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69|回复: 5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存吟)

[复制链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发表于 2020-12-5 0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载道 于 2021-11-1 07:33 编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郑州老夫

       现代文人写的近体诗真是不敢看,貌似引经据典, 摇曳生姿,其实是扭捏作态,无病呻吟。 都什么时代了,视频通话已经普及,还用“鸿雁传书”;电子支付已经广泛使用,还用“金龟换酒”,满篇的“兰舟炊烟折柳”,反复用“紫台青冢玉露”,闻不到一点时代的气息,感觉不到现实社会的脉搏。食古不化,只见古时明月,不见今日高楼。如果说他的诗是古人所作,也不会有人怀疑。这种无法证明是不是抄袭古人的作品,发出去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吗?请看下面一首七绝:

     《诗两首》(之一)
      超腾鹰隼竟无伤,逐影韩卢徒陆梁。辛苦为谁琼殿里,清砧捣落满天霜。
      请问读此诗,能感觉到这是今人所作吗?
      正是:山寨古诗超仿真,只见平仄不见心,生僻古词装高冷,疑似唐宋穿越人。

       最近听到一位大学古汉语专业的教授谈写近体诗的诀窍:新词绝对不能入诗,他会破坏(你写的)近体诗的美感。现在的古文,已经停封了,不再引进新词,新词入诗会破坏古诗文的自洽性。
      真的如此吗?这不是说近体诗要自绝于时代的发展吗?真是惊天高论。古人也知“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清-赵翼《论诗》),咱们的教授怎么啦?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作为时代和历史反映的诗歌,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反映新生活,否则就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言了。
      一部诗歌发展的历史,也是不断吸收新词的历史。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科技的,外来的,网络的,现实生活中的新词汇也在不断产生涌现。
      诗人或诗歌作者要写出反映这一时代的作品,就要掌握和采纳运用好这些新词汇,如果继续用那些已经过时了的陈词烂调,那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生活在新时代,却要吃唐宋时代的芝麻谷子,身体能健康脸色红润吗?白话写(入)古诗应该是方向,但是这个过程应该是很漫长,很痛苦的探索过程。唐诗宋词不也是诗歌发展了上千年,才完善成型的吗?新词不入诗,近体诗就得不到新生,得不到发展,只能像植物人一样的“活着”。
       新词入诗就那么难吗?看看革命先烈杨超写的《就义诗》,大义凛然,也巧妙的运用了政治性新词。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再看看恽代英的《狱中诗》,照样让人读的热血彭拜。
       《狱中诗》——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七律·长征》1935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难怪,革命者都是有创新精神的人。不像现在的写古诗词的人,只会照着唐诗宋词的大葫芦学画瓢。他们也许不缺乏文字底蕴,缺乏的是探索精神。
       为了近体诗的前途虑,新词不是不宜入诗,而是要不断入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08: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新词绝对不能入诗和白话写(入)古诗应该是方向都是两个极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08: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新词入诗,这个诗应是格律诗,格律诗从体例上就决定了其典雅的特质,语用其文言是根本,虽然也偶可接受一些白话,但接受程度仍受审美上的制约。

新词和白话不是同一概念,主帖之论是在偷换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08: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除格律诗外,词、曲、竹枝、民谣、山歌等均属于俗文学,无文言或白话的限制或制约

点评

我们现在看到的颇多词,都为文人创作,亦很高雅,不应看作是俗文学。 而诗经里的很多篇什,却的确是俗文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0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08: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载道 于 2021-10-31 07:29 编辑

此文,甚好!
如今习作旧体、写作旧体的相当一部分人,的确处于一种盲目,是在完全因袭旧式,用功都在形式上而非内容上。他们接受的诗教和确认的正宗,是如何像古人,如何泥古。他们向旧瓶里费力灌注的是陈酒,这陈酒既不是往日的杏花村,更不是今日的1573。他们尤其注重语言的古奥或生僻,以为如此就是有模有样的旧体。这是误区。
诗歌,向古人学习,说到底是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志向、操守和大爱,学习他们的思无邪、载道言志、温柔敦厚、忧国忧民、为时为事、似我者死······
诗歌属于时代,属于人民,离开时代和人民,诗歌一事无成。(以下为老榆与吟者对话)
老榆:此人是少有现当代旧体诗词解析大家,独到、细腻、系统。
其近二十多年在国内讲解宣传古诗词,影响很大。
但在汪精卫评介上,政治眼光不够。一汪是汉奸无疑为汪解脱显然大错;二对汪的诗词可研究不必推崇;三对汪的诗词要与其汉奸人格联系起来解析(诗与人的两重性)。

有虎:叶嘉莹先生在《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中坦承:“我这个人对政治没有兴趣”。
既然如此,请你也先别谈政治,更别实施道德绑架。那对叶先生太不公平,懂乎?老榆:你谈到了汪精卫,就涉及了政治。而文学作品,属意识形态,它本身就与政治脱不开关系。懂乎?
还有,你既然转载了丁毅,丁毅文中已经明明白白直率批评了叶嘉莹的汪精卫观,你还说神魔别谈政治?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所谓“道德绑架”,这小帽子甩的就更令人可笑!在谈文学人物的时候,它的政治、品德、作品等等,是都要涉及到的,你不是愿意谈“知人论诗”吗?别空谈,在这里要联系实际。你还是看看北戴河的意见吧,那会是百分之九十九诗友的心声。
有虎:你一向只会下空喊式结论——其实人人会喊,万言书云云,扯了!请注意:对叶先生那样的大家置评,你不该讲点儿起码的道理吗?最反感你这种不懂装懂却又居高临下的作派了,不但我烦,其实大家都烦,烦透了。还是捞点儿干的吧!已经告诉你了,叶先生对政治不感兴趣,请用叶先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提出有理有据的反批评!
老榆:别急,请拿出起码该有的讨论修养。还有,你是版主,更应该有争鸣的礼貌和规矩。“居高临下”?8楼内容尤其“懂乎”的大言不惭,是谁说的?你贴出帖子,作为版主,就应该拿出应该有的讨论姿态,而不是自以为是,出口训人。而讨论,不要犯老毛病,要粘紧话题而别动辄扯出其他。回你一句:我俩之间,我的真话会有人烦比如镜山等;而你的“虚张声势”与“信口忽悠”网上不烦的少。1、谈汪精卫及其诗,能离开政治吗?你来回答。2、叶嘉莹谈汪诗,倾心肯定汪的那“精卫情结”而不分时段,又拿来几个文化大家来证明汪不是汉奸,又把汪的所以汉奸怨在蒋介石的强加上,这无论就事实的汉奸否定还是对国人对于汉奸的憎恨情感,都是错误的。对叶,你让诗友怎么谈?同意叶嘉莹你就高兴?不赞同你就说是“绑架”?3、你转的帖(丁毅,我的老乡)也正是提出了汪是政治问题而不仅仅学术问题。你对丁毅质疑如何看?你转它何意?大家想知道。
4、我在这之前跟你贴,已经说了几句叶氏,是肯定的。它是古诗词研究大家,二十多年来回国宣讲古诗词文化,成绩和影响都非常大,据说还捐款给国家。但是,成绩是成绩,问题是问题,不能因为她是大家她有贡献,她放屁也成了香的,一码是一码。
5、你的引文还是引义,错了一个字,这一个字错了,你就理解错了叶氏的原意。
6、叶氏说“对政治不感兴趣”,这个我原来没看到也没现查,不知她说没说。如果说了,应该无法来堵别人的嘴,文章一发即公器,谁来评说都有权。如果是转载吟者说的,更没有辩护力。不管你感不感兴趣,你的话题既已涉及到政治,那大家就一定要说政治。谈汪精卫,汉奸问题绕不过。所汪精卫,不管哪个权威说他不是汉奸都会引发惊诧和驳议。


有虎:1)总可以尽量避开吧?公序良俗不在狭义政治范畴。
2)盲目膜拜叶先生我不高兴,道德绑架叶先生我同样不高兴。
3)对丁毅先生的公开信我当然是基本认同的,否则转它干嘛?
4)“不能因为她是大家她有贡献,她放屁也成了香的,一码是一码。”嗯,你总算有所进步。
5)我说过我眼拙——花镜坏了未及更换,到底哪个字错了呀?
6)《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中原话是这样的:
“可是那时候我对汪精卫并没有兴趣,我只知道这么个人他组织了南京的伪政府,可是没有特别注意;然而这个不注意,后来却造成了我非常大的一个遗憾。那是在七十年代初,有一次我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演,在座的有一位年老的妇女,差不多八十岁左右,听完我的讲演,她就约我到她家里吃茶,吃点心。那个人是谁?是方君璧,也就是曾仲鸣的夫人。曾仲鸣跟汪精卫关系最密切,后来在河内被蒋介石的人暗杀了。他们本来是要暗杀汪精卫,但那天恰巧方君璧来看望曾仲鸣,汪精卫就把自己那个宽大的卧室让给他们夫妇,结果曾仲鸣就替他死了。我现在真是觉得遗憾,因为我这个人对政治没有兴趣,所以尽管我知道她是曾仲鸣夫人,也知道他们跟汪精卫是很亲密的朋友,可是我那天没有兴趣去追问那些事情。”

老榆:是叶嘉莹从评诗起,硬要去触及这个中国现代史、抗战史的重大问题对汪精卫的政治、道德评判出了问题,而不是别人要“绑架”她。不是绑架,是对叶氏这一问题的客观评价。你不高兴不重要,这段历史需要过得去,得让忠勇节气道义的中国人民高你既然知道丁毅的表达,却还要站在叶氏的立场反对丁毅,你的立场不是很矛盾吗?
老榆:别钻牛角尖,辨证看人。不要因为敬仰一个人,就连她身上的疖子和她拖的口水都认为是美,别人说那不好,便跳将起来!

我同样钦佩叶嘉莹,但叶氏的汪精卫解,不是历史的,不是辩证的,不是客观的,不是中国伦理的,不是中国情感的。此一举:篡改歪曲了中国抗战历史,也伤害了中国人。

叶前辈,既然提到了汪精卫,既然为中国现代大汉奸大抹光彩,那所谓的不谈政治,不是很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吗?不是叶公好龙吗?不是自欺欺人吗?已经谈到又唯恐别人来评,这本身就已失去了底气。已经谈到,那就没法不让他人来评!

说什么“公序良俗”?这本身也是政治、文化。无论战时还是和平时期,汉奸,都是我们社会、民族公序良俗中的最恶。秦桧是中国著名汉奸,长跪在岳王庙,为中国人千古唾弃。比之秦桧,汪精卫有过之无不及。

“道德绑架”?强词夺理又十分乏力。在中国人的道德里,道义与叛逆,忠诚与背叛,气节与媚骨,是需要人们做出正确的共同准则。事实上,叶嘉莹老先生是冒天下大大不韪,为汉奸招魂,为汉奸鸣怨,为汉奸抹彩,大错特错,不只是道德问题,亦是政治问题,批她合情合理(中国情理)!岂是绑架?(有事暂停,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08: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0-12-5 09:05 编辑

文言系统其实从来就没离开过接纳新词,如葡萄美酒夜光杯之葡萄如何不是新词,新时代下当然也不会拒绝象革命、主义、红军、微信等这些新词汇,但这些新词汇不是白话的代名词

点评

一部中国诗歌史,可以看到语言是不断的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 语言是表意属于时代的,诗歌表情也属于时代,语言一成不变或完全泥古用那些已经不具生命意义的词语来表现现代生活,这其实是刻舟求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0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08: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载道 于 2021-11-1 07:32 编辑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0-12-5 08:28
除格律诗外,词、曲、竹枝、民谣、山歌等均属于俗文学,无文言或白话的限制或制约 ...

我们现在看到的颇多词,都为文人创作,亦很高雅,不应看作是俗文学。
而诗经里的很多篇什,却的确是俗文学。
吟者说敬重敬仰叶嘉莹,但在对叶嘉莹一篇小文还读不懂的情况下,就随性结论叶嘉莹有偏向性,这种浅薄又妄语,不懂装懂,满嘴忽悠,其实是吟者的一个惯病:文风学风的败坏(用“不老实”,嫌太轻)。
她又是版主,如此疯闹,欺人欺世,又不作正常交流,对异议耍泼做骂造谣翻旧账,违版规。如此争鸣的另类,至少,是应该让其知道一下她实际上都做了些神魔!
不是质疑,是驳斥。因为其太荒谬,虚张声势,招摇撞骗,无所顾忌!这对在理论版活动的,是一个讽刺!对理论,更是一个讽刺!
叶嘉莹的古诗词领悟、把握、深入以及教学,国内鲜有比肩,还是不要说个人感觉吧?你须看看吟者的原文,再仔细看看我的驳论和吟者的荒唐,知道都说了什么,再议不迟。
理论版干什么?谈理论发千条不多,闲扯淡置一言是赘。
你该知道吟者。她这些年都干了啥?
駡韵,诗骂辩论对手,阴骂管理过她的版主,嘲骂中华诗词学会,自封诗词中央,预言2019、5、4平水灭亡,在几个论坛之间搬弄人际······什么样的人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神魔样的人能十年如一日拉拉脸裸奔?做出这等事来会是一个怎样性格、怎样素质的人?在公共要有起码的自觉——哦“公俗良序”吧?稍有一点点人生阅历,稍有一点理性逻辑分析,不难认识吧?
如此疯癫,如此低劣,如此不管不顾,如此大言不惭,如此招摇撞骗,如此污言行秽——如果要救她,如果让环境干净一点,就是指出她的问题,约束她的行为。除此,还有第二条路子吗?

点评

词、曲也分雅词雅曲和俗词俗曲,士大夫之流自然是奉高雅的,但整体上词、曲属于俗文学这点是不会错的 白话也能高雅,它不是低俗的代名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0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08: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载道 发表于 2020-12-5 08:50
我们现在看到的颇多词,都为文人创作,亦很高雅,不应看作是俗文学。
而诗经里的很多篇什,却的确是俗文 ...

词、曲也分雅词雅曲和俗词俗曲,士大夫之流自然是奉高雅的,但整体上词、曲属于俗文学这点是不会错的

白话也能高雅,它不是低俗的代名词

点评

通俗不是低俗,郑振铎老先生对此有过准确定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09: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08: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0-12-5 08:47
文言系统其实从来就没离开过解纳新词,如葡萄美酒夜光杯之葡萄如何不是新词,新时代下当然也不会拒绝象革命 ...

一部中国诗歌史,可以看到语言是不断的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
语言是表意属于时代的,诗歌表情也属于时代,语言一成不变或完全泥古用那些已经不具生命意义的词语来表现现代生活,这其实是刻舟求剑。

点评

这不代表白话写(入)古诗应该是方向 要是争论古诗的概念就没意思了,文中说的都是格律,却喜欢玩些偷换概念或概念模糊的小把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0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09: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0-12-5 08:56
词、曲也分雅词雅曲和俗词俗曲,士大夫之流自然是奉高雅的,但整体上词、曲属于俗文学这点是不会错的

白 ...

通俗不是低俗,郑振铎老先生对此有过准确定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09: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载道 发表于 2020-12-5 08:56
一部中国诗歌史,可以看到语言是不断的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
语言是表意属于时代的,诗歌表情也属于时代 ...

这不代表白话写(入)古诗应该是方向

要是争论古诗的概念就没意思了,文中说的都是格律,却喜欢玩些偷换概念或概念模糊的小把戏


点评

文学是语言文学,语言是最具时代性的,旧体要跟上时代,就不能不接受时代语言。 新时代写旧体,当然可以保持高雅,但高雅不等于拒绝白话更不等于拒绝新词。 聂绀弩旧体应有证明力,他的诗是白话典雅的结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0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09: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0-12-5 09:02
这不代表白话写(入)古诗应该是方向

要是争论古诗的概念就没意思了,文中说的都是格律,却喜欢玩些偷换 ...

文学是语言文学,语言是最具时代性的,旧体要跟上时代,就不能不接受时代语言。
新时代写旧体,当然可以保持高雅,但高雅不等于拒绝白话更不等于拒绝新词。
聂绀弩旧体应有证明力,他的诗是白话典雅的结合。

点评

聂绀弩的旧体只是接纳了比较多的新词而不是白话,白话的实验体首推胡适的尝试集,尝试集于今看来就是个四不象,是个失败的实验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0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09: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载道 发表于 2020-12-5 09:09
文学是语言文学,语言是最具时代性的,旧体要跟上时代,就不能不接受时代语言。
新时代写旧体,当然可以 ...

聂绀弩的旧体只是接纳了比较多的新词而不是白话,白话的实验体首推胡适的尝试集,尝试集于今看来就是个四不象,是个失败的实验体

点评

胡适的尝试集,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亦是现代中国的第一部白话文诗歌,它的开创意义不能低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难免吃相不雅,但他对旧体的告别和对新诗的启示引领,意义重大。 胡的尝试集之后,现代第一个成功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0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09: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0-12-5 09:17
聂绀弩的旧体只是接纳了比较多的新词而不是白话,白话的实验体首推胡适的尝试集,尝试集于今看来就是个四 ...

胡适的尝试集,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亦是现代中国的第一部白话文诗歌,它的开创意义不能低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难免吃相不雅,但他对旧体的告别和对新诗的启示引领,意义重大。
胡的尝试集之后,现代第一个成功的新诗大家和他的代表作便诞生了,就是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白话,就是区别于文言文,包括口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5 10: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不在于讲平仄与否。胡适、郭沫若的新诗是白话文诗;但讲平仄格律的旧体诗也可用白话写成。旧体诗的意境是要打上时代烙印的,不管用文言或白话。

点评

试举几首单纯用白话写成的格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0:51
绝大部分赞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0: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2-5 10:12
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不在于讲平仄与否。胡适、郭沫若的新诗是白话文诗;但讲平仄格律的旧体诗也可用白话写 ...

绝大部分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0: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12-5 10:12
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不在于讲平仄与否。胡适、郭沫若的新诗是白话文诗;但讲平仄格律的旧体诗也可用白话写 ...

试举几首单纯用白话写成的格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0: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词入诗就那么难吗?看看革命先烈杨超写的《就义诗》,大义凛然,也巧妙的运用了政治性新词。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再看看恽代英的《狱中诗》,照样让人读的热血彭拜。
       《狱中诗》——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七律·长征》1935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些诗可真不是白话而只是纳入了一点新词

点评

现代书面语。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告别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则可以说是白话。 杨超恽代英诗语是传统的不过题材是时代的有感染力。 毛伟人的诗语是现代的题材也是现代的是旧体的全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7

主题

342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05
贡献
3067
金钱
4459
发表于 2020-12-5 10: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载先生此论对错参半,举例不当,李白当时所诗是文言文吗?

点评

先生说的我的哪个“此论”? 李白当时,肯定是文言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7

主题

342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05
贡献
3067
金钱
4459
发表于 2020-12-5 10: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人故弄玄虚,一首诗几乎全是典故,以现自己学问深奥,岂不知弄巧成拙,食古不化。

点评

是这样,以为那就是旧体或旧体最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1: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老 发表于 2020-12-5 10:54
载先生此论对错参半,举例不当,李白当时所诗是文言文吗?

先生说的我的哪个“此论”?
李白当时,肯定是文言文。

点评

天生我才必有用、仰天大笑出门去、朝辞白帝彩云间、等等都是文言文?那可是一千多年前的字和词呀,那来的肯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1: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老 发表于 2020-12-5 10:58
现在有人故弄玄虚,一首诗几乎全是典故,以现自己学问深奥,岂不知弄巧成拙,食古不化。 ...

是这样,以为那就是旧体或旧体最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7

主题

342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05
贡献
3067
金钱
4459
发表于 2020-12-5 11: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载道 发表于 2020-12-5 11:09
先生说的我的哪个“此论”?
李白当时,肯定是文言文。

天生我才必有用、仰天大笑出门去、朝辞白帝彩云间、等等都是文言文?那可是一千多年前的字和词呀,那来的肯定?

点评

问题是千多年前的文言文时代,李白却写出白话文的诗,就显得格外难能可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9:37
一千多年前不更是文言文时代吗? 新文化运动废弃文言文,不过百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1: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0-12-5 10:53
新词入诗就那么难吗?看看革命先烈杨超写的《就义诗》,大义凛然,也巧妙的运用了政治性新词。
       满天 ...

是现代书面语。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告别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则可以说是白话。
杨超恽代英诗语是传统的不过题材是时代的有感染力。
毛伟人的诗语是现代的题材也是现代的是旧体的全新。

点评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再看看恽代英的《狱中诗》,照样让人读的热血彭拜。 《狱中诗》——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1: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话(英文:Vernacular),指相对于文言而言,日常生活语言的表达形式。从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看,显然与文言区别。是平常的口语会话交流的语言表达形式。

“文言”是与“白话”相对而言的。“文言”是指我国先秦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口头语言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言。“文言”在当初是脱胎于古口语的,但写法简练精致。后来口语不断变化,而文言文却越来越定型了。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讨论问题概念要清晰,文言跟白话的区别一个是书面语一个是口语,一个是官用的通用语言一个是民间的、地方性的、时代性的口头表达语言,一个是简洁的、有文采的、具有稳定性的传统书面语,一个却是琐碎的、流变的民间口头表达语言

点评

前三段都好,赞同。 末一段,大体同意。 “文言跟白话的区别一个是书面语一个是口语”,这句不大同意。现代书面语,广义上属白话,即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白话。而相对于现代书面语语及其官话,也可以叫做白话即民间口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1: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词是什么?在语言学,新词是一个最近铸造的词,或发明词或词组行动。它可能另外暗示对老词的用途在新感觉譬如基于新意思现有的词或词组。新词是特别有用的在辨认发明、新现象,或承担了新文化背景的老想法。词“新词”铸造了在1800年附近和是,在,新词时候。开发新词的人有时告诉新语创造者;新词语的使用是介绍一个新词行动入语言。

新词如何等同于白话?

点评

新词即随时代发展而出现的字词也包括外来词。 白话,大的区分是相对于文言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1: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载道 发表于 2020-12-5 11:17
是现代书面语。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告别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则可以说是白话。
杨超恽代英诗语是传统的不过题材 ...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再看看恽代英的《狱中诗》,照样让人读的热血彭拜。
       《狱中诗》——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七律·长征》1935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些是白话文吗?除革命、红军是新词外,哪里是白话文的表达形式?

点评

白话文,即区别于文言文的现代书面语及其口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1: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看看《七律·长征》的译文,这样的才是白话文

点评

这是解析白话也可以看作是新诗。 主席长征是现代书面语格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1: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1: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0-12-5 11:19
白话(英文:Vernacular),指相对于文言而言,日常生活语言的表达形式。从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看,显然 ...

前三段都好,赞同。
末一段,大体同意。
“文言跟白话的区别一个是书面语一个是口语”,这句不大同意。现代书面语,广义上属白话,即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白话。而相对于现代书面语语及其官话,也可以叫做白话即民间口头用语。
从上述定义出发,旧体无论用现代书面语还是民间口头语,都应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1: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老 发表于 2020-12-5 11:15
天生我才必有用、仰天大笑出门去、朝辞白帝彩云间、等等都是文言文?那可是一千多年前的字和词呀,那来的 ...

一千多年前不更是文言文时代吗?
新文化运动废弃文言文,不过百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8: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