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30|回复: 7

为什么现代人写诗词缺少古人的味道?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21-5-22 05:4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天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也有人爱写诗,却感觉没有一点诗的味道?

今天略微补充一下,和诗友们做些交流。至于题主所说的诗是哪一类诗,诗的味道具体是指什么,老街就不猜测了。

老街只是借题发挥,说一下自己的体会。现代人作诗的时候如果想具备一些古意,需要注意3个方面。

老街说的未必正确,诗友们也未必认为有古意才是好诗,欢迎指正。


一、刘郎不敢题糕字 词语与意象的选择
1、词语的古与雅

这里的词语,是指word,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

关于古。选择诗中的word,要注意尽量避免现代词汇,例如诗词中出现干部、网红、明星、汽车、飞机等等,是无论如何修饰也盖不住的现代气息。 还有一些字,今古的字义、语音会有不同,要注意区别。

关于雅。诗词讲究文雅,太俗的词语尽量要避免出现,不是不能用,而是不好驾驭。例如“去”,我们就不能说“ 颠” 。同样一个字,也要注意用法,可以在诗中写“滚滚长江”,但是不要写“滚蛋”。

2、意象的古意

古诗词中很多意象今天依然存在,例如代表相思的月亮、书信,鸿雁等等。如果出现微信、微博就没有古意了,这时不妨用鸿雁、燕信等意象代替。

平时作诗的时候,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代替的词语,干脆就舍弃不用。


3、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

宋《邵氏闻见后录》记载:

“刘梦得作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宋子京以为不然。故子京《九日食糕有咏》云: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

刘禹锡因为五经中没有糕这个字,所以作诗就不用这个字,结果被宋祁所耻笑。五经是指《诗经》《尚书》《易经》《礼记》和《春秋》,这都是读书人必学的功课。

唐朝科举中的“明经”一科就是考验读书人背诵经书的本事。熟读经书倒背如流这些人, 对于些经书中的字自然非常敏感。如果是经书中没有 ,估计就如同大米饭中掺了一粒沙子 ,读书人是能够感觉到咯牙的。

因为这个“糕”字经书中没有,只是百姓的口语,于是进士出身的刘禹锡是不肯用这种俗字入诗 。 很像今天有洁癖的人,容不下家中有一点的污垢,不擦掉就睡不好觉。

4、苏轼把牛粪写出诗里

朱弁《风月堂诗话》中说苏轼善于用俗字:

……有可以入诗者,有不可以入诗者,惟东坡全不拣择,入手便用,如街谈巷说,鄙俚之言,一经坡手,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自有妙处”。

据说苏东坡云:‘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熔化耳。’苏轼曾经把“牛粪”写进了诗里,《除夕访子野吃烧竽戏作》: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 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

注意苏轼说的熔化这两个字, 如果驾驭不了,还是避而远之好一些。


二、句法的变化与诗家语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里有一段话说的是“诗家语”:

……盖韵文之制,局囿于字句,拘牵于声律,散文则无此限制。……故歇后倒装,不通欠顺,而在诗词中熟见习闻,安焉若素。......各自不同,韵文视散文得以宽限减等尔......属词造句,一破“文字之本”,倘是散文,必遭勒帛。

诗家语与散文的句法有很大不同,常有倒装、含蓄、多义、省略、跳跃、词性变化等手段,用散文句法分析常有语意不通的情况,

例如杜甫的这两个例子,把侧重点提到了前面,按照散文句法根本讲不通: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侧重于颜色,把红、绿提到前边。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突出香稻、碧梧 。

又如状语后置: 桃花依旧笑春风。不懂诗的人会问道,桃花怎么会笑话春风,春风有什么值得可笑的呢?其实这句话是状语后置,意思是: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宾语前置的例子也很多:苏轼的“故国神游”。应该是:神游故国 。

《诗人玉屑·卷六》记载了王安石对于诗家语的认识:

王仲至召试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云:“古木森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荆公见之,甚叹爱,为改作“奏赋长杨罢”,且云:诗家语,如此乃健。

现代人作诗,如果句法缺少变化,也是作品缺少古意的原因。大家可以细细思量一下,奏罢长杨赋,是个人就能道出,“奏赋长杨罢”,就不是一般人能写出的了。

如果说某人的诗词有古意,可以从字法、句法上来看细节。


三、章法的调度
一首诗词其实就是一篇短小的文章,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不一定按照时间的自然发展顺序来写。仔细比较古人诗词作品,常常有时间交错、空间跳跃的现象。这就能看出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能力。

例如周邦彦这首《少年游》: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周邦彦的一首小令也如此回环往复,“而今”句之前是回忆过去,“而今”句之后是当前的美好,“不似”又回到过去。前后两个故事相互交错,读者不由自主地跟着诗人的安排跳进跳出。

不知道有没有诗友看过电影《盗梦空间》,一会儿在现实,一会入梦境,而且还梦中有梦。周邦彦的不少长调,就有这种味道。几种境界相互对比穿插,韵味无穷。

李商隐这首《夜雨寄北》也很有特点,不是今昔的对比,而是一下子跳跃到了未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结束语

作诗如果有古人味道,需要注意以上几处细节,自然会有改观。

至于诗词的格律规则等,那是诗人的基本技能,不需要多讲,只需要记住近体诗要遵守格律规则,古体诗也要注意古体诗的规则。如果连押韵都搞不懂,就需要补一补基础课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题主的意思,一点浅显之见,如果答非所问,就当作和诗友们的一次交流吧。

@老街味道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5-22 07: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5-22 07: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5-22 08: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词汇入诗已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融合无痕,问题是如何古朴生香,这既需要诗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又要有对诗深刻的领悟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5-22 09: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剑值千金,指之干树枝。--其言也浅,其意也深,今人已难有底蕴,何以出古意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失宠而托意于团扇,陆机题 班婕妤云


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
寄情在玉阶,托意惟团扇。
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
黄昏履綦绝,愁来空雨面。

现代生活跟古代生活渐行渐远,没有一定的阅历、思想深度、国学底蕴、诗学感悟等这些综合因素,如何出古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5-22 09: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意象,其实是物象,诗者托其意便成了意象,干部、网红、明星、汽车、飞机等如团扇,入诗恐怕不是问题,如何托寄诗人的情志才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3

帖子

25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9
贡献
580
金钱
979
发表于 2021-5-28 23: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写诗填词,什么一定要古呢?古字又如何界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8 0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