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康新 于 2020-12-25 14:22 编辑
【中华诗钟每日一题】“声·照”四唱 闽海诗钟稿件简评语
今日写景多佳作。林霜木“万里秋声桐叶下,几行晚照柳条间”,写景手法极为细腻;魏碧贞“万壑秋声纷落叶,一江晚照映流花”更从宏观动态上去描写;陈爱梅“不尽边声来朔塞,无多晚照落城楼”是一幅古朴幽远之画面。以上各比共同谱写出今日诗局之主题篇章。
林世保“一阳普照人民福,四海呼声领袖尊”,堪称满满当当正能量之佳作。有的吟友可能责询我,诗钟亦有正能量?民国二十五年林逢时在《古空诗刊》序言中有这么一段:“本届《古空》征诗,十邑骚人,多数出席。盖于国难中,狂歌当哭,孤愤攸宣。秃管一枝,不啻三千毛瑟。仅仅以十四字工拙,议论诗人,抑又浅之乎视诗人矣。”今际明时,歌讴善政,有何不可?当知“旧瓶装新酒”与“戴着镣铐跳舞”两者之间并无矛盾。
“照”字多用于动词,但很容易转化为名词。我很欣赏林蚌生和林小华二首用典佳句:“常以鸡声闻起舞,勿因蛇照作猜疑”、“宋祖斧声逢浩劫,唐宗镜照纳良言”。题字发挥得很好,用典准确。拙作“著有政声常在蜕,颁多官照半如疣”,用“政声”与“官照”属对,想在题字上有所突破,但不知“多在蜕”与“半如疣”是否令人费解?黄剑波“醉人晚照何须酒,撩我春声定可诗”,不但以“晚照“对“春声”将诗思带入佳境,而且上、下比后三字紧贴眼字,使人回味无穷。“防有变声鹦鹉曳,爱多弄照牡丹侔”“归鸟杂声犹隔巷,移花斜照恰逾墙”,这二首眼字都用得很贴切。鹦鹉曳多变声走调,牡丹侔多弄照含姿;隔巷才有杂声,逾墙恰为斜影。眼字之俊逸可见一斑!
当然,我们不能孤芳自赏。前日“晚、杂”三唱,评选老师在我群109比中竟评出39比B卷。大家当共同提高,杜绝差卷。
群末 陈莪 2020年12月24日16:30在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