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牧李贺诗检验是不是存在25律[转贴奇文神韵孤鹤] 杜牧诗
1.没有查的,估计的,虽然会有错,但多数是25同声
卷520_38 「独酌」杜牧 万古一飞鸟。
卷520_40 「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杜牧 同倚朱阑语。 卷520_49 「村行」杜牧 点点回塘雨。 卷521_34 「自贻」杜牧 寂寞怜吾道, 卷522_16 「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杜牧芳草复芳草,
卷522_32 「秋晚早发新定」杜牧 岩壑会归去, 卷522_38 「茶山下作」杜牧把酒坐芳草, 卷522_47 「梅」杜牧 妒雪聊相比,若在秦楼畔, 卷523_87 「早秋」杜牧 大热去酷吏,
卷523_88 「秋思」杜牧 热去解钳釱, 卷524_4 「初上船留寄」杜牧沙雁同船去,
卷524_5 「秋岸」杜牧 河岸微退落,船上听呼稚, 卷524_25 「寄李播评事」杜牧子列光殊价,大翼终难戢, 卷524_62 「夜雨」杜牧 九月三十日, 卷524_64 「将出关宿层峰驿,却寄李谏议」杜牧心驰碧泉涧, 卷525_12 「春日寄许浑先辈」杜牧 塞路尽何处,
卷525_14 「并州道中」杜牧 极目无人迹,
卷525_15 「别怀」杜牧 相别徒成泣,去路三湘浪, 卷522_40 「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杜牧山秀白云腻, 卷525_47 「山寺」杜牧 峭壁引行径,
卷526_2 「不寝」杜牧 世路应难尽, 卷526_10 「过鲍溶宅有感」杜牧 秋色池馆静,
卷526_12 「秋日」杜牧 有计自安业,烟起药厨晚, 卷525_13 「经阖闾城」杜牧昔日人何处,吟罢独归去,
卷525_19 「逢故人」杜牧 尘路事不尽,又落他乡泪, 2.已经查好的25同声
卷526_29 「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杜牧 秋泊(入)雁初宿(入),
卷521_40 「忆游朱坡四韵」杜牧 带雨(上)经荷沼(上),
卷522_36 「题白蘋洲」杜牧 静处(去)知生乐(去),
卷522_42 「早春赠军事薛判官」杜牧 雪后(去)新正半(去),
卷522_43 「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杜牧 雾冷(上)侵红粉(上),
卷523_52 「襄阳雪夜感怀」杜牧 往事(去)起独念(去),
卷523_54 「途中作」杜牧 绿树(去)南阳道(去),
卷523_58 「除官行至昭应,闻友人出官因寄」杜牧 贱子(上)来千里(上),草木(去)穷秋后(去),
卷523_63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杜牧 雪涨(上)前溪水(上),迹去(去)梦一觉(去),
卷524_44 「忍死留别献盐铁裴相公二十叔」杜牧 岂是(去)无多士(去),
卷524_112 「寝夜」杜牧 蛩唱(去)如波咽(去、入),
卷525_37 「旅宿」杜牧 旅馆(上)无良伴(上、去),
卷525_40 「送友人」杜牧 十载(去)名兼利(去),
卷526_14 「西山草堂」杜牧 后岭(上)有微雨(上),
卷527_9 「金陵」杜牧 瓜步(去)逢潮信(去),
卷522_57 「鸦」杜牧 蔓垒(上)盘风下(上),
卷526_59 「鸳鸯」杜牧 好育(入)顾栖息(入),
卷523_45 「罢钟陵幕吏十三年,来泊湓浦,感旧为 」杜牧 南奏(去)钟陵道(去),
卷523_65 「寄崔钧」杜牧 自愧(去)扫门士(去),两地(去)差池恨(去),
卷524_11 「春思」杜牧 绵羽(上)啼来久(上),自是(去)求佳梦(去),
卷524_56 「题刘秀才新竹」杜牧 声破(去)寒窗梦(去),
卷524_105 「送刘三复郎中赴阙」杜牧 微笑(去)知今是(去),
卷525_18 「早秋客舍」杜牧 独夜(去)他乡泪(去),
卷525_21 「长安夜月」杜牧 独有(上)长门里(上),
卷525_22 「云」杜牧 晓入(入)洞庭阔(入),
卷525_39 「闻蝉」杜牧 不敢(上)频倾耳(上),
卷526_11 「寄兄弟(又见《许浑集》,题作寄小弟)」杜牧 南望(去)仍垂泪(去),
卷526_17 「送苏协律从事振武」杜牧 去去(去)从军乐(去),
卷526_58 「惜春」杜牧 繁艳(去)归何处(去),
卷526_60 「闻雁」杜牧 归梦(去)当时断(去),
卷525_17 「秋梦」杜牧 残梦(去)夜魂断(去),又寄(去)征衣去(去),
卷522_55 「鹦鹉」杜牧 不念(去)三缄事(去),
卷523_93 「闺情」杜牧 还向(去)长陵去(去),
卷523_94 「旧游」杜牧 盼眄(上去)回眸远(上),小市(去)长陵住(去),
卷525_45 「别鹤」杜牧 声断(去)碧云外(去),
卷525_48 「早行」杜牧 林下(去)带残梦(去),
卷526_8 「暝投云智寺渡溪不得,却取沿江路往」杜牧 古庙(去)阴风地(去),却下(去)临江路(去),
卷526_31 「宿东横山濑」杜牧 谩向(去)仙林宿(去),
卷526_35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杜牧 开锁(去)洞门远(去), 光是一个作者就这么多的25同声,请问25律的基础在哪?
李贺的诗也一样的多。明天如果某人不服气只好再发,最好是不要再浪费我的时间了。其他诗人的例子同样多,就不浪费时间了,这就已经浪费了我无数时间,真感到不值得,但为了用事实说明,只好做这种无用功啦。
一个人有错误很正常,大家都是在错误中前进的,但一个人被别人多次指出错误,却坚决不低头,还要说别人斗不赢他,说不服他,他才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误的,那这个人起码是智商成问题。
做研究要全面进行,不要选择性的“忘记”,于是一大批25不同声便显示自己25律成立,这样做研究是不老实的态度,是要不得的,害己又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