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6|回复: 3

[诗词理论] 对《过伶仃洋》的误解

[复制链接]

35

主题

136

帖子

1321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交流专版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99
贡献
268
金钱
519
发表于 2021-2-26 19: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狮 于 2021-2-26 20:17 编辑

     对《过伶仃洋》的误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小学,我们就学过文天祥《过伶仃洋》这首诗,诗的历史背景我们就不说了,这里只就二个疑点提出一些看法,供诗友们研讨。
    教材上说,这个“一经”是指“四书五经”,这个“四周星”是指“四周年”。其实,是很成问题的。
    文天祥本是读书人,当然读过“四书五经”,但并不能就此就说,这个“一经”就一定是指“四书五经”,孤证不立。再说,既然是“五经”又为什么偏说“一经”呢?
    我们先来说说究竟什么是“经”?
    我们知道,唐僧到“西天”(印度)就是为了取“经”的。在唐代之前,我们中国就许多“经”了,比如“诗经”“书经”等“五经”后来我们还有“茶经”什么的。那么,唐僧又为什么一定要辛苦万里地去“西天”取经呢?不用说,我们都知道,就是因为:他要取的不是讲“诗”的那个“经”,也不是讲“茶”的那个“经”,而是讲“佛”的那个“经”——也就是“佛经”
    直到如今,人们还讲那些不按常理,不守常规的人,说他们是“离经叛道”。这里的“经”,它的本意就跟这个“道”相近。有近似于“宗旨”、“规律”这样的意。只是在不同语言环境里,这个“经”的意是各不相同的。比如:代表“茶经”的“经”,讲的是茶的发现,种类,产地,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等等。而代表“诗经”的“经”讲的又是诗的起源与种类这样的知识了,(比如:风、雅、颂等等)。不用说,唐僧所要取的“经”,是专指代表“佛经”的那个“经”。
    那么,在《过伶仃洋》这首诗里,文天祥所说的这个“经”应该怎么理解呢?
    这个“经”,是文天祥就他自己这样身份的人来讲的。这就是这个“经”的前提或语言环境。
    我们知道,他是政府官员,是,他这样的政府官员是读书人出身,那时又叫“仕子”。因为古人讲“仕当以天下为已任”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才是这个“经”的本意,用我们现代人语言来讲呢,这个“经”,其实就是指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文天祥的“辛苦遭逢”不正是因为他有“以天下为已任”的志向,才奋起抗敌救国的吗?当然,这个志向或宗旨,他是从读“四书五诗”开始,慢慢养成的,但是,教材把这两者划等号就不对了。
    或曰:从源头讲,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就是源于四书五经的吗?
    不用说,四书五经对于诗人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一定有重要的作用,但决不是决定这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形成的全部因素。当时,同样也是仕子出身的他的同僚中就有很多是降敌的。
    所以说,这个“四书五经”只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源”的一部分不是全部,而诗人“辛苦遭逢”的“源”,则是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很显然,他是为他的人生观与价值去献身,而不是为了“四书五经”去献身。
     我们再来说说“四周星”。
     “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是指战争,这不用说,“寥落”乍看好像是个形容词,这样一来呢,这个“四周星”就很像是个时间概念了。于是,人们就被圈在时间概念里猜想,就在这个“四周星”应该是多长的圈子里转不出来了。
    因为有学者提出:一个周星是十二年,那么,四个周星就应该是四十八年。可是,这又有什么根据呢?其实,这也没有什么根据,只不过除了它又没有更好的解释了。问题是,这个四十八年与诗人的年龄差不多了,他难道一出身就“辛苦遭逢”了吗?再说,诗人才被捕一年左右,当时离南海大战也不久,又怎么能说这个“干戈寥落”已经四十八年了呢?于是,人们就把这“一周星”说能是一年,这样,才勉强与历史相吻合。
    可惜,这里还有一个漏洞。退一步说,我们且承认这个“一周星”就是十二年或者一年,那么三周星或五周星呢?不就应该是三十六年和六十年?或者,三年和六年吗?可是你查遍所有的典籍,有没有用三周星或五周星来表示三十六年和六十年的前例呢?没有,那么,有没有用它来表示三年或五年的前例呢?也没有。除了这首诗之外,用四周星来表示四十八年或者四年的前例也是没有的。这就充分说明,这个“四周星”一定不是四周年的意思,教材的解读是错误的。
    那么,这个“四周星”又应该怎么来理解呢?
    因为古人是相信星相和天时的。直到现如今,一个大人物去世了,人们还总会这样说:“那是一个巨星的陨落”。因为古人认为大人物们都是天上的星宿,比如什么“太白星”“文曲星”呀等等。
    当时,诗人是被捕,被押解经过这个伶仃洋的。在他自己知道生命就要走到尽头这样一个关口,他回顾自己的一生,也回顾大宋江山走向灭亡的过程。因为,他远不是第一个战败被捕的大宋官员,在他之前,大多数的大宋将领早就如此了,也就是说,大宋江山早已大势已去了。所以他就认为:大宋的灭亡(或者暂时的大难)是天意,是人力所不能避免的,我们这样忠臣也只能是尽人力而听天命的了。
    所以我以为“干戈寥落四周星”这句应该来理解:多年的战争,早已让大宋朝,那些镇守四方的将星们,一个个都陨落的寥寥无几了!
    这样来理解,很自然就引导出下一句:“山河破碎风飘絮”。
    古人作诗,起承转结是非常严谨的,按教材的解读,这首诗就显然很散,不严谨了。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2
贡献
67351
金钱
8357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7-11 08: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先生论文,写作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2
贡献
67351
金钱
8357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7-11 08: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12
贡献
67351
金钱
8357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7-11 08: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08: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