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5-19
威望222
金钱813
贡献522
高级会员

威望- 222 点
贡献- 522 次
金钱- 813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5 08: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载道 于 2021-10-31 07:29 编辑
此文,甚好!
如今习作旧体、写作旧体的相当一部分人,的确处于一种盲目,是在完全因袭旧式,用功都在形式上而非内容上。他们接受的诗教和确认的正宗,是如何像古人,如何泥古。他们向旧瓶里费力灌注的是陈酒,这陈酒既不是往日的杏花村,更不是今日的1573。他们尤其注重语言的古奥或生僻,以为如此就是有模有样的旧体。这是误区。
诗歌,向古人学习,说到底是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志向、操守和大爱,学习他们的思无邪、载道言志、温柔敦厚、忧国忧民、为时为事、似我者死······
诗歌属于时代,属于人民,离开时代和人民,诗歌一事无成。(以下为老榆与吟者对话)
老榆:此人是少有现当代旧体诗词解析大家,独到、细腻、系统。
其近二十多年在国内讲解宣传古诗词,影响很大。
但在汪精卫评介上,政治眼光不够。一汪是汉奸无疑为汪解脱显然大错;二对汪的诗词可研究不必推崇;三对汪的诗词要与其汉奸人格联系起来解析(诗与人的两重性)。
有虎:叶嘉莹先生在《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中坦承:“我这个人对政治没有兴趣”。
既然如此,请你也先别谈政治,更别实施道德绑架。那对叶先生太不公平,懂乎?老榆:你谈到了汪精卫,就涉及了政治。而文学作品,属意识形态,它本身就与政治脱不开关系。懂乎?
还有,你既然转载了丁毅,丁毅文中已经明明白白直率批评了叶嘉莹的汪精卫观,你还说神魔别谈政治?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所谓“道德绑架”,这小帽子甩的就更令人可笑!在谈文学人物的时候,它的政治、品德、作品等等,是都要涉及到的,你不是愿意谈“知人论诗”吗?别空谈,在这里要联系实际。你还是看看北戴河的意见吧,那会是百分之九十九诗友的心声。有虎:你一向只会下空喊式结论——其实人人会喊,万言书云云,扯了!请注意:对叶先生那样的大家置评,你不该讲点儿起码的道理吗?最反感你这种不懂装懂却又居高临下的作派了,不但我烦,其实大家都烦,烦透了。还是捞点儿干的吧!已经告诉你了,叶先生对政治不感兴趣,请用叶先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提出有理有据的反批评!
老榆:别急,请拿出起码该有的讨论修养。还有,你是版主,更应该有争鸣的礼貌和规矩。“居高临下”?8楼内容尤其“懂乎”的大言不惭,是谁说的?你贴出帖子,作为版主,就应该拿出应该有的讨论姿态,而不是自以为是,出口训人。而讨论,不要犯老毛病,要粘紧话题而别动辄扯出其他。回你一句:我俩之间,我的真话会有人烦比如镜山等;而你的“虚张声势”与“信口忽悠”网上不烦的少。1、谈汪精卫及其诗,能离开政治吗?你来回答。2、叶嘉莹谈汪诗,倾心肯定汪的那“精卫情结”而不分时段,又拿来几个文化大家来证明汪不是汉奸,又把汪的所以汉奸怨在蒋介石的强加上,这无论就事实的汉奸否定还是对国人对于汉奸的憎恨情感,都是错误的。对叶,你让诗友怎么谈?同意叶嘉莹你就高兴?不赞同你就说是“绑架”?3、你转的帖(丁毅,我的老乡)也正是提出了汪是政治问题而不仅仅学术问题。你对丁毅质疑如何看?你转它何意?大家想知道。
4、我在这之前跟你贴,已经说了几句叶氏,是肯定的。它是古诗词研究大家,二十多年来回国宣讲古诗词文化,成绩和影响都非常大,据说还捐款给国家。但是,成绩是成绩,问题是问题,不能因为她是大家她有贡献,她放屁也成了香的,一码是一码。
5、你的引文还是引义,错了一个字,这一个字错了,你就理解错了叶氏的原意。
6、叶氏说“对政治不感兴趣”,这个我原来没看到也没现查,不知她说没说。如果说了,应该无法来堵别人的嘴,文章一发即公器,谁来评说都有权。如果是转载吟者说的,更没有辩护力。不管你感不感兴趣,你的话题既已涉及到政治,那大家就一定要说政治。谈汪精卫,汉奸问题绕不过。所汪精卫,不管哪个权威说他不是汉奸都会引发惊诧和驳议。
有虎:1)总可以尽量避开吧?公序良俗不在狭义政治范畴。
2)盲目膜拜叶先生我不高兴,道德绑架叶先生我同样不高兴。
3)对丁毅先生的公开信我当然是基本认同的,否则转它干嘛?
4)“不能因为她是大家她有贡献,她放屁也成了香的,一码是一码。”嗯,你总算有所进步。
5)我说过我眼拙——花镜坏了未及更换,到底哪个字错了呀?
6)《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中原话是这样的:
“可是那时候我对汪精卫并没有兴趣,我只知道这么个人他组织了南京的伪政府,可是没有特别注意;然而这个不注意,后来却造成了我非常大的一个遗憾。那是在七十年代初,有一次我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演,在座的有一位年老的妇女,差不多八十岁左右,听完我的讲演,她就约我到她家里吃茶,吃点心。那个人是谁?是方君璧,也就是曾仲鸣的夫人。曾仲鸣跟汪精卫关系最密切,后来在河内被蒋介石的人暗杀了。他们本来是要暗杀汪精卫,但那天恰巧方君璧来看望曾仲鸣,汪精卫就把自己那个宽大的卧室让给他们夫妇,结果曾仲鸣就替他死了。我现在真是觉得遗憾,因为我这个人对政治没有兴趣,所以尽管我知道她是曾仲鸣夫人,也知道他们跟汪精卫是很亲密的朋友,可是我那天没有兴趣去追问那些事情。”
老榆:是叶嘉莹从评诗起,硬要去触及这个中国现代史、抗战史的重大问题对汪精卫的政治、道德评判出了问题,而不是别人要“绑架”她。不是绑架,是对叶氏这一问题的客观评价。你不高兴不重要,这段历史需要过得去,得让忠勇节气道义的中国人民高你既然知道丁毅的表达,却还要站在叶氏的立场反对丁毅,你的立场不是很矛盾吗?
老榆:别钻牛角尖,辨证看人。不要因为敬仰一个人,就连她身上的疖子和她拖的口水都认为是美,别人说那不好,便跳将起来!
我同样钦佩叶嘉莹,但叶氏的汪精卫解,不是历史的,不是辩证的,不是客观的,不是中国伦理的,不是中国情感的。此一举:篡改歪曲了中国抗战历史,也伤害了中国人。
叶前辈,既然提到了汪精卫,既然为中国现代大汉奸大抹光彩,那所谓的不谈政治,不是很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吗?不是叶公好龙吗?不是自欺欺人吗?已经谈到又唯恐别人来评,这本身就已失去了底气。已经谈到,那就没法不让他人来评!
说什么“公序良俗”?这本身也是政治、文化。无论战时还是和平时期,汉奸,都是我们社会、民族公序良俗中的最恶。秦桧是中国著名汉奸,长跪在岳王庙,为中国人千古唾弃。比之秦桧,汪精卫有过之无不及。
“道德绑架”?强词夺理又十分乏力。在中国人的道德里,道义与叛逆,忠诚与背叛,气节与媚骨,是需要人们做出正确的共同准则。事实上,叶嘉莹老先生是冒天下大大不韪,为汉奸招魂,为汉奸鸣怨,为汉奸抹彩,大错特错,不只是道德问题,亦是政治问题,批她合情合理(中国情理)!岂是绑架?(有事暂停,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