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86|回复: 21

中式思维的五大逻辑缺陷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5-28 22: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9-16 18:01 编辑

@#$^&%!$# ……*&%¥&@34%#!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5-29 06: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49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1-5-29 06: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所言中国文化之弊,恰恰是吾国文化之长。以我之眼光来看,作者对中国固有之文化还在一知半解上。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10: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1-5-29 06:57
作者所言中国文化之弊,恰恰是吾国文化之长。以我之眼光来看,作者对中国固有之文化还在一知半解上。 ...

这便是两面性,如概念不清说好听了是内涵深厚,如不证而论说好听了是简明扼要,《好诗还是恶诗》中的苏东坡如此,王安石也如此,都凭个人主观意志论断;如乱用类比推理 ,苏东坡以李诗类比徐诗,这本身未必有完全的可比性,李诗之外难不成再不能写庐山瀑布?不存在这样的逻辑吧?如以“经典”作为论据说好听了是有据有理,说难听点是陈陈相因、缺乏独立思想的根源;如以偏概全说好听了是突出重点,说难听点是一竿打倒一船人;

作者观点有些偏激,这是另一回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10: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5-29 10:12
这篇文章不值得。
一是明显的情绪化。这对学术来讲是要命的。有点像老拜登勒令情报部门90天拿出结果……所 ...

“白马非马”之辨恰好是反逻辑的诡辨之术,余参见5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247

帖子

15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3
贡献
357
金钱
636
发表于 2021-5-29 19: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之意是警醒世人吧。但是作中西文化的比较,长短得失应该是相对的吧。还有将国人盲目从众之愚简单地归因于逻辑思维的缺失,似乎也不尽合理吧。比如那个荒唐而疯狂的十年,是因为吾国国民不懂逻辑而造成的,这么说,行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61
发表于 2021-5-29 20: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观点,公孙龙之“白马非马”正是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发端。他注意到“马”与“白马”不同含义,可惜的是后人理解上出现了问题,把他提出的逻辑问题当作诡辩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21: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5-29 21:58 编辑
欧德绪 发表于 2021-5-29 19:00
作者之意是警醒世人吧。但是作中西文化的比较,长短得失应该是相对的吧。还有将国人盲目从众之愚简单地归因 ...

只是指出了古代逻辑思维上的缺憾而不是攻击古代文化,扩大化了就不好了吧?

回到简单上来,苏子把李诗与徐诗进行类比,可问题是他是从哪个方面进行比较的?艺术表现形式?境界?情操?哲理?如何得出徐诗是恶诗来的?这中间的过程缺失算是逻辑缺失吧?

今人试图补上这缺失的中间环节,或从艺术表现形式或境界或禅佛去试解苏子谓徐诗为而恶诗也不过是种种猜测或者说推测,并不能确定其是苏子本意,如何取舍也只能是取决于各自主观上的理解了,对吧?如果苏子的逻辑严密,今人还有必要去试图补上这缺失的中间环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21: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5-29 20:08
个人观点,公孙龙之“白马非马”正是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发端。他注意到“马”与“白马”不同含义,可惜的是后 ...


白马不是马,这逻辑要是不是诡辨的话正常逻辑才叫诡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22: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5-29 22:29
要学我,多呵呵。

有话尽可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22: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5-29 22:29
要学我,多呵呵。

《公孙龙子·白马论》原文及赏析 - 古文观止 - 品诗文网
https://www.pinshiwen.com/wenfu/guwen/201812271762.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5-30 06: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5-29 23:42
公孙龙原文片断

曰:“以有白马为有马,谓有白马为有黄马,可乎?”曰:“未可。”曰:“以有马为异有黄马 ...

这是偷换概念了,马是个大概念,白马、黄马是个子概念,它们是从属关系

白马属于马,黄马也属于马,所以白马和黄马都属于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247

帖子

15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3
贡献
357
金钱
636
发表于 2021-5-30 07: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5-29 21:12
只是指出了古代逻辑思维上的缺憾而不是攻击古代文化,扩大化了就不好了吧?

回到简单上来,苏子把李诗与 ...

乔松先生好。您转贴的这篇文章,以前看过,感觉其论述还是有警醒意义的。但也有不足的地方,而其不足之处在论述中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归因问题,不要说得太单一就可以避偏激之嫌。之于“攻击”之类,我好像没这个意思吧。
说到诗歌批评的问题,确实也是中西有差异。西人说“恶”,那肯定是要详加论证,说个明白的。我们的古典批评不喜欢说透。即便如此,也是长短各有得失。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三言两语我也说不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5-30 07: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德绪 发表于 2021-5-30 07:02
乔松先生好。您转贴的这篇文章,以前看过,感觉其论述还是有警醒意义的。但也有不足的地方,而其不足之处 ...

没否认这篇文章存在偏激之嫌呀,5楼就说了嘛

转这篇也就是为了说明中西之间的一些差异现象,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理性认识自家之短,借鉴西方理论之长为我所用,这才是我转此帖的初衷

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深以为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8 0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