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5-4-4 07:01 编辑
革命烈士赵一曼《滨江述怀》 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赵一曼,四川宜滨人,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赵一曼懂旧诗,但却以自己的四川口音定平仄,“敌”用作平声,正是四川方言的特点。 赵一曼,生于1905年四川宜宾白花镇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原名李坤泰、李淑宁,参加革命后用名李一超,到东北化名赵一曼。父亲李鸿绪,母亲兰明福,大哥李席儒,大嫂周帮翰。丈夫陈达邦,儿子赵掖贤。 赵一曼毕业于黄埔军校,少女时代气质高雅,清纯美丽,喜欢朴素的生活,嗜书如命。“五四”时期受到新思想的影响,早年追求革命。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主动要求上前线参加“反满抗日”的斗争。她率领的抗日健儿转战于绥滨铁路以北的侯林乡、宋家店、黑龙宫一带,艰苦卓绝,奋勇杀敌,给日伪以沉重的打击。大家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赵一曼的威名使敌人闻风丧胆,登报悬赏捉拿她这个“挎双枪,骑白马的密林女王”。 |