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3|回复: 3

诗的逻辑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6-1 16: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1-6-1 16:57 编辑

诗的逻辑


    一首诗,是作者用语言完成的感情表达。这表达分事由的叙述和情感的表现。叙事,是作者眼中心中的叙事,这眼中心中的叙事是需要一个立足点的,好比一蝠画,你不能在一幅画面上从正面、侧面、背面画出不同的场景。景物的远近浓淡,那是因画家的感情寄托,因人而不同。然而诗与画又不尽相同,诗人可以通过叙述改换立足点,画家则不能。例如: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等于一幅画,就是一个立足点。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叙事诗,对庐山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作者交待得很清楚。叙事可以多个立足点转换。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两联是杜甫登高在一个立足上看到听到的。后两联是杜甫转入叙述自己的身世情况,多个立足点转换:万里悲秋、多病登台、两鬓繁霜、新停酒杯。

今人有一首诗:

    月令人孤
井院疏桐挂小蟾,落花香淡曳轻烟。
孤窗瘦影清輝冷,危柱空廊离曲旋。

隔水隔山思未断,经风经雨鬓先斑。
嫦娥何不相怜我?依旧无情照梦寒。

    “月令人孤”,就是在说月下孤独的人。这人如何个孤独呢?这个人看到感到:井院疏桐挂小蟾,落花香淡曳轻烟。孤窗瘦影清輝冷,危柱空廊离曲旋。“瘦影”谁的?是你自己,何时从院子回到孤窗去了?又在孤窗里向外看:危柱空廊离曲旋;不但看到而且听到“离曲旋”。“ 小蟾”、“ 嫦娥”;“ 清輝冷”、“ 照梦寒”,词意重复。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9
贡献
13979
金钱
17048
发表于 2021-6-1 22:4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此外,诗中罗列的,是“单”的感觉而不是“孤”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4

主题

8251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94
贡献
7790
金钱
161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 22: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令人孤,与月下人孤相比,还确实不好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1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