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6|回复: 14

[品读古典] 古代诗话论篇法

[复制链接]

918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29
贡献
72784
金钱
9077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7-26 23: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21-7-27 07:06 编辑

这里是张心卉聊一聊,古代诗话论篇法。


关于篇章修辞的论述,可以黄庭坚、姜夔、胡仔、范温及元代范德机等为代表。他们的论述,涉及到诗篇的整体布局、贯穿与街接、首尾及照应,以及不同诗体的篇法等内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论整体布局


范温受黄庭坚“文章必谨布置”观点的启发,在这方面也作了研究。他在《潜溪诗话》中分析了杜甫《赠韦见素诗》的篇章布局,认为此诗“自然法度行乎其间”,是“布置最得正体”的佳例。诗文的布置应如“官府甲第,厅堂房屋,各有定处,不可乱也。”他还提出文章布置除正体外,皆为变体。所谓变体必须“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出于精微,夺乎夭造,不可以形器求矣。”即无一定规律,应为灵活多变之体。而正体与变体二者,“应以正体为本”。


据吕本中《童蒙诗训》记载,潘大临也强调作诗要重布置。他指出:“作长诗须有次第本末方成文字,譬如做客,见主人须先入大门,见主人升阶就坐说话乃退。今人作文字都无本末次第,缘不知此理也。”这里的“本末次第”就是诗篇的整体布置。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则更进一步提出“作大篇尤当布置:首尾匀停,腰腹肥满”的具体要求。元代乔吉对乐府诗提出“凤头、猪肚、豹尾”的要求。这也是把乐府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注重首、腹、尾的布局。即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美丽,以吸引人注目。中间要象猪肚一样浩荡。结尾要像豹尾一样有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论贯穿、衔接


范温的《潜溪诗话》还论及诗的全篇结构的贯穿街接问题,主张应以意为主。他批评那种“不求意处关纽,但以相似语言为贯穿”的看法为“浅近”。他指出古人律诗中有“语成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的现象。象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就是如此。虽然章法跳跃,结构多变化,表面上看来似无条理,实际上意脉却贯穿其中。从修辞学的观点来看,既须注意意脉的贯穿,也不能排斥语言的衔接。有的诗意接语不接,也有的诗意接语亦接。当然,律诗的正体与变体在贯穿与衔接上的特点是有所不同的。


韩驹、范季随《陵阳室中语》贝咬主张作诗要“语脉联属”。他说:“大概作诗,要从首至尾,语脉联属,如有理词状。古诗云:‘唤婢打鸦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可为标准。”所谓“语脉联属”,即语言要前后衔接贯穿。如上举古诗,上联是不让鸦儿枝上啼,下联即以“啼”来衔接,因为鸦儿的啼叫挽醒了诗的主人公“到辽西”的美梦。既意脉贯穿。又语脉联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论首尾照应


唐代白居易重视诗的开头与结尾,提出“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宋代诗话也重视诗的开头和结尾。严羽;《沧浪诗话》主张“发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据胡才甫《笺注》认为,这是要求诗的起首不要太做作,收尾时须见长处。姜夔则强调诗的结尾的重要。他认为“篇终出人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皆妙。”这样的结尾不落常套,使人感到新颖、活泼。他还指出“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尾句的词和意可以有多种形式,或者词意俱尽,或者意尽词不尽,或者词尽意不尽,或者词意俱不尽。姜夔还主张首尾遥相呼应,相匀称,因而告诚人们说:“多见人前面有余,后面不足,前面极工,后面草率,不可不知也.”。这与刘勰“首尾相援”、“若首唱荣华,而膝句憔悴,则遗势郁湮,徐风不畅”的观点一脉相承。

胡仔则谈到首与尾应该是一个整体,必须彼此照应。他主张:“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论不同诗体的篇法


元代范德机《木天禁语》谈篇法较详,它对几种不同诗体的篇法均有所总结。如“五言长古篇法”是“分段、过脉、回照、赞叹。”具体的要求是,


先分为几段几节,每节句数多少,要略均齐。首段是序子,序了一篇之意,皆含在中。节段要照起段。选诗分段,节数甚均,或二句,或三句、四句、六句、八句,皆不参差。……次要过句,过句名为血脉,引过次段。过处用两句,一结上,一生下,为最难,非老手未易了也。回照谓十步一回头,要照题目,五步一消息,要闲语赞叹,方不甚迫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里所说的“分段”,谈的是全篇的整体布局,对段数、节数、句数、首段、结段等都要有统一的规划。“过句”(即过脉)则要考虑段与段的衔接、过渡和如何承上启下的问题。“回照”与“赞叹”则强调要注意围绕题目、篇旨行文,不可离题。同时行文要有张有弛、有实有虚,有“闲语赞叹”,读者才不致有“迫促”感。

其他如“七言长古篇法”要求做到:“分段、过段、突兀、字贯、赞叹、再起、归题、送尾。”“五言短古篇法”要求“辞简意味长,言语不可明白说尽,含胡则有余味。”“七言短古篇法”要求“辞明意尽,与五言相反。”至干“七言律诗篇法”则要求:“一字血脉、二字贯穿、三字栋梁,数字连续、中断,钩锁连环,顺流直下,双抛、单抛、内剥、.外剥、前散、后散”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举报/反馈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7-27 06: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辛苦了!

拜读学习,致意问好!

点评

先生,早晨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7 07: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29
贡献
72784
金钱
9077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07: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21-7-27 06:56
版主辛苦了!

拜读学习,致意问好!

先生,早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7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诗词交流专版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516
贡献
12556
金钱
1602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27 07:4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原上草版主高论!

点评

资料,学习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7 0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29
贡献
72784
金钱
9077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07: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21-7-27 07:53 编辑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点评

“此诗作于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载),时杜甫37岁,居长安。公元747年(天宝六载),唐玄宗下诏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入京赴试,李林甫命尚书省试,对所有应试之人统统不予录取。杜甫这时应试落第,困守长安,心情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7 08: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29
贡献
72784
金钱
9077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07: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圣 发表于 2021-7-27 07:43
赏学原上草版主高论!

资料,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29
贡献
72784
金钱
9077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08: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21-7-27 07:49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此诗作于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载),时杜甫37岁,居长安。公元747年(天宝六载),唐玄宗下诏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入京赴试,李林甫命尚书省试,对所有应试之人统统不予录取。杜甫这时应试落第,困守长安,心情落寞,想离京出游,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向韦济告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29
贡献
72784
金钱
9077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09: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21-7-27 19:48 编辑

《白石道人诗说》姜夔


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韵度欲其飘逸,其失也轻。

作大篇,尤当布置:首尾匀停,腰腹肥满。多见人前面有余,后面不足;前面极工,后面草草。不可不知也。
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为?
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过。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
花必用柳对,是儿曹语。若其不切,亦病也。
难说处一语而尽,易说处莫便放过;僻事实用,熟事虚用;说理要简切,说事要圆活,说景要微妙。多看自知,多作自好矣。
小诗精深,短章蕴藉,大篇有开阖,乃妙。
喜词锐,怒词戾,哀词伤,乐词荒,爱词结,恶词绝,欲词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惟〈关雎〉乎!
学有余而约以用之,善用事者也;意有余而约以尽之,善措辞者也;乍叙事而间以理言,得活法者也。
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名家者各有一病,大醇小疵,差可耳。
篇终出人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皆妙。
守法度曰诗,载始末曰引,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悲如蛩螀曰吟,通乎俚俗曰谣,委曲尽情曰曲。
诗有出于《风》者,出于《雅》者,出于《颂》者。屈、宋之文,《风》出也﹔韩、柳之诗,《雅》出也;杜子美独能兼之。

《三百篇》美刺箴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
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
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体物不欲寒乞。
意中有景,景中有意。
思有窒碍,涵养未至也,当益以学。
岁寒知松柏,难处见作者。
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
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胜处要自悟。
意出于格,先得格也;格出于意,先得意也。吟咏情性,如印印泥,止乎礼义,贵涵养也。
沈着痛快,天也。自然学到,其为天一也。
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句、字,亦末矣。故始于意格,成于句、字。句意欲深、欲远,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
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词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是已;意尽词不尽,如抟扶摇是已;词尽意不尽,剡溪归棹是已;词意俱不尽,温伯雪子是已。所谓词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所谓意尽词不尽者,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至如词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辞中已彷佛可见矣。词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

一家之语,自有一家之风味。如乐之二十四调,各有韵声,乃是归宿处。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鸡林其可欺哉!

《诗说》之作,非为能诗者作也,为不能诗者作,而使之能诗;能诗而后能尽我之说,是亦为能诗者作也。虽然,以我之说为尽,而不造乎自得,是足以为能诗哉?后之贤者,有如以水投水者乎?有如得兔忘筌者乎?噫!我之说已得罪于古之诗人,后之人其勿重罪余乎!

鉴赏
姜夔工于诗,所作《白石道人诗说》汲取前人的经 验,又含有自己的创作体会。其中也讲"诗法"、"活 法",但更强调"吟咏情性"、"自然高妙"、"以文 而工,不以文而妙"等,虽承受江西诗论的影响,却能 超出江西诗论。此书篇幅不长,但能集中讲述诗的理论 和技巧,于一般诗话外独树一帜,颇受后人称许和重视。 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有《四 部丛刊》本,《白石诗说》(《白石道人诗说》)附刻集 后。《续书谱》有《丛书集成》本、《绛帖平》有《四 库全书》本。今人夏承焘有校辑《白石诗词集》、《姜 白石词编年笺校》,集中存诗180余首,词80多首。

作者
姜夔(1155?~11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鄱阳)人。为诗初学黄庭坚,而自拔于宋人之外,所为《诗说》,多精至之论。尤以词著称,能自度曲,今存有旁谱之词十七首,为词格调甚高,清空峭拔,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被清初浙西词派奉为圭臬。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

前人对姜夔在词史上的地位评价甚高,誉为"如盛唐之有李杜","文中之有昌黎(韩愈)"(《词林纪事》引许昂霄语),"词中之圣"(《七家词选》),或有偏爱之处。张炎用"清空"二字概括白石词格,说"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姜夔词风神潇洒,意度高远,仿佛有一种冷香逸气,令人挹之无尽;色泽素淡幽远,简洁醇雅,能给人以隐秀清虚之感;笔力疏峻跌宕,言情体物,善用健笔隽句,造成刚劲峭拔之风;讲究律度,多自制曲,格高韵响,谐婉动听,他有17首词自注工尺旁谱,是研究宋代词乐的珍贵资料。《灵芬馆词话》说他"一洗华靡,独标清绮,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颇能道出白石词的独特个性。姜夔写作态度严谨,注重艺术琢练,其词风很受南宋晚期的骚雅派和清代浙派词人推崇。

在姜夔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点评

前人对姜夔在词史上的地位评价甚高,誉为"如盛唐之有李杜","文中之有昌黎(韩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7 19:56
白居易重视诗的开头与结尾,提出“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7 19:51
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7 19:49
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7 1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42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九州拾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549
贡献
19510
金钱
40796
发表于 2021-7-27 14: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欣赏、学习、点赞。问好。

点评

先生,版务辛苦夏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7 1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29
贡献
72784
金钱
9077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19: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21-7-27 09:05
《白石道人诗说》姜夔
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 ...

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29
贡献
72784
金钱
9077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19: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乡上村夫 发表于 2021-7-27 14:48
阅读,欣赏、学习、点赞。问好。

先生,版务辛苦夏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29
贡献
72784
金钱
9077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19: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21-7-27 09:05
《白石道人诗说》姜夔
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 ...

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29
贡献
72784
金钱
9077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19: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21-7-27 09:05
《白石道人诗说》姜夔
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 ...

白居易重视诗的开头与结尾,提出“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点评

卒章,意指诗、词、文章结尾的段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7 19: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29
贡献
72784
金钱
9077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19: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21-7-27 19:51
白居易重视诗的开头与结尾,提出“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卒章,意指诗、词、文章结尾的段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29
贡献
72784
金钱
90771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19: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21-7-27 09:05
《白石道人诗说》姜夔
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 ...

前人对姜夔在词史上的地位评价甚高,誉为"如盛唐之有李杜","文中之有昌黎(韩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0 12: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