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1|回复: 8

诗词意境的特征和创设 (轉載)

[复制链接]

4799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804
贡献
37733
金钱
52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QQ
发表于 2021-1-26 02: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词意境的特征和创设 (轉載)

         众所周知, 诗词的感染力就在于其意境。
        要创设出情景交融的意境,首先要正确处理情和景的关系。情和景的关系也就是“意”和“象”的关系。情景交融,关键在于融。情与景要有机地结合,要结合得自然、和谐,善藏善露,做到水乳交融。情、意只有融于形象中,通过形象而表达,才能丰富饱满,产生美感,才有艺术魅力,这样才可能有意境。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象是指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形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形象)。通俗地说,就是含意之象。它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但不是人常说的物象,也不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表象,而是作者所营造的反映作者情思理念的形象。

      关于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说法也不一致。比较常见的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材料与结构的关系,实与虚的关系,有形与无形的关系,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关系,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房屋和砖瓦的关系,花朵与春天的关系,“一叶落”与“天下秋”的关系,等等。

       在这些提法中,我更喜欢花朵与春天的比喻。到了春天,鲜花开放,草木发芽,万物生长。这鲜花开放、草木发芽等等标志着春天来了。如果我们问,春天在哪里,可以说,春天在百花竞放中,在草木的嫩芽中,在万物生长中。没有这鲜花开放、草木发芽也就没有春天。

       同样,没有意象,也就没有意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象与意境也就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没有局部也就没有全局。

       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那首绝句,之所以使我们隐约体验到一种和谐幽美欣欣向荣的境界,就在于这首诗营造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四个意象。这和谐幽美、欣欣向荣的气氛,是四个意象升华的结果。没有类似的意象,也就得不到类似的境界。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所以使我们强烈的感受到一种凄凉幽怨的诗味。就在于它营造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样的意象。

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其中“雨后空山”、“月照清泉”、“竹间浣女”、“莲中渔舟”都是意象,经过组合,传达出诗人一种独特宁静的心境,构成一种宁静、幽远、平和、安宁的氛围,那就是意境。可以说意境依赖于意象,意象是意境的前提,但意境又高于意象,意境是意象的升华。意象和意境是相通的、统一的,统一于“意”,统一于作品的整体。诗人营造什么样的意象,决定于诗人有着什么样的心境,要表现什么样的情思。同样是“月”这个物象,在不同的诗词中,由于所寄托的情思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比如: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思乡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人;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是怀古
李煜: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伤国
张先:花不尽,月无穷,象征对爱情的美好期愿与执着追求
苏轼: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则寄寓着一种人生哲理。

       因此,要创作有意境的作品,就先要根据自己所要抒发的情,表达的意,来营造合适的意象。

化景物为为情思

       营造意象是正确处理意和象、情与景的重要环节。所谓营造意象,就是把情思寓于景象之中,使客观景物成为主观情思的象征,做到客体物景与内在的主体情思融合在一起。这也叫化景物为为情思。

       在意和象、情思和景物的关系上,意、情为主。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

       李渔在《窥词管见》里谈到情景关系时也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 。一篇作品中,选择什么样的象,要服从所要表达的意、情。

       什么象适合表达什么意,什么意适合用什么样的象来表达,这是要仔细斟酌的。

意和象之间的相似性

       有人用松柏喻坚强,因为松柏不畏严寒,有相似性,也有人用野草喻顽强,因为野草具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特点,有相似性。尚未见到有人用牡丹喻坚强或顽强的,因为没有相似性。相似才能和谐。 当然,这里说的相似,只是外在的某些相似,松柏、野草等本身无所谓“坚强”“顽强”之类的性格,更没有喜怒哀乐等情感。坚强、喜怒哀乐等是人所有的,说松柏花草也有坚强、喜怒哀乐,那是人格化的手法。为了化景物为情思,诗人们常常将景物人格化,把自己的情感移植在景物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如:

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杜甫的“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刘禹锡的"秋水清无力,寒山暮多思";
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杜牧的"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
冯延巳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元好问的:“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等等。

          这种人格化的写法,也叫移情。其效果是加强了景物的情思化,使情与景更加融契。

         人格化、移情之所以被文艺家广泛使用,这是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同情感和类似联想。我们都知道,在两三岁小孩子的眼中,猫狗花木都是有感情的。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同情感和类似联想。长大之后,知道自然物和人不同,但这种同情感和类似联想依然存在于潜意识中。当自己心花怒放之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当自己苦闷悲哀之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这种经验最为普通,是每一个人都有过的。正因为如此,作者可以用景象寄托自己的某种情思,读者可以通过作品中景物的描绘,体验到某种情思。(轉載自【廣東詩人】微刊,原作者不詳。致謝!)


515

主题

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词林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40
贡献
47360
金钱
512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26 23: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问好诗兄!

点评

共同努力,提高詩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7 06:09
溪水绕篷庐,玉牖环青竹。篱外百灵啼,岭上黄蜂逐。 野菊作清茶,前路何需卜。闲赋几行诗,留给秋风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9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804
贡献
37733
金钱
52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6: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碎梦阁主 发表于 2021-1-26 23:31
欣赏佳作!点赞问好诗兄!

共同努力,提高詩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9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804
贡献
37733
金钱
52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06: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努力,提高詩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82

主题

5万

帖子

17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词林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274
贡献
48072
金钱
6196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30 21: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自然流畅,点赞问好!新年快乐!

点评

再謝詩友,週末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8 05: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7095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词林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4
贡献
7790
金钱
1086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30 23: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学习!冬日快乐!

点评

共同努力,提高詩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3 05: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词林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1
贡献
13055
金钱
1561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30 23:5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学习点赞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9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804
贡献
37733
金钱
52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2-3 05: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海洋 发表于 2021-1-30 23:20
点赞学习!冬日快乐!

共同努力,提高詩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9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804
贡献
37733
金钱
521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2-28 05: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圆园缘 发表于 2021-1-30 21:09
欣赏佳作。自然流畅,点赞问好!新年快乐!

再謝詩友,週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0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