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9|回复: 16

中国古代的通俗文学

[复制链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发表于 2020-12-5 12: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俗文学:中国古代的通俗文学

       俗文学,即近代有些人用以称呼中国古代的通俗文学。大体包括歌、谣、曲子,讲史、话本,宋元以来南北戏曲及地方戏,变文、弹词、鼓词、宝卷等讲唱文学,民间传说、笑话、谜语等杂体作品。

        一、俗文学的源流
       由于古代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民谚、诗歌、史诗之类的客观存在和一些贵族文人自觉不自觉的保护、保存、培育和发展,我们还是能把握出其明显的脉络的。应该说,我国古代俗文学的第一个高潮在“诗经”时代。《诗经·国风》是我国古代俗文学第一个高潮的标志。古人把劳动人民文学的“风”和贵族文学的“雅”、“颂”三而合一作为诗经“六义”中的三义一并称之,这实在是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调和甚至是相融在文学上曲折的反映。以后由于语言文白的分野和城市的发展,作为广大农民参与创作和流传的、以口头文学形式出现并被记录下来的俗文学逐渐消停。
      俗文学的又一个高潮是从元朝的杂剧开始的,杂剧是给市民看的。接着出现了明传奇,属戏剧一路;还有由说书的有声语言艺术发展到话本,进而再发展到“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再发展到章回体小说,至《红楼梦》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
      唐宋以前,无论是俗文学还是雅文学,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作家,弄文学,只是封建士大夫和官僚的业余爱好而已。关汉卿以后,俗文学应该说有了专业作家。明清时代,由于科举制度的强化、发展和完善,正宗读书人在心理上可能不排斥杂剧、传奇、说书、话本和章回小说,但却又非要装得义正辞严地视弄俗文学甚至读俗文学为下品了。于是,正和野、雅和俗因此而对立起来了。“五四”以后,现代白话文兴起,渐渐地此前的白话包括《金瓶梅》、《红楼梦》等,都成雅文学。白话文学由俗变雅,成为古代俗文学终结的标志。

       二、俗文学的特质
       郑振铎先生在其《中国俗文学史》这样定义俗:“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他按体裁将俗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戏曲、讲唱文学和游戏文章五类。
      郑振铎先生指出俗文学具有六个特质:一是大众的。它是出生于民间,为民众所写作,且为民众而生存的;二是无名的集体的创作;三是口传的;四是新鲜的,但是粗鄙的;五是其想象力往往是很奔放的;六是勇于引进新的东西。

       三、俗文学与正统文学的界限
       一般认为,俗文学与正统文学之间的界限主要有三。其一,从文体区分。因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学的主体是散文和诗歌,所以对俗文学的理解往往会从文体的角度,指诗文以外的文学体裁。其二,作品风格。名为俗文学,顾名思义是从文学作品的风格着眼的,指俚俗、通俗的文学作品。其三,流传范围。文学艺术的流传范围很难截然划分,这里指主要范围,即流行于社会的普通民众中。
       俗文学的研究是一个交叉领域,不仅与民间文学的诸多面向相重合,而且又能包容通俗小说、戏曲等研究。由于俗文学的载体往往是俗语言,俗文学中体现了大量的民间信仰观念、变文、歌辞、白话诗等俗文学分体研究。其研究方法沿袭中国传统学术研究,集中于书面文本,从藏书读书开始,经过版本、考据以进行文本的解析与评判。
       通常还认为,古代戏曲应该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古代戏曲作为一种颇为特殊的文学现象,它和俗文学以及民间文学关系密切。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合称:评话俗称大书是唐宋时期的讲史演变而来;弹词俗称小书,形成于明。将古代戏曲放到俗文学或民间文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时,需辨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3: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正统文学的主体是散文和诗歌恐怕未必然,除散文和诗歌外还有大量的策论、骈赋、传注、序跋、诏令、奏议、箴铭、碑志、典志等等等

点评

“中国古代正统文学的主体是散文和诗歌”的表述还是准确的,山乔兄后面所列大都属散文范畴。 主贴“中国古代正统文学的主体是散文和诗歌”如果去掉“正统”,则可以把小说戏曲加起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4: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3: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0-12-5 13:38 编辑

中国的科考从隋代开始几乎近一半的时间是不考诗赋的,但策论好象没中断过,骈赋、传注、序跋、诏令、奏议、箴铭、碑志、典志等等也大量地存在甚至总量上还有可能高于散文和诗词,所以不要夸大了诗词和散文的文学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3: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和散文于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之流是视作小道的,其不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外的聊发心绪

点评

古时很长时间里,对诗词确是这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5: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3: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帖的序述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唐宋以前,无论是俗文学还是雅文学,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作家,弄文学,只是封建士大夫和官僚的业余爱好而已。关汉卿以后,俗文学应该说有了专业作家。明清时代,由于科举制度的强化、发展和完善,正宗读书人在心理上可能不排斥杂剧、传奇、说书、话本和章回小说,但却又非要装得义正辞严地视弄俗文学甚至读俗文学为下品了。于是,正和野、雅和俗因此而对立起来了。“五四”以后,现代白话文兴起,渐渐地此前的白话包括《金瓶梅》、《红楼梦》等,都成雅文学。白话文学由俗变雅,成为古代俗文学终结的标志。

-----------
“五四”以后,现代白话文兴起,渐渐地此前的白话包括《金瓶梅》、《红楼梦》等,都成雅文学。白话文学由俗变雅,成为古代俗文学终结的标志。---这几句便是可榷了,起码在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看来这些小说者流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俗文学,至于后世奉白话文为圭皋又是另一码事了,这关乎政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4: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0-12-5 13:10
中国古代正统文学的主体是散文和诗歌恐怕未必然,除散文和诗歌外还有大量的策论、骈赋、传注、序跋、诏令、 ...

“中国古代正统文学的主体是散文和诗歌”的表述还是准确的,山乔兄后面所列大都属散文范畴。
主贴“中国古代正统文学的主体是散文和诗歌”如果去掉“正统”,则可以把小说戏曲加起来。

点评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按这样的释义天下文章就韵文和非韵文两类,我还能说什么呢{:1_10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4: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4: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载道 发表于 2020-12-5 14:02
“中国古代正统文学的主体是散文和诗歌”的表述还是准确的,山乔兄后面所列大都属散文范畴。
主贴“中国 ...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按这样的释义天下文章就韵文和非韵文两类,我还能说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4: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3.文体名。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
这样的分类起码还靠谱点,杂文、小品、随笔等这些形式松散的行文才是散文,要是把传注、序跋、诏令、奏议、箴铭、碑志、典志等等也跟杂文、小品、随笔相提并论的话古人学文章体裁也未免太简单了,只须分押韵不押韵就可以了

即便是今天的学生作文恐怕都会把说明文、议论文、戏剧、小说、公告等与散文进行区别,作哪个体裁就必须是那个体裁,岂可笼统以散文概而括之

点评

现当代的散文,主要还是指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那散文(抒情、记事、纪人、风光散文,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又大量出现文化散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4: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4: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载道 于 2020-12-5 14:54 编辑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0-12-5 14:45
3.文体名。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 ...

现当代的散文,主要还是指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那散文(抒情、记事、纪人、风光散文,小品、杂文等。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又大量出现文化、历史散文)。

点评

俗文学,即近代有些人用以称呼中国古代的通俗文学。大体包括歌、谣、曲子,讲史、话本,宋元以来南北戏曲及地方戏,变文、弹词、鼓词、宝卷等讲唱文学,民间传说、笑话、谜语等杂体作品。 ------------- 我觉得这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5: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载道 发表于 2020-12-5 14:52
现当代的散文,主要还是指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那散文(抒情、记事、纪人、风光散文,小品、杂文等。上 ...

俗文学,即近代有些人用以称呼中国古代的通俗文学。大体包括歌、谣、曲子,讲史、话本,宋元以来南北戏曲及地方戏,变文、弹词、鼓词、宝卷等讲唱文学,民间传说、笑话、谜语等杂体作品。
-------------
我觉得这样的叙述大致还是可以的,所谓的俗文学突出的就是通俗,也即是浅显易懂且适合大众的水准。

点评

是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5: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0-12-5 15:00
俗文学,即近代有些人用以称呼中国古代的通俗文学。大体包括歌、谣、曲子,讲史、话本,宋元以来南北戏曲 ...

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5: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0-12-5 13:43
诗词和散文于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之流是视作小道的,其不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外的聊发心绪 ...

古时很长时间里,对诗词确是这样。

点评

古代的教育先小学而大学然后才能说到科举,通过了科举才能谈得上治国平天下的天下抱负; 小学学的是尔雅、音韵、训诂这些东西,大学就得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都得学了,而对于自然科学却历来不重视,现代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6: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6: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0-12-5 17:25 编辑
载道 发表于 2020-12-5 15:09
古时很长时间里,对诗词确是这样。

古代的教育先小学而大学然后才能说到科举,通过了科举才能谈得上治国平天下的天下抱负;
小学学的是尔雅、音韵、训诂这些东西,大学就得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都得学了,而对于自然科学却历来不重视,现代教育正好相反,重视自然科学而把尔雅、音韵、训诂、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统统都先仍到一边去,这或许可以说是时代的进步却是国学的悲哀。

象尔雅、音韵、训诂这些小学类的东西现在要大学教授才搞得懂一、二,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恐怕就得高级专家才去研究了,所以,国学的式微是历史的必然。

对于古代的文人来说进阶之路是科举,科举重视的策论,策论之题都是从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书里来的,文人受儒家浸淫日久,治国平天下的天下抱负就逾深,诗词也者对于治国平天下的意义远远小于其它儒学,故东坡谓之其小道不是没道理的。

当然,象尔雅、音韵、训诂、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东西不是用来教化普通百姓而是用于培养公务员的,这些东西自然也很难大众化,所谓诗庄词媚,代表着经典的格律诗自然也是小众化的文学体裁,所以,小众化的文学体裁想用通俗的白话创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大众宣传需要途径甚多,就诗体而言也甚多,不一定非得把格律诗拖入俗文学中去才叫与时俱进,这不符合格律诗的文体特性。
运用新词和用白话创作是两码事,用通俗的白话创作出来的格律诗即便其形式上再怎么符合格律都会流于山歌体老干体之类,以其徒有外形又何必去破坏传统格律诗的外形与内涵相谐的格调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8: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以前,我们在教育上几乎都是文都是儒家,理科太弱,自然科学太弱,这也是我们近代退伍衰弱的一个原因。
所以新文化运动那些睁眼看世界的贤达,才强调科学民主。
不说制度不说民主。单就不讲科学,人们只会摇头晃脑的背诵四经五书之乎者也(就是个落后农业加手工业作坊,工业等于零,连火柴都造不了得需洋火),国家自然不可能强大。
我们过去只有修养人制造儒家门生的那些礼教,却没有学也不知从哪里学改造自然富强社会的那些自然科学,近几百年被碧眼甩在身后是自然的。

点评

然 所以不必去抱怨国学的式微,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要与时俱进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体系 年轻人担负着时代的重任自要以实用为主,国学这个老古董就主要留给我们这些退休老人闲来扯扯就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0-12-5 1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载道 发表于 2020-12-5 18:38
清以前,我们在教育上几乎都是文都是儒家,理科太弱,自然科学太弱,这也是我们近代退伍衰弱的一个原因。
...


所以不必去抱怨国学的式微,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要与时俱进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体系

年轻人担负着时代的重任自要以实用为主,国学这个老古董就主要留给我们这些退休老人闲来扯扯就好

点评

是这样! 有自己的文化,师人之长,扬长补短,发展强大是硬道理! 文学都已边缘,况旧体?!诗歌永远都是小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5 1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9

帖子

21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2
贡献
522
金钱
8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9: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0-12-5 18:52

所以不必去抱怨国学的式微,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要与时俱进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体系
...

是这样!
有自己的文化,师人之长,扬长补短,发展强大是硬道理!
文学都已边缘,况旧体?!诗歌永远都是小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主题

630

帖子

4332

积分

首席版主

百家论坛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21
贡献
892
金钱
176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8 22: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俗与高雅同在,历史如此,今后依然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8: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