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8|回复: 24

古代诗歌的意象跳跃美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6-3 12: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9-16 17:58 编辑

@#$^&%!$# ……*&%¥&@34%#!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6-3 14: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6-3 14: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青 发表于 2021-6-3 14:07
凡是诗,无论新旧,俱备“跳跃性”“省略语”。此小二点,不能(真)读懂,于诗,尤其古诗,亦是难于进入。 ...

从语法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多为不完全语法?从意思角度来说,诗是指一种不依逻辑步骤,直接从命题跳到答案,并再一步推而广之到其他相关的可能的一种思考模式?

刘庆霖先生另有一说:”诗不是雪化成水这样简单的思维,而是雪化成春天的复杂思维。”,并举了他所作的两个诗例说明跳跃思维:

吉林雾淞
玉树婆娑映彩桥,阶霜渚雪日方高。
严冬犹有春潮涌,一夜江声上柳条。

观秦始皇兵马俑
鲸吞六国鬼神惊,秦俑依然气势宏。
若使我生千载上,定邀嬴政夜谈兵。

点评

诗词的修辞手法,之一“通感”,最能旁证此一特点——跳跃性。换句话说,诗语,与日常语,不可同日而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3 14: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6-3 14: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6-3 15: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青 发表于 2021-6-3 14:59
诗词的修辞手法,之一“通感”,最能旁证此一特点——跳跃性。换句话说,诗语,与日常语,不可同日而语: ...

“通感”应该不是跳跃性吧?

点评

写诗,都会提及“创造性”、“想象力”云云,常见的,如新奇的比拟,夸张的手法,通感的移觉,无理而妙等,可以说,都具备有一定的“跳跃性思维”。 何谓“跳跃”,说白了,不外“由此及彼”。“移觉(通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3 15: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6-3 15: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6-4 00: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青 发表于 2021-6-3 15:43
写诗,都会提及“创造性”、“想象力”云云,常见的,如新奇的比拟,夸张的手法,通感的移觉,无理而妙等 ...

【意象】,在俺的感觉中是【物】。【物】之跳跃,不符合常情常理。

说到这些,俺与诸位讲一个俺小时候的故事。

俺小时候,俺们家族的邻居,有一老先生,很是神奇。俺记得可清楚的,他们院子里有一口水井(井上有一架辘轳,井的旁边有一棵两个碗口粗的皂角树,当然井上也有磨得流光发滑的青石板……)

点评

意象。物象。物。 古诗理论里,“意象”与“物象”,两个术语,并不罕见。意象,是“意”与“象”的有机结合。说白了,意象,其实就是融入了主观情思的“物象”。 物象,可以说就是“客观事物”。“物”,是指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4 17:34
说完了?微晕,我一直等着后文呢,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4 1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6-4 08: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
早晨起来出行,听鸡声、有月亮,板桥霜上留人迹,走的是槲叶落山路,过的是 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顺理成章,并不跳跃呀?!

点评

您老看错了,这里的意象跳跃指的是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4 0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6-4 09: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1-6-4 08:11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您老看错了,这里的意象跳跃指的是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6-4 10: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247

帖子

15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3
贡献
357
金钱
636
发表于 2021-6-4 12: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跳跃必有省略。用省略造成空白与不确定性,是诗歌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跳跃的是什么?应该是着眼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归纳与阐述吧。从意象的跳跃来阐述,也是一个能给人启发的角度。但是,举例之后的说明似不到位。例如,“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跳跃中到底省略了什么,读者在此省略中得到怎样的想象空间,或者更具体些,可以填补些什么。若能具体地加以说明,当更有说服力。

点评

所谓“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应是主要省略了一些动词,鸡声响起茅店顶月, 人迹踏破了板桥之霜,以此反映早行,也反映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4 1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6-4 13: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6-4 13:28 编辑
欧德绪 发表于 2021-6-4 12:50
跳跃必有省略。用省略造成空白与不确定性,是诗歌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跳跃的是什么?应该是 ...

所谓“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应是主要省略了一些动词或形容词,鸡声响起茅店顶月, 人迹踏破了板桥之霜,以此反映早行,也反映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有相类性,白话点是枯藤缠绕着老树,老树上落着投宿的昏鸦,小桥下流淌着流水,流水旁有温馨的人家,古道上吹着凄凉的西风,西风催促着瘦马,也即是说,所谓的列锦并不是简单地罗列意象,而是把有其内在关联的意象通过省略而形成跳跃,还可通过映衬等复合修辞而达到丰富的联想、想象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6-4 13: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6-4 13:47 编辑
晓青 发表于 2021-6-3 15:43
写诗,都会提及“创造性”、“想象力”云云,常见的,如新奇的比拟,夸张的手法,通感的移觉,无理而妙等 ...

如果说由此及彼即跳跃的话,所有的比兴就都是跳跃了,修辞中的大多数也会是跳跃了,换句话来是所有的比兴就都是省略了,这逻辑好象有问题吧?

刘庆霖所说的只是逻辑上的跳跃?省略的是雪化成水的过程而直接说雪化成春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6-4 13: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6-4 13: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青 发表于 2021-6-4 13:46
跳跃性思维,与刘庆霖关系不大。是否跳跃性思维,可以各抒己见,其实也应该提倡各抒己见,问好兄。 ...

好的,可能我局限于概念上、局限于逻辑上了,如从广义角度来说,您的理解更有启迪

点评

嗯,这个跟帖,与“诗”相通。我们本来就是以“诗”为轴心来探讨一些与诗相关的话题。有时,一些相关的议题,或术语,可以在概念的基础上拓开拓深了理解,包括触类旁通,不仅限于面上的概念词。其实,具体汉字的词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4 14: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6-4 14: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6-4 17: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6-4 21: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青 发表于 2021-6-4 17:34
意象。物象。物。

您的理解到位,意象、物象、物,这三者的关系既有关联又有所区别,简而言之,意象和物象属于艺术层面,它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性的表达,而物属于仅属于客观,意象高于物象,物象又高于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6-5 01: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青 发表于 2021-6-4 10:34
说完了?微晕,我一直等着后文呢,呵呵。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费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6-5 01: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真心喜爱古典诗词及其相关的学习。只是,【人微言轻】罢。

假如:俺高中毕业去了部队考上了军校,那么,俺这个曾经的农村青年起码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可是,俺复员了,又回到了豫北农村老家。大约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晚期。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已经十好几年。其实在俺高中毕业那会儿,就已经学会一句话,叫作【无商不富】【高三的时候开一门课叫《政治经济学》】。于是,俺开始学习做生意,和一位前辈长者(大俺十五岁,档员,中越自卫还击战战场下来的老兵,一起撘伙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6-5 01: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没有兴趣和喜爱,因为古典诗词及其相关的学习,都不可能陪伴俺的打工生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6-5 01: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及其相关的学习,曾有老前辈总结有二:1,显学;2,绝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6-5 01: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及其相关的学习,俺个人的体悟是:

假如,您是才女或女诗人女词人女作家女文人……那么,请您将,每一个汉字都当做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罢。

假如,您是才子或男诗人男词人男作家男文人……那么,请您将,每一个汉字都当做自己心目中的【白雪公主】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6-5 01: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灰姑娘】或【小矮人】,及其有可能对应的就是:两个世界(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中的你我,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09: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青 发表于 2021-6-4 14:05
嗯,这个跟帖,与“诗”相通。我们本来就是以“诗”为轴心来探讨一些与诗相关的话题。有时,一些相关的议 ...

嗯,主题是意象跳跃,“所谓意象跳跃,也叫省略法,就是指各组意象之间有意省略中介,一个意象向另一个意象过渡是不作交代性叙述,表面上看来是脱节,难以理解,实际上存在一种内在联系。”,按何宗文先生的这段话来理解的话,只需要在意象与意象之间省略就可叫跳跃,举例如李贺的‘歌声草露圆’也很明显,从歌声直接跳跃到草露再跳跃到圆,中间省略了‘象’、‘一样’,白话是歌声象草露一样圆润,这个‘歌声草露圆’又叫曲喻,可见,修辞本身往往就具备意象跳跃的意义而不是一概念一解。

又举例如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它的意象从五岭、乌蒙、金沙水、大渡桥、岷山进行跳跃,其代表了长征的路线。

谢谢帮助加深理解,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8 0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