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71|回复: 110

押仄韵古体诗的历史传承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21 23: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1-1-21 23:25 编辑

押仄韵古体诗的历史传承----保持了古风特点
历史上的古体诗的格律和体裁发展,有两个关键点:南北朝时期的永明体、唐代的近体。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是以押平韵诗为最大特征的。而押仄韵的诗是怎样发展的呢?我们且看下列不同时代的诗例:
1, 东汉  古诗十九首  
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曹植 泰山梁甫行 魏晋末魏晋初·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其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俛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3,晋-南北朝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 南北朝·谢灵运
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与子别山阿,含酸赴修轸。
中流袂就判,欲去情不忍。
顾望脰未悁,汀曲舟已隐。

4.南北朝 齐梁  沈约
洛阳道 南北朝·沈约
洛阳大道中,佳丽实无比。
燕裙傍日开,赵带随风靡。
领上蒲萄绣,腰中合欢绮。
佳人殊未来,薄暮空徙倚。
5,南北朝 齐梁 谢朓
望三湖诗 南北朝·谢朓
积水照赪霞,高台望归翼。
平原周远近,连汀见纡直。
葳蕤向春秀,芸黄共秋色。
薄暮伤哉人,婵媛复何极 。
6,南北朝  梁陈  徐陵
陇头水 南北朝·徐陵
陇头流水急,水急行难渡。
半入隗嚣营,傍侵酒泉路。
心交赠宝刀,小妇裁纨素。
欲知别家久,戎衣今已故
7,南北朝 梁陈 庾信
其二十四   庾信
无闷无不闷,有待何可待。
昏昏如坐雾,漫漫疑行海。
千年水未清,一代人先改。
昔日东陵侯,唯见瓜园在
--------以上自汉至隋因皆是古风,因而特点无变化
一,句中和句间不讲平仄和粘对;
二,双数句押韵,韵押仄声三声(上去入)之一;
三,单数句任何一句的白脚皆可平可仄。
8,盛唐   刘长卿
1,湘中纪行十首 秋云岭 唐·刘长卿
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
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
云起遥蔽亏,江回频向背。
不知今远近,到处犹相对。

9,盛唐   孟浩然
江上别流人     孟浩然
以我越乡客【入】,逢君谪居者【上】。
分飞黄鹤楼【平】,流落苍梧野【上】。
驿使乘云去【去】,征帆沿溜下【上】。
不知从此分【平】,还袂何时把【上】。

10,盛唐   杜甫
1,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仄韵
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   唐·杜甫
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
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
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赖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
3,仄韵
江头五咏 其一 丁香 唐·杜甫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本诗联间基本符合平仄粘律】

4,转韵
其五 丽春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5,仄韵
其三
衰颜甘屏迹,幽事供高卧。
鸟下竹根行,龟开萍叶过。
年荒酒价乏,日并园蔬课。
犹酌甘泉歌,歌长击樽破。
6,仄韵
其二
地用莫如马,无良复谁记。
此日千里鸣,追风可君意。
君看渥洼种,态与驽骀异。
不杂蹄齧间,逍遥有能事。
7,其三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8,
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戳,中夜商于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9其二
元年建巳月,官有王司直。
马惊折左臂,骨折面如墨。
驽骀漫深泥,何不避雨色。
劝君休叹恨,未必不为福。
10,仄韵
赤谷西崦人家   唐·杜甫
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11,仄韵
其四
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
雷吼徒咆哮,枝撑已在脚。
忽看皮寝处,无复睛闪烁。
人有甚于斯,足以劝元恶。

12,
遣兴五首 其三 唐·杜甫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
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
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

13,
其五
吾怜孟浩然,裋褐即长夜。
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清江空旧鱼,春雨馀甘蔗。
每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吒。
14,仄韵
遣兴五首 其一 唐·杜甫
朔风飘胡雁,惨澹带砂砾。
长林何萧萧,秋草萋更碧。
北里富熏天,高楼夜吹笛。
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绤。
15,仄韵
其二
长陵锐头儿,出猎待明发。
骍弓金爪镝,白马蹴微雪。
未知所驰逐,但见暮光灭。
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
16,仄韵
立秋后题 唐·杜甫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17,
得舍弟消息 唐·杜甫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
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
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18,
游龙门奉先寺 唐·杜甫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11,晚唐  李商隐
(五律及五言八句古风无仄韵)

无题四首 其四 唐·李商隐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这首仄韵七言诗基本遵守了七律的平仄粘对,但有失粘失对出律处,颔联颈联不对仗,故仍是首古风】

12,晚唐 杜牧仄韵6首

1赠宣州元处士 唐·杜牧
陵阳北郭隐,身世两忘者。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
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2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3 独酌 唐·杜牧
长空碧杳杳,万古一飞鸟。
生前酒伴闲,愁醉闲多少。
烟深隋家寺,殷叶暗相照。
独佩一壶游,秋毫泰山小。

4惜春 唐·杜牧
春半年已除,其馀强为有。
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

5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 唐·杜牧
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6合水县玉泉石崖刻 唐·杜牧
山脉逗飞泉,泓澄傍岩石。
乱垂寒玉筱,碎洒珍珠滴。
澄波涵万象,明镜泻天色。
有时乘月来,赏咏还自适。

13,北宋  苏轼
雨中看牡丹三首 其三 宋·苏轼
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
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失粘失对】
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陈季常见过三首 其一 宋·苏轼
仕宦常畏人,退居还喜客。
君来辄馆我,未觉鸡黍窄。
东坡有奇事,已种十亩麦。
但得君眼青,不辞奴饭白。
【失粘失对古风】
  14,晚清 龚自珍
戒诗五首  龚自珍
其二 
百脏发酸泪,夜涌如原泉。
此泪何所从,万一诗祟焉。【失对】
今誓空尔心,心灭泪亦灭。
有未灭者存,何用更留迹。
其五 龚自珍
堕落有时有,三涂报则否。
舌广而音宏,天女侍前后。【失对】
遍召忠孝魂,座下赐卮酒。
屈曲缭戾情,千义听吾剖。
柬陈硕甫并约其偕访归安姚先生 其三 龚自珍
进退两无依,悲来恐速老。
愁魂中夜驰,不如起为道。【失粘】
枯庵有一士,长贫颜色好。
避人偕访之,一觌永相保。

15,晚清   黄遵宪
五禽言 泥滑滑   黄遵宪
北风多雨雪,十步九倾跌。
前日一翼剪,昨日一臂折。
阿谁肯护持,举足动牵掣。
仰天欲哀鸣,口噤不敢说。
回头语故雌,恐难复相活。
【本诗像一首齐言打油诗】
----从历代著名诗人诗例不难看出:除了极个别诗基本符合粘对律,自唐至清仄韵诗与唐之前基本特点无变化。
一,句中句间不遵守平仄粘对律,律句少。
二,严押押仄韵上去入之一韵到底。
三,白脚平仄自由。
-----可见古今仄韵诗基本无变化,一直保留着古风的特点未变。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1-22 09:1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劲联对不对仗,是判别古风还是律诗的一个重要条件,蜂腰体律诗是盛唐流行的诗体。

点评

王力《古代汉语》说: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6:23
请问首版:何为【蜂腰体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21-1-22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21: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1-1-22 21:09 编辑
博文 发表于 2021-1-22 09:38
10,盛唐   杜甫
1,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是一首很知名的仄韵古风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平声】,齐鲁青未了【上声】。  
仄平平平平              平仄平仄仄                      两古风句
造化钟神秀【去声】,阴阳割昏晓【上声】。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仄                      两律句
荡胸生层云【平声】,决眦入归鸟【上声】。 
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                     一古一律
会当凌绝顶【上声】,一览众山小【上声十七筱】。(上尾)
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仄                      两律句
----该首仄韵诗起句平起平收四连平,声调突兀高昂,如泰山迎面而来,齐鲁青未了,延缓了这种压迫感到辽阔的齐鲁大地,第二联用对仗句铺叙描述泰山的奇崛和高大,第三联写主人公的切身体会:站在高处的诗人胸前升起了层云,用力睁眼才能看清回巢的飞鸟(写空阔的感觉),尾联写:一旦登上顶峰,会看到周围的高山都变得渺小。该诗是一首成功的用仄韵描写名胜高山大川的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3 13: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1-22 09:16
劲联对不对仗,是判别古风还是律诗的一个重要条件,蜂腰体律诗是盛唐流行的诗体。 ...

请问首版:何为【蜂腰体律诗】?

点评

百度有解释: 按照齐梁及唐代“近体诗(格律诗)”诗律正体,律诗除开首尾两联不做要求,中间各联都是要求对仗的,但是由于严格对仗可能因为声律形式而损害内容意义的表达,或者干脆就是有意用特殊形式达到别样的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3: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1-23 13:2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23 13:18
请问首版:何为【蜂腰体律诗】?

百度有解释:
按照齐梁及唐代“近体诗(格律诗)”诗律正体,律诗除开首尾两联不做要求,中间各联都是要求对仗的,但是由于严格对仗可能因为声律形式而损害内容意义的表达,或者干脆就是有意用特殊形式达到别样的表达效果,导致颔联没有对仗,直到颈联才对仗分明。这种首联、颔联、尾联都没有对仗而只有颈联对仗的变格诗体,就是所谓蜂腰体,谓之腰细(相对中间两联对仗而言)。蜂腰体在盛唐五律中尤其多见,贾岛、王维、李白、杜甫、元稹等大家都有用这种蜂腰体的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3 16: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1-22 09:16
劲联对不对仗,是判别古风还是律诗的一个重要条件,蜂腰体律诗是盛唐流行的诗体。 ...

王力《古代汉语》说: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的。
三羊记得以前探讨过,你还专门发了一个近体诗完全不用对仗的资料


以下近体诗全篇不用对仗的例子,是三羊百度的。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盛唐·李白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盛唐·李白
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折腰】
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明发怀二子,空吟招隐诗。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江上寄巴东故人》★盛唐·李白
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盛唐·李白
尔佐宣州郡,守官清且闲。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送侯十一》★盛唐·李白
朱亥已击晋,侯嬴尚隐身。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时无魏公子,岂贵抱关人。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余亦不火食,游梁同在陈。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空馀湛卢剑,赠尔托交亲。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送杨山人归嵩山》★盛唐·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折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送郄昂谪巴中》★盛唐·李白
瑶草寒不死,移植沧江滨。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盛唐·李白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瑶草绿未衰,攀翻寄情亲。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盛唐·李白
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故人建昌宰,借问几时回。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对酒忆贺监》★盛唐·李白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盛唐·李白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白田马上闻莺》★盛唐·李白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折腰】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长信宫》★盛唐·李白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别有欢娱处,承恩乐未穷。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赠韦侍御黄裳》★盛唐·李白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山道。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上。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上。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上。
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上。
《少年子》★盛唐·李白
青云年少子,挟弹章台左。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去。【折腰】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去。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去。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去。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盛唐·李白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入。【折腰】
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入。
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入。
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仄仄平仄通,通平平通入。
《忆秋浦桃花旧游》★盛唐·李白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入。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入。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入。
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入。
《感遇》★盛唐·李白
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入。
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入。
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入。
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入。

点评

李白这些诗,按照王力“律诗三要素”:一,声律不合,二、不对仗,三,只有字数相合-----所以皆是古风,并未入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7: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23 16:23
王力《古代汉语》说: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 ...

李白这些诗,按照王力“律诗三要素”:一,声律不合,二、不对仗,三,只有字数相合-----所以皆是古风,并未入律。

点评

针叶林,你不要忘记,王力的老传统善于【前头说了后头改】! 王力《古代汉语》说: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7:12
王力的理论再好,李杜也是用不上的!别忘了咱们是在研究唐朝近体诗格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3 17: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23 17:01
李白这些诗,按照王力“律诗三要素”:一,声律不合,二、不对仗,三,只有字数相合-----所以皆是古风, ...

王力的理论再好,李杜也是用不上的!别忘了咱们是在研究唐朝近体诗格律!

点评

王力的理论再好,李杜也是用不上的!别忘了咱们是在研究唐朝近体诗格律! --- 有个逻辑,三羊兄容我互动一个: 对于“李杜”,王力与咱们,皆是下几代人。 关于“研究唐朝近体诗格律”,同是今人,王力研究在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7: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3 17: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23 17:01
李白这些诗,按照王力“律诗三要素”:一,声律不合,二、不对仗,三,只有字数相合-----所以皆是古风, ...

针叶林,你不要忘记,王力的老传统善于【前头说了后头改】!
王力《古代汉语》说: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21-1-23 17: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3 17: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证】?这个算不算论证?大中华诗词论坛  http://www.hksc88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90427
唐朝的科举,是正确理解和全面认知近体诗的定盘星
    国学大师王力牵头九人合编、叶圣陶审阅的大学教材《古代汉语·诗律》说: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本单元文选中王维《杂诗》、柳宗元《江雪》是押仄声韵的。两首诗都是绝句。现在再举杜甫的《丁香》为例: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齐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这是一首五律,押的是去声艳韵。
    唐朝的科举,是正确理解和全面认知近体诗的定盘星,尤其是同年同月同科同试题。在【同年同月同科同试题】的唐朝试律近体诗中,【即可平韵,也可仄韵】的在下见过,【即可换头,也可折腰】的三羊见过,【即可律诗,也可古诗】的在下三羊从未见过。目前大中华论坛的俩板块,《国学纵横》正首席版主金筑子和《诗词论坛》副首席版主针叶林二人,疯狂鼓吹仄韵不是近体是古风,为了反对歪理邪说,在下三羊最新整理【同年同月同科同试题】28首唐朝科举试律诗,以飨读者,以正视听!

点评

“唐朝的科举,是正确理解和全面认知近体诗的定盘星” -----这是荒谬的说法。唐朝科举诗题并非全是近体诗。也有古风。比如唐文宗朝的诗题“霓裳羽衣曲”。多次指出三羊的研究走入了误区,可惜三羊执迷不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23:30
空了细读。我也没怎么细读王力的,但是王力的一些理论,确实被大众所接纳,不短时日了。 同是理论研究,如何驳倒对方的诸般观点或归论,尤其是一位被大众所接纳的名人,不是一件易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7: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21-1-23 17: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3 18: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21-1-23 17:44
空了细读。我也没怎么细读王力的,但是王力的一些理论,确实被大众所接纳,不短时日了。

同是理论研究, ...
王力的观点: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三羊的观点: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极为简单!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点评

作为理论,可以几个版本。重中之重:寻求粉丝,需要拥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8: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21-1-23 18: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3 18: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21-1-23 18:25
作为理论,可以几个版本。重中之重:寻求粉丝,需要拥趸。

三羊的看法,粉丝与三羊的观点是否正确,没有一点作用!

点评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或写作中来,是使用。不能使用不被启用的理论,何异于空论?或者无用,或者搁浅,基本上只能“孤芳自赏”,毕竟可惜。 尤其理论,最是需要读者与拥趸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9: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21-1-23 19: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3 19: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21-1-23 19:01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或写作中来,是使用。不能使用不被启用的理论,何异于空论?或者无用 ...


使用与不使用,粉丝不粉丝,与理论的是否正确,没有任何瓜葛!

悄悄的问一下:能否谈谈14楼的看法?

点评

王力的观点: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三羊的观点: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可以啊。我姑且中立,客观地评价: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只是不同,不能彼此互驳,可以并存。至于谁受众,就无须我补充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21-1-23 19: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3 19: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21-1-23 19:08
王力的观点: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三羊的观点: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理论的东西,就是论理!
论理,不是论身份!不是论地位!!不是论票数!!!

点评

票数,身份,地位,都不会是凭空出来的。粉丝拥趸多少,与理论的适用性,密不可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21-1-23 19: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3 19: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21-1-23 19:34
票数,身份,地位,都不会是凭空出来的。粉丝拥趸多少,与理论的适用性,密不可分。 ...

扯远了!
咱们探讨的是理论的正确与否,理论的正确,使用率不一定必然高!
特朗普不带口罩,能否就是证明戴口罩是错误的吗?

点评

如何证明三羊兄的理论是正论,与如何证明王力的理论是谬论,一样需要严谨的论据论证与具例鉴别。尤其一些历史资料,本身就需要鉴别,不是简单的“拿来”,就是“铁证如山”。 呵呵,暂歇了,不是为驳而驳,只是互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9: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21-1-23 19: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23: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23 17:34
【论证】?这个算不算论证?大中华诗词论坛  http://www.hksc88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9042 ...

“唐朝的科举,是正确理解和全面认知近体诗的定盘星”
-----这是荒谬的说法。唐朝科举诗题并非全是近体诗。也有古风。比如唐文宗朝的诗题“霓裳羽衣曲”。多次指出三羊的研究走入了误区,可惜三羊执迷不悟。

点评

试律是什么意思?你凭什么如此胡搅蛮缠?就是因为你是《诗词理论》的副首席斑竹吗? 【唐朝科举诗题并非全是近体诗。也有古风。比如唐文宗朝的诗题“霓裳羽衣曲”】 唐朝的科举,是正确理解和全面认知近体律诗的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0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4 0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23 23:30
“唐朝的科举,是正确理解和全面认知近体诗的定盘星”
-----这是荒谬的说法。唐朝科举诗题并非全是近体 ...

试律是什么意思?你凭什么如此胡搅蛮缠?就是因为你是《诗词理论》的副首席斑竹吗?
【唐朝科举诗题并非全是近体诗。也有古风。比如唐文宗朝的诗题“霓裳羽衣曲”】


唐朝的科举,是正确理解和全面认知近体律诗的唯一凭证!
取消了定盘星,否定了凭证,岂不是各自为政的各行其是!

点评

试“律”诗-----“律”并不等于是“近体诗格律”。唐代科举开始时近体诗并未完全定型,还没有总结出近体诗格律。考试只是为了选拔人才,并非为了推广近体诗,只取决于当时考官和皇帝的决定。现在拿这些试题做根据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09: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09: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24 02:16
试律是什么意思?你凭什么如此胡搅蛮缠?就是因为你是《诗词理论》的副首席斑竹吗?
【唐朝科举诗题并非 ...

试“律”诗-----“律”并不等于是“近体诗格律”。唐代科举开始时近体诗并未完全定型,还没有总结出近体诗格律。考试只是为了选拔人才,并非为了推广近体诗,只取决于当时考官和皇帝的决定。现在拿这些试题做根据总结近体诗格律等于玩笑。

点评

再退一步讲,王力为何拿唐朝科举试律诗来作为近体诗的凭证呢? 王力岂不是傻逼一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10:19
退一步讲,既然唐朝科举试律,即试近体,也试古风。 这不如同【即考天文,也考地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10:17
【试“律”诗-----“律”并不等于是“近体诗格律”】? 你认为唐朝科举试律的【律】,应该值得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10:14
如你针叶林的逻辑,近体诗定型于唐朝科举省试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10:06
科举考试近体诗不定型,就可以开考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4 10: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24 09:58
试“律”诗-----“律”并不等于是“近体诗格律”。唐代科举开始时近体诗并未完全定型,还没有总结出近体 ...

科举考试近体诗不定型,就可以开考吗?

点评

科举与近体,二者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没有近体诗就没有科举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4 10: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24 09:58
试“律”诗-----“律”并不等于是“近体诗格律”。唐代科举开始时近体诗并未完全定型,还没有总结出近体 ...

如你针叶林的逻辑,近体诗定型于唐朝科举省试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24 10: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1-24 09:58
试“律”诗-----“律”并不等于是“近体诗格律”。唐代科举开始时近体诗并未完全定型,还没有总结出近体 ...

【试“律”诗-----“律”并不等于是“近体诗格律”】?
你认为唐朝科举试律的【律】,应该值得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1-24 10:1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叫试贴诗,清代才叫试律诗,唐代试贴有时考齐梁体,考近体也评审不严,到中晚唐才严格,所以初期不合平仄者不少。如果研究诗律,取中晚唐试贴诗,不能取初盛唐的例子。

点评

依照首版【如果研究诗律,取中晚唐试贴诗,不能取初盛唐的例子】的意图,在下三羊整理了29首,敬请首版审阅!中晚唐试律诗29首 中唐德宗贞元七年(791)科举试题《亚父碎玉斗》,一人平韵换头,一人仄韵折腰。 中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5 11:06
【考近体也评审不严,到中晚唐才严格】! 如此说法,难以服人!在下三羊记得,你曾经百度了一个资料,大意是:判卷出错是要被罚俸禄的!你的这个资料,难道不能证明评审是苛刻严禁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5 10:08
宋朝《册府元龟》记载: 文宗开成元年二月癸未,宰臣奏事于紫宸殿,帝曰:从来文格非佳,昨试进士,题目是朕自出,所见诗赋似胜去年。宰臣李石曰:陛下改诗赋格调,以正颓俗,高锴亦能厉精取士,仰副圣旨。帝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5 09:56
看到针叶林的回复,才知道北山的这个跟帖! 【唐代叫试贴诗,清代才叫试律诗】,叫法不同而已,都是测试声律,可见皇上的诏令: 永隆二年(681)八月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诏令云:“自今已后,考功试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5 09:43
有道理。科举考试试题出于皇帝所愿。爱考什么考什么。皇帝那么关心诗词格律吗?三羊脑子有问题,缺乏正常人思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1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