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打铁佬

底气/张农民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6
贡献
17872
金钱
48779
发表于 2021-2-20 23: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20 11:00
中国是诗的国度,但打从旧体诗被边缘化开始,这一国度就名存实亡了。新诗形成时间太短,没法再现昔日荣耀。 ...

最好的做法是允许并鼓励重写旧体诗,使得新诗旧诗争相斗妍,共同繁荣。----这是国家的事,但国家不想管这事.这是文化教育部门的事,但文化教育部门不会管这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6
贡献
17872
金钱
48779
发表于 2021-2-20 23: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20 11:02
新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旧体诗只要老老实实继承就足矣。

这恐怕未必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6
贡献
17872
金钱
48779
发表于 2021-2-20 23: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铁佬 发表于 2021-2-20 11:51
从总体看,旧体诗词向来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文人附着物,但作为工具的白话诗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因为乱 ...

旧体诗词很容易复兴,因为汉语的天然和独有修辞便是格律----此言虽过于乐观,但却不错.

白话诗是以音达意吗?白话诗,文言诗,说到底都是汉字写的诗.汉字是"不以音达意"的.因此,白话诗也是不以音达意的.
文言与白话,主要就是语法不同,某些修辞手法不同罢了.本质上没有差别.

点评

所谓白话,即口语。随社会发展,文言和口语分离越来越大,为了普及教育,五四提倡文与语合,实际上是汉字拼音化的结果--即白话文。白话文强调是贴近口语,本质是以音达意,便于普及文化,文言是书面语,以简洁达意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1 0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7
贡献
2018
金钱
2992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08: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1-2-20 23:38
旧体诗词很容易复兴,因为汉语的天然和独有修辞便是格律----此言虽过于乐观,但却不错.

白话诗是以音达意 ...

所谓白话,即口语。随社会发展,文言和口语分离越来越大,为了普及教育,五四提倡文与语合,实际上是汉字拼音化的结果--即白话文。白话文强调是贴近口语,本质是以音达意,便于普及文化,文言是书面语,以简洁达意为宗。

点评

以音达意是拚音文字的表现形式. 汉语,无论白话还是文言都是以词意达心意. 贴近口语,只是语法通俗化,修辞便捷化. 文言表现为"简洁达意";白话则表现为亲切达意. 但达意的途径还是借助词意,而非语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1 0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7
贡献
2018
金钱
2992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08: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20 22:01
传承旧体诗是为了吹牛,吹咱祖先的牛,如此而已。

这还是缺乏底气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6
贡献
17872
金钱
48779
发表于 2021-2-21 09: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铁佬 发表于 2021-2-21 08:43
所谓白话,即口语。随社会发展,文言和口语分离越来越大,为了普及教育,五四提倡文与语合,实际上是汉字 ...

以音达意是拚音文字的表现形式.
汉语,无论白话还是文言都是以词意达心意.
贴近口语,只是语法通俗化,修辞便捷化.
文言表现为"简洁达意";白话则表现为亲切达意.
但达意的途径还是借助词意,而非语音.

点评

当然。这只是突出其差异(共体的原因,是口语词入诗和白话诗折腾不清的根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1 1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2-21 09: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7
贡献
2018
金钱
2992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09: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21 09:41
咱们文化的底气就是传统文化。

咱祖上曾经阔过,还留下一栋大院。(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04

主题

681

帖子

2809

积分

禁止访问

威望
214
贡献
688
金钱
1012
发表于 2021-2-21 10:0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04

主题

681

帖子

2809

积分

禁止访问

威望
214
贡献
688
金钱
1012
发表于 2021-2-21 10:1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7
贡献
2018
金钱
2992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10: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青 发表于 2021-2-21 09:54
主帖,拥有一己独到的见解,本身,即不无凸显“底气”。作为理论帖,主帖,显然是一好帖。

谢谢。观点不一致是常态;大家都一致,估计看不到。
1)客观上,不存在“突如而来”:这只是感觉,相比于精神,物质的丰富来太突然了,我们的世界观建立正是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时期,那种窒息,非亲历者难以体会。
2)一切,也许有些夸大其词,非如此不足以提振自信。哈哈。
3)扑朔迷离:正真要呼吁的是我们的社会,故此是一切。哈哈(不忿被抓了河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7
贡献
2018
金钱
2992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10: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1-2-21 09:50
以音达意是拚音文字的表现形式.
汉语,无论白话还是文言都是以词意达心意.
贴近口语,只是语法通俗化,修辞 ...

当然。这只是突出其差异(共体的原因,是口语词入诗和白话诗折腾不清的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2-21 10: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1
贡献
13984
金钱
17055
发表于 2021-2-21 11:4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没有后来者的“丰富和发展”是不行的。

  一尊泥塑金身,硬生生地摆在原地纹丝不动一代传一传,也会被岁月,空气所侵蚀不复原貌。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维护保养,才能使后人得见塑像此前的样貌。维护保养,就是“丰富和发展”。这有代价,维护下来的塑像一定不是原来百分之百的样貌。但不维护保养,这塑像消失得更快。

  尤其是文化,本来就是人类思想活动创造的。原封不动的传承,是死去的文化,以致于后代的人类思想不往它上面去活动,不死却待何时?


点评

极是。秉所思,行其承。  发表于 2021-2-21 13: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2-21 12: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21 13: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总是好事。新诗体式多是文化繁荣的表现,出现一些污泥浊水的支流也无所谓,会自然淘汰掉。比如浅浅的屎尿体,没有多少人喜欢臭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00: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