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10 22: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现今的诗词理论研究者,就应该客观地梳理古代理论,科学地建立同一的诗词理论,才能达到求正容变的目的。理论混乱,谈何传承?
什么叫近体诗?唐代以沈佺期宋之问为代表创建的不同于前代的绝句、律诗也!不同于前代的主要是何也?平仄二元化也!否则仍讲四声,和永明体有何区别?
平仄二元化是形成近体诗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体诗最主要的特点。平仄二元化之后,才真正实现了沈约的愿望:真正的建立了声律。律诗,就是平与仄这一对矛盾,形成的平衡体。
虽然诗体繁多而复杂。但只要抓住平仄这一对矛盾,关于诗体分类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比如永明体,齐梁体,仄韵体,折腰体,顺风体,甚至吴体等等,凡是游离于古体近体之间的一些诗体,往往都是违背了平仄二元化及“浮声切响理论”,基本上全是受古风影响,或者就是与古风一脉相承。人们为了解释其存在的合理性,往往解释为偏格,不过是一种通融的做法而已,其实与近体都有距离。现在不足为法。
金筑子先生发现了这一问题,指出近体诗只能押平韵,是完全正确的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