作。此联我理解为:在国家求贤若渴时,却象陶令避世,许由辈隐居,为什么呢?不外乎作者两个意思:如此美景顿令人产生隐居之感。反衬写出野溪迷人处。或作者真有隐居之念头呢。但,从此联去解,我认为,避世求贤陶令在。决非语病。因为这是诗,不是中学生作文。
总结:仲达此诗,我认为是当今诗坛上的佳作。并非泛泛辈。我认为读懂此诗很有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