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乐雅韵区执行首版兼诗乐轩首席版主
精华1558
注册时间2020-4-19
威望8571
金钱189470
贡献156939
分区版主
诗乐雅韵区执行首版兼诗乐轩首席版主
 
威望- 8571 点
贡献- 156939 次
金钱- 189470 枚
  
|
发表于 2020-12-28 11: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挤韵、撞韵、连韵?
(佚名)
挤韵,是指诗文中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干扰了韵美的效果。但是,与韵脚连在一起的叠韵是一种修辞手法,不算挤韵。例如:“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这首诗情景描写很到位,意境也不俗。但是,它押的是上平声的二冬韵,而且起句和承句里又有“逢”和“峰”这两个字,也在二冬韵里,这就“挤韵”了。“茸茸”二字是叠字用法,不属于“挤韵”。又如:”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第二句中的第二个字”山“挤韵了。
撞韵,就是在不用韵的那句(白脚)(比如七绝的第三句子)尾字也用了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格律诗,无论平、仄,一旦白脚与韵脚的韵母相同,都属撞韵。例如《七绝·初春小雨》(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好去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第三句白脚的“处”与韵脚“酥,无,都”皆是押乌(u)韵,撞了韵,为平仄通押(混押)。但这首诗,却让人感觉不到撞韵的弊病,整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因为韩愈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把其做成了“活韵”。作者在第二句用了“近却无”。这样整句的句读重心落到了第五个字‘近’字上,读起来就活了!《七绝·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白脚处的“岸”与韵脚“间、山、还”都为安(an)韵,撞了韵。但作者在第四句用“照我还”,把诗句做成“活韵”了,把“撞韵”之伤消于无形。这首诗不但撞了韵,还挤了韵。诗中“江南岸”就是典型的挤韵。但作者在白脚用“岸”字,因为“岸”字是浅意开口音字,也把挤韵之伤消于无形。所以这首诗也让人感觉不到撞韵、挤韵的伤害。全诗读来顺口流畅,成为一首千古名诗!从上面可以知道,写诗出现撞韵或挤韵,不要简单地说是允许或不允许的。要看作者有无高深的文字功底和驾驭能力,是否能把“死韵”做成“活韵”!
同音字入韵,也是应该避免的。我们找了一首用了同音字的七绝,来说明破解之法。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七绝·从军行)这首诗中尽管不是“连韵”,但‘昏’、‘浑’仍属于同音字。我们也可来看一首“连韵”的七律。 "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路蹊。暮雨不知溳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刘长卿·七律·使次安陆寄友人)在这首诗的前两句,‘萋’、‘蹊’两个同音字组成了“连韵”。但作者第一句用‘远’字吊口,把“远萋萋”一句做成了“活韵”,从而避免了连韵的伤害。
分享:
0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